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许州等地残破,百姓几乎跑光,所以清军没打到什么粮食,也没有水煮猪头肉吃。
不过多铎进村时,射死了一支野鹿,众将士都拍马说是吉兆,让多铎心情大好,所以就用打来的鹿肉,招待众将。
三月初,天气日渐温暖,多铎光着他发青的头皮,坐在篝火上方,将一碗鹿血干了,然后把碗放下,沉声说道:“几年前,本王第一次攻入河南,欲拔洛阳,兵进潼关,结果大军攻击虎牢关时,被高蛮子袭击了后方,把本王的粮草全部烧毁,让本王无功而返。这次,本王将大军扎在这里,就是等高义欢来劫许州的粮食,只要他敢来,本王马军压上,定然叫他有来无回。”
许州在襄城和郑州之间,粮食屯在郑州太远,屯在襄城又离战场太近,不太安全,所以被清军屯在许州,并派出近万兵马防守。
“王爷,高义欢一定会来许州么?”有人很不识时务的问道。
多铎却没有生气,而是冷笑道:“不来也没关系。本王就稳扎稳打,先吃掉南阳。现在金声桓已经被本王打残,吴世昭也只是在做困兽之斗。高义欢要是不来,本王不出半个月,就能杀入南阳。届时高蛮子的地盘被本王腰斩,失去湖广的钱粮,他就是占据洛阳,也撑不过今岁冬天。”
多铎说着,顿了下,割了块肉送入嘴咀嚼,半响后接着道:“不过本王相信,高义欢不会那么愚蠢,会去打不相干的洛阳。他的兵力本就不及本王,攻城耗损兵力,打下来还要分兵驻守,对他来说没有益处。高蛮子想要取胜,只有出奇,所以他必然会来许州!”
在场的金将们见多铎这么确定,大多哄笑,但还是有人心里犯嘀咕,上次王爷在豫东张网等了高义欢几个月,也是这么信誓旦旦,肯定高义欢必来豫东,可是结果
当然大家都在附和,也没哪个不开眼的敢提,大伙儿都对多铎的分析叹服,有机灵些的人,还谄媚道:“王爷,高蛮子要是敢来,咱们万马军,两万步军埋伏在许州附近,万骑席卷过去,定能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多铎脸上带笑,有削了块肉送到嘴边
众人正说着,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不多时便见尚可喜一手提着马鞭,急匆匆的走过来,一把将虚掩的房门推开。
他用力一推,那残破的大门嘎吱几声,直接向内倒在院,发出“嘭”的一声响,尘土飞扬。
多铎送到嘴边的匕首愣住了,尚可喜也一下身子僵住,众人目光齐刷刷的将目光投来,还以为有谁杀上门来了。
“智顺王,你慌什么?“多铎将匕首丢入脸盆。
“王爷回师吧,驴日的高义欢不会来了!“尚可喜反应过来,忙抱拳道。
“你说什么?“多铎脸色一沉。
众多清将闻语,心头也是一凛,高义欢不来,那是什么意思?刚才郡王分析了一大堆,饭都没吃完,难到又被打脸?
尚可喜道:“王爷,襄城营地来报,遭受了魏军的袭击,死伤惨重。另外高义欢已经在襄城打出了他的大纛,守城的兵马也都换了!“
“什么?“多铎一跃而起,身前的桌案,被他一脚踹飞,整个脸阴沉的快要滴水,面色狰狞的怒吼道:“为什么,为什么高义欢不来同本王野战?“
两日后,清晨,天刚亮,一队马军便疾驰到了襄城北城外。
骑兵在距离城池三里外的地方勒住马缰,多铎取出千里镜眺望城头,便见一面金边大纛插在城头,挑衅似的飘扬。
城头上,高义欢正巡视防御,吴世昭忽然指着城外,“大王您看,远处应该是多铎回来了。”
高义欢闻声眉头一挑,走到墙边,远眺城外,正好看见在窥视城头的多铎一行人,不禁笑道:“多铎真在其,怕是肺都气炸了。”
高义欢看了一眼,便挥手道:“不理他,咱们赶紧加强防守,熟悉城防,多铎那厮很快就要发飙了!”
