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1048节

“纪灵将军莫急,此事早在预料之中。”

司马懿抬手示意纪灵不必急躁,高深莫测的笑道:“此次我奉命前来颍川时,后将军(诸葛亮)便已传书陛下,请陛下调遣驻守合肥的张辽将军率领武威营铁骑北上增援,并传令豫州都督周瑜领兵前来颍川。

截至此时,陛下的军令已经下达两天了。不出意外的话,最多再等两天,周瑜都督帐下朔风营铁骑和五万郡府兵就会赶到,三天之后张辽将军帐下武威营也会赶来。正因如此,我料定荆州军和曹仁大军都不会攻打南门,因为他们担心周瑜将军随时会出现在他们身后。所以,只要我们拼尽全力守城,坚守两天应该不成问题。如果三位没有异议的话,事不宜迟,我等分头行动吧。”说完话后,司马懿招手示意关羽上前,遂轻声低语地叮嘱关羽一番。

冷面关云长闻声后微微点头,面无表情地走到纪灵身旁,一声不吭,但纪灵却知道关羽是在等他派遣兵马。毕竟,在司马懿到来之前,城中两万五千守军都是他纪灵帐下的兵马,眼下虽说是司马懿掌军,但要调动兵马还得他纪灵前去发号施令才行。谁让司马懿刚到呢?

眼见关羽站在身边,纪灵倍感压力,尤其是关羽那双冰冷如霜的眯成一条缝的眸子,见之令他莫名胆寒,心中发怵,惴惴不安。于是他本来还想问一问司马懿。周瑜都督当真能在两天之内赶到吗,但现在关羽冷冷地站在身边让他浑身不自在。遂不再赘言,直接带着关羽前去南城军营。把八千将士调拨给他,尽快打发这个瘟神离开。何况纪灵也知道,眼下西门战事危急,片刻都不能耽误,赶快让关羽领兵前去增援才是正途。

纪灵前脚刚走,太守常林与司马懿对视一眼,遂轻声道:“阳翟城就交给仲达贤弟了。只要还有一丝可能,请仲达务必坚守此城,切不可轻言撤军。毕竟这是一座拥有十几万百姓的郡城。但是如果形势危急、断不可守之时,贤弟也不必犹豫,只管领兵出城便是。愚兄是陛下钦点的郡守,一旦城池沦陷,我责无旁贷,理应与全城百姓共存亡,死而无憾。”语罢,常林神情决然,目光坚定。显然不是惺惺作态,而是由衷之言,尽忠职守,大义凛然。

司马懿见之神情一怔。心中颇不平静,隐隐有些惭愧。正如常林所说,如果事不可为。城池守不住了,司马懿还真有率军撤退的念头。但此刻看到常林正义凛然的神态之后。司马懿瞬间改变了注意,下定决心守住此城。即便不为李利尽忠,也要为自己真心结交的好友倾尽全力。

“兄台尽管放心,小弟无论如何也要坚守此城三天,等候周瑜都督领兵驰援。但是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三天之后周瑜将军还未率军赶到,小弟纵然有心驻守此城,只怕也无能为力了。此一节,还请兄长明鉴。”

司马懿这番坦诚之言让常林闻甚为感动:“有贤弟这句话就够了。愚兄乃一介书生,即便登上城楼也帮不上忙,是以我带上郡府一众僚属连夜招募青壮协助将士们守城,豁出去这张老脸,我一定赶在明日正午之前给贤弟召集三万青壮。愚兄这便去了,贤弟多保重。”说干就干,常林说完话后转身走进大堂,不多时原本沉寂的郡守府就变得喧闹起来,郡府辖下一众僚属相继赶到大堂。

这一幕看得司马懿心头一热,暗自赞叹“常伯槐真乃干才也!”

常林,字伯槐,河内温县人,少时家贫,好学有才智,与司马懿是同乡,年长司马懿三岁,两人相识多年,私交笃厚。为躲避战火,常林曾避祸于并州,自行开垦山地,自给自足,司隶大战后被并州刺史鲁肃看重,遂举其为孝廉,在上党郡内出任县令,三年后转任河东太守。由于冀州之战中表现卓著,遂被李利看重,两年后出任豫州别驾,兼领颍川太守,而今他的任期将满,据说不久之后就要前往长安任职,跻身朝堂。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懿曾在河东郡内躲藏了半年之久。在这期间,他就住在常林的府邸之中,随后他执意前往并州投靠崔琰,常林担心他沿途之上出意外,于是亲自把他送到并州刺史府。这就是司马懿和常林之间不为人知的私交,绝对称得上是过命的交情。

