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598节

吴三桂沉吟起来,还真有这种可能,他皱眉道,“高义欢用兵虚虚实实,确实不易让人才猜透。这么看来,入川的几条道路,都有可能是魏军入川的通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本王的兵力不够啊!”

吴三桂走到地图前,沉默起来,他五万关宁军,减员了近万人,只剩下四万多精兵。

虽然他入川后,收降了不少土寇和流民,扩充了三万新卒,但是这些兵马都难堪大用。

众将来到他的身后,都注视着地图上几条入川之路。

虽然就那么几条,但都需要守卫,那就要命了,况且南面还有个孙可望要防备哩。

牛金星看了看,建议道:“王爷,高义欢入川的人马,估计不止一路。湖广在他之手,粮食可就近调集,没道理不派一支人马攻击川东。现在唯有派一人去见孙可望,双方暂时休战,才能避免被高义欢渔利。如果孙可望不攻击我们,王爷就可以专心对付汉中来的魏军。这样一来,南面的人马就能抽调出来,应该足以应对高义欢。”

“张献忠死于我关宁之手,本王又夺了孙可望的成都。他会愿意休战?”吴三桂有点动意,要是没有西军牵制,他到是很有信心,把高义欢挡住。

牛金星笑道:“孙可望主动撤到川南,未必没有座山观虎斗的意思。况且王爷在成都,孙可望还有个念想,要是高义欢进了四川,孙可望也难以独善其身。卑职以为应当将高义欢资助王爷入川之事,告知孙可望,让孙可望不要对高义欢抱有幻想。”

吴三桂微微沉吟,点了点头,“孙可望这个人很有能力,想必早就知道了高义欢的面目,这件事可行。”

这时吴三桂负手踱步,忽然停下来,立时就道:“军师,你立刻去一趟川南,会见孙可望。”

牛金星当即拱手道:“卑职乘船,沿着沱江顺流而下,最多两日便至泸州,到时定然说服孙可望!”

