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717节

虽然高义欢确信魏军大概率能击破清军,但是这个损失却太大了一些。

他沉默一阵,看向王永强和高一功道:“两位将军今天进攻,可发现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

王永强调着一支胳膊,他的人马已经打残,参加完议事,明天就得调回西岸修整补充了。

他忙道:“大王,臣攻上土墙后,发现清军的绿营兵、包衣兵,装备器械都比不上我们,只有旗兵还算精良,我军冲上墙后,一开始是站着优势的,不过后来土墙后来了一帮蒙古瓜皮,龟孙们射箭贼准,专王面门招呼,让弟兄们分了心,才被赶下土墙!”

魏军除了丁种营,没有衣甲外,甲乙丙都有盔甲,近战杀手队,身穿棉甲,头戴铁盔,盔有棉甲做的护颈。

李定国道:“这个可以用铁铸的鬼面解决,尖兵身上,腿和手臂最好也配上甲片。”

“好,催促工部赶造一批出来!”高义欢点了点头,又看向高一功。

高一功指着沙盘道:“臣攻墙时,伤亡最大的一块,就是这里。”他指着魏军壕沟与土墙间的一块区域,继续道:“将士们跃起之后,就不断被墙上火铳和弓箭射杀,头顶还有震天雷落下,伤亡很大。臣建议壕沟还要往前挖,一只联通土墙前的深壕。这样一来,在第一批人马登上土墙后,后续的兵马就能顶着盾牌,从壕沟直接前进到土墙下,只要第一批上墙的士卒守住几处土墙,或者用红夷大炮,打出几个缺口,后续的士卒就能源源不断的增援上来,不被反应过来的清军阻断!”

高义欢频频颔首,“高将军的建言可以采用!”

这时高义欢又扫视众将,然后挥拳鼓励,“这一仗,不管怎么说,胜利的必定是我大魏,阿济格根本拼不过我们!各位还有什么建议,都说一说,孤王一并采纳,然后继续猛攻!让清军见识一下我大魏钢铁般的意志!”

……

清军帅帐里,阿济格同样在与众将商议。

今日清军虽然打退了魏军,但作为防守的一方,清军的伤亡比魏军还多一些,便让阿济格高兴不起来了。

这时他阴沉着脸道:“博勒赫,你回一趟北京,告诉摄政王,一月之内,本王必须要看见援军,否则本王不敢保证能堵住魏军……”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订阅,推荐)

(本章完)

本站已经启用新域名

第787章 建夷宫词

“英亲王报,蒲州战况激烈,高贼大军多达十余万人,掘壕而进,壕沟与墙相隔不过数十步,战斗异常激烈。英亲王虽然杀敌数千,但是八旗、绿营、包衣亦损失惨重。英亲王请朝廷一月之内,发援兵增援,同时速调拨红夷大炮、佛郎机、铠甲、火药、箭矢若干,另请蒙古诸部,再次威胁魏军北线,牵制魏军兵马!”

北京城内,摄政王府邸,多尔衮正和众人议事,今日来的主要都是八旗的王公大臣,有巴布泰、巴布海、谭泰、何洛会、屯齐、和度、巴颜、刘之源、石廷柱、李国翰、马光远等人,原本没什么资格参与议事的汉八旗,居然占了半数。

代善死了,多铎被俘虏,豪格和济尔哈朗去了盛京,阿济格在前线,多尔儿滚身边已经没啥能依靠的人,只剩下两个不中用的哥哥巴布海和巴布泰。

努尔哈赤十六个儿子,也并非个个都有能耐,其中也有那么几个名声不显的。

巴布泰是第九子,巴布海是第十一子,与被高义欢杀了的第七子阿巴泰名字差不多,三人地位都不显赫,名子也取的比较草率,没什么特点。

现在大清朝廷,真快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多尔衮只能给两个不怎么中用的哥哥,加了郡王,充下门面,把担子担起来。

这时多尔衮听了禀报,沉默一阵,挥手道:“英王要的东西,尽快拨给英王,让他务必坚守住,援兵用不了多久,就能开进河东。”

说完,多尔衮环视众人严肃道:“本王决定,不能再等了。诚郡王、兴郡王,你们两人坐镇北京,联系蒙古,本王要精选虎贲两万,星夜南下,击败南线的明军,稳住南线,然后再挥师东进,与高贼决战!”

