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王体未必听他的,但是有了李自成的手书,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高义欢有些高兴的将赦书收下,一旁的周荣华一脸堆笑道:“高兄弟,说完公事,咱们聊一聊私事吧。”
前不久,周荣华来过汝宁,给他通报李自成称帝的消息,以及送来大顺朝廷给他的封赏。
两人还达成一个用工匠换物资的交易,周荣华前前后后,给高义欢送来的三百多名工匠。
正是因为有这个交易,高义欢城外的作坊,才能在短时间内便造出铳炮。
不过工匠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周荣华也不可能将关的工匠都给他送来。
李自成初入关,忙着称帝,没时间顾及工匠,但随着大顺朝廷,逐渐将关的事务理顺,官制慢慢健全,新开张的政府,便也慢慢注意到了工匠。
闯贼在李自成称帝后,开始初步的政权化,新兴的大顺朝也要造兵器衣甲,修建宫殿楼阁,便也注意到了工匠。
这样一来,周荣华没有工匠送来,两人之间的交易,便又慢慢断。
高义欢听了周荣华的话,便知道他要说什么,不禁有些为难道:“周哥,上次我已经把情况说过,我现在怕是拿不出多少东西与你交换了。”
高义欢马上就要去夺襄阳,他料想赶走左良玉并不难。
以左良玉的尿性,一旦以为李自成南下,肯定拔腿就跑,但左良玉跑了之后,襄阳怎么办,却是个大问题。
据高义欢得到的情报,左良玉二十多万人在襄阳吃喝,襄阳的民生早已被彻底破坏,流民扁地,土寇蜂起。
高义欢必然需要准备大批的粮草赈济才行。
“怎么没东西!”周荣华忙说道:“汝宁府遍野都是粮食,高兄弟休想坐地起价!”
上次周荣华过来,一路上看见汝宁府的土地,大都种上了麦子,料定今年必定丰收,所以才又跑到汝宁来。
高义欢闻语反应过来,周荣华已经断定他有粮食,不过他却不能说,粮食他要拿去赈济襄阳的流民。
两人交易这么久,高义欢也不能得罪他,却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周荣华手里有大把的银子,足以买光汝宁的所有物资,他没了就来买,对于高义欢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让他感到有些无力,无法满足周荣华的胃口了。
“周哥,你们这样买买买,也不是一回事啊!”高义欢苦笑道:“关坐拥渭河平原,沃野千里,你们也得种点粮食,不能老实拿银子买啊!天下哪有那么多粮食可以卖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义欢决定得提醒一下周荣华一伙人,这样对于关,对于顺军都有好处。
如果顺军开始像他一样,在关耕作,恢复民生,那李自成即便像历史上一样,败退出北京,他依然可以依靠关之地,同清军相抗,而不是像历史上一样又变成流贼。
“高兄弟说得没错啊!不过种地得有种子才行,我这次就是来找你购种的。”周荣华却开口道:“上次,我来汝宁,看高兄弟你这里绿油油的一片,心里着实羡慕,便盘算是不是自己也种点地。”
“只是当时大军还在四处征战,兄弟们忙着收取关各地,没有时间去想这件事情。”周荣华接着说道:“现在,关已经都归我们大顺,弟兄们在渭河两岸抢了不是分了不少土地,不过却没有足够的种子,所以我才跑来高兄弟这里。”
高义欢听了他的话不由得有点惊讶,看来他已经影响了许多事情。
历史上李自成44年完全占据关,便马不停蹄的东征,三个多月后就打下了北京,根本没有时间去经营地方。
现在因为李自成早了一年进入关,所以情况便发生一点变化了。
周荣华见高义欢的神情,不禁问道:“高兄弟,你不会不想帮我这个忙,想让我一直找你买粮吧!”
高义欢回过神来,当即笑道:“怎么会哩!周哥这么有想法,我勒紧裤腰带也得支持你呀!”
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
却说高义欢听说周荣华是来购买种粮,以为关的李自成开始想要种地,不禁感到意外。
不过细想一下,流寇之前流动作战,四面都是官军追缴,他们只能四处奔逃,自然是不可能种地,而现在官军的威胁已除,又有了一块稳定的地盘,农民依恋土地的本性便又表现出来。
高义欢答应下来后,不禁问道:“周哥,是不是朝廷开始在关分田,开始鼓励农桑呢?”
“没有啊!”周荣华有点疑惑道:“高兄长为何这么问。牛宰相正热衷于谋划东征,想要尽快推翻明朝,做真正的开国宰相,哪有闲工夫分田。”
高义欢不禁眉头一皱,“那周哥你们哪里来的地?”
周荣华有些自得道:“高兄弟,这你就不知道了。关到处都是无主的田地,像秦王的藩田,还有其他老财主的田地,都被抛荒。我看高兄弟你在汝宁干的不错,便想着自己也种一种,反正那些地慌着也是慌着,我便圈了一块。”
说到这里,周荣华脸上忽然愤怒起来,“娘个劈的,谁晓得我一圈,其他人也跟着圈,最后我看上一大片土地,都被今上的叔父赵候给抢去了。”
高义欢听完明白了,在关瓜分土地,完全是一些顺军军官,还有跟随入关的流民,自发去做的事情。
对土地的可望,能做一个小地主,是绝大多数闯军和流民的梦想。
周荣华他们一伙人,还有其他一些闯军头目,趁着李自成没注意,便乘机瓜分,圈地,将土地据为几有。
高义欢听后,对李自成还是老样子,感到有点失望,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不过顺军和流民,自发的去争夺土地,却也并非一件坏事。
良田种起来,就有粮食收,万一李自成败回来,便也不至于没饭吃。
高义欢觉得,只要李自成能花点时间治理关,今后就算战败,固守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他的心思似乎没有放在民生上。
高义欢站起身来,“周哥,这样吧!我先给你五千石做种,等秋粮收后,我再给你一批。”
北方种不了稻子,高义欢现在只能尽量从南面买米吃,给周荣华挤出一点麦子。
两人正说着话,这时赵柱子忽然走进大堂,他看了周荣华一眼,直径走到高义欢声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高义欢脸色一变,眼睛瞟了周荣华一眼,忽然故作吃惊的大声说道:“你说什么,张献忠打下武昌呢?”
赵柱子怕周荣华听见,才小声说道,没想到高义欢却忽然大声又重复一遍,脸上不禁一愣,然后抱拳道:“二哥,假不了,我已经确认过了。”
周荣华本来还想多要一些,一听高义欢的话,便知道没戏了。
张献忠是与李自成同一辈分的大流寇,高义欢要防备张献忠进入河南,肯定要打仗,而打仗就要耗费军粮,他便只能把到嘴边的话,吞进肚子里。
这时高义欢看向他,“周哥啊,你来一趟也不容易,兄弟本来要好好招待,但湖广局势出了变化,兄弟就不陪你了!”
周荣华很识趣的站起身来,拱手道:“大事要紧,兄弟我就不打扰高兄弟了。”
说完周荣华便转身离开了大堂,高义欢遂即才扭头问赵柱子道:“怎么回事,你仔细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