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261节

有了足够的官后,高义欢便已经不再让武将参与政事,将领们只管练兵打仗,制定各项计划,则由高义欢的幕僚和曹官员来完成。..

当然高义欢制定计划,肯定会听取将领的意见。

本来兵曹是高义欢自领,不过有了足够的人手后,曹官员齐备,高义欢便不在管兵曹的事情。

这时陈名夏站起身来,向高义欢施礼,然后向堂上众人拱手道:“今岁天下动荡,明年想必也不会太平。为了应对多变的时局,兵曹以为大帅麾下,至少要有五万精兵,另外还需要五万民团,才能应对危局。”

三府之地养十万大军,众人都吸了一口凉气,在底下议论纷纷。

高义欢看向众人,问道,“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鲁义方道:“不知这十万兵怎么扩,都发饷的话,户曹绝对负担不起。”

“大帅原有三万精兵,兵曹准备从新附营,以及十余万叛军俘虏,挑选两万人,进行训练。这两万人按照丁种营的待遇发饷,五万民团则从剩余的俘虏,以及各县青壮挑选,而他们平时不用发饷,只给兵甲,只有战时才给饷银子。”

高义欢听完,看向鲁义方,“兵曹的这个计划,户曹能否有钱粮支持。”

“大帅,去岁从寿州缴获颇多,但是安置流民,已经花去七七八八。如今库房内银子还有,不过粮食却已经不多。如果新收的人马按照军队的标准给粮,那粮食便不够吃了。”鲁义方回道。

安置百姓,一天给两顿浓粥,等农忙时在给点干的就行,但如果按照军队的标准,那几乎顿顿都是干的,消耗的粮食至少要翻倍。

高义欢脸色一沉,“大概缺多少粮食。”

“至少还要三万石!”鲁义方行礼道。

高义欢也不是庄稼,自己也变不出粮食,不禁有点闹心。

这时,陈名夏却施礼道:“大帅,上次梅山一战,大军缴获战马八千余匹,不如挑选一批老马,走马士英的关系,用马匹换点粮食。战马是明朝急缺之物,卑职想马士英应该不会拒绝。”

高义欢听了,眼睛不禁一亮,皱眉思索起来。

战马是他心爱之物,同时也是吃粮大户,养一匹马,能养几个兵。

骑兵练出来太耗费时间,步军练三个月,发杆铳就能上战场,相对而言,眼下的情况,多招步军,还是要好一些~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295章都是猪

高义欢手现有战马将近一万五千余匹,从挑出两千匹,卖给明朝应该没有问题。

明朝对顺军进行物资封锁,盐、铁、粮食、火药都在禁运之列,拿银子都买不来,但拿战马去换,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战马对于偏安江南的明朝来说,也是急需的战略资源。

平时一匹普通的瘦马,也能卖七八十两,现在明朝完全没有战马的来源,一匹的价值最少在一百两左右,还是有价无市。

高义欢拿点战马给马士英,找他换点粮食,多给他让利,马士英应该不会拒绝。

毕竟时下,最强的兵种,还是骑兵。

战马历来是原王朝,极为紧缺之物,也是想尽办法,想要弄到的东西。

在议事结束后,高义欢便派快马去找马洪山,让他来汝宁相见,想通过他来联系马士英。

时间一晃,甲申年就已经过完,来到了公元45年。

正月间,魏侯府邸,热闹非凡,每日都有人前来拜见,高义欢迎来送往之下,便到了正月初五。

这天早晨,高义欢刚吃过早饭,准备去节度使衙门时,高成威忽然禀报,“节帅,马员外到了!”

高义欢听了心头一喜,“人呢?你把他带到客堂来。”

高成威听了去领人,高义欢则先一步,去了客堂等候。

他刚坐定,马洪山领着两个随从,走了进来,施礼道,“老朽给节帅拜年了!”

说完他便一扭头,对身后随从道:“把东西呈给节帅。”

高义欢满脸堆笑的走下来,埋怨道,“马老,你太客气了,还带啥礼物嘛?”

马洪山道:“新年嘛,节帅对老朽多有照顾,备点薄礼也是因该的。”说着他指着其一个盒子,“节帅,这一盒是老朽所得的上等鹿茸,自己没舍得用,特意留给节帅。”

高义欢脸上抽搐一下,扭头对亲卫道:“收好!”

马洪山却继续道:“这一盒是老朽受节帅所托,从福建买来的玉蜀黍和番薯。这只是一部分,另外还有两户农家,也被老朽带来,暂时被安置在了客栈。”

玉米和番薯到了,高义欢听后心头一喜,走上前来,“快打开,让本帅看一看!”

抱着盒子的随从,忙将盒子打开,高义欢往里一看,一个黄棒子和一个红皮番薯躺在里面。

他有些心急的伸手,将黄棒子拿了起来,没错,确实是玉米,不过就是似乎有点小,显然品种并不是很好。

那番薯也是一样,只有拳头大小,但看见这两个东西,高义欢还是一阵激动,他小心的放下,然后吩咐道:“把盒子收好。”

麦子和水稻,这些作物,对于土地的要求很高,像稻子只能在水田才能活。

玉米和番薯的作用,除了他的产量比较可关外,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它们能够在旱地种植。

这样一来,可耕种的面积,就会大大增加。

它们的作用并非是提高现有耕地的产量,事实上之前种水稻,种麦子的田地,很少有人去种别的作物。

它们的出现,是将原本不能耕种的土地,变得可以耕种,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出来,以耕地面积的增加,来增加粮食的总产量。..

有这两种作物,高义欢治下的粮食产量,肯定会有所增长,而且作物种类增加,也能使得抗旱灾的能力加强。

更重要的事,这让他有底气收取郧阳。

郧阳在襄阳之西,流民遍地,是个穷地方,高义欢早就可以收取,但是这地方不产啥粮,土匪遍地,拿在手里纯粹倒贴,所以王光恩等人请他去收郧阳,高义欢都没去。

他一去,便又多几十万张嘴,实在负担不起。

现在有了玉米和番薯,山区他也能占据,那进占郧阳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为今后突入汉,做准备了。

首节上一节261/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