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后期,河东郡粮草也快告罄的时候,各郡将粮草运到河东之时王上便已经班师。”
“但是此时河东饥民遍地,为了边郡粮草已经告罄,王上又下令让我们赈灾,各郡粮草只得运入三辅赈济,撑到秋后不成问题。”
“嗯!”王辰也未说什么,毕竟这些人是按照自己的旨意在办事儿。不过好在三辅之地的豪强世家被董卓杀得差不多了,不然自己还真又得腾出手来好好整一整这些人了。
“短时间应该不会有什么军事行动,只是各郡粮草如果不足以应付大变的话,只怕会很有问题啊。不过既然你也这般说了,那么就只能等到明年秋后再做行动了。”
王辰说完,又向沈清问道:“现在各部是什么情况?”沈清上前,向着王辰一拜,道:“王上,此番我军南下之际编制不包括上党各关屯守军一个营的话总计有十九个营十八万五千人,此过程中先后归降的有郭汜、吕布二军,战后人数统计此而军共计五万六千人,俘获朱儁军四万多人,合计将近十万。其中补充我军战损有近两万人,余下七万八千人分别安排在三辅、弘农、河东五郡屯田,此
为斩获。”“各部守备如下:关将军统策两个营镇守朔方,张将军统策一个营镇守雁门,王将军统策三个营镇守三辅,徐将军统策两个营镇守洛阳八关及河内。四方镇守攻击八个营。
余下十个营中有三个营在河东,其余皆在太原。”
“很好!”王辰点头,道:“诸君以为,此时再扩充一个营,与上党守备军合成两个营,将军队扩充到二十个营,如何?”
“王上不可!”
国渊站出来,向着王辰拜道:“从我国历年来出兵情况以及府库支出来看,此时不应再扩充军队,而应精简兵马。”
“子尼且说。”王辰示意他继续。“王上,我国历年来出兵都会出现一个很大的情况,那就是打着打着粮草预计就不足了。而且我国用兵多在秋后,为何?因为王上实行的是半军半屯的制度,农忙的时候能
够调遣的军队只有三万人,强行调遣无异于会导致秋后收成出现问题。”“历年来的穷兵黩武,使得府库从未充实过。反而是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府库,一战之下便见底。只能期望来年未有天灾,否则必然饥荒四起。所以,臣以为现下的重点应
该放在精简兵马。”“所谓之精简兵马并非是裁撤军队,而是将原本三万人的常备营扩充到五个或者七个。而其他军屯保持不动,五年之内不扩充军队,五年之内不擅自发动大规模战争,就算
发动,也务必将战争规模控制在常备军所能够掌控之内。”
“休养生息,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府库充盈。如此,才能够面对中原更为严重的乱局。此所谓广积粮草,缓开战事,修筑关城,处理民生。”
“如此,方可图王霸之业!”“子尼所言甚是!”杜畿也站出来,向着堂上拜道:“王上,此时应该考虑的不是扩充军队,而是充盈府库。若是将常备营控制在五个,如此定然能够使得府库充盈。如今王
上占据两州之地,乃是天下最大的势力,又有关中沃野所在。若是王上愿意休养五年,五年之后与其他势力相比较,我国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人力都将在诸国之上。”
“故而,臣以为,应当将军队控制下在一定规模之内。就算此时王上要发动相应规模的战争,国家与军队也不会呈现出脱产的状态。”
“好!”王辰点头,这二人说的倒也是一番道理,想来自己自从掌权一来屡屡征伐,确实都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要不是偶尔纵兵抢一抢一些世族,这点家底早就败光了。
“臣附议!”
沈清上前一步,道。
“臣附议!”
公孙彦与贾诩也上前一步。
“臣附议!”
赵云诸将也同意了这看法,如此看来自己就算不同意也不行了。
“臣附议”
“.”
“行了!”王辰点头,道:“既然如此,传我令改编两个精锐营,依旧按照选拔的方式挑选最精锐的骨干。此事由沈清牵头,诸将负责配合,在东营处理。”
“诺!”“那么这军队不扩军也就行了,我打算将这几万俘虏之中抽调两万俘虏前往荥阳一带屯田,当然了这都六月份了,自然不能再动了,这等今年年底之后再动,诸位以为如何
?”“王上!”沈清谏道:“若是要在荥阳一带屯田的话,应当编组军屯,其一可以做到防备中原,其二就算双方交战,此荥阳一带也可以作为我军第一个缓冲。所以,臣建议推
三个俘虏营的人力过去,武装军屯。另外,派一个震慑一方,且听话的猛将过去。最好,在这三万人中要有足够的威信!”
“嗯!”沈清的话,让王辰十分满意。
他连连点头,道:“如此足矣,我准备派吕布作为此番军屯长前去,受伯怀节制,如何?”
“这”
堂下众人议论纷纷,显然对于吕布出任的事情还是颇有微词。
毕竟对方还有一个十分拙劣的出身,确实是一件难事儿。
“如果王上非得任用吕布的话,臣建议派两万人。”沈清道:“因为飞将的名号,足抵一万人!”
