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724节

  刘阿斗不满周岁,此时正在诸葛亮身边。

  没了刘备,这刘阿斗便是刘氏残军唯一的支柱了。

  “哒哒哒”,在军卒的护卫下,诸葛亮一路疾行,他很快便来到中军所在。

  乱哄哄的军卒见到诸葛亮,顿时有了片刻的沉寂。

  诸葛亮心中一动,“魏延何在,让他来见我!”

  “军师来了,快去通禀魏将军”

  “狗屁军师,如今我们是朝廷官军,诸葛亮不过是贼人罢了,怕他作甚!”

  话虽如此,乱军还是把消息通禀到了魏延耳中。

  

753.第753章 逼迫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氏。

  刘表暴毙之后,魏延带着麾下一千兵马投靠了刘备。

  刚开始,缺兵少将的刘备大喜过望,他对魏延委以重任,藉此良机,魏延手中的人马从一千增长到了三千人。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魏延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刘备又死了,青州而来的张绣、徐盛穷凶极恶,先是夺了荆州,又将刘氏残军赶入了五溪蛮地。

  士为知己者死,魏延打算对刘氏尽忠,他想辅佐刘禅,谁曾想,关羽一直对魏延横眉冷对,因为什么呢?

  因为二人有几分相似之处。

  关羽字云长,魏延字文长,关羽枣红脸,丹凤眼,魏延也是枣红脸,丹凤眼,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魏延也善使大刀……

  私下里,军卒都将关羽、魏延视作兄弟,若是寻常人也就罢了,顶多一笑了之,可是,关羽却不是寻常人。

  世人皆知关羽义气无双,却不知道他为人骄傲自负,最很别人说他与魏延相像。

  可怜魏延一腔热血,却因为诸多习惯处处受到关羽排挤。

  麾下嫡系被拆分也就罢了,连补给都是最差的,这让魏延如何忍受?

  若不是畏惧关羽的武力,魏延早就反了。

  这一日,关羽在后方设伏,诸葛亮在押运粮草,魏延当即立断,反了刘氏。

  不过,刘氏中军有不少死忠,魏延虽然蹿啜了大半军卒,却迟迟未能掌控全局。

  诸葛亮到来的时候,魏延正在劝说军帐内的几名裨将,这几人掌握着中军,只要他们愿意倒戈,魏延便有十足的底气。

  不过,天不遂人愿,说来说去,还是有三个人不愿意就范。

  魏延没了耐心,他冷冷一笑,道:“来人呐,这几位将军需要好生休整,你们一定要好好侍奉,不得有误”。

  “喏!”

  隐晦地施了个颜色,魏延扬长而去。

  须臾,魏延来到营外,此时,诸葛亮正耐心等候。

  甫一见面,诸葛亮并未破口大骂,他只是疑惑道:“魏将军这是要干什么?”

  魏延拱手行了一礼,道:“投奔朝廷,为天子效力”。

  诸葛亮找不到反驳之词,只得说道:“天子尚幼,难辨是非,只怕为天子效力是假,为李贤效力是真!”

  魏延不动神色,道:“军师此言差矣,曹丕掘开黄河,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是李贤李大将军悲天悯人,开仓赈灾,否则的话兖州之地尽成沼泽”。

  “这与你何干?”

  “末将觉得,天下虽大,却已经没了我们的立足之地,与其亡命天涯,倒不如降了李贤”

  诸葛亮叹了口气,“这就是你的想法吗?”

  魏延微微颌首,“不错”。

  诸葛亮提高嗓门,“儿郎们,你们都觉得我们已经败了,毫无胜机了吗?”

  无人应答。

  难言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诸葛亮并不气馁,他只是仰天大笑,道:“错了,你们都错了,你们以为关羽、李严他们去了哪里?告诉你们,他们去设伏了,这时候,说不定青州军已经进入了伏击圈,三千伏兵,足以应对万余追兵,此番,关羽必胜!”

  一众军卒窃窃私语,他们之所以跟随魏延,就是因为前路渺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可是,这时候诸葛亮却传出这样一个消息,军卒心中又起了波澜。

  魏延又急又躁,他好不容才说服绝大多数军卒,若是因为诸葛亮所言,这帮军卒又改弦易张,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一旦事情败露,首尾两端的军卒一般不会受到处罚,可是,首恶却在劫难逃。

  早就将魏延视作眼中钉的关羽绝不会放过这一次攻讦的机会。

  怎么办?

  军心浮动。

  比智谋,魏延绝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比嘴皮子,诸葛亮也占据上风。

  魏延唯一的长处就是他比诸葛亮能打,可是,诸葛亮是文臣,他是武将,二者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

  若是魏延邀斗诸葛亮,只会为人耻笑。

  四周,军卒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刘备败亡过后,刘氏军马连遭波折。

  如今,五溪蛮军已成过去,万余人马连五溪蛮地都待不下去了,只能落荒而逃,跟着这样的主公,有什么前途可言?