正是因为司马懿和常林私交笃厚,情同兄弟,因此当他发现颍川郡极有可能是北魏和南汉两国的接洽地点之际,他主动向诸葛亮请令前来支援颍川太守常林。果不其然,司马懿的判断极其准确,并于赶到阳翟城途中碰见了乔装改扮混进城池的荆州军,那浓厚的荆襄口音,对于见多识广的司马懿来说,只要听到这些人开口说话,他立刻就能知道他们的来历。

发现敌人的行踪固然可喜,但究竟能不能守住阳翟城,司马懿心里也没底。于是,在敲定守城计划后,他跟在关羽军中,迅速赶往西城门。

阳翟西门。

“杀!”当黑衣人七手八脚的挪开鹿角路障时,但见他们的首领黑衣彪形大汉甩手扔掉手里的短刀,抓起地上的长枪一边厉声暴喝,一边纵身跃过路障,直奔城门甬道杀将过去。这位身材魁梧壮硕的黑衣首领就是徐庶帐下勇将九江周泰周幼平。

正是因为周泰奉命潜入城中做内应,城外的蒋钦才会甘愿率部抢先渡河,第一时间对城门发起攻击。他和周泰是患难与共的兄弟,从做水贼时开始便一起出生入死,并肩作战,而后一起率部投靠孙策,至今已有十多年了。

自从得知荆州刘表和江东孙氏一族联姻的消息后,周泰和蒋钦二人就憋了一股气,倍感压抑、郁闷难舒,又长期寄人篱下,再加上江东少主孙绍暗弱,文武不和,内忧外患。这让置身于荆州军中的一众江东将领第一次对自己的前途和江东的未来感到迷茫,一种无法形容的失落感充斥在心头,隐隐有种哀莫大于心死的落寞。

随着第二批五万江东军渡江北上,再次纳入荆州军序列,周泰和蒋钦清醒地认识到江东军真的要完了,彻底沦为荆州刘表的附庸。只待此次南阳大战结束,无论结果如何,江东都会被荆州刘表吞并,江东孙氏基业传至孙绍手上就算到头了。这是因为江东军拢共十二万人马,而今先后两次派遣八万北上参战,留守江东本土的兵力只剩下三万余人。单凭这点人马如何稳固江东,如何抵御荆州刘表麾下的数十万大军,焉能不亡?

正是基于这种憋屈的现状,当徐庶派遣周泰率军乔装潜入阳翟城时,他想也不想便满口答应了。因为他没有选择,不能也不敢拒绝,寄人篱下就要有听从驱使的觉悟。尽管他无法接受江东被刘表兼并的事实,但他本身只是个领兵打仗的武将而已,纵有力挽狂澜之心,却没有改天换地之能。如之奈何?

正是这种前所未有的迷茫让周泰不知道自己为谁打仗,不知道自己为谁拼命,更不知道打赢了这场大战之后能为江东赢得什么,自己又能得到什么。但是现实局势迫使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硬着头皮往前冲,是以他知道后退一步是地狱,却不知道前进一步是深渊。

“夺取城门,随我杀!”纵身跃过路障,周泰高举长枪,大声喝令身后的三百亲兵冲进甬道,企图打开城门。然而就在他跨步踏进甬道的一瞬间,常年征战厮杀的直觉迫使他脚步一顿,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涌上心头,促使他硬生生刹住冲锋的脚步,一双虎目如鹰隼般犀利的环顾甬道四周。这一霎,他看到了甬道墙壁上密密麻麻如蜂窝状的小孔,空隙中透着亮光

“不好!有埋伏咻!”就在周泰失声疾呼的同时,原本透着光亮的蜂窝小孔猝然一暗,紧接着就是一阵尖啸的破空声:“咻咻咻嗖嗖嗖!”

“嘭噗噗噗!”弓弦阵阵,霹雳弦惊,密密麻麻的箭矢从甬道两侧墙壁上激射而出,瞬间洞穿黑衣武士的躯体。这一霎,冲在最前面的近百名黑衣人连惨叫声都没有,便被密集如蝗的箭矢扎成刺猬,但见那激射而出的箭矢全都是直冲面门而来,以致黑衣武士猝不及防之下迎面中箭,根本来不及闪躲,甚至连挥舞兵器抵挡的时间都没有,便头部中箭,当即身亡。

如果说这些蜂窝状小孔中射出的暗箭是见血封喉,那么从墙壁两侧迸发激射的弩箭则是追魂索命的杀戮利器。但见那一支支长约四尺、粗如标枪一般的弩箭横贯甬道,强劲霸道的巨大冲击力促使弩箭从左边墙壁射出,而后洞穿挡在前行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直至插进右边墙壁为止。右边墙洞中的弩箭亦是如此,唯有方向不同而已。

