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209节

  “诺!”“如此,都散了吧!”王辰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第三百六十章 洛阳故人

  

  晋王府后院,凉亭。

  王辰躺在自己的躺椅上享受着难得的惬意时光,手上握着南华经,一字字看着。

  旁边颜如玉一如既往的为他热着茶,这已经成了两口子难得的消遣了。就这般默默的为对方做着这些,或许更好些吧?

  不知何时蔡琰来了,只是她却不敢怎么正视王辰,便是被王辰看到脸上也是红彤彤的。

  倒是颜如玉颇有几分欢喜,拉着蔡琰坐到了旁边:“文姬可是好久未曾来了,都怪王郎,为何要给你安排讲授?害得我在这后院,都没个说话的人。”“就知道如玉姐姐定然是想琰儿了,这不就赶来陪你了吗?”蔡琰嬉笑,余光瞥见了王辰手上的南华经,心中却又是一阵惊诧,联想到今日入王府那忙前忙后的人们,难道

  面前的男子又要作出什么事情来了?

  与颜如玉闲聊了几句之后,蔡琰终究还是鼓起勇气,向着王辰道:“王上又看这些经书,难道因为那日的事情王上又要准备大开杀戒了吗?”王辰一笑,显然自己这些小习惯还是被面前的人看清楚了,笑着摇头将经书放到了案上,道:“我这不叫杀人,叫涤荡。虽然安邑的卫伯觎上书想要保全卫及卫家,不过这

  事儿任何人都不好使。”

  “果然!”蔡琰道:“这才是琰儿认识的王上。”王辰笑着摇头,道:“你还没有认识我啊,这事儿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贪腐的问题不处理好,难道要步汉家后尘吗?这卫伯觎也是明白人,此我也只能祸不及三族,单

  将卫固一脉斩掉!”

  “那王上可又想过如此会做的人心惶惶?”王辰摇头,道:“人心惶惶就说的太过了,之所以某些人会害怕,那是因为做错了事情。如果没有做错事情还被冤枉了,那么就证明是我的部门出问题了,那就是错。但如

  果没有,那么我就是对的。”

  很快,便见杨娥奉着厚厚一卷名单入了亭中,向着王辰欠身行礼:“王,这是此番查处的名单。”

  王辰接过来,仔仔细细看了一遍,里面从各部官员到底层人员密密麻麻写着一大片,几乎每一郡都有那么些人。

  “刑部复核了吗?”

  “已于前日复核!”杨娥道。

  “按照原本的规定,该杀头的杀头,该满门抄斩的就满门抄斩!只是这卫家先诛卫固,没一半家资。”

  “诺!”

  杨娥接过竹简,向着王辰再以欠身,转身离去。

  而此时正好公孙彦便奉着一份名单过来,蔡琰还以为这又是要杀的人,惊得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向王辰,想要说点什么。

  “王上,此番会试出来了,总计得百人,准备进入殿试。”说罢,公孙彦将手上的名单奉给了王辰。

  王辰只是稍稍一看,这里面也没有需要自己刻意注意的人,当下便将这竹简还给了公孙彦,道:“五日之后准备殿试。”

  “诺!”公孙彦一拜,正要退出凉亭,却又想到了什么,向着王辰道:“前方绣衣使传来消息,说是钟繇已经过了大河,应该会很快抵达洛阳,请示是否要在其出关之前.”

  “按照原本的计划做便是了,这种小事不要再请示了。另外,此番咱们从朝廷带来的人不知一两个吧?都看看,能用的就安排下来,不能用的发给路费让他们自行离去。”

  “诺!”

  却说另一边,洛阳城。

  这里已经不是往日的废墟了,城郭与废墟就像是从未出现过一样,一座座正在修建的房屋正拔地而起替换了原本的废墟及宫城。

  昨日繁华不再,新城已经拔地而起。

  城外是成片的金色麦田,人们或是在这里忙碌,或是在忙着修建房屋及城墙。

  阔别才几年?再次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沧海桑田。

  钟繇叹了口气,赶马向着城中而去。

  原本的城池痕迹已经不再见得,刚刚修建的城门上飞龙走凤的写着两个大字,洛阳!

  “原来已经改名成洛阳了?”钟繇轻笑,将手上路牌给了士兵一看,方才赶马入城。

  城中吆喝声不绝于耳,每一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位置,或是忙碌于修建房屋,或是正在这小摊前吆喝。

  一边走着,一边却陷入了沉思之中,就这般漫无目的在这城中游荡,缅怀着昔日的辉煌,叹息那繁华一炬,感慨这废土重生。

  “怎么样?还能寻到过往痕迹吗?”