  然而,就在众人绝望的时候,诸葛亮又给人以希望。

  到底该如何选择?

  是跟随诸葛亮继续追随刘氏,辗转迁徙,还是跟着魏延,反戈一击,投奔荆州军?

  千钧一发之际,魏延想到了关窍,他朗声大喝:“兄弟们,我知道你们在顾虑什么,你们念及旧情,不愿与往日同僚拔刀相向,是不是?”

  众人纷纷称是。

  魏延又道:“我魏延在此允诺,只要诸葛军师放我们离开,不做阻拦,我可以保证,绝不会向昔日同伴拔刀”。

  有人嗤之以鼻,“魏将军,你是在说笑吧,到了张绣军中,你还敢扛令不遵吗?”

  魏延重重颌首,“李贤李大将军麾下降将极多,可我从未听说过李大将军强迫他们反戈旧主,他们可以,为何我们不能?”

  魏延所言切中要害,军卒们跟着诸葛亮东躲西藏,补给不足,其实早已经腻了,只是畏惧荆州的大军方才聚而不散。

  倘若李贤传令天下:离开乱军之人,皆既往不咎,说不定诸葛亮手下早已经没了可用之人。

  “魏将军,如果你真的说话算话,我愿跟你”

  “我也信你一次!”

  “也罢,这荒山野岭的,终日奔波,何时是个尽头,也罢,我也降了荆州”

  ……

  电光火石间,魏延身后的人马便多出一倍。

  诸葛亮脸色大变,他没想到军心已经动摇到了这种程度。

  这时候,就算关羽大胜的消息传来,想必魏延身后的人马也会执意离开。

  这可如何是好?

  放他们离开?还是火并一场?

  诸葛亮陷入犹豫之中。

  魏延这时候咄咄逼人,他笑着说道:“诸葛军师,适才所言你应该听到了,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只要你们不做阻拦,我可以保证,绝不与你们刀兵相向,可好?”

  

754.第754章 魏延的建议

  

  寒风凛冽,诸葛亮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放任魏延离去?

  开什么玩笑,此时中军足有三千军士,如果因为魏延的缘故任由军士离开,诸葛亮起码要折损两千名军卒。

  此风断不可涨,否则的话一旦军卒有样学样,跟随诸葛亮西进益州的人马定会大幅折损。

  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兵马才是最要紧的物事,诸葛亮念头千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魏延离开。

  只是,军中大将都随着关羽设伏去了,此时,留在营中的人马多是廖化这种有伤在身的军将,指望他们击败魏延,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何行事?

  诸葛亮略一琢磨便有了想法:“魏延,你想离开,可以,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你自己孤身一人离开,我可以在此保证,绝不派人追杀”。

  魏延笑着摇头:“第二选择呢?”

  “你可以带着他们离开,但是,你们必须交出盔甲、武器,白身离开,否则的话,纵使战至一兵一卒,我也不会放你离去”

  魏延心中一跳,道:“军师,何必如此呢?”

  “山中军械补给困难,你们投奔李贤也好,卸甲归田也罢,甲胄、武器对你们而言可有可无,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同了,一身甲胄,说不定可以置换几头牛羊,这要是让你们带走了,剩下的人马吃什么,喝什么?”

  诸葛亮所言,留守的军卒大为赞同,他们纷纷附和:“军师说的没错,想离开可以,脱下盔甲,交出武器,否则免谈!”

  魏延绝不会交出武器,任人宰割,如果真像诸葛亮所言,大军交出武器,日后即便得到李贤收留,也会为人耻笑。

  魏延可不傻!

  “军师,如此以来,我们便手底下见真章吧,儿郎们,愿意随我搏一场大富贵的,杀!”

  说罢,魏延打马直取廖化。

  廖化破口大骂,“贼子好胆!”

  廖化有伤,魏延打定主意要拿他立威。

  “哒哒哒”,马蹄震耳欲聋,魏延廖化战作一处。

  主将发威,魏延心腹当即紧随其后,他们聒噪着,一并冲了上去。

  诸葛亮空有满腹经纶,却手无缚鸡之力,这时候只能避到一边。

  “铿铿铿”,电光火石间,魏延便与廖化交手了几十个回合。

  廖化没伤的时候便不是魏延的对手,如今受创多处,哪能支撑下去?

  没多久,魏延大占上风,“去!你不是我的对手!”

  话音刚落,魏延一击便将廖化抽落下马。

  这是在手下留情,否则的话,以魏延的身手足以杀死廖化。

  意图离去的军卒已经跟诸葛亮带来的兵马厮杀作一处。

首节上一节724/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