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481节

这时清军占了两淮不少地,而高义欢却原地踏步,他救了明朝一命,明朝还未必会帮他,因此高义欢不看好第二条。

其实不管是哪一条,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旦高义欢出兵,搅黄了清军的南侵,清廷立刻就会意识到,想要征服天下,必须要先灭了高义欢这个搅屎棍才行。

否则清军攻南明,高义欢插一杠子,南征被搅黄,清军攻四川,想必高义欢也要插一杠子,那清军对南方用兵就绕不开高义欢,只有先灭高义欢了。

这样一来,高义欢可以预见,清军南征后,必然会调转矛头来对付他。

魏武军将成为清军主要的目标,不会再有喘息之机。

既然洞见到这一点,那高义欢要么抓住这次机会,在清兵将矛头重新对准他之前,先给清军一个重创,让他没有能力对付自己。

要么发展壮大自己,让自己有能力应对此后的危机,而切忌不能原地不动,无所作为。

这是高义欢看第一条和第三条策略的原因,不过这两条问题也比较大。

清军二十万人南下,还有耿仲明、尚可喜虎视眈眈,高义欢要包抄清军后路,豫北清军也能包抄他的后路,而高义欢的大军一旦出了豫南的山丘地带,进入豫东平原,便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且明军能否配合他,也是个问题。

至于要谋取关,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些问题,主要集在战前和战后两个方面。

战前,他首先要考虑明朝能不能撑住,江北明军是否能把清军缠住,要是他刚入关,江北清军就垮了,那玩笑就开大了。这是高义欢最担心的问题,毕竟历史上江北明军,一个多月就全完了。

其次是能不能让张献忠先同吴三桂打起来,要是不能打起来,高义欢入关就会遭受吴三桂的顽抗,就不能迅速占据关,一旦清兵增援,或者也给他来一个围魏救赵,那情况就危险了。

最后,是夺取关之后,将要面对的问题,这点陈名夏有提,他占据关后,清军肯定要报复,其次张献忠辛苦一趟,毛都没捞到,肯定不会买账。

而从地理上讲,高义欢必然会与张献忠走向敌对,让他出多一个敌人,今后的局势将会受到巨大挑战。

至于夺取关,高义欢在堵李自成的时候,便留了一手。

虽说前不久,高义欢听说张献忠占据汉,贺珍投靠吴三桂后,故意使坏,让出武关,让吴三桂可以安心攻击汉,把这个直接进入关的通道,拱手交给了清军,但其实他还有一条入关的捷径,那就是丹江水道。

高义欢在堵李自成的时候,发现这条水道,能从武关后的丹凤县龙驹寨,直接沿着丹江进入南阳府境内,然后向南注入汉水到襄阳府,同整个长江水系相连。

高义欢注意到这一点后,便让人毁了商州、丹凤县、还有龙驹寨,将龙驹寨附近的船只全部焚毁,并让人的在丹江水道沉船,制造暗礁,使得水道无法走船。

现今丹凤县附近百姓十室空,再加上高义欢在南阳对关进行封锁,便没有商队再走丹江,清军防备着武关,对丹江不太注意,整条水道处于荒废的状态,便给了高义欢一个快速杀入关,包抄潼关和吴三桂后路的可能。

这也是高义欢对第三条策略动心的原因,他不仅能让高义欢地盘扩大,还有机会灭了吴三桂。

不过前面的条件不提,高义欢拿下关后也未必能守住,存在各种危机,所以在陈名夏看着他时,高义欢便不敢轻易下决定。

听陈名夏的语气,看他期待的眼神,高义欢明白他是想让自己选第三条。

毕竟想要争夺天下,就需要冒险,必须要杀出去才行,为此陈名夏认为可以承受风险,甚至失去一些现有的利益。

不过高义欢却不能轻率的做决定,这一步走错,后面就步步错。

书房内高义欢来回踱步,最后站在地图前沉思良久,对于该包抄徐州,阻止清军南下,还是要谋取关,犹豫不定。

高义欢站了许久,紧皱着眉头,忽然有些暴躁道:“娘个劈,这道题真他娘的难,太难了!”

高义欢走回太师椅上坐好,他背靠着椅背,把事情在脑子里又理了一遍,忽然发现三个策略,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江北明军不能太瓢。

如果江北明军实力太弱,被清军摧枯拉朽,那我的策略就算再完美,也没施展的机会。

因此具体实行什么策略,得看江北明军打成什么样子才行。

若是摧枯拉朽,便啥也别说,老子调兵遣将,进行准备也得一个月的时间。

要是江北明军比较顽强,但不救就会死,那老子只能包抄徐州。

要是明军打得特别顽强,能打五个月,坚持到来年开春,让清军陷入泥潭,老子便可以考虑夺取关了。

当然,现在老子不能坐着光看,应该立刻行动起来。首先要声援南京,给江北的兄弟打气,让清兵知道老子要插手,其次得出兵骚扰豫北,并派出骑兵进入豫东,干扰清军南下,让清军无法全力对付江北明军,避免江北明军被清军摧枯拉朽。

其次,挑拨张献忠攻击吴三桂,联系李过、高一功等事情,也都要同步做起来。

只有这样,做多手准备,老子才能从容抉择。

高义欢一下从座椅上站起来,正要让亲卫去叫人,书房外周大利却敲了敲房门,“大帅,季先生跪在府门外了,声称一定要见大帅。”

高义欢微微皱眉,有些不高兴,“这成何体统,这不是让人骂老子,坏我名声吗?把他给老子弄走!”

周大利欲言又止,不过还是转身,正准备去执行大帅的命令,却忽然又听高义欢道,“等等!”

高义欢坐回太师椅,“把他带来见我。要客气一点!”

(求书单推广,求支持正版,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第535章把事情搞大点

高义欢坐在太师椅上,吩咐属下后,继续想着时下的事情。

不多时,周大利禀报一声,然后将门打开,季国风就走了进来,见了高义欢就要跪倒。

这些日子他被踢来踢去,心里已经有点绝望,才决定跪在帅府前,逼着高义欢接见。

如果这还见不到人,那他就真的要绝望了,不想刚跪下没多就,府里就有人来请了。

“国公,商丘十多万军民的性命危在旦夕,请国公救一救刘总兵,救一救商丘百姓啊!”季国风进来后,就在高义欢面前磕头,把脑袋都快磕出血来,不玩一点虚的。

高义欢急忙起身,绕过桌案,将季国风扶起,神情严肃,“季先生,你这是干什么?本帅能有今日,靠的就是一帮兄弟抬轿子,讲得就是义气。刘总兵是我兄弟,我岂会看他身陷死地,肯定要救啊!”

高大帅见他的架势,当即也不含糊,立刻就答应了。

这到让季国风愣住了,高义欢躲着不见他,不就是不想救商丘么?

高义欢扶起季国风,沉声道,“这次鞑子南下,气势汹汹,我必须要有所准备才行。最近这些日子,我去南边查看军器制造,不在南阳,委屈季先生啦!”

季国风见高义欢一脸真诚,一下就感动了,嘴唇颤抖,“国公愿意出手,那商丘就有救了。”

高义欢拍着季国风的肩膀,“季先生,你要明白,鞑子二十万众南下,耿仲明、尚可喜还在豫北虎视眈眈。敌人的实力比我们都强大,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必须做好准备才能出手。你要相信军政府,相信本帅。本帅曾经说过,不会丢下一个兄弟,这话用在刘总兵身上,同样是有效地。”

首节上一节481/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