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425节

武昌南宁候府邸,气势恢宏。

在高义欢封公后,朱慈烺为了笼络军队,对明军的将领,也进行了一次封赏。

不过明军将领的功绩,同高义欢一比,实在是拿不出手,只有黄得功封了公爵,左良玉、刘泽清、高杰等人,则只是封侯封伯而已。

本来以左良玉的功绩,不问罪就不错了,可是他佣兵自重,却让南京不得不投鼠忌器。

朝廷需要稳住高义欢,也需要稳住左镇几十万人马,不仅给了他一个侯爵,每年还得给他大笔的钱粮,来稳住这个军阀,以防他乱来。

这也是明朝最主要的困局之一,朝廷赋税本就不多,每年还得花费大笔的钱粮去稳住这些军阀,要是朝廷不给,左镇几十万人,进湖广、入江西,甚至下江南自己找钱粮,那大明朝就得崩溃,所以朝廷不给不行。

可是这些本来是要养军的钱粮,给了军阀,这些军阀又不帮朝廷打仗,不听号令,朝廷便始终没有钱粮训练直接听命朝廷的军队,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的明朝已经被这些军阀绑架,想要破局,除非能提高岁入,重新找到一笔钱粮来编练直属于朝廷的军队,或者是想办法除掉这些军阀,否则最后只能覆灭。

朝廷没有军队,想要除掉军阀,便基本不可能,而不除掉他们,朝廷就只能继续被他们吸血,南京朝廷立国两年,但它的处境,可以说依旧非常的艰难,没有大智慧,无法解开这个死结。

这日在南宁候府,黄澍带着侯方域等东林干员,再次来拜见左良玉。

“侯爷,现在正是动手是最佳时机啊!”黄澍坐在堂下,语重心长的劝说左良玉。

侯方域也开口道:“侯爷派出三千大军过江,北岸的魏武军没有动静,选择忍了下来,就说明他们现在不想与侯爷冲突。晚生以为,他们越是不吭声,侯爷就越是应该动手,否则等襄阳和荆州的魏武军做好了准备,侯爷恐怕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取湖北了。”

东林党掌握江南的资源和钱粮,可是手却没有军队,让他们在朝堂上始终直不起腰杆。

江北的兵马,不是高名衡的人,就是马士英的人,东林党左看右看,只能选择拉拢被挑剩下的左良玉,而左良玉也确实需要在朝找到强援,所以双方王八看绿豆,一上来就对眼了。

东林党很看重左良玉这支人马,不仅为他提供钱粮,还派了许多东林骨干过来,侯方域便是其之一。

左良玉心头已经动意,毕竟湖广的魏武军有三万人,要是他们做好了准备,即便高义欢败了,他也难以收取湖北,反而容易便宜了清军。

现在趁着高义欢被清军缠住,湖广的魏武军群龙无首之际,确实是一个收取湖北的机会。

一时间,左良玉有些摇摆起来,他沉默了一会儿,“两位容本帅再考虑一天!”

汉川县,自从左军入城后,城里的百姓和士绅,就遭受了大罪。

城的士绅,本来以为官军来了,他们便能重新掌握县里的话语权,可是不想却比高义欢统治时还要惨。

高义欢只是让他们少收佃租,不要偷税漏税,该他们得的,还是一分不少,生命和财产都能得到保障,可是左军就不一样了,他们确实不管你收多少佃租,也不管你偷不偷税,他们是直接从你家里拿,有什么拿什么,你就是收十成租子,也落不进自己口袋,全都是他们的。

短短几日时间,县里的百姓就被左军祸害了几遍,不少百姓受不了,纷纷逃亡,可是士绅们的家业都在汉川,能往哪里跑呢?

这日孙县令的宅子里,十多个乡绅找上门来,围坐在一起,一个个都是愁眉苦脸。

“县令,现在这个局面,您得出来想个办法啊!”一名老者捶胸顿足。

孙县令苦着脸,“我能有什么办法?”说着他扫视了众人一眼,“王进士呢?他怎么没来?”

“别提了,张总兵住在王宅,把王进士的儿媳给奸污了。现在他儿媳上吊自杀,儿子被打得卧床不起,王进士已经病倒,都不知道能不能停过来!”一人叹气道。

众人一阵沉默,本来好好的,非联系南边,现在搞成这样,这都是些什么事儿。

孙县令沉默半响,“诸位,现在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个张应祥摊牌,再凑比银子,把他送走,要么就只有去襄阳请兵,把他们赶到南岸去!你们选哪一种”

(感谢蓝色的江的1000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正版)

(本章完)

第474章夺回汉川县

左军渡过江,占了高义欢一个县,准备夺取他在湖广的地盘,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魏武军后路的 />

本来接受诏安后,高义欢就没理由,向南面动手,但这次左良玉却给了他一个机会。

襄阳府衙内,陈名夏正在处理公,王光泰忽然走进来,“先生,大帅送来的信件。”

陈名夏接过书信,取出来展开,快速扫视一遍,脸上露出微笑,“大帅已经启程南下,让我们务必将过江的左军留下。”

王光泰道:“大帅的意思是怕他们跑回南岸吗?”

陈名夏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豫南战事结束已经有半个多月,左良玉可以从南京,或者其它渠道,打听到消息。如果他知道大帅,打败了多铎,生擒孔有德,肯定吓个半死。如果这些左军退回南岸,我们就不好抓他们的把柄,所以必须把他们留下,人赃俱获,说明是左军先挑起事端,我们才能得理不饶人,从而获取想要的东西。”

王光泰点了点头,“先生这么说,我有点明白了。”

陈名夏将信烧掉,然后说道:“王将军,就请你走一趟吧!”

王光泰笑了笑,“先生放心,我保证在大帅到来之前,便把张应祥那个龟孙给抓了。”

左军是什么样子,王光泰心里很清楚,知道他们不过是一群顶着官军旗号的土匪而已。

这次领军的张应祥,更是魏武军的手下败将,王光泰并未将他放在眼里。

当日下午,襄阳城门大开,王光泰身批战甲,手提偃月刀,骑着战马,身后跟着本部三千人马,便浩浩荡荡的向南而去。

三千魏武军将士,沿着汉水而下,四天后,就到了汉川县之北四十里外。

这时已经接近城池,王光泰当即一挥手,身后人马便停了下来。

“弟兄们原地休息,斥候继续往南探查!”王光泰勒住马缰,开口下令。

十多名斥候继续向南,三千多士卒,成建制的走到道路旁,解下毯子垫在地上,整齐的坐着,然后各自取出干粮和水壶吃喝。

王光泰则与三名属下,围在一副地图前,商议着怎么解决汉川的三千左军。

几人正分析着,一队斥候却奔了回来,为首一人翻身下马,急步走过来,后面的斥候则将一人放下战马。

“将军,卑职向南探查,发现一人鬼鬼祟祟,被卑职擒下。”斥候头目一抱拳。

王光泰眉头一挑,“问了没有,是干什么的?”

“说是汉川的孙县令,派出来求援的。”斥候回道。

“人呢?“王光泰一喜,“带过来见我!”

斥候行礼领命,不多时就将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带了过来。

首节上一节425/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