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642节

  急切间,严颜呼喝道:“雷铜!”

  “在”

  “你率两百骑军,自右侧绕过军阵,务必击杀张鲁于马下!”

  雷铜有些迟疑,这两百骑军可是刘璋的亲卫军,往日里也是刘璋的宝贝,本以为没有他们派上用场的机会,谁知道风云陡变,竟然冒出一支搅局的黑甲军出来。

  按理说,刘璋虽然将军权交给了严颜,可是,这等关系到自身安危的大事,雷铜不敢决断,只能等待刘璋的命令。

  刘璋虽然胆怯,却也明白,眼下张鲁身边军力羸弱,正是采取斩首行动的最佳时机。

  只要砍断大纛,杀死张鲁,汉中军必败!

  想到这里,刘璋长吁一口气,嘴里道:“雷铜,还愣着干什么?没听到严将军所言吗?速速出兵,斩了那张鲁!”

  雷铜重重颌首,“得令!”

  张鲁志得意满,他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

  半柱香的功夫过去,益州军的盾阵支离破碎,眼看就要为黑甲军所破。

  李严浑身浴血,在他身前已经倒下了十几名敌军的性命,可黑甲军却无所畏惧。

  许是看到了中军处的变故,两翼的汉中军全都迸发出顽强的斗志出来,一时之间,益州军无法抽身援助。

  刘璋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张鲁这混账,实力太过惊人。

  益州地大物博,却北汉中军逼到这种程度。

  只是一个区区张鲁就如此难缠,那曹操呢?李贤呢?

  刘璋心情黯然,他已经没了争夺天下的心思,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张鲁咄咄逼人,刘璋咬紧牙关,这时候,就看雷铜的了。

  如果雷铜有所斩获,此役必胜,反之,益州军定然凶多吉少。

  张字大旗之下,张鲁正翘首张望,他满意地看到己方人马在黑甲军的带动下慢慢占到了上风,正要得意地笑上几声,耳畔忽然传来一阵沉闷的声响。

  是什么声音?

  大地在微微地颤动,张鲁身边的护卫侧耳聆听,忽而有人惊叫出声:“是骑军!”

  张鲁大惊失色,益州军哪来的骑军?

  探马不是说刘璋只有两百近卫