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886节

一时间,广场上十多门火炮同时轰鸣,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便见在《将军令》的大鼓声中,魏军各各方阵开始迈步运动,一个接着一个的通过承天门城楼。

首先通过的是三千冲击骑兵,他们骑着战马,一水的铁盔、兽面,一丈八的马槊,身前胸甲擦得锃亮。

骑兵通过城楼前,齐齐竖起马槊,宛若钢铁森林,“铁骑无双!陛下万岁!”

高义欢淡定的向下挥了挥手,身后的使团们,却被声浪惊呆了,沿街的百姓,也都激动的欢呼起来,拼命的挥拳。

在冲击骑兵后,是龙骑兵,他们背着火枪,战马拖拽快炮,马蹄哒哒的向前,通过城楼时同样一声呼喊。

高义欢看着士卒列队通过城楼,他们横竖成线,动作整齐划一,每排每列宛若一人,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写满了坚毅。

这时由武院的武进士组成的方阵,雄赳赳通过,领队一声喊:“向右看齐!”无数双年轻的眼睛齐刷刷转向城楼,高义欢举起右手,向将士们还礼,街道上的百姓被魏军将士的雄姿折服,大姑娘小媳妇发出一声声的惊呼。

这天沿着太平街,马军、步军、炮队、武院一共走过十个骑兵方阵,二十个步军方阵,五个火炮方阵,参阅人数近十万人,每一个方阵走过,都引起了一阵欢呼,以至于结束后,百姓依然不肯散去。

这时高义欢微笑道:“朕的大军比罗刹人如何?”

使者们齐齐跪拜,“大魏天兵,胜过罗刹太多了。”

高义欢遂即道:“你们放心回去,罗刹人敢入侵,你们只管反击,大魏将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使者们被魏军的强大深深震撼,又想起几年前魏军大破准格尔的事迹,心中遂即大定。

这时使者中,同样被震撼的东吁使者忽然站了出来,行礼道:“陛下,大魏天兵,令小国叹服,小人这里有东吁王国书一封,要呈给陛下。”

孙可望在东南亚的扩张,严重伤害了原来霸主东吁的地位,不过东吁王却也清楚的认识到,光靠东吁人无法战胜孙可望,所以他们迫切需要盟友。

这次东吁一共派出两波使者,一波前往南京,一波前往西安。

这名东吁使者看见强大的魏军,立时知道他来对了。

高义欢对东吁并无好感,不过脸上却露出慈父的微笑,“使者稍后可到朕的书房来谈一谈!”

(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982章 湖广战场

时光荏苒,高义欢接见了东吁使者,达成密约,共同对付孙可望后,转眼到了1652年武鼎二年,早春二月。

不管孙可望是出兵攻明,还是联明抗魏,高义欢都不能容忍,南方存在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

因此无论孙可望怎么做,在灭明之后,高义欢的下一个目标都是孙可望和豪格。

除非孙可望割让云贵、广西,老老实实的在东南亚当大魏的一条看门狗,否则高义欢不会放过他。

二月间,万物复苏,一支三万人的明军,在大将陈友龙、焦琏的率领下,从两广北上,翻越岭南山脉,进入了湖广南部衡州府,意图增援长沙。

于此同时,三万明军,在都督吴易的率领下,从江西袁州府萍乡县出发,穿过了武功山与连云山之间的山道,浩浩荡荡的向长沙挺进。

从去岁秋开始,魏明之间的战火,便在湖广和两淮,两个战场开启。

今岁初,高义欢又传檄天下,声讨朱慈烺六大罪状,算是正式反明,魏明彻底撕破脸皮,全面进入敌对的态势。

经过去岁秋冬两季,明军对魏军的作战意图,进行了判断,认为明军的主攻方向,可能是在湖广。

这里是魏国的粮仓,取粮方便,而且自古灭江南,多是建瓴而下。

因此新年一过,朱慈烺便开始向湖广增加兵力,一场对湖广魏军的大规模反击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湖广战场,现在分为南北两个战场,北战场在武昌,南战场则在长沙。