众人又讨论了许久,方才将此事定下,任用吕布。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任用一个前科罪行累累的人!“行,既然诸事议定了,咱们也考虑考虑下一步吧!”王辰道:“就我军下一步行动,是东进还是西进,诸位可以发表一下意见!”
第三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标下
下一步是东进?还是西进,却是自己势力最要紧的问题。
西进扫荡陇右将要面对的是马腾韩遂,橡胶园中原群雄,这二人显然要好面对一些。
但是,这二人背后更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羌人。不过自己在边郡取得的成功,自然对于羌人自有一套,只是应付起来稍微麻烦一些,少不了几场恶战。只是这样却注定自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再攻略陇右之上,注定不能以泰山压顶的趋势攻略中原。如此的话,势必会使得中原势力加速火并,到时候东征就将面对已经成长
起来的对手。而东征,成功几率很难说,不注意很有可能将主力搭进去。到时候再难控制西边的马腾韩遂,毕竟这二人就像是在自己后院一般,一旦起火自己不得不放弃中原,赶赴关
中。“臣以为,应当先平陇右,再进蜀中。从地形上而言,先难后易。”沈清上前一步,将自己的规划说了出来:“王上可以西联杨丰攻略陇右,再回师南下攻略汉中。得汉中,
再进兵灭蜀。如此,天下可定。”“臣以为应当先定中原,广积粮草厉兵秣马,再定陇右。”繁钦上前一步,拜道:“中原之地沃野千里,得之粮草无忧。且如今天下虽有十二国立,堪称雄者不过尔尔。曹操
刘备之辈,得一地而逞雄,将来势必为王上大患,如此之辈,应当早除。”“休伯此言差矣!”公孙彦道:“马腾韩遂之辈不过是主上囊中之物,与之一战只需精英两部便足以。反观中原,虽然诸家争斗不休,但王上大军一旦出关,诸家势必会携手
御我。彼时大军陷入中原,极难抽身。而若马腾韩遂之辈若是乘机发难,关中势必将陷入战局之中。”“臣以为,应当如孟醒所言,先定陇右,平定诸羌。安定陇右与诸羌,则能得马,又能安境。使得我大部可以高枕无忧,养马屯田,与民休息。此时,再率大军入中原,便
可依时机而行。”“子明此言不过一家之论!”繁钦还未说话,杜袭便将他的话给否决了:“我攻赵,齐与宋又如何会管?现如今的中原,齐、宋、陈三家并列,皆称正朔。我军攻赵,赵不过
叛逆之国,三家正朔安可救之?”“非是子绪这般说,于王霸者而言,所谓正朔之争不过徒然惹笑罢了。无论是刘备也好,曹操也罢,他们如何不明白联弱抗强从中取利的道理?我大晋乃是天下最强之国,
这些欲图王霸之人又如何会坐视我等更加壮大?”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杜畿,但见他向着王辰一拜,道:“马腾韩遂不一样,其一中间隔着我大晋,消息闭塞,中原各家也未曾知道我大晋欲要剿灭二贼。其二,关东有雄
关并列,于地利而言我军占尽优势,敌军也贸然不会乘此机会西进,徒作无用之功。反而会趁着王上进攻马腾韩遂之际,快速火并,以期能有对抗王上之实力。”
“所以,臣以为从长远的角度而言,攻略陇右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举动。”
“王上.”
堂下对于东进还是西进一直争论不休,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参与到了这一场论战之中来。
不过这也让王辰考虑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战略计划!
不管自己是东进还是西进,至少要在这两年时间里面做好万全的准备,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制定出来。
虽然战场上没有固定的计划与模式,但是一个详尽的咋战略规划总能够在战争中带来很多应对的方式,甚至能在胶着的战局之中体现出一些意外的好处。
只有提前计划好了这一切,军队才能够有条不紊的执行。
在这争论不休的堂中,有一个人格外不同,正是贾诩。
与激烈争论的众人不同,他就好似置身事外一般,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句话不说。
“文和有何意见?”
王辰刻意加重了声音,使得众人都住了口,全部看向贾诩。感受到了所有人的目光,贾诩却显得极为从容,他不紧不慢的起身走到堂中,向着堂上的王辰做辑,道:“王上,臣听了许久,也想了许久。东进,变数太大,有种孤注一
掷的感觉。或许能够拿到中原的万里沃野,但更可能血本无归。东进,不仅会引起关东诸侯的注意,而马、韩二人想要扩张,王上的关中自然是不二之选。”“西进,扫除陇右相对而言变数更小一些,王上与杨丰两面夹击,攻略马、韩二人自然要简单许多。而且关东诸侯的注意力也不会过分的集中在王上身上,这样使得王上可
以专心致志的攻略陇右。”“所以,臣以为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陇右。彼时东有群关及吕布,自然可以安定。汉中张鲁守土有余,攻略不足,自然不敢与王上较近。扫除马韩,安定羌人,则可安定后
方。此时,再腾出手来自然可以好好攻略关东,或者蜀中。”“嗯!”王辰点头,贾诩开口了他自然不会再管其他人怎么看了,只是大手一拜,道:“既然如此,传我诏令,宣明司尽快将进出凉州的大小道路,马腾韩遂二人兵马布防一
律摸清楚,一点也不能落下。凉州各郡的情况,羌人与汉人的比例全部搞清楚,另外这段时间开始提高销往凉州的盐价!”
