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554节

  “诺!”众人抱拳,道。

  刘晔并不清楚一向对诸葛亮极为倚仗的皇帝为何要突然间处决他,或许是因为齐国的失策使得皇帝产生了疑心吧?

  走到门前,见着一袭白衣的诸葛亮正快步进来,他收拾了疑虑的神情,快步走上去向着诸葛亮抱拳,道:“国相,可算来了,陛下可等了国相太久了。”

  诸葛亮笑着还礼,只是那睿智的眸子之中似乎已经知晓了皇帝要对自己做什么。跟随在刘虞的身后,缓步向着殿中进去。

  入殿前还向着左右环顾,似乎更坚信了自己的猜测。

  “陛下,国相到了。”

  “入座吧!”陈诩喝着闷酒,也没有什么心情招呼诸葛亮,随意道。

  “诺!”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夜宴中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夜宴中

  “陛下!”

  诸葛亮落座之后又站起身来,从怀中取出一份帛书呈给旁边的宦官,道:“这是在下昔日在荥阳写给陛下的书信,只是不知陛下是否接到的是此信?”

  “孔明不说朕还想不起来,有一事儿倒是让朕有些意外。”陈诩笑道:“朕也觉得这事儿蹊跷,当初在临菑城下朕收到孔明的书信,谏朕进攻临菑。其后孔明却又劝朕支援齐国,这来往反复,朕倒也想听听孔明的说法。”

  陈诩并未拿起信件,只是向诸葛亮问道。

  “说来陛下不相信,在下也纳闷了许久,不过仔细排查之后发现巨野泽官驿的五名军侯失踪。而在下呈给陛下的信,应当便是在此被掉了包。”诸葛亮道。

  “孔明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朕不知道王辰的人什么时候能够在巨野泽自由来往了?也不知道王辰什么时候能够知道孔明会给朕传书了!”陈诩面上摆明了不信任,毕竟这种事儿换做谁也不会相信。

  临菑之败,陈诩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追究诸葛亮的问题,但是后来越想越不对劲,他甚至开始怀疑诸葛亮是否暗中与晋国有什么勾扯。

  主要引发的事情,还是齐国被灭之后,他看明白了这个局,也发现了这个关键点!

  诸葛亮若是承认自己没有看出来,他倒也还好想一些,可偏偏他却否认了这事儿,还说什么信被人掉包了,更是让他越想越气。

  “陛下!”诸葛亮心寒,他知道陈诩此刻对他已经产生了怀疑:“谁又能料到晋国会从这里面着手?”

  “朕也好奇,你说这晋人又如何会知道那里面装着你给朕的表奏?丞相的意思是国中有晋国的内奸咯?”陈诩语气之中透着一丝杀意。

  诸葛亮道:“或许便是如此!传言王辰在雁门的时候便创立了绣衣使,归属于晋国宣明司,便是晋国百官对于这宣明司也是忌讳莫深。若是宣明司作出此事,倒也不足为奇。”

  “好!”陈诩颔首,道:“这事儿暂且不论,成皋之重要朕想丞相不会不知道!原先议定三面动作,也是丞相谏议让朕率军支援齐国。而丞相自荐率军西进,可为何却攻不下区区成皋?朕也未曾听说曹仁率军支援成皋!成皋不克,丞相的大策也未能显现出效果,倒是朕与齐国被晋国耍的团团转!”

  显然,陈诩对于诸葛亮的怀疑已不只是一两天了。

  诸葛亮心中咯噔一声,听到这里他才恍然大悟,自己被人算计了!

  原以为晋国的杀局只是针对齐国战局,现在看来自己从一开始就不知不觉陷入了一场针对自己的杀局之中。

  他的后背甚至渗出了冷汗,大脑也在飞速运转。

  从一开始这一场杀局就是一道连环计,不仅紧紧扣着与齐国的大战,更扣着自己的性命。只是他没有想到晋国的这一道连环计会在一开始就扣在自己头上,更没有想到王辰会如此重视自己。

  除非庞统非要杀掉自己,否则王辰定然不会如此决断!

  自己在破齐国杀局的时候,却是无意之中为自己构建了一道杀局。好毒辣的手段,唯一让自己无法察觉的杀局,那就只有自掘坟墓了!

  而这种事情就算说出去,谁又会相信?陛下?还是刘晔?他们决然不会相信晋国会有如此奇人,更不会相信自己献出的计策其实是针对自己的杀局!

  好生毒辣!

  而且,陛下竟然叫自己丞相!语气上的变化,也让人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陛下,臣在淮南跟随陛下,一路走来为陛下出谋划策,陛下难道真的怀疑臣下不成?”诸葛亮知道现在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用了,陈诩已经不可能相信自己的解释,而自己的解释也只能是加大自己被杀的可能!

  “陛下!”刘晔向着陈诩抱拳,道:“能否让臣下说一句话?”

