“长官好,我是孙全福,是随车军官,根据五军府的命令,所有步兵先上车,炮兵等待。”
没有任何迟疑,在接到命令之后,张安涛立即命令各大队执行命令。
步兵上车,炮兵随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个团的步兵可以挤在一列火车上。
接到上车的命令后,铁路两旁立即热闹了起来,战士们无不是纷纷跳上平板车,上车之后,他们又在那里好奇的左摸右看。
“让弟兄们再挤一些,一节车最少要上一百个人,尽量多挤一些”
因为火车的运力有限,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多往火车上挤点,尽管核定的平板车只能装8吨货,但是实际上却可以装14吨左右,挤上一百多个人自然没有问题,只不过挤到最后,那只有两尺高挡板的平板车上,甚至连塞个针缝的空都没有了。
可即便是如此,车上的战士们还是好奇的瞧着这车,他们在那里不时的说道。
“你说,这车上挤着几千个兄弟,到时候怎么走啊?”
“可不是,这几千个弟兄少说也得几十万斤吧,就是那火车是头铁牛,也不一定能拉得动吧!”
“可不是,铁牛也拉不动这么多东西。”
“那是火车,不是铁牛!”
“就是,铁牛拉不动,火车能拉动就成”
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在那里说着,而更多的人则是满怀期待的等待着火车的出发,更是不时的和路边的没上车上的炮兵打着趣,显摆着他们先上了车。就在这时,突然只听到一声刺耳的汽笛声从火车头的方向传了过来。
“乖乖,可真响”
“动了、动了”
战士们在那里激动的喊着,尽管是在车上,可他们还是看到路边的战友、火炮、马匹都在向后移动,他们没有动,动的是火车!
火车动了起来!
咣铛、咣铛的声音再一次响起,伴随着铁轨压着铁轨接缝时发出的声响,原本满怀期待的战士们这会甚至显得有些恐惧,而孙全福甚至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他甚至不由自主的把眼睛闭上了,不仅仅只有他是这样,不少战士都紧张的扶着战友,而在车厢边的弟兄,更是面色煞白的抓住两尺高的拦板,好些弟兄看似不声不响的,可是那颤抖的双腿却清楚的表明,他们在害怕。
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火车的速度加快的时候,战士们的心跳也是越来越快,原本嘈杂的列车上,这会却变得有些安静了,所有人都在那里适应着风,适应着列车奔驰时迎面而来的风与煤烟。
就这样,在战友们纷乱而略带些紧张的心情中,列车一路西行,走了好一段路之后,他们才慢慢的适应下来,然后开始和过去一样有说有笑的谈论着,当然话题从不曾离开过火车
第222章 西安风雨(求支持,求月票)
虽说时间尚早,可却是伸手不见五指,那天空中翻滚着大块大块的乌云,乌云在空中聚集着,挤压着,翻滚着,对于陕西大地而言,这是久违的甘霖,毕竟,春雨再多也不嫌多。更何况这已经旱了有一阵子了,这场雨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终于在乌云空中翻腾了几个时辰后,那乌云之中又发出了轰隆的雷鸣声。这阵阵春雷,撕裂了云层,撕裂了天幕,同样也撕开了大地,那一道道闪电更伴随着一阵阵的狂风,席卷着关中大地,肆虐地扫起地上的尘土,那风甚至又有想要掀开在屋顶上的砖瓦似。
即便这是一场久违的及时雨。可是,风雷这么的古怪,似乎又征兆着不祥。
不知多少人看着这空中的乌云和那狂风。心情总会显得有些紧张,那眉宇中隐隐的带着一些忧虑,忧虑与其说是对天气的忧虑,倒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焦虑。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从关东传来的消息,总是让人心神不定,甚至让人惶恐不安,毕竟,无论如何战争对于老百姓而言总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在这种惶恐不安之外,他们隐隐的又有一种期待。对于他们而言这同样也是他们所期待的,毕竟,同样不堪满清的奴役,不堪暴政的欺凌。
这种复杂的心态,尤其对于西安城内百姓最为明显,他们知道一旦战争爆发是在这座城市势必会发生激战,不知多少百姓因为对战争的恐惧而纷纷离开了西安城。躲到了乡下,以躲避即将到来的战乱,其实即便是他们也知道在战争之中,无论他们躲到什么地方,都无法躲避战争带来的伤害。
可即便是如此,仍然有很多人都离开了。毕竟相比于城内,城外或许更安全一些。至少他们躲在乡下不需要担心有朝一日被清兵赶上城头。替他们守城,甚至沦为两脚羊变成清军口中果腹的食物。
到底是留还是走?这是一个问题。同样也是一个选择。
走到门口高高卷起帘子,在犹豫良久之后,李大明看着这高深莫测的夜空,感慨地对王化行说道。
“老弟,你瞧这天这天下的局势怕不也是和这天空一样吧,你瞧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模样,哎,只恐怕这电闪雷鸣的,难关难过啊。”
作为生意人,对于时局的变化,无疑是敏感的。更何况他还能够从义弟那里得到其他人无法得知的消息。
“李兄,若是不妨便于小弟一起去西域吧,你是生意人,到什么地方都少不了你的生意,”
王化行笑看着李大明,他们两人相交数人,这李大明从未求他办事,现在他倒是想主动帮他做些事情。
现在,离开对于李大明而言或许是件好事。而且到了那里会有更多的生意等着他。
“西域”
李大明常叹口气,似乎是在感叹着那里的遥远。然后摇头说道。
“西出阳关无故人呐况且故土难离啊!”
说完这句话后,李大明看着王化行说道,
“到是你,你可得小心了,我听说现在大明那边正在调兵遣将,这往潼关的商队已经停了下来,估计大明是准备用兵陕西了,你是官到时候,可是刀枪无眼,你自己得小心,千万别赔了性命。”
王化行点了点头,身为朝中重臣的他自然知道现在的局势到底有多么紧张。然后朝着外面看了一眼,略带些醉意的他便对李大明说道。
“既然老兄不愿意西去,小弟也不勉强,只是这几日老兄最好还是关上铺子,和其他人那样。躲到城外去,毕竟乱兵不讲道理啊!”
然后他又说道,
“不要因为舍不得这点家业,到时候赔上自己的性命,乱兵也好,暴民也罢,到时候,一旦要是乱了起来。你们这些做生意的总是首当其冲。”
“嗯,我知道。”
李大明点了点头。
“为了这点家也赔上性命的事儿,为兄自然不会做的,等到时候,为兄自然会离开这地方,在城外我有一处宅子,不愁落脚的地方。”
对于一切,他早就已经安排好了,甚至早在几天前,他就已经让人把城内的布匹运到了城外。
当然,今天他还和曹婷做了一笔生意,趁着他们没败之前,先挣一笔银子再说。
“老兄,多多珍重吧!小弟就此告辞了!”
说完,王化行便钻进了幕色之中。
看着结拜义弟离去的背影,大明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两人这么一别,下一次见面不知是什么时候。
之后他看着王化行的背影,默默地在心中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