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371节

  城门口,数万大军疾驰而出,两侧的京观还在熊熊燃烧。

  陈诩的甲胄上血迹未干,而他身边的孙策更是如此。

  “如今只要再往前,攻破了薄县便可定局!”陈诩的面容多有喜气,若是真的能够依靠如此破局,也算是定心了。

  旁边的孙策对其更是多了几分佩服,接话道:“没想到陈太尉能文能武,倒真是叫人佩服。”

  陈诩笑着摆手,道:“哪里哪里,如何也多亏了诸位将军,若无诸位将军死战的话,我陈诩又岂能在这梁郡势如破竹?”“陈太尉言重了!”黄盖笑道:“太尉名声远扬,我国旧城听闻太尉大军来此,无不是开城纳降,由于我等有多少功劳?太尉是真的言重了。只是不知道太尉为何选择薄县,

  而不是己氏?”

  “从薄县直插陈武,威胁昌邑城。一旦计成,我等将会多出十万雄兵。从己氏出兵,便少了几分出奇制胜。”

  “报……”

  正当是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但见一骑快马来报:“主上,沛郡急报!”

  “何也?”陈诩皱眉:“难道吴侯在思善城下战败了吗?”

  “非也!”斥候将这帛书奉给陈诩。

  陈诩拆开之后一阅,面色瞬间便沉了下来。

  “传令三军,全速前进!”

  “怎么了?”孙策奇怪的看向陈诩,难道这沛郡还真出了什么幺蛾子不成?陈诩却是皱眉苦叹,道:“曹操的中路军已经攻入龙亢,如今正直插洨县。这曹操想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如此我们要是慢了一步的话,极有可能会被反被其控。不过好在

  夏丘西面有一万丹阳精兵镇守,曹操想要攻下夏丘城只怕也是极难。”

  “那太尉是想要与敌军赌一赌了?”孙策问道。

  “还记得曾经王辰从东昏突袭定陶吗?”

  “一夜?”孙策的双目之中闪过一丝光芒,那一战谁不曾知晓?东昏突袭定陶,突如其来的一手,叫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传令,所有骑步兵分开,奔袭昌邑!明日一早咱们就要到达昌邑城下,其他的都别管了!”“诺!”

  

第六百六十一章 双雄十一

  

  夏丘城,行宫。

  下人们匆匆忙忙的收拾着一切,中堂百官正在劝谏,便是刘宗自己也狼狈不堪,若无人阻拦只怕直接便跑了。

  城外的一万精兵已经调入城中据守,敌军来的太快,根本难以抵挡。

  如今敌军已经抵达垓下,这可不是笮融的十万饥民,而是战力极强的宋朝正规军队,若是真的厮杀起来自己这一万人如何抵挡得住?

  便是此时,夏丘城下,但见旌旗招展,一队打着使者节仗的人快马过来。

  “宋国使者,奉我家陛下之命,特出使贵国!”

  城下使者唱喝一声,将这节仗向着城上示意。

  随着一阵响动,大门打开了一道间隙,这些人方才赶马从这间隙之中入城。

  行宫,早已人心惶惶,本就没有多大能耐的刘宗此刻更是坐卧不安,生怕不注意便步了自己父亲的后尘。

  只闻这宋国使者来时,他更是大喜过望,急忙传召。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程昱。

  只是这刘宗哪里晓得?更不晓得自己的父亲便是死于程昱的策划。

  入了堂上,程昱恭敬拜见,他此刻还能从这些百官与刘宗的面上收获这一份惊慌,可以看出众人对于大兵压境已失了主张。

  “外臣程昱,奉我皇帝陛下诏命,特来拜见尊皇帝。”

  “免礼,免礼!”刘宗面上挤出笑容,虽然强做镇定,但至少也掩盖了他三分惊慌。

  程昱起身,向着刘宗抱拳道:“尊皇帝与我家皇帝陛下乃是一脉血亲,都是大汉子嗣。如今天下奸佞未除,我家陛下感念皆是高祖血脉,故而遣我前来与陛下议和。”

  “议和?”刘宗听到这话的时候,面上更是大喜起来,哪里还寻得见半点惊惧?便是这坐着似乎都更踏实了许多。“对,议和!”程昱点头,道:“我家陛下说了,只要陛下割故梁国、陈国、颍川三郡之地,及以下诸城,便收兵北上,与陛下恢复和平。余下之地,不取分毫,今后更与陛

  下同进同退,结为盟好!”说罢,便将这国书奉上。

  “好!”刘宗看完帛书之后,考都没有考虑便拍板道:“好,就按这样办!”