“诺!”三人出列,向着王辰拜道。
“既然是攻略凉州那就要尽可能的将新编的两个营改成骑兵,同时咱们也要开始准备好重骑兵。还有,这段时间不仅要抓紧士兵们训练,更要做好演习,明白吗?”
“诺!”众将纷纷抱拳,道。
只是赵云却出来向着王辰拜道:“王上,不是没有考虑过演习,只是弟兄们在演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伤的情况。”“受点伤算什么?”王辰一脸严厉,道:“让武备营给你们备好裹补的木枪,就像以往武选一般装备,进行实战演习。告诉弟兄们,演习中受点伤算不得什么,在战场上丢了
命,可就啥都没了!”
“诺!”
赵云再拜,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此番军政大议自然没有那么快就结束了,还有许多细枝末节的事情并未处理好,不过重要的大事都已经议定。整个大议连续召开了三天,方才将各方面事情安排妥当,更重要的是科举!
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要的人
晋阳,太医院。
这军政大议刚刚过去十日不到,王辰便悠闲了下来。领着燕回,在这自己精心设计的医院之中漫步,来来往往的尽是这太医院中的病人或是医者。
“王上怎么悠闲到来这太医院中了?”燕回嘟囔道:“俺还以为俺们要去东营,可把俺高兴的,却没曾想是来这个地方。”燕回这人说话倒也没有顾及什么,根本没有顾及面前引路的太医院院使,自顾自的埋怨道:“俺从入门开始,就未曾见到什么生气,俺就不明白了,一群快死的人有啥好看
的”
“燕回!”王辰瞥了他一眼,他倒是识趣,急忙便住了口。
倒是这院使急忙打着圆场,毕竟对方乃是王辰跟前的红人:“王上,燕将军说的是,这长安带来的人都身染疫病,王上万金之躯真不宜涉险。”
王辰摆手,道:“这有什么?你们太医院的人上次在河南尹可将华神医的手艺学得了?”“禀王上,华神医医术了得,这治理疫病也未曾花费多少时间。按照王上的吩咐,我太医院派过去的二十个医者主要学习华神医的外科及疫病防治,这一块到学得差不多了
。”
“外科差不多了就行了!”王辰点头,道:“每一个营安排一个医官,按照正七品算,每一个人手下我会给他安排五十个学者,属于营将辖下编制,为医营。”
“诺!”院使向着王辰恭敬做辑道。
“以前咱们太医院时不时要随军出征,现在咱们阔了,就组建一个医营吧。什么东西,只要咱们愿意,慢慢的都会有的。”
王辰面上带着微笑,想着以前不少弟兄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残废或者死去,加大了军队的伤亡程度。现在又了随军医官,情况应该也会大为改观吧?
三人一边闲谈,一边在这院落之中快步穿行。
很快便来到了一处白布遮着的院门前,门前守卫着一队士兵,寻常人一般还不让进去。
众人一见王辰过来,纷纷拜下。
院使急忙上前将这门帘掀开,让王辰能够进入里间。
走到这院中,一股浓郁的中药气味扑面而来。
燕回皱着眉头,伸出手遮了遮鼻子,显然很不喜欢这种味道。
而王辰却径直走到这院中的一间房门前,向着身边的院使问道:“他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吗?”
“回禀王上,侍郎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这几日虽然仍需要静养。”院使道。
“行了!”王辰摆手,示意众人不要跟过来,健步向着房中而去。
推开房门,迎面而来的是一股夹杂着檀香的清风,这房间正中盛放着三块冰块,侍女们不断摇动着手上的羽扇,卷动阵阵凉风将那升起的青烟吹散。
主座之上,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正握着一卷竹简仔细看着,他的书案上放着一杆杆各类毛笔,笔墨未干。
正中一卷帛书铺开,上面飞龙走凤的写着一排大字,文体极有美感,看得出其在书法上颇有造诣。
如果一定要说自己见过的人有谁比他写得更好,仿佛就只有蔡邕了。
见着王辰到来,钟繇并未起身,甚至连招呼都没有打,只是匆匆一瞥便继续沉浸在面前的竹简之上。
对于这种冷遇显然王辰已经是习惯了,也不用招呼,自己坐到了客座上,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只是正襟危坐,静静候着。也不知过了多久,堂上的钟繇才轻叹一声,将手上的竹简放到了书案上:“晋王何苦如此?老臣之心已随着长安湮灭,而彻底死了,此番多谢晋王恩赐一命,待病愈之后老
臣自当离去。”
王辰这才轻笑,摇头道:“元常此言差异,为官者民之父母也。你留在此处,也非是与我王辰为臣,而是与百姓为官,在这乱世之中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