  身边传来熟悉的声音,扭转头去,只见昔日同僚正骑在一头毛驴之上,面上颇有几分醉态,手上提着一壶清酒。“我当是谁?”钟繇面上颇有不屑,他自然认得面前这人,这个在王朝大难前夕就弃官而去的人:“怎么公达?我以为你已经奔赴了大好前程,却没曾想在这洛阳城中饮酒度

  日?”

  荀攸知道钟繇是在嘲讽他,却也不反驳,只是摇头道:“我以为你再看到这废墟破茧重生的时候,会如我一般赶到迷茫,看来是我多想了。”

  钟繇叹了口气,也不去嘲讽荀攸了,听到他谈到这废墟的时候,也是有几分沧桑:“谁说不是呢?”

  “哈哈哈哈.”荀攸一笑,道:“我在这里等了快一年了,有一件事情也想了一年多了。后来,我算是想明白了。”

  说罢,他看向钟繇,道:“元常莫不随我去一处地方?咱们好好畅谈一番?”

  “嗯!”难得遇见故人,虽然心中对于他当初弃官而去多少有些芥蒂,但现在已经沧海桑田,自己心也宽了些。

  二人一前一后,赶着马到了已经修建好的南城门。

  翻身下马,这周围的士兵便急忙过来将二人的马与驴牵走。

  “荀侍郎,您来了?”

  负责城门守卫的小将上前,向着荀攸恭敬抱拳,道。

  荀攸点头,向那小将道:“今日还要去那楼上痛饮一番,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将军吩咐过,只要侍郎愿意,哪儿都可以去。”小将恭敬道:“正好将军今日在门楼上。”

  “哦?”荀攸一笑,向着身后的钟繇一引,道:“看来今日咱们都得一见了,走吧,今日便痛饮一番吧!”

  钟繇并不知道是哪位将军负责在镇守洛阳,只得跟随在荀攸身后向着城楼上走去。这一路上来,可以清楚看到这新建的城楼,越往上洛阳的景色尽在眼底,只是少了宫城,少了府邸,少了昔日不见的影子。

  

第三百六十一章 故人之劝

  

  开了这门楼,里间传来熟人的呼唤声,再定睛看去,原来是徐伯怀。

  钟繇为之错愕,虽然以往并无什么交情,但毕竟同朝为官,此番相见格外多了几分情感。

  徐荣也是一愣,迅即换做一副笑脸想要迎着二人入门楼。

  “伯怀,不用了。咱们就在前面瞭台上聊聊吧,看得远,也看的真切些。”

  “嗯!”徐荣点头,吩咐了几句便引着二人向着瞭台而去。

  在这上面虽然还未修建完善,但却也能够窥见这四周的风景,倒也不失为一处观景的绝佳去处。

  三人落座,行着酒令,感慨了这人世沧桑。

  酒过三巡,荀攸却岔开了话题,向着钟繇道:“元常此行,欲往何处去?”

  借着酒意,钟繇苦笑着摇头,面色多有几分沮丧:“国破君亡,能往何处去?只愿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颐养天年罢了。”

  “也是,你我皆是亡国之臣。”荀攸顺着他话说了一句,然后有转眼看向南面不远处,指着那正在修建的庙宇,向钟繇问道:“元常可知那修建的为何?”

  钟繇定睛看去,奈何太远也看不出个究竟,向着荀攸问道:“不知为何,公达可说与我听听。”“晋王下令,在洛阳城南修建百姓冢,以此安葬昔日死于洛阳的百姓。昔日之葬礼实在盛大,不仅在这冢前立下百姓祠,更是尽可能考证了遇害百姓的名字,在这祠中立了

  牌位供后人拜祭。”说到这,荀攸回过头来看向钟繇,道:“昔日我从长安出来,到了这河南尹。是看着这里从人间地狱变成了这般模样,那时候我就在想咱们竭心尽力守护的帝国为百姓留下

  了什么?是痛,是无数的尸骨与鲜血。”“本来我欲要离去,但是看到百姓们淳朴的笑容,看到他们得到晋王救济之后的感恩戴德,看到无数医官奉命布施药物,再看那一张张安民状,那一条条免税令,我知道我

  应该留下来。”“一年!”荀攸感慨,手指在这食案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向着二人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一年时间,这里的翻天覆地啊。而这一年时间里,我荀攸的内心也是翻天覆地,我

  开始去想以前不会想的问题。”“元常!”荀攸语重心长道:“能安民者明君也,你我皆为才学之士,何不将这一身才学交于这样的明君?旧的王朝给百姓们留下了无法弥补的伤痛,那是你我无能力左右的

