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687节

高义欢苦笑道:“建兴出生前,我想了几个,结果生了以后,还不是被爹给否了,硬是要用你想的名字!”

“哈哈”高祖荣笑道,“那是你想的名字有问题,这回还是为父来取吧,为父提前大半年就想好了。”

高义欢立时摇头,“那可不成,再说还不知道是男是女了。”高义欢嘴上说着话,眼睛却不时瞟想寝殿内。

这时,宫女们依然跑进跑出,手里端着热水、棉布之类的东西。

突然里面一声婴儿“哇哇”大哭的声音传来,高义欢听了立刻大喜,急忙走到寝殿前,正好遇见赵娟和卓玛出来,喜道,“大王,王妃生了,母女平安!”

听了这话,跟过来的高祖荣,脸色不太正常。高义欢却松了口气,“平安就好,平安就好。那啥,我可以进去看看么?”

一旁出来的产婆,点了点头,“大王可以进去了。”

高义欢忙钻了进去,高祖荣却回去了,生个丫头,有啥好看的?

赵娟本来见王妃生了个女儿,还担心高义欢不高兴,但见他的样子,就知道完全多虑了。

高义欢却没察觉到这些,对他而言只要是他的种,儿子女儿都是他的亲骨肉,而且女孩儿还贴心些,不像高建兴调皮捣蛋狗都嫌。

这时高义欢走进房间,孩子哭了几声后已经睡去,十分安静,朱媺娖躺在床上脸色煞白,头发被汗水湿透,粘在额头上,脸上满是泪水。

高义欢走过来,没去看小孩,而是先坐在床边,手摸在朱媺娖的脸上,拇指轻轻抹去她脸上的泪水和汗水,柔声道:“爱妃,辛苦你了!”

朱媺娖眼泪立刻就出来了,无力的捶了高义欢一拳,“还不是都怪你!”

看来生孩子确实是把她疼坏了,高义欢忙双手捧住她的脸,抹去泪水,像哄小女孩一样,“好了,好了,生完就不疼了。”

朱媺娖缓过劲来,心里还是一暖,不过遂即又想起一事,有些失落道,“大王,是个女孩……”