洪承畴建议多尔衮有所取舍,多尔衮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把河南的兵马掉出来,只留两万人马守卫洛阳,牵制魏军,令耿仲明率八万大军,同他兵分两路,先击败比较好打的明军。

只要击败了明军,确保南线的安全,那他的棋就活了。

西魏兵马毕竟才三十多万,而少了南明的牵制,多尔衮能动用的兵力远多于高义欢。

这样一来,清军兵力上占据优势,又占着防守之利,搞不好,能打个防守反击,或者等兵力到位,设套等高义欢去钻,一举扭转局势。

“王爷,您不能轻易离开北京啊!豪格……”何洛会却急声道。

多尔衮却挥手打断,“这点本王知道,心中已有底数,你无需多言,去调兵便是!”

商议草草结束,众人行礼散去,多尔衮在书房内坐了一会儿,也站起身来,离开了王府。

紫禁城、慈宁宫内,布木布泰正检查顺治的作业,这时宫女却慌张的跑进来,跪在地上,“启禀太后,摄政王到了!”

布木布泰微微皱眉,从床榻上起身,多尔衮已经直接闯了进来。

“皇上也在?”多尔衮进来,看见低头站在一旁的福临,然后挥手道:“本王有要事和太后商谈,皇上回宫学习去吧!”

福临却低着头不说话,眼中带着愤怒,小手攥紧,一旁的布木布泰,忙走过来拍了拍他的小肩膀,柔声道:“听你皇叔父摄政王的话!”

福临这才低着头,敷衍的行了一礼,然后出了内殿。

多尔衮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过这时他也没功夫管一个十岁的小孩,他等福临走出去,立刻又一挥手,“都退下吧!”

宫里的宫女、太监们,忙行一礼,然后倒退着出殿。

多尔衮走到布木布泰的床榻上坐下,后者立刻走了过来,坐在旁边,“摄政王,今天怎么过来了?”

多尔衮扭头过来,看了布木布泰一眼,三十多岁的女人,皮肤却依然白皙,身材也保持的很好,很丰满。

因为饮食的原因,许多女子要么太瘦弱,要么太胖,布木布泰是蒙古人,吃的较好,营养跟的上,所以不会太瘦,而她又不像许多富人家的女子一样,每日不怎么运动,她能骑马、射箭,身材自然好的很,很有线条。

这时多尔衮手伸过来,抓住布木布泰的手,揉捏几下,“本王过来是有大事商议!”

说完,一把将布木布泰拉过来,坐在他的身上,然后上下其手,布木布泰并不反抗,反而配合着扭动,发出不可描述的声音……

内殿外,红布帷幔后,福临听着里面的声响,看着扭动的身影,年幼的脸上,满是狰狞,他双拳紧握,眼睛充血,牙齿都快咬碎。

······

大约一刻钟后,恢复元气的多尔衮坐起身来,最近烦心事太多,有些不在状态,他穿上衣袍,同时低声道:“本王已经决定亲征,北京的事情,你可以关注一些,适当的时候,要出来稳定人心。虽说豪格现在不太可能威胁北京,但防备还是要有,本王留了三万人,你再联络下科尔沁,让他们监视下豪格,以策万全。”

布木布泰赤身坐在床上,并不遮掩,像她胸前一样豪迈,“局势到了必须要摄政王亲征的地步吗?”

大清国这次确实面临着挑战,但只要懂得取舍,应对起来,问题其实不大。

多尔衮现在缺的是一支机动兵力,决定从河南抽出兵力后,多尔衮的机动兵力便有了。

有了耿仲明的八万人马,无论是投入河东,还是投入徐州,都足以占据优势,而只要击败了明军,打退西魏,丢失的地盘,今后自然能够收回来。

多尔衮阴沉着脸道:“南京的朱慈烺,西魏的高贼,都亲征了,本王自然要会一会他们!不过你放心,朱慈烺乳臭未干,不堪一击,高贼也不会是本王的对手!”

说着多尔衮已经站起身来,“这一战,本王将连败他们两人,你办好本王吩咐的事情,就行了!”

首节上一节717/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