  事情。而现如今,你我却有能力让百姓过得更好,有能力让天下苍生少些伤痛。”

  在荀攸这一袭掏心窝子的话中,钟繇沉默了,他不知该如何应答。自己从晋阳一路过来,所见所闻乃是此生一路上未曾见到的。

  或许正如荀攸所言,以前的伤痛自己无法左右。但是现在却能够左右如何弥补,如何让苍生少些疼痛。

  他没有说话,只是在静静思考着。

  荀攸也不再说话了,这瞭台上的三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过荀攸是想开了,但是钟繇始终还是有些事情未曾想开。

  许久之后,他向着荀攸问道:“晋王大开科举,任人不问出身,此你如何看?”“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才,你我虽是大族出身,但祖上几人不是寒门起家?我荀攸没有多少想法,百姓的悲欢离合我看的太多,身上早没有了那无形的枷锁,所以我不在乎

  这出身。”

  “哦!”

  钟繇点头,便不再说话。

  翌日,天刚刚放亮。

  钟繇赶着马匹向着城南离去,显然是想要走缑氏出轘辕关,用最近的路线出王辰的势力范围。

  只是他并不知道,就在他渡过雒水的时候,这明暗之中正紧跟着数人,只等他一出关便动手。

  一路赶马,钟繇心情其实很沉重,一直都在思考着到底要不要留下来。

  王辰的雅量,荀攸的劝解,一路过来的变化,无疑都在让钟繇犹豫不决。

  他的心思没有在这赶马之上,只是沉浸在种种沉思之中。

  只是这马匹也不知为何竟然没有走官道,反而是自顾自的向着小道离去,这些沉思中的钟繇显然并不知情。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却已经不知身在何处。

  放眼四周届时群山,来时的小路却也见不得踪迹,一时间到叫他有些着急。

  不过好在这四周依旧有不少良田,他急忙催马过去。

  “老人家,敢问这是何处?去轘辕关要走那条路?”

  马背上,钟繇向着面前麦田中忙活的老者恭敬喊道。

  老人头发花白,面上还有久忙农事的痕迹,他直起身来查了查额上的汗水,面上颇有些不悦,道:“你这后生,有在马背上问路的吗?”

  钟繇这才反应过来,急忙翻身下马,向着老者恭敬做辑,道:“敢问老人家,此去轘辕关当走那条路?”

  “无路!”老者坐到了这田埂上,将这水囊打开呼呼喝了几口,示意钟繇要不要来点。

  钟繇面色沉重,摆手道:“那老人家,此去洛阳要走那条路?”

  “既然要走,又何必回去?”老者面上带着玩味的笑容,示意钟繇坐到旁边,方才问道:“敢问这位后生,你这一身穿着既不像是商贾,也不像是百姓,显然是有才学的人。方今天下大乱,咱们二州之

  地但有才学者无不入晋王麾下效力,你这后生出关莫不是想与晋王作对?”

  面对老者的质问,钟繇却有些来劲儿了:“那晋王弑杀皇帝,搅乱社稷,身为汉臣,难道我也要与国贼同流合污?”老者却是不忿,瞪着钟繇,道:“这权力之争咱们小老百姓没有兴趣,咱们只知道跟着谁有吃得,谁让咱们有吃的咱们就向着谁!他汉家的皇帝不顾咱们死活,咱们凭什么

  要认他做皇帝?大乱来前,咱们村里有百十户人家,可是大乱来时呢?那兵抢了咱们粮食,糟践了咱们闺女,我只记得他们身上穿着汉军的衣服。”“等他们走了咱们村里还剩五十来户人家,家家有伏尸之痛,户户有哀嚎之声,又死了一二。后来便是饥荒,这庄总幸存的大户又来抢粮,又死了一二。等到晋王军队来时

  ,咱们村还有十户人家!”说到这老者说不出的悲愤,眼角更是泛着老泪:“我们一开始还以为又是来抢粮食的,原来是给咱们送粮食的!不仅杀了大户,给我们分发了粮食土地,更不收一分钱给我

  们治理疫病,使得咱们村这十户人家没死一人!你说,你现在跟我说大汉,去他娘的大汉,去他娘的皇帝,老子只认晋王!”

  老者越说越激愤,钟繇不敢与他对视,只能低下头来沉思。“后生啊!”许久后,老者语重心长道:“我给你指路,你自己考虑去留吧,这样的君主只怕几辈子也遇不到一个。是出关与那些祸害百姓之人为伍,还是辅佐晋王这等明君,你自己看着办吧。”

  

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朽号南

首节上一节209/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