  陈诩颔首,示意其开口。

  刘晔道:“成皋守将郝昭乃是晋国大皇子王昀的部下,与王昀一样成名于塞北草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虎骑将军,其人极善用骑兵。而在此之前,也未曾听说过这个郝昭展露过其他的才华。”

  “但是!”刘晔话锋一转,向诸葛亮道:“丞相用兵如神,昔日区区数千人便能挡住曹操十余万大军。几番策划,奇谋百变,协助陛下拿下了宋国。只是丞相如此善于用兵之人,为何却对付不了一个武人?再者,这郝昭善用骑兵,可是在丞相进攻成皋之前,其人为何一直坚守不出?若是按照其人的以往战事来看,其必然会先派骑兵截断粮草,而这也是极有胜算的一种打法!再者,如果宣明司能够准确无误的截断丞相递给陛下的书信,如何不能探知我大军粮草所在?兵力调配?”

  “再如此种种的可能之下,这位极善用骑兵的郝昭却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守城战!而奇怪的也是在这,成皋无论是对于晋国还是对于我国在当时可谓是极其重要。可曹仁却偏偏没有派兵支援成皋,二人往日之间也并无任何间隙?难道曹仁会看不出成皋的重要性吗?还是说曹仁未卜先知,知道丞相会拿不下成皋?”

  “可无往不利的丞相在成皋却是愁眉不展,连攻无数日却依旧无功。倒是曹仁出阳城之后,丞相却能施展奇计火烧晋军?还是说昔日辅佐曹操逐霸中原,挡住齐国雄兵的曹子孝根本就比不上一个后起之秀?”

  “却再说昔日丞相建议陛下乘机拿下洛阳,曹子孝被陛下与丞相打到了洛阳不敢出城。可是关键时刻,突然出现四万晋军精锐,将我十余万大军杀得一溃千里,使得我国再不敢西顾!如此,为晋国还来十年喘息之机!”

  “丞相,要说是我,我也不明白!”

  刘晔的话就像是尖刀一样,句句扎入了诸葛亮的心中。

  原本还是一些正常的事情,却给他生生说成了大阴谋!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诸葛亮闭上双眼,他知道自己的到来夺走了刘晔在梁国原有的地位。而自己锋芒越是显露,树敌也就越多。

  只是自己昔日没有考虑到这样的事情,想得更多的只是协助自己的主公称霸天下,一心一意都在为陈诩谋划。

  只是奈何时不我待,几番策划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最终搁浅。

  “丞相,您的一番策划,不仅让咱们失去了江南数郡之地,如今便是十年精锐也在临菑一战之中元气大伤。还未谋得任何利益,便已经完全落入了下风啊!”

  “也罢!也罢!”

  诸葛亮苦笑着摇头,无奈更是极为失望。

  心中本有安邦计,奈何不遇定国君。

  策士出山逐乱局,壮志未酬身先死。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夜宴下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夜宴下

  诸葛亮算是真的心灰意冷了,果然这权力大涨算不上是什么好事儿。在梁国自己一路水涨船高,现在却总算是遇上了波澜。

  他不能解释,他知道现在这种情况越解释皇帝对他的误解也就越深,而想要有一线生机自己既不能认,也不能解释。

  “陛下,臣知道一个消息,不知道陛下知不知道。”诸葛亮道。

  “说,朕不介意你再多说几句话。”陈诩将酒樽拍在食案上,面上杀意渐浓。

  “晋国官方传书,若是军政要事文中的内容通常是字组。接到传书一方还需破译字组意思,如此的书写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高度机密性,更能够使得苍鹰带走的信件能够书写更多的内容。”

  陈诩道:“这事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齐晋之战的时候朕就已经知道了。”

  “好!”诸葛亮颔首,道:“陛下有没有想过为何晋国会如此重视机密性?这些字组组成的消息,就算是被有心人夺走,也绝不会走漏丝毫消息。”

  陈诩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但那一丝犹豫只是一闪而逝。

  刘晔也知道诸葛亮为何要说这样的话,他无非是想要从侧面证明自己没有勾结晋国罢了。只是他知道,这样的侧面证据实在是太不值一提了,最多只能让皇帝稍微犹豫片刻。

  而此时,却见一个宦官入殿,向着陈诩恭敬一拜,道:“陛下,苏双大人到了。”

  “请进来!”陈诩示意众人坐下,暂停此事的议论,道。

  诸葛亮心中更是不安了许多,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少了机会那就是必死无疑,但是此时自己却又不能说。这个时候叫来苏双,意思也很明白了。

  看样子今天不是什么好日子,晋国那边难道已经吹来了不一样的风吗?

  这苏双卖些什么,他也不是不知道。

  在宦官的带领之下,苏双入殿拜见。

  “爱卿来了便好,朕心甚安!心甚安!”