高义欢微微一愣,遂即反应过来,他没说话,而是以慈祥的目光,看着床边的小生命,一颗又红又小的脑袋,头发稀疏,紧闭着眼睛,脸有些大,能看出一点高义欢的样子。

高义欢心里立时一凛,完了,闺女像我……

“哇”的一声,小姑娘似乎是知道了高义欢的想法一样,忽然哇哇大哭起来,像是表达抗议。

高建兴出生后,高义欢基本没带过,一时间没什么经验,朱媺娖也初为人母,两人都是手足无措,还好赵娟跟了进来,把孩子抱了起来。

~~~~~~

西魏国刚打了胜仗,魏王又添了长公主,可为喜上加喜,好事成双,让整个王京都充满了喜气。

高义欢也乐了几天,时间到八月,长公主满月后,样子逐渐长开,眉毛眼睛都随了朱媺娖,再配上高氏家族的大饼脸,圆嘟嘟的倒也十分可爱,让高义欢这个做爹的松了口气,自己闺女长得其实蛮好看。

因为长公主出生的事情,高义欢的正事耽搁了好些天,眼看着事务堆积,高义欢便只能重新开始进入工作的状态。

清晨,朱媺娖帮着高义欢穿好了朝服,高义欢便前往五军都督府,准备召集众将商议河东之事。

此时,豪格、济尔哈朗割据关外的消息,已经传入关中,西魏向河东增兵两万,河东大战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浓。

高义欢来到五军都督府,走进议事的大堂,主位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精忠报国”,看字迹就晓得是高大王的手笔。

匾额下面是一个屏风,上面是岳飞的满江红,厅堂中间则是一个大沙盘,乃是天下山川地理,两侧的墙壁上,则挂着两幅图,一是万国图志,一是西域诸国版图。

这时高义欢在中堂坐定,喝了口水,遂即吩咐道:“让他们都过来吧!”

(感谢大家的支持,晚上没了,那啥,明天吧)

(本章完)

第762章 闷声发财

西魏拿下成都后,高义欢命人将原来蜀王宫的器物,通通装船,顺长江而入湖广,再逆汉水、丹江到关中龙驹寨,最后由民夫走陆路运入王京。

这些家具、瓷器大部分送入魏王宫中,一少部分则被用来点缀西魏的各个衙门,提高了一下西魏国的审美和官府的档次。

高义欢招呼一声,不多时,众多将领,还有内阁、兵部的官员,鱼贯进入大堂,他们给高义欢见礼后,按着品级在两侧的红木椅子上坐定。

西魏立国数年,各种礼法礼节都逐步完善,西魏大臣的结构出现变化,受一些官绅的影响,流寇土贼出身的将官们,也逐渐讲起礼节来。

这时高义欢端坐中堂,两侧文武都是后背笔直,背不沾椅,半边屁股坐在座位上,头齐刷刷的注视高义欢,一派正规官员的气息。

此时西魏军队主要是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控制,其中兵部主管征募、装备、后勤、兵饷、论功,以及将领的升迁,而五军都督府则负责军队的训练,防区划分,上报战功,还有战时的具体指挥。

另外,高义欢在兵部下面,增设一个训导司,负责军队的政治工作。

这时高义欢见众人都已经到齐,遂即开口说道:“高义成,这次玄衣卫让豪格与多尔衮闹翻,还令洪承畴被罢去大学士的官衔,可以算是大功一件。孤王已经下旨,参与策划和执行之人,都将爵升一级,等灭掉满清,孤王还会有重赏。”

豪格与多尔衮分裂,带着两蓝旗割据关外,最起码削弱了满清近三成的实力。

这是动用十多万大军,耗费巨万,才有可能取得的成果,而玄衣卫只用一个细作就完成了,确实是值得高义欢的称赞。

“臣,替部署谢大王提携。”高义成忙起身抱拳,声音和抱拳的姿势都有一丝嘚瑟。

高义欢微微颔首,抬手下压,让他坐下,遂即开口说道:“这次洛水之役,我大魏获得了不少战马,不过即便是训练龙骑军,也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鞑子骑兵依然具备优势。为了不让鞑子有休整的机会,不让多尔衮解决豪格,然后重新对我大魏北线构成威胁,所以孤王决定主动出击,对鞑子发起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虽然西魏国久战,很需要休养生息,而且还有安置难民的压力,可是满清的局势要更加糟糕。

现在豪格和多尔衮闹翻,对于西魏国来说,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如果此时不出手,等多尔衮解决了豪格,或者满清内部达成和解,那他就错失了良机。

大堂内,众文武大臣,交头低语,陈名夏站起身来道:“大王,臣赞成大王主动出击的决议,不过现在满清,在河东布置了重兵,而他们又是防守一方,占据地利。我大魏要想在河东有所作为,怕是并不容易。况且,我大魏太过强势,南京会不会效法东吴,突袭荆州呢?”

李定国接过话头,“大王,清军在河东、中州之地,共计布置了二十余万兵马!我大魏总兵力为三十四万人,除去镇守地方的兵马,最多能调动二十万大军。我军有器械之利,清军占守城之利,两相抵消下,我们优势并不明显。唯一能够提高胜算的方式,就是策反姜襄,但南京确实又是个不稳定的因素。如果南京态度变化,清军就能动用两淮的十五万兵马,那情况又复杂了。”

高义欢微微皱眉,这几年都是西魏与满清大战,朱慈烺实在没啥存在感,让高义欢都差点将他忘记了。

高义欢闻语站起身来,大步走到沙盘前,两侧端坐的文武大臣,立时纷纷起身,围拢过来。

“说一说,南京的情况!”高义欢注视着沙盘,沉声道。

这时李定国道:“根据玄衣卫收集的情报,近几年南京逐步改革,重建禁军,加强中央集权,南京实际控制的区域包括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南部和两广,只有福建和武昌处于割据的状态。南京共有军队五十余万,其中禁军十万,江北兵马十五万,各地驻兵五万。这三十万是南京能够直接调动的兵马,剩下二十万则是福建郑家和武昌左良玉的兵马。南京兵马战力虽不强,但兵力却相当可观,而且其中黄得功还是比较能战的!”

高义欢听了李定国的话,想起一个词“闷声发大财”,这正是高义欢之前的策略,他没想到被朱慈烺学去了。

这两年朱慈烺看着西魏和满清厮杀,他则在南京闷头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节上一节687/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