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270节

  自己这段时间在陈县早已试探清楚,陈国的文武简直不堪一击,覆灭那是迟早的事情。

  “报”

  一个副将快马过来,向着曹操拜道:“丞相,前面路上突然出现一队军列,人数众多,正列阵而待。”

  “什么?”曹操大惊,难道自己低估了陈国不成?

  如果真的被陈国识破了,那么自己的打算岂不是全部落空?陈国势必早就有所准备,必然不会再让自己有任何可乘之机。

  不对!

  陈国绝对没有这样的人,这一定是陈国想要南征的军队!

  ‘从陈县虽然可以顺着浪汤渠去项县,再沿着颍水入两江。但是,陈国的两万南征军屯驻的位置却是在汝阳,此番必然是打算在颍水与汝阳两万军队会合,再南下两江!’

  曹操心下大定,只要不是来阻截自己的,那么一切都好说。

  他甚至坚信这个想法,现在挡在自己面前的军队,必然是去汝阳会合的人,绝不会是来阻挡自己的。

  “去前军!”

  “诺!”

  随着亲卫队列徐徐开进,他也渐渐看到了那地平线上的敌军。

  一个个甲士手持大橹与长枪列阵盾阵,密密麻麻,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人!

  “丞相!”领军将军在马上向着曹操车架抱拳,道。

  “文则,你适才看到这敌军的时候,敌军可是正向前开进?”曹操问道。

  文则?难道这就是于禁?

  于禁向着曹操拱手,道:“末将适才看到敌军的时候,好似敌军就已经到了这里,就像是在等着我军一般。”

  “嗯!”曹操的眉目多了些凝重,此刻心中还在不断盘算着,难道自己真的算错了?这陈国还真有高人能够察觉此计?

  事到如今,自己也不得不做出最坏的打算,如果真的要背水一战,能不能拿下这已经戒备森严的陈县?

  如果陈国真的察觉到了,也应该没有多少兵马在此才是。他不相信陈国会平白无故的变出这么多人来,除非他的兵马早就暗中调了回来!

  不过那样,王辰难道就不会发现吗?

  难道陈国在暗中已经扩招了军队?

  想来刘宠在起家之事使得这陈国免受黄贼之祸,也因为如此其与骆俊多得百姓爱戴。

  如果想要在这里短时间武装出一支军队,也算不上什么难事。

  此刻,却见远处盾阵打开一道缝隙,但见百十人策马出来。

  “曹丞相这是要急着去哪儿啊?若是南面平叛,何故走往东之路啊?”

  来人是一个自己根本不认识的人,他可以确定自己认识陈县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只是面前这人身后乃是统兵主将的大纛,但是自己却连见都没有见过。

  “此人是谁?”曹操向着身旁众将问道。

  只是众将也是面面相觑,根本不知那是何许人也!

  “上前,我倒要会一会这个无名小辈!”曹操眉头紧锁,此刻东进事关自己将来。如果有机会,自己自然不会错过。

  但见于禁领着亲军打着使节节仗,向着阵中而去。

  对方的将军也命人取来使节节仗,向着这里过来。

  只是越往前,曹操越心惊,惊的不是面前的主将是一个年轻人,而是那大军后面徐徐腾起的烟尘。

  此刻,更让他心中狐疑了几分。

  要说这一马平川的地方自然不会是率军埋伏,必然是援军过来了。

  难道自己的线报有误?陈县远不止一万军队?

  “曹丞相,何故往东走啊?莫不是将我国当做宋国了吧?”小将正是陈诩,此刻他提着一杆银枪,英姿勃发,其身后乃是侯明等人。

  “给小将军纠正一下,不是宋国,而是大汉!”曹操一脸肃色,双目之中寒意渐涨,对于面前挡着自己的人更是多了几分杀意。“这天下,这一个汉,哪儿一个汉。只怕丞相已经忘却了,在咱们三国的盟书之中,为了区别乃是留下的齐、宋、陈三个名字吧!”

  

第四百六十四章 纵横终

  

  “哈哈哈哈.”

  曹操皮笑肉不笑,看向面前的小将也不去纠结此事,只是转移话题,问道:“不知将军姓甚名谁啊?”

  “末将姓陈名诩字玄扬,不知曹丞相此行意欲为何?”

  陈诩面上肃杀,看向曹操的双目之中也多有不善,不过却装出了一副偶然撞见的模样。

  “两江复叛,孤率军南下路过陈县,自然要去拜见一下陈国皇帝,商榷一下这粮草补给之事,难道这也不行吗?”