城外,多铎看了一阵,盯着高义欢的大纛看了半响,忽然放下千里镜,怒喝道:“尚可喜,调集兵马,立刻攻城,本王要活剥了高义欢!”
(感谢大家的支持,今晚上不更新,明天恢复。6号重考科三,这几天会有点忙了,希望大家谅解。)
(本章完)
第610章 满清使者
高义欢来到豫南的时间,可以说相当的及时,要是再迟些日子,南阳说不定就已经被清军攻下。
在清军的猛攻下,高义欢留在豫南的六万魏军,伤亡近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清军虽然在攻城中损失惨重,但死的多是江北降军,八旗和老牌的绿营兵却没多少损失,情势已经非常恶劣。
就在几日前,便有两员魏军部将,带着近千人向清军投降,致使查牙山的军寨失陷,金声桓只领三千多残兵,逃至象河关,要不是白旺领兵增援,先一步进入南阳,说不定金声桓也要投降。
这时高义欢率领六万人马,加上走武关入南阳的白旺一万人,南阳府一下多了七万生力军,立刻就稳住了防线。
多铎在许州等着高义欢,不想高义欢居然直接入了南阳,他的期盼再次落空,整个人都狂暴起来。
高义欢预料的不错,多铎恼羞成怒之下,清军再次发起了猛攻。
刚停歇没两天的豫南攻防战,便再次火热起来,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此时,在清军与魏军交战时,清军与明军的交战,却已经基本停歇下来。
南京城,秦淮河上的一艘花船上,侯方域正与清廷派来的使者傅以渐交谈。
议和这种事情,谈的好不能声张,谈不好还要背负骂名,所以南京朝廷中的大佬,都不愿意牵扯上这件事。
清廷派使者过来,马士英、阮大铖不想打了,却又怕出问题,所以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让东林党人去做这件事情。
政治就是这样,此前马阮和东林还是水火不容,斗得不可开交,可是随着东林失势,帝党快速崛起,马阮又找上了东林党人。
议和是马阮和东林早前共同的主张,后来马阮见民意汹涌,改为主战,但是事实上,他们并非是坚定的主战派。
江北战事开打以来,江北四镇一镇被围,两镇投敌,清军兵锋直指南京,立时就让马阮动摇了。
这时他们重新找上成为过街老鼠的东林,想让他们来主持议和这件事情,但是东林大佬们也不傻,都知道这件事情不太好办,所以都不太想参与,以免坏了自己的名声。
起初东林党人并没有冒然答应,而是商议这件事情的利弊。
首先这件事情,无论成败,肯定是要背骂名的,而既然背负骂名,那就得有好处才行,不然谁接这样的活计。
这一点让东林大佬们都很有顾忌,怕又像崇祯朝时一样,干了事,讨不到好,事情办砸了还要被卖掉。
当秦桧不是不可以,但是最起码要有秦桧一样的待遇。
虽说主持议和对于东林来说,是一次机会,但是几位大佬都表现得相当谨慎,要先摸清皇帝和朝廷的态度才行。
这个时候,朱慈烺也需要喘一口气,毕竟明军和清军之间的差距,摆在那里,但是皇帝却不能明确的表露出自己的意图,于是便通过其它的方式,去释放一些信息,让臣子琢磨。
当然琢磨出皇帝的意思,并且为皇帝把事情办好,自然会得到皇帝的奖励。
这是几千年的潜规则,这点朱慈烺的表现,比崇祯居然强了许多。
因此南京朝廷很快就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几个东林党干员被复起,其次是钱谦益的罪行被减免。虽然他还在牢房中,但是可以肯定,只要东林党把事情办好,出狱便是迟早的事情。
有了这些信号后,东林大佬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但是大佬就是大佬,一个个都是猴精的很,出谋划策可以,冲锋陷阵不行,哪里能光着膀子自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