吴三桂点了点头,然后一挥手,“诸将都准备一下,本王随时会出兵北上,迎击高义欢。”

~~~~~~

泸州,位于四川南部,地处三江交汇之地,商业繁华,地势险峻。

在泸州城外,军帐遍布,旌旗招展,孙可望从成都撤出后,十多万西军主力,便退守此地。

这时在城外一处空地上,几座土造的高炉冒着黑烟,赤着上身的汉子,正挥动铁锤,捶打着烧红的铁块。

张献忠死后,孙可望继承了西军的指挥权,成为西军实质上的领导人。

此时,孙可望穿着一身普通的铁甲,头上带着范阳帽,按着战刀,视察兵器铸造,很有义军领袖的风采。

虽然张献忠的死,加上西军退出成都,对西军上下打击很大,但是孙可望脸上却看不到一点气馁之色,反而干劲十足,整个人都显得十分的亢奋。

现在他终于掌握了西军,而退出成都,只是暂时的,他驻兵川南,就是要看吴三桂和高义欢争斗,然后等待时机反击。

第660章 孙可望的盘算

这时孙可望在一众部将的陪同下,正查看兵器的铸造,周围“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铁匠们挥汗如雨的锤炼,打出一把把的战刀。

孙可望随手抽出一根刚开刃的刀条,问一旁的徐以显道:“这种刀一天能打造多少把。”

流寇的特点就是人多,西军虽然建国,但依然保持这个特性。

虽然孙可望被迫放弃了成都,但西军的兵力却没受到什么损失,整个川南、川东依然还有近二十万人。

人多,除了粮食消耗惊人之外,器械的损耗也十分吓人。

西军并没有完善的补给体系,兵器衣甲消耗巨大,孙可望只能自己想办法,打仗至少要有把刀吧。

看得出来,刀条的锻造水品很粗糙,可是没有办法,西军是流贼出身,加之张献忠此前也不重视,所以西军的工匠能力实在有限,冶炼精铁的技术也不过关,只能铸造劣质的战刀。

徐以显是西军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幕僚,相当于大顺军中的李岩,是早期就跟随张献忠的谋士。

他回道:“大王,这种战刀一天能打造三百把,不过我们的原料不多,而且没有精铁,已经打造不了多少把了。这种刀身的强度很差,对砍几次,刀刃就卷了。臣以为不如多造枪头,耗费的铁锭要少,而且战场上一寸长一寸强,适合士卒使用。”

孙可望眉头微皱,他将刀条横握,示意艾能奇,“四弟,你砍一刀!”

艾能奇闻语,抽出宝刀,一刀劈下,刀条立刻就被劈砍出一个两寸的口子,几乎要被斩断。

孙可望脸色有些难看,将刀条放回,对徐以显道:“就依丞相的意思,暂时先多造枪头,不过同时也必须要多弄些铜铁过来。”

孙可望同高义欢和吴三桂交手后,深深感到了西军在器械上的差距。

此前西军打左良玉,打四川的明军还行,一遇见强敌,人数的优势便不怎么管用了。

因此孙可望也希望,能铸炮,能锻造兵甲、火铳,精选锐士,使得西军变成一支精兵。

“贵州和云南矿产丰富,大王可考虑派遣一支偏师,将这两地收取。如此既能获得资源,同时又能获得纵深!”徐以显拱手道:“这两地广阔,可是却没有什么兵马驻守。贵州只有曾英一支精锐,云南则在土司沙定洲手中,大王要取之,易如反掌。”

重庆的曾英被刘文秀赶到了贵州,西军要灭他,确实不难,而云南沙定州不过是土鸡瓦狗,孙可望根本不放在眼里。

孙可望明白徐以显的意思,希望他能向南打,但是此时孙可望却还不想去云南和贵州。

豪杰都是逐鹿中原,他孙某人去逐鹿西南,去抢流放犯人的烂地,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对劲,会让人笑话。

“这个本王知道,不过眼下时机还不成熟,我大西还没到那一步。”孙可望沉声说道:“本王驻军于此,就是为了等待时机,重新夺回成都!高义欢垂涎四川久矣,他必会出兵夺取川蜀。届时,等他们两败具伤,本王再起兵北上,一举夺回大西的基业。“

孙可望颇为感慨的道:“要争天下,还是需要取蜀地才有机会啊!“

徐以显沉吟道:“以吴三桂的实力,即便击退了高义欢,实力也会大损,大王确实还有机会拿回成都,但如果是高义欢胜呢?“

“这就得看情况了,要是惨胜,本王同样可以争一争,要是他大胜~“孙可望顿了顿,“那本王再向南转进,入贵州、云南,再图谋两广,也不算迟!“

徐以显见他以有打算,便也就不在多说了。

这时两人正说着,西军大将冯双礼打马过来,在远处勒住马缰,翻身下马,疾走过来,“大王,末将抓住一人,说是牛金星,他要见大王,想商议共同抵抗魏军的大事!大王见不见,不见的话,末将绑块石头,把这个瓜皮沉江算了!”

孙可望眉头一挑,同徐以显对视一眼,他眼睛立时一眯,高义欢果然入川了。

“他人在哪里,带过来!”孙可望当即挥手道。

……

九月二十日,西魏军经过大半个月的艰苦跋涉,前锋终于抵达了剑门关外。

白文选连夜修补了关外一段栈道,立刻就发起了进攻,想要抢攻关城,但是剑门关实在险要,关前只能容纳数百人发动进攻,魏军人马施展不开,攻击虽然汹涌澎湃,但是关城却依然屹立不倒,将魏军挡在关外。

几次攻击魏军损失颇大,白文选便只能暂时停止攻击,等候魏军主力过来。

五日后,高义欢领着主力来到剑门关外,白文选前来相迎,“大王,臣猛攻几次关城,损失了四百多人,却始终没能攻上关城。”

高义欢听了拿上刚放下的头盔,“走,带着孤王去瞧瞧这个剑门关。”

首节上一节598/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