  曹操就是曹操,脸不红心不跳,说起谎来都不带停顿的。在对方问出问题的同时,便将这胡话扯了出去,不由得对方不信。

  况且这外臣率军过境,又是替自家平叛,路过国都前去商榷一下粮草,又有何不妥?倒是陈诩早就预料对方会这般说话,根本就不给曹操面子,面上更是装出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样,向着南面遥遥抱拳,道:“果然如我家陛下预料!曹丞相果然是热心肠的人

  ,这才刚刚从两江回来,却又要去。丝毫不顾那中牟围困的王辰乱军,此等大义,叫我等佩服不已啊。”

  ‘废话!’

  曹操的依旧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他如何听不出对方话中的嘲讽之意?但却更希望对方如自己预料那般,只是想要去与自家军队回合。

  岂料这陈诩接下来的话,才真是将自己所有的打算都搅乱了。

  “我家陛下说丞相要率军南下,特命我等在此等候,迎丞相入国都,商榷平叛之事。”

  曹操的眼角轻轻跳动,面色不改,道:“既然如此,还请小将军在前带路便是。”陈诩点头,便把转马头准备下令,但是却好似又想起了什么,他转身向着正欲离去的曹操道:“丞相,适才只顾着高兴了,倒也忘记了。我家陛下请的是丞相一人,丞相的

  军队便留在此处吧!”

  “大胆!”于禁断然一喝,指着陈诩道:“丞相面前岂容你放肆?我等乃是丞相亲兵,丞相去往何处,我等便去往何处!”

  “丞相先前去我陈县,也未曾带军队随行啊!怎么?难道我家陛下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丞相怎么样吗?你这只怕是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啊!”

  “你!”于禁这唇色哪里是陈诩的对手?当即便要发怒,却见曹操挥手止住了他。

  这时候曹操才认认真真将陈诩从头到尾打量了一番,嘴角扬起一阵苦涩的笑:“这位将军是个明白人,又何苦还在此处做作?”

  “丞相见笑了!”陈诩嘴角轻笑,这才收起适才做作的模样,向着曹操拱手,道:“丞相,曹子孝打不下扶乐,浪汤渠也通不了粮草,您也到不得陈县。”曹操心中咯噔一声,没想到这等秘密也被对方知晓了,难道自己帐下有奸细不成?这么完美的计策,从敌人的口中说出来,曹操心头更是一颤,看来自己的一切都在对方

  的掌控之中啊!

  果然,自己千百般不愿承认的事情总归还是事实了。

  自己的计策已经被人识破了。“我不懂你在说些什么?我只是想要去陈县拜见你家皇帝陛下,商榷一下征讨两江的用度。若是你家皇帝陛下无心相待便也算了,何苦还往我等身上泼这脏水?”曹操依旧

  是那般的镇静,那怕是心中已经知道对方晓得了自己的计策,但是他依然镇静非凡。

  “曹丞相!”陈诩向其拱手,道:“若不是念在联盟及抗晋大局之上,只怕此时丞相已经不可能再以这种姿态与我说话了!”

  说到这,陈诩大手挥动,面纱杀意凌人。

  但闻好几声鸣镝破空,却见南北两面烟尘铺天而来。

  那地平线上,数不尽的人海正向着这里缓缓移动,有骑有步,一个个甲胄精良,刀戟森严。

  这时候曹操才反应过来自己是真的着了对方的道了,对方是真的看破了自己的计策。

  没想到竟然被这个小厮算计了一番,竟然在这一马平川的地方被人设计包围,说出去只怕是诺大的耻辱!

  南北两面军队出现的时候,曹军之中也是一阵骚动,但很快便做出了防御部署。

  而陈军依旧停留在了一箭之地,做好准备。“丞相,现在明白了吧?”陈诩冷眼看向曹操,道:“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动手,是念在大局之上。还望丞相能够明白如今大局,明白该将力量放在何处。我家陛下说了,你

  我手足相残,得利的乃是晋国之乱贼。如今强晋东进,我等更应摒弃前嫌,同心协力对抗强晋,莫要再做这等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陈诩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说得面前的诸将都抬不起头来。唯独曹操此刻还在凝视着他,看着那后面渐渐散开的烟尘,虽强做镇定,但却在心中不断算计:‘从眼前来看陈国只怕早就做好了准备,再这样下去只怕也就真的没有任何

  意义了。而今陷入重围之中,也不知这敌军虚实如何。但若真的杀将起来,只怕也再难奏效。彼时一旦西南两面开战,只怕这中原只能拱手让给晋国了。’“哈哈哈”他镇定自若的一笑,连连摇头,道:“看来你家皇帝陛下是真的多虑了,不过也罢既然你家皇帝陛下不愿我等朝见,那么在下这便领军前往颍水,自顺流下去平定

  两江。”

  “丞相有劳了!”陈诩笑着摇头,道:“两江之地我家陛下自会派人平定,只是劳烦丞相尽快进攻新郑才是。我家军队自会进屯阳城,配合丞相攻晋。”

  ‘两江之地!’曹操目光之中杀意浓烈,他看向陈诩,面上不动声色:“这么说,你陈国是想要将两江之地据为己有了?”

