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1000节

额,闹钟没叫醒,所以,带着笔记本,在医院里写了,痛苦,为啥闹钟总是叫不醒呢?

第七百四十三章:建功封土

方继藩瞄着舆图,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随即手指头指向了五大湖的方向。

这五大湖区域,乃是世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且土地尤其是肥沃,乃是当初,英国人殖民的主要定居点,那个区域,位置得天独厚,既有港口,又有平原,且自然资源几乎无敌,是最适合人类定居的区域。

别小看这等自然环境。

土地肥沃,才能让最初到达黄金洲的人被吸引来定居,定居的人多了,自然资源丰富,人们才会不满于单纯的农业活动,开始徐徐走向工业,又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众多,才能有更多的商业活动。

人们首先考虑的,还是吃。

否则,就算给你一座金山在沙漠里,在当下这个生产力环境,吸引的,也不过是少数的冒险者罢了。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若是臣,臣就喜欢这里。”

弘治皇帝乐了,颇有几分纸上谈兵,儿戏一般的感觉,却道:“既如此,朕便赐你了。”

方继藩道:“陛下厚爱啊,那么,臣可当真……组织人去那儿了。”

弘治皇帝道:“去吧,去吧,朕岂会拦你。”

方继藩应下。

弘治皇帝随即抬眸:“徐卿方才所言,令朕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周天子命诸姬在四方建方国,因而才有了分封,这黄金洲,远在万里,想要防备佛朗机人鲸吞黄金洲,也是为了我大明未雨绸缪,朕也打算,分封着黄金洲的土地,这金山,便给张家了。这里,方家来定居屯田,诸卿若是能组织农户的,也可来朕这里,索要土地,这地,谁开垦出来,便算谁的,五十年内,免去税赋。”

五十年免赋这一点,就有点不太厚道了,你还真将这当做大明的地啊。

众人一听,却对此没有什么兴趣。

刘健等人,正心烦着呢。

至于跑去万里之外屯田……呵呵……

弘治皇帝见诸卿不热心,却也没有继续深究下去。

他定了定神:“徐卿家等人,劳苦功高,礼部,要早早拟定赏赐的章程,报到朕这里来。”

说着,挥挥手:“诸卿告退吧。”

方继藩等人起身,王鳌在告辞之后,便大步流星,几乎没有等方继藩等人,便已疾步而去。

方继藩在身后,忍不住想唤住他,最终却还是摇摇头。

刘健等人和方继藩擦肩而过,方继藩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

刘健的脸色有些糟糕,看了方继藩一眼,叹了口气,往内阁方向去了。

朱厚照捋着袖子追出来,一脸肃杀,而那张鹤龄,却已疾步狂奔,嗖的一下没了踪影。

“别让本宫见着,本宫打不死他。猪狗不如的东西!”朱厚照唧唧哼哼。

方继藩道:“殿下你骂谁?”

朱厚照唧唧哼哼:“下次见着张鹤龄那老畜生……”、

“殿下息怒。”方继藩安慰他。

朱厚照背着手,见徐经已亦步亦趋的跟在方继藩身后,朱厚照便笑了:“徐经,你好呀,看你又清瘦了,真是不易。”

徐经给朱厚照行礼。

朱厚照撇撇嘴:“本宫也有一个门生,不比你差,下次你见见。”

…………

京师哗然。

王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顿时引起了一片痛骂。

敢情这是王公自己上赶子给宫里送钱啊。

士林之中,对于皇帝肆无忌惮的权力扩张,是历来警惕的。

虽然这些读书人们自己也不是好东西,可读书人们总认为,皇帝更不是好东西,这么多银子,去了内帑,不就是以后皇帝们修宫殿,玩花鸟嘛,奢靡无度,最后统统浪费了。当然是进国库好啊……

在一片骂声中,王鳌的门生,刑部给事中刘彦气咻咻的登门造访。

见到了王鳌,刘彦给王鳌行了弟子礼。

王鳌脸色很不好看,可刘彦的表情更糟糕。

王鳌曾主持过科举,刘彦则在那个时代,被王鳌钦点为举人,在这个时代,王鳌乃是刘彦的大宗师。此后,刘彦金榜提名,成为了进士,很快,就进入了翰林院为庶吉士,在京中,他和王鳌的关系日渐加深,王鳌也很欣赏这个很有风骨的年轻人。

因而,作为王公的门生故吏,刘彦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痛心疾首。

他行礼之后,断然道:“恩府,学士有一事,外头已传的沸沸扬扬了,所以特想来问问清楚。”

王鳌心神不宁,好不容易挤出了笑容:“子信啊,来,有话坐下说。”

“学生不敢坐,还是站着说吧。”刘彦义正言辞:“学士听说,外间有人说,这一开始,就是一个局。宫中和恩府,早就知道,这一次,下西洋,带回了无数的财富,陛下早想将这笔财富,统统收敛进了宫中,所以,才暗暗指示恩府,率先上书,以退为进,表面上,是让宫中用内帑来造船,其实……却是给宫中打掩护,其本意,却是希望,可以名正言顺的将下西洋的财富,充入内帑。”

“胡说!”王鳌气了个半死。

倘若只是自己不知情,那么,最多是说王鳌是个糊涂虫,好心办了坏事。可现在,外头居然有人说,这是算计好了的,那么……这就可怕了,这等于是说,他王鳌勾结了宫中啊。

堂堂吏部天官,以皇帝马首是瞻,阿谀奉承,这岂不就成了个一个大奸贼。

若如此,天下人会怎样看待自己。

“老夫行的正、坐得直,是谁在造谣生事。”王鳌恼羞成怒,这下子,别说文正公没了,就算是陛下力排众议,将来追谥自己为‘文正公’,那也是遗臭万年。

身处高位之人,尤其是当下的舆论环境,人们是最忌讳大臣如成化朝那般,出现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一般,毫无节操的。成化朝的那些阁老和尚书,现在还在被人叫骂不绝呢。

首节上一节1000/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