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458节

左良玉元气大伤,对于高义欢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威胁,相反高义欢反而成了左良玉的威胁。

如果魏武军在武昌府境内有一支驻军,大军不需要过江,就能直接威胁武昌,左良玉肯定只能提心吊胆,夹着尾巴做人了。

关于武昌的条件,高义欢还是比较满意,毕竟占了几个县,还获得了长江水道通航的权利。这样既方便高义欢将粮食运出去,也方便将其他物资运回湖广。

谈完第一条后,众人都沉默了一会儿,想了想得失。

两位钦差保住了武昌,也算是守住了朝廷的底线。

陈子龙问道:“关于第二条,魏武军方面是什么想法?”

陈名夏道:“我魏武军三十余万,一年军费花销四百万两。这些钱一直都是大帅自掏腰包,朝廷至今没给魏武军发过军饷,就连魏武军击败东虏,俘获孔有德,朝廷也没给过一钱银子的奖赏。我们魏武军也知道朝廷的财政状况,两位钦差也不要说什么由南京调拨,这话我们根本不信,所以我们魏武军的意思是,朝廷将湖南划归我们,我们自己征税,解决钱粮问题。另外朝廷还要允许,我们在江南开钱庄,做生意。”

其实朱慈烺也曾下旨给魏武军奖赏,每年也有一笔钱粮,是要拨给魏武军的,不过南京各部扯皮,硬是一个子没给,钱粮不是被马阮拨给江北,就是被东林挪用,送给左良玉了。

这一条,又无法反驳,一年军费四百万,简直开玩笑。

王彦和陈子龙心都有些气愤,魏武军也就十多万人,怎么眨眼就便三十万呢?

不过质疑这些并没用,高义欢确实能分分钟拉出三十万人来,毕竟这次光俘虏就有好几万。

军队有了自己的地盘,可以自己收税,基本就等于脱离央,成为独立的王国。

两位钦差都不愿意看见这样的情况,可是事实上魏武军早就成了藩镇,而朝廷也根本拿不出银子来,满足高义欢的胃口。

朝廷要自己养兵,肯定是没钱给魏武军的,但把整个湖广交到高义欢的手,又显然不甘心。

一时间,王彦和陈子龙又交流了几句,最后陈子龙道:“湖南的赋税,可以不用送往南京,直接交给魏武军,但是魏武军只能进入常德和岳州两府,不能对湘、湘南用兵!至于魏武军要在江南做生意,只要遵守朝廷法纪就行。”

这等于就是默认魏武军占据湘北,同时将湖南的赋税交给魏武军,但是长沙等地依然有明朝的驻军。不过陈子龙显然对办钱庄,做生意不太了解,所以没有太在意。

陈名夏看向高义欢,高义欢微微一笑,“可以,不过本帅要派人监督湖南的税收,若是有人搞鬼,本帅便不保证不会对长沙用兵!”

两位钦差相互看了一眼,眼都有些无奈,但情势逼人,他们又不能不妥协。

王彦站起身来,“本官没有意见,韩国公准备退兵吧!”

高义欢哈哈一笑,大步走了过来,一下拉住王彦的手,“哈哈~这次争端能够圆满解决,钦差功不可没啊!其实这件事情,完全是左良玉挑起,都怪这厮破坏了,本帅和朝廷间的信任。现在这件事圆满解决,钦差回京后,还要转告陛下,本帅对陛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地!”

王彦使劲将手挣脱出来,白了高义欢一眼,冷脸道:“希望国公不要辜负了精忠之名!”

高义欢看他神情,就晓得他不信,讪讪笑了下,忽然提议道:“那啥,本帅也知道,这件事情后,朝廷与本帅之间肯定会存在间隙。本帅看不如这样吧!坤兴公主也不小了,不如就托付给我吧!”

王彦瞬间怒目圆瞪,气得说不出话来。

高义欢憨笑道:“那啥,我就当钦差答应了啊!”

(求月票,订阅,推荐,求书单推广,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509章造船工坊

谈判结束,高义欢吃下了他已经到手的东西,基本上还算满意。

对于南京朝廷而言,他们明面上也损失不大,朝廷并不需要一下子拿出多少钱粮,府库一个铜子没掏,只是少了湖南的赋税,还有对常德、岳州两府的控制而已。

至于高精忠舔着个大脸,提出想做皇帝妹夫,则是条件之外,高精忠提出的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这件事情同不同意全看朱慈烺怎么决定,并不影响朝廷与高义欢之间定下的协议。

现在高大帅有一个妾,并且有了身孕,可是却一直没娶妻。

这到不是高大帅不想取,只是实在没有合适的人。

想要当高大帅的老泰山,首先命得够硬,还得有钱有势才行。

高义欢的婚姻多半要同政治扯上关系,必须是对他的霸业有帮助才行,而不是随便了事。

不过要找这样的人,却并不是很容易,就算不是个公主,也得是个一方诸侯的女儿,或者是麾下重要下属的闺女才行。

此时在高大帅的圈子里,都是一帮土匪流氓,要不就没有适龄的女儿,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

对于此事,老爷子高祖荣很急,高义欢自己也很着急上火的很。

高义欢就这么一提,剩下的就看明朝自己决定了。

在他看来,自己这么有能力,实力又强劲,朱家拉拢下自己也是合情合理,没理由拒绝自己。

在谈判结束后,两位钦差有些愤怒的离开武昌,带回去一份饮鸩止渴的协议。

魏武军也从武昌城下撤离,退到金水河西岸,开始消化吃下去的地盘。

洞庭湖,古称云梦,处于长江游,荆江南岸,水域广大,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

在洞庭湖周边,有澧水、沅江、资水、湘江四大水系注入湖。

湖泊周围,土地肥沃,湖里物产丰富,当之无愧的渔米之乡。

这时在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高义欢领着一众将领和幕僚站在岸边。

“北方靠马,南方靠舟!这次我们的势力跨过长江,将常德、岳州收入囊,把洞庭湖变成我们的内湖。这里河网纵横,没有一支像样的水军,可不行啊!”高义欢抬起马鞭,划了半个圈,在他的左侧是烟波飘渺,水天相接的洞庭湖,右侧则是滚滚长江,景色十分壮观。

金声桓点点头,附和道:“大帅说得甚是。这次卑职和江防水师交手,发现朝廷的战船确实了得。这次他们船少,炮台才能击退,要是船多的话,炮台根本拦不住。要是我们没有一支可堪一用的水师,一旦让朝廷水师冲过武昌,然后封锁水道,那就麻烦了。”

金声桓见了江防水师的战船后,心还是比较震撼,知道水上交战,魏武军的水师绝对不是对手。

高义欢深以为然,不说造一支庞大的水师远洋出海,至少也得将洞庭湖征服吧。

虽然现在高义欢的财政,不支持他在拥有庞大马步大军的同时,去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但是保持一支数千人规模,装备精良的水师,却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是大航海的时代,越早拥有水师越好,高义欢对于远洋,其实十分向往。

高义欢道:“本帅准备组建洞庭水师,将水师扩充到千人,并打造战船和火炮装备他们。本帅不要求他们能控制整条长江,至少要在湖广有一战之力!”

水师要形成战力,比步军、骑兵、炮队花费的时间都要长,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高义欢这也是未雨绸缪,准备用精兵策略打造一支水师,一边培训人才,一边累积经验。

首节上一节458/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