  原本自己还打算得到两江之地,且借用这手段拿下陈国,成为中原第一大国。谁能料到,这陈国竟然看破了自己的计策。

  他凝视这陈诩,杀人的心都有了,如果陈国得到两江之地,其实力势必会扩充一倍!彼时这战还怎么打?

  “丞相放心,将来掠晋之地,我陈国片土不取,一并交给丞相如何?”

  “嘭!”曹操大手在这马车上一拍,愤怒之意不言而喻,这大晋能不能打下来是一回事,就算打下来了那时候自己只怕也是元气大伤,谁还会在乎今日发下的誓言?

  他愤怒非凡:“难道你不知道这便是画饼充饥吗?”“丞相哪里话?如何便又是画饼充饥了?”陈诩笑道:“两江之地,距离丞相甚远,这东面是陶谦,西面是我国。就算给了丞相,丞相可又能控制?这不是说笑嘛!反观大晋

  就不一样了,那可是与丞相贴着的。最近的战事不是一直都在丞相的边境吗?若是打下来,将来那可是能够一手管辖的地方,岂不更好?”“况且,我陛下也说了,只要两江之地。将来也必定会密切配合丞相拿下大晋,一应所得将尽数奉给丞相,片土不取。不过丞相要是执意如此,那么大不了大家就抱着一起

  死咯。反正我国也是三国之中最弱的小国,活着不能制霸,死了无足轻重。不如便投了大晋得了,也可保我家陛下一世富贵。”“两江之地一并奉上,但要有国书发到我处,承诺全力攻晋,一应所得尽归我国,如此我自会率军去新郑。记住,国书到印玺到,国书不至或是措辞让我觉得不对,咱们就

  抱着一起死,看看谁怕谁!”

  曹操眉头舒展,如今的局势自己也算是看明白了,有句话说得好先把最大的困难解决了,其他的终究是会有的。

  “撤!”

  一声怒喝,车仗缓缓撤入大军之中。

  “恭送丞相!”

  千军呼和,看着那三万大军后队改前队,徐徐离去。

  “传令下去,大军回师陈县,各部交替掩护,徐徐撤退!”“诺!”

  

第四百六十五章 微妙变化

  

  项县,南征大军军营,中军帐。

  此刻的陈诩依旧是一副恭谦的模样,而他身边乃是与自己最为亲近的侯明,这段时日他也算是搞明白了这三万大军中的几个领军将军。

  汝阳来的两万军队乃是昔日孔伷的部下,领军将军分别是汝南的大族许家许樾,另一个乃是谯县的文稷。

  这许家乃是大族,最出名的便是那月旦评了。

  不过现在战乱,许家的几大名士也纷纷隐了起来,虽然如此但这许樾依旧是跋扈非凡,对于这个寒门出身的主将更是极为不屑。

  倒是文稷此人相对随和,对于陈诩更是极为听话,用起来倒也顺手些。

  “主人此番可是立下了诺大功劳,若是再平了两江之乱,只怕陛下必然会兑现诺言,让主人坐这太尉的位置吧?”

  “太尉很好做吗?”陈诩白了他一眼,这整个陈国之中唯一能够说真心话的只怕就只有面前的侯明了。

  他将手上的笔放下,示意侯明坐到自己的旁边来,压低声音,道:“你知道现在我国最缺的是什么吗?”

  “什么?”侯明一脸懵逼的看向陈诩,他要是知道这些又何苦还跟随在陈诩的身后做一个战将?陈诩此刻虽然还十分年轻,但却显得极为老练:“现在我国最缺的就是能打胜仗的将军,虽然陛下本身武艺高强,但是纵观我国历来对外战争的失败可以证明,陛下最缺的

  就是一个善于用兵的将军。我的到来,正好补充了这一个缺漏。你以为我将大计划放下,来到这两江平叛是为了什么?”

  “前番不费一兵一卒喝退了曹操,又为陛下谋的了两江之地,使得国力大涨。然而,我本可不必要这两江之地,你可知为何?”

首节上一节270/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