  程昱错愕,原以为刘宗还会考虑一番,只是却没有想到刘宗连想都没想。这一反应倒是叫他有些诧异,原本还准备了许多说辞想要劝解一番,现在看来只怕已经不用了。

  “陛下!”但见一个官员快步出来,向着刘宗拜道:“此乃是先皇一手一脚打下来的江山,若是真的割让出去,这宋国难道就真的会罢手吗?”

  “如今这三郡之地已在宋国手上,朕不过只是多给了他几座城池罢了!有何不可?”刘宗佯怒,道:“这点事儿,难道朕还不能拿主意吗?”

  “可是……”“有什么可是的?”刘宗瞪了他一眼,那眼神恨不得将他吃了,只要能够罢兵这些事儿都不叫事儿:“如今大敌未除,而刀兵四起,朕于心何忍啊?且这般决定了,若谁敢违

  抗,便是违逆了朕的旨意,朕便杀了他!”

  众臣没有陈诩那般的气魄,一个个都只得悻悻住口,不敢再说话。

  却说这刘宗更是毫不迟疑,两下在这国书上盖上大印,然后交给侍者转给程昱,方才笑道:“贵使可在此住上几日否?”“无需了!”程昱心中冷笑连连,但满上还是笑嘻嘻的,向着刘宗抱拳道:“还望陛下能够出具一份撤军诏令,让双方各军都撤往自己的地界。等到各军开拔之后,我等必然

  撤军。”

  “好!”刘宗点头,道:“既如此,朕便下退兵诏。”

  “哦,对了!”程昱似乎想起了什么,向着刘宗恭敬拜道:“贵国大军好似都贵陈太尉指挥,只是不知陛下能否令陈太尉撤军啊?”“大胆!”刘宗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大手在这书案上一拍,喝道:“朕的话他都不听,他听谁的?若没有先皇的知遇之恩,他陈诩现在只怕还不知在哪儿呢?朕的话都不听

  ,难不成反了?贵使请放心,朕定会先责令陈诩撤军!”

  “谢皇帝陛下!那么就且给陛下五日时间吧,五日若无陈诩撤军的消息,那么就得罪了!”程昱一拜,向着堂外缓缓退出去。

  五日时间,果真是逼得比谁都急啊。

  只是刘宗现在被围在夏丘城,他哪里知道陈诩的情况如何?更不会知道各路勤王大军已经在快速开进夏丘城,不出十日时间,夏丘城外将会尽是他勤王大军的旗帜。

  只是这些,他又如何知道?

  如今便连放使节也只能是传递到宋军大营,再由宋军派人去传递。

  昌邑城下,双方之间的战争已经打了几日。

  只是这城似乎极难攻下,而宋国的皇帝更是身先士卒,在这城墙之上稳坐中军,而这也使得陈军不断的吃瘪。

  城下,连日的战斗已经使得双方精疲力竭。

  大营之中,一干将领个个都是愁眉不展。

  “报!”一声报令从帐外传来,但见一个使者奉着一份帛书快速进来:“陛下有诏,现已与宋国议和,还望太尉率军快速南归。”

  陈诩将这帛书接过,也不管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只是皱眉打量。

  ‘这定然是宋军的计策!’他心中暗暗告诉自己,可是那上面皇帝玉玺的大印还在上面,却难说真假。

  周围的将领们更是议论纷纷,最终一个个都将目光集中在陈诩身上。

  “报!”

  一声报令传来,但见一个衣甲带血的军侯快步入了中军帐中:“主上,孙将军率军攻破南城,现已经杀入城内!万望太尉率军驰援!”“下去吧!”陈诩摆手,站起身来将这帛书放到一边,道:“如今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只需踏平昌邑城,我们就有可能反败为胜。此诏书乃是敌人走投无路设下的奸计,我

  等勿要相信便是。”

  “诺!”众将纷纷站起身来向着陈诩抱拳。

  “传我令,三军集结,驰援伯符,一定要一鼓作气拿下昌邑!”“诺!”

  

第六百六十二章 双雄十二

  

  齐国,临菑,齐皇宫。

  偏殿之中,又是一曲相和歌辞《东门行》,却听得殿上的人皱眉苦思。

  “陛下!”