此时长沙城内由大学士堵胤锡镇守,主管长沙等地的军务、政务和民生。

早在多年前魏军占据长沙之北的常德和岳州后,堵胤锡就感到了威胁,开始整顿湘中、湘南的明军,并参考魏军的府兵制度,训练民众,整顿卫所。

去岁秋,魏将王光泰率领三万大军,南下进逼长沙,他便将周围州县的明军士卒,全部撤进了长沙、浏阳、湘潭三城,将兵力收拾再一起,捏成拳头,对抗魏军。

堵胤锡将主要的兵力撤入长沙城,还将城外的房屋拆毁,将巨木和石块运入长沙,同时派出军队砍伐树木,用来制作投石机、滚木等防御器械,储备木柴供百姓和军队使用。

堵胤锡是南明文臣中很有能力的一位,他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使得长沙城的防守固若金汤,王光泰几次试探都被守军击退,并且他虽是文臣,却与士卒同吃同睡,爱护士卒,也要求严厉,湘中、湘南的明军都很拥戴这位督师。

负责监视大臣的锦衣卫密谍,在冷眼旁观中,也被堵胤锡折服,给朱慈烺的密报中,大肆称赞了堵胤锡在长沙的防守。

正是锦衣卫的揍报,坚定了朱慈烺在湖南,进行一次反击的决心。

这时魏军主力,云集武昌城下,金声桓十万魏军,攻击武昌,并且还有魏军源源不断的开入湖广。

虽说黄得功并未向朱慈烺求救,但是朱慈烺心里却很不安,决定撑着魏军主力在武昌,从侧翼突破,夺回常德、岳州,将魏军赶过长江,分担武昌的压力。

此时,在长沙城内的校场上,数千明军士卒,正挥动着长矛,进行严格的训练。

“突刺!”明将赵印选站在士卒中间厉声喝令,三千明军士卒一起挥矛刺出,动作整齐划一,颇为壮观。

校阅台上,穿着一件皱巴巴的绯色官袍,头上戴着乌沙的清瘦男子,却微微皱眉,对明军的训练还是不太满意。

魏军进攻时,将士们嗷嗷叫,悍不畏死的狠劲,让堵胤锡映象深刻,承认魏军可称虎狼之师。

虽然明军士卒动作整齐,刺矛迅猛,但是身上却没有那股狠劲,缺少了一股舍我其谁的自信。

他知道魏军久经战场,是明军没有办法相比的,不过他认为战场的经验可以积累,战争的最终因素还是人,明军与魏军相差最大的一点,是明军士卒眼中没有仇恨。

魏军抗击建奴,打击藩王和大士绅地主,推行新政,并没有伤害百姓的利益,许多老乡都去了魏地,让这些明军士卒心中没有恨意,自然很难有那股狠劲。

魏军那边将明朝宣扬的十分不堪,魏军打建奴,明军搞摩擦,拖后腿,魏国将藩王土地分给百姓,明军一旦打过来,藩地便都要收回去。

魏国的宣传使得魏军和魏地百姓,不仅恨建奴,也恨明军,他们拼死拼活,赶跑了建奴,驴日的明军却要来摘桃子,反动朝廷又要来欺压我们,他们一想起崇祯年间的苦日子,就恨透了明朝。

堵胤锡曾想用忠孝节义来鼓舞军队,告诉明军士卒,魏军是反贼,可是效果却并不理想。

这时,一名将领一路小跑着奔来,老远喊道:“督师,急信!”

堵胤锡眉头一皱,将军报接过,匆匆看了一遍,心中大喜,脸上却很平静。

“督师,是什么消息,莫不是魏贼又来呢?”赵印选走了过来。

堵胤锡沉声道:“吴易率领三万禁军,已经穿过湘赣边界的大山,正向长沙赶来。”

首节上一节886/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