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165节

进入襄阳城后,高义欢好话说完,安抚了百姓之后,便又让人从被俘的左军挑选五百余个头目,推到汉将边,一字排开了斩首。

襄阳的百姓见了,顿时便欢声雷动,拍手称快,进一步笼络了人心,同时也震慑住了依附过来的流民和土寇,让他们知道高将军不仅是讲义气,待人公道的豪杰,同时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狠人。

是夜,左良玉的帅府内,摆满了七八十张酒桌,一帮土寇和流民的首领,端着酒碗,等着高义欢过来给他们敬酒。

这些土寇和流民头领,只是襄阳本地的一些山大王和地方上的豪强,他们在自己的小县里,勉强算个人物,可放在襄阳府,放在天下,便屁都不是。

高义欢就不同了,他是跟着天下最大的流贼头子李自成混,是李自成手下大将,便是他们眼的大人物。

现在李自成已经称了皇帝,简直是他们的楷模。

他们见不到李自成,见到高义欢,心里同样激动,不少人为能和真正的贼头喝酒,而感到激动不已,端起酒杯的手都在哆嗦。

高义欢端着大碗酒,一脸大笑,豪气的同众多寇首们碰碗,感谢这些土寇们来给他助威。

高义欢在各桌都走了一圈之后,便站在间开始演讲:“这次打襄阳,众位弟兄来给高某捧场,高某感激不尽,要说的话,都在酒里,来,大伙一起干了,今后在座的便都是我高义欢的兄弟。”

高义欢高举酒杯,几十张桌子上的汉子们热血澎湃,呼啦一声全都站了起来。他们本来都是些不入流的土寇,这次跟着高义欢居然赶走了拥众二十万的左良玉,一个个心里都涌出一股男儿的壮志豪情,心为能参与这样的大事而感到无比自豪,又有了吹嘘的资本!

“高将军仁义!”众人举起酒碗,同高义欢一起大吼,“干了!”

一碗仰头喝下,满院的大声欢笑.......

(感谢贫穷的微笑999打赏,求支持,求书单,订阅,月票,推荐。)

第196章争襄阳定国北上

宜城县,震天的喊杀声,如狼似虎的西军将士,蜂拥着涌入 />

城头上一面明军战旗,被冲上城楼的西军将士拔了下来,从城上丢下,无数双脚踩着旗帜上斗大的“明”字,进入宜城。

宜城西门,城门被左军士卒推开,负责断后的左军大将徐勇骑马急奔,领着数百左军仓皇的逃出宜城。

这时他听见身后传来的欢呼声,不禁勒住马缰,转头看去,城墙上已经出现穿着黄麻的西军身影。

几名左军士卒,刚刚跑出城们,就被城上的西军一阵箭雨射杀。

城头和连接门洞的街道上,都开始出现西军骑兵的身影。

徐勇面色惨白,暗暗庆幸自己,先一步到了城外。

他本以为自己可以金蝉脱壳,悄悄撤离宜城,不想李国英一走,就引起了李定国的注意,西军居然立刻就强攻宜城。..

幸亏他最够果决,当机立断,壮士断腕,没有去通知其他各部,只带着亲卫便逃了出来。

徐勇脸上有些惨白的回头看了看,见门洞内开始出现西军的身影,便连忙一拔马缰,仓皇的往西南方向逃离。

宜城南门,一身山纹甲,头带凤翅盔,身后披着红披风,骑在一匹健马上,手提一杆大铁枪的李定国,在亲卫的簇拥下,打马进入宜城县。

他平静的看着街道上躺着的尸体,听着城四处不时响起的火铳声,还有喊杀声,沿着街道打马慢行。

此时,城的战斗并没有结束,徐勇自己跑了,但却没有告知部众。

城的左军没有得到军令,还在各自为战,城内依然遍布危险,但是李定国却浑然不惧,神情淡然。

现在距离郾城伏击已经过去了一年,左军在这一年时间里,也恢复了一定的元气,从新带出了一些相对精锐的士卒。

这些人马大部分都随着李国英和徐勇南下,防御张献忠,所以宜城县内的左军,还是比较难应付。

李定国骑在马上,目光越过前面步军的头顶,能看到县衙方向浓浓烟尘,听见周围的喊杀震天。

城的战斗依然激烈,不过李定国根据看见的情形,听见的声音,却迅速做出判断。

城的左军,虽然还在顽抗,但是却缺少明确的指挥,一部分正退往府衙,想要坚守,一部分则往城门突进,显然是想出城。

这让李定国知道大事以定,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此时他打马在街上行走,一名西军士卒骑马从西面的街道奔来,翻身下马,单膝禀报道:“启禀将军,徐勇从西城逃出,白将军问是否派兵追击?”

李定国微微皱眉,他还有点没弄清楚,为何昨夜李国英突然从西城撤出宜城,今日徐勇也选择从西城突围。

襄阳在宜城北面,左军应该向北撤退才对。

“先不要追击,让白将军肃清城内左军。”李定国骑在马上,朗声谓左右道:“传本将军令,各部人马尽快肃清残敌,然后来县衙相会。”

众多亲卫纷纷领命,大声应诺,便翻身上马,奔往城各处,下达肃清残敌的军令。

就像李定国判断的一样,左军没有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不到一个时辰,城残余的左军被杀的被杀,被俘的被俘,宜城很快就被西军控制。

宜城县,府衙大堂内,李定国坐在主位上,两侧站着白选等西军战将,间则跪着几名批头散发,反绑着的左军军校。

李定国是张献忠的义子,今年不过二十四五的年纪,却征战沙场多年,打过大小战役近百场,举手投足都带着百战悍将的霸气和骁勇,脸上有这与他年纪不匹配的成熟和稳重。

他奉张献忠之命,率领两万大军北上,作为征讨左良玉,夺取襄樊的先锋。

大军进抵宜城后,就被三万余左军挡住,本来他正战的兴起,宜城的左军却忽然撤离,而且并非撤向襄阳,而是奔出西城,便让李定国疑惑了。

这让李定国心生出一个怀疑,不过却并未表现在脸上,统领数万大军的战将,早已喜怒都不形于色,他必须先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左军突然撤离,再做决断。

“说,李国英和徐勇为什么突然向西撤离?”李定国脸上满是威严,看着几名左军俘虏。

堂上几人,一人想要磕头求饶,但却被反绑住双手,于是只能猛点头。

“你说!”李定国会错意,抬手指着那人,不容置疑道。

那汉子微微一愣,满脸惊愕,点头变摇头,“将军,小人只是个百户,什么都不知道,求将军饶命啊!”

李定国一摆手,“拉下去!”

两名亲卫上前将汉子拉到堂外,手起刀落直接砍了。

剩下的人吓得魂飞魄散,动荡的乱世,人命都不怎么值钱。

张献忠杀人是出了名的,眼前的年轻将领,也是一点不差,杀伐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一时间,剩下的人都害怕起来,不过他们大多级别不高,并不知道机密。眼看要一个个被杀,其一员将官却急声道:“小人知道,是李自成要攻襄阳,左大帅下令,让大军撤到荆州。”

首节上一节165/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