于是,当甬道内突现弩箭的一刹那,凡是进入甬道的黑衣人再也没有站立的身影。一眨眼的工夫,抢先冲进城门甬道的将近两百名黑衣人全部中箭身亡,其中多达五十余人被弩箭穿胸而过,如同肉串一般钉在墙壁上。

第262章喋血山河(七)

“嘭嘭”的城门撞击声响彻夜空,那一声声的轰隆仿佛敲在城中百姓的心坎上,让他们的心跳跟随着城外冲城车的节奏跳动。前一声撞击过后,他们的心也随着提到了嗓子眼儿上,深吸一口气之后屏住呼吸,直到冲城车再次撞击城门的那一刻,他们方才长嘘一口气,心脏剧烈跳动好一阵儿,待到撞击声消退,刚刚落下的心再次提起来。

如此循环往复,煞是折磨人,当真是提心吊胆,生不如死。但是他们之所以悬着心,其实就是不想死,生怕城外的大军冲进城来肆意杀戮劫掠,从而殃及自身性命。蝼蚁尚且贪生,遑论人乎?

就在他们提心吊胆地留意着西城门外的撞击声时,窗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既有他们自家的房门,也有四周邻居家的房门,街头巷尾都充斥着敲门声。

听见敲门声的一刹那,所有住在南城平安巷的百姓都为之一激灵,几乎所有的户主(当家的男人)不约而同地爬到格窗边,从那核桃大的孔洞里窥视外面的情形。随即他们看到了太守和郡府衙门里的一众官员,而后便是街头老张家的大小子壮着胆子开门,随见太守对他说了几句话,张大没说二话转身回到家中,不一会儿扛着铁锹出来,跟在太守身后。

看到这一幕后,猫在窗口窥视的百姓们都明白了,原来太守带着治下一众僚属此来是为了征召守城壮丁的。近几年来这种情形比较少见,这是因为颍川郡归属晋国管辖。自建安三年开始,颍川乃至豫州全境便再无战事。但是在这之前,像这样半夜敲门招募青壮守城的情形却并不少见。几乎三天两头就能碰到一回。是以阳翟城的百姓们对此并不陌生。

换做以前,百姓们并不热衷于这种事情。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一旦把家里的男人交出去协助守城,若是守住了还好,倘若城池陷落,凡是参与守城的都要死,无一幸免。再加上,那时候他们一无所有,家里一穷二白、没有隔夜之粮。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过了今天就不知道明天在哪儿。因此,他们并不关心城池会不会陷落,反正不管谁占据了城池,他们都没有好日子过,所以谁占领城池都无所谓。但今夜不同于以往,或者说今时不同往日了。

现如今,经过四五年安稳日子的积累,加上他们又分到了田地。几乎每家每户都建了新房,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家里也有积蓄,即使一年不种地。也不会饿死。因此,如今城池是否陷落便与他们的身家性命密切相连,说是息息相关亦不为过。

毕竟。眼下的好日子来之不易,百姓们对此十分珍惜。可以说是珍惜如命,这个时候有人攻打城池。就等于是不想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想将他们把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夺走,这让他们如何能答应?对于这些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平民而言,谁想夺走他们现有的一切,他们就会跟谁拼命。

所以,当百姓们看到太守亲自前来征召壮丁之后,几乎每家每户都主动打开房门,让家里最强壮的男人拿上顺手的铁家伙出门,跟随太守前去守城。这样以来,太守常林征召壮丁的任务进行得异常顺利,仅仅是敲开了平安巷的两排房屋,就招募了上百名青壮。而后不用他亲自出面,这些青壮就能代他出面,联络周围四邻的青壮,然后就像滚雪球一样,范围越滚越大,青壮们越来越多。

前后不到半个时辰,全城的青壮都被发动起来了。这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人数之多已然远远超过城中守军,热情之高、斗志之强,比起此刻正在城楼上作战的守军将士亦不遑多让。

相对于热情高涨的平民,城中士族、世家和豪强缙绅之家则显得异常安静,纷纷关门闭户,偌大的庭院周围几乎看不到一丝光亮。显而易见,在局势尚不明朗之前,他们宁愿置身事外、坐壁上观,也不会轻举妄动。他们虽然对晋帝好感全无,对眼下的处境不甚满意,对西晋的统治并不完全认可,却对此刻攻城的不明势力同样兴致缺缺,极不看好他们。因为时下的局势已经表明,西晋是天下三个诸侯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势力,实力远胜于南汉和北魏两国。