  等到这曲儿罢了,身旁的宦官方才将这帛书承过来,生怕扰了他的兴致。

  刘备打开帛书一阅,然后放到了旁边的书案上,向着那宦官道:“去,请子义和志才来。”

  “诺!”宦官恭敬一拜,向着殿外徐徐退去。

  “继续,再给朕唱一曲这个东门行!”刘备似乎对这首曲子情有独钟,又叫人唱了一曲。

  等到戏志才和太史慈进入殿中的时候,这东门行还在唱,只是不知刘备已经听了多少遍了,他揉了揉眼角又恰是在擦拭眼泪。

  “陛下!”二人拜道。

  “免礼!”他摆了摆手,示意其他人下去,方才向着二人道:“哎呀,今儿听这东门行,却让朕心情好生不悦。现在这曹操就像是东门行一般,不过他还真就快吃肉了。”

  “陛下,难道豫州战局已经有了消息?”二人诧异,向刘备抱拳道。“那是自然!”刘备连连点头,道:“这陈诩倒是一个好将领,竟用奇袭与声东击西的连环计策,想要将曹操引去扶乐,但是自己却率军突袭了昌邑城。不过曹操似乎也不是

  傻子,听了郭嘉的计策既没有去扶乐,也没有去昌邑,一边与孙坚在思善对峙,一边却派了程昱的偏师直插夏丘,现在双方可都将彼此的皇帝围在了城中。”“好一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若是换做别人,只怕却中了这陈诩的计策,反倒叫人陷入被动。这郭嘉果真是一个奇人,在紧紧抓住上风的同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戏志

  才也是赞叹连连,向着刘备抱拳,道:“只是苦了陛下了。”

  “且说说如何救苦了朕了?”刘备倒是想笑,看他那模样似乎已经早已有了决断。

  戏志才抱拳,笑道:“如何不是苦了陛下了?如今两个国都都被围困了,却是叫我们攻徐州,还是攻兖州啊?”

  “哈哈哈哈!”刘备笑着摇头,道:“这有何难?既然双方都已经被困住了,那么咱们就两边都打!”

  “陛下!”戏志才急忙劝解,道:“难道陛下忘记王辰的教训了吗?现在大军未在,若是贸然与两国开战的话只怕不妥,反倒如王辰那般,杀敌一千自损三千。”

  “朕知道!”刘备笑道:“适才不过与你开个玩笑罢了,如今陈诩已经攻入昌邑南城了,而程昱却还在夏丘城外围困。你觉得,朕是该帮曹操呢?还是帮陈诩呢?”

  “臣下不敢妄言!”戏志才抱拳,道。

  刘备又看向太史慈,问道:“子义,你觉得呢?”

  “末将觉得,应当帮陈诩吧。如今陈诩已经攻入昌邑北城,拿下昌邑也不过是瞬息之间的事情,我以为应当帮陈诩!”太史慈抱拳道,向着刘备恭敬道。

  “不错,有想法!”刘备站起身来,道:“但是你却没有看到这场局陈诩已经输了,朕说他输了他就输了。传我令,子义马上都昌安五万大军南下,直取琅琊及东海。”

  “诺!”太史慈站起身来虽然唱喏,但是他却依旧不明白,反而问道:“陛下,何故如此?明面上陈诩已经要赢了,我们为何不趁此时取走兖州四郡?”“子义啊!”刘备道:“如今陈诩虽然看似要拿下昌邑了,但是他却永远也拿不下昌邑。而另一边,程昱虽然一直围着夏丘城,但却恰恰扼住了陈国七寸。这场局陈诩已经输

  了,陈国必亡,只可惜陈诩与孙坚都站错位置了。如今,便送曹操一场人情吧,逼退陈诩,灭亡陈国。”

  “诺!”太史慈恭敬抱拳,向着殿外退去。

  却说另一边的昌邑城,血战已经进行了好几昼夜了,但是昌邑的宋军就像是杀不完一般,知道现在也未曾进入昌邑皇宫。

  倒是另一边的夏丘城,连连传来好几次退兵诏书,越往后陛下的言辞越发激烈,甚至最后都已经扬言要诛他一族了。

  但是陈诩却依旧不为所动,他要赌!

  他坚信,只要昌邑城破,他就能够翻盘。

  只是天不遂人愿,接连数日的血战却并未拿下昌邑城。

  而另一面却传来了让人最为但有的消息。

  “报!”

  “楚国大军已经收兵,正向着南阳回去。”

  “什么?”众将大惊,楚国如今是在汝南抵挡曹仁的最后力量,如果楚国收兵,那便代表整个侧翼都会暴露出来,呈现在敌军面前。

  若是如此的话,此番孤军深入已是大险。

首节上一节371/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