  陈诩连连颔首,面上甚至一扫适才的阴霾,笑得极为开心。

  “陛下哪里话,区区在下不过一介贱商,能够得到陛下召见已是万幸。”苏双比起以前更老了些,面上也多了些沧桑,虽有富态但却表现的有些憔悴。

  “爱卿哪里话?如今谁人不知你这天下巨富?那定陶的商贾世家,谁人能比得上你的家资啊!”陈诩谈笑之中似有意似无意将这话题带到苏双的家产上。

  苏双也知道陈诩是何意思,于是道:“小可家中是有些家资,可是这些都是昔日小可周旋于各国之间积累的财富。若是陛下需要,小可自不敢吝啬。”

  “哪里话!”陈诩笑道:“此番请爱卿来,也不是为了你那家资。那些都是你的辛苦钱,朕没有兴趣。”话虽如此,他更清楚苏双绝对离不开他。

  苏双的致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昔日帮着晋国倒腾粮草就算了,谁知道这家伙恶向胆边生,竟然将晋国最高机密的甲胄甚至是匠人都倒腾了出来,而其走私行径虽然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但却让他惹上了一个不该惹上的人。

  那就是王辰!

  如今,宣明司处决榜上他苏双便是榜上有名。十多年来的时间里,还不知道受到多少次威胁和暗杀,这也让他不得不走向了与晋国的对立面。

  一旦自己被晋国击败,谁又还能保得住他?

  “在下听闻陛下与晋国大战在即,愿意捐出家资九成给陛下,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臣不求任何回报,只愿陛下能够击败晋国。”

  “好!”陈诩颔首,道:“爱卿多心了,下去吧!”

  “谢过陛下!”苏双一颤,急忙拜退。

  这边,宦官刚刚送走苏双,便有人来报:“陛下,晋国使臣到了。”

  “请进来!”

  “诺!”

  在宦官的带领之下,这位晋国使臣缓步入殿,依照出使礼仪拜见之后,便直入话题:

  “此行奉吾皇诏令,来此与陛下议定你我二国边界。”

  使者的话语似乎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在陈诩众人的想象之中这使者来这里应当是王辰先遣劝降的人,毕竟如今王辰的军队还在青州,尚且没有任何动作。

  几十万大军顺势南下的话,自己不一定能够挡得住。

  难道晋国与齐国一战,已经到达了极限吗?

  他不可思议,但还是问道:“你家皇帝希望如何划分国界?”

  “兖州、徐州都将收归吾国所有!包括鲁郡在内,另外请贵国归还河南尹。”

  “放肆!”刘晔起身喝止,道:“兖、徐二州虽未齐国之地,但如今却为我国所掌,尔等张口便要索取,是欺我梁国无人吗?”

  使者负手而立,面色孤傲,道:“便是此时我晋国百万雄师便屯驻在贵国边境,贵国若是不遵,那么我国只能以力夺城了。”

  “尊使说话倒是好生好笑,齐地方定,贵国便要与朕开战?王公振与朕心知肚明,你晋国此时不是大战之机。如果王公振想要攻朕,又岂会派你来此?”陈诩说着,面上笑意渐甚:“尊使好生说话倒也还罢了,若是当真强硬,朕手上八十万儿郎也不是吃素的!”

  陈诩说着,话锋一转,道:“既然贵国想要商议边境,那么就说一个有诚意的办法出来,不要总是咄咄逼人。”

  使者并没有被陈诩吓到,但也足够重视了起来:“既然陛下说了,大国之交便与百姓无二,这坊市之中也可讨价还价,咱们国家相交,也有讨价的余地。”

  说着,他笑道:“既如此,贵国且给一个诚心的条件,在下权做参考如何?”

  陈诩一笑,道:“既然公振有心议和,那么朕也不能再叫这天下再起刀兵。原先齐国掌控了徐州及兖州大部分,既然贵国攻灭了齐国。而朕也算得上是沾上了便宜,既然如此朕愿意将济北、泰山与琅琊三郡交给贵国,如何?”

  “陛下!”使者极不乐意,道:“我国花费极大代价攻灭齐国,虽然如此再战之力尚在。如今只交还三郡,只怕不妥吧!”

  “那么尊使以为当如何?”

  “我国可以在国土上作出让步,其一河北为我国所攻陷,自然不纳入讨论之中。其二,以鄄城、廪丘及原东郡郡界为界,往东分别交还东平以及山阳郡的南平阳、鲁郡、东海郡,如何?”

  “第一点无可厚非!”陈诩道:“东海郡除外,其他的朕也可以同意。”

  “陛下,只怕这是我国最后的底线了!”使者道:“有句话在下一直没有说,贵国军队在齐国损失惨重,如今也算得上是元气大伤。我国虽然攻灭齐国,但是想要集结百万大军还真可以,只是贵国莫说八十万,能够再集结三十万大军只怕已经不错了吧?”

首节上一节554/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