自从颍川郡纳入西晋版图之后,各大世家和豪强缙绅们虽然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土地、扈从和侍女都被勒令削减,让他们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是随着商铺的收入越来越多,经营的生意越来越好,几年下来他们之前的损失已经补回来了。只不过土地变成了金银,使得他们手里的土地少了,但所拥有的财富却丝毫不减,依然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只要不触犯律法,守法经营,他们就不会再次遭遇打压,不会平白无故的蒙受损失。所以他们已经渐渐接受了西晋李利的统治,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并切身体会到现行律法的优越性,既有制约又有保护,并不是外界传闻的那样一味打压士族和豪强。

正因为这样,最近几年里城中许多大家族和豪强都接到南汉和北魏两国抛过来的橄榄枝,但他们并未接受拉拢,始终是似是而非的推诿搪塞,态度不明。就拿今夜的偷袭攻城来说,他们之中的一些家族就提前接到南汉方面的传信,许以重利,想让他们出动家丁护院配合潜入城中的荆州军攻取城门。可现在城门争夺战已经打响了,却没有他们的身影。

“嘭嘭”的撞击声还在继续,城门外的战斗愈演愈烈,激战正酣。

冲城车一次次撞击城门,数百架云梯搭在城墙上,数以千计的荆州将士前赴后继地攀上云梯,试图登上城头,与守军近身肉搏。怎奈城墙下的空间有限,身后不远处就是护城河,使得两万余荆州军无法同时投入攻城,只得分批上去攻城,如此便给守军以喘息之机,进而增加了攻城难度。

最为重要的是,为了隐藏行踪,徐庶率领的这支兵马没有携带重型攻城军械,最强的远程打击武器便是简易弩车和两架临时建造的冲城车,此外所有武器都是普通兵器,刀、枪、盾牌和弓箭等等。是以他们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偷袭城门之上,企图一举夺取城门,而后大军一拥而上,夺取整座城池。

可现在已经过去一刻钟,城门依然紧闭。城楼上的守军原本只有五百人,却在蒋钦率领两千兵马撞击城门之时,城头上突然出现两千弓箭手,两轮乱箭齐发之下,就将蒋钦所部人马射杀了一大半,真正算得上是当头棒喝,打得蒋钦晕乎乎的。随着城头守军增加至两千余人,徐庶大军的攻城压力剧增,以至于徐庶原以为一鼓作气就能攻陷城门,但眼下一刻钟都过去了,城门依旧稳若磐石,岿然不动。

好在城头守军在这段时间里也付出了巨大伤亡,两千五百名守军厮杀至今,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了。与之相对的是,荆州军的伤亡三倍于守军,短短一刻钟便折损了五千人马,伤亡之惨重乃历次攻城战之首。

时间一点点过去,徐庶勒马驻足在护城河边,仰头眺望着城头上的搏杀,心神高度紧张,左手紧攥着缰绳、拳头咯咯作响,右手攥紧剑柄,佩剑已悄然拔出一半。

“魏延何在?”魏延闻声出列,打马来到徐庶面前。

这时,但见徐庶拔出佩剑,沉声道:“看此情形,周泰已然失手,而我等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已至此,别无善法,唯有倾尽全力攻打城门。劳烦文长亲率大军攻城,我率军随后跟进,不惜一切代价撞开城门!”

魏延神色诧异地看了看徐庶,不料凌空碰到徐庶那双冰冷犀利的目光,顿时四目相对,魏延眼神一闪,心中懔然,应声道:“诺,末将领命!”当即勒马转身,率领帐下五千兵马直奔城门而去。

策马奔出十余步后,魏延暮然回头,再次看了徐庶一眼,暗忖道:“难怪军师(庞统)戏称他是徐疯子,一介文士竟有如此凌厉的杀气,这回算是长了见识!看这架势,他似乎是想亲自领军攻城,有我魏延在此,用得着你一个文人冲锋陷阵吗?”

一念至此,魏延跃马扬刀,一边策马直朝城门冲过去,一边扬声喊道:“城头上只剩下几百个守军,已不足为虑,众将士随我攻击城门。第一个杀进城门之人,本将保举他官升三级,赏赐黄金百两、美酒十坛,再加一名美女!”

“杀进城去!杀呀”魏延的大声悬赏引来了众将士的积极响应,但见五千将士撒腿狂奔,奔跑速度竟与魏延骑马冲刺的速度不相上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魏延一向说话算数,深得将士们拥戴,此番他既然当众许诺,其帐下将士自然信以为真,纷纷拿出吃奶的力气冲向城门。

ps:衷心感谢:“普兰店忙里偷闲”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263章喋血山河(八)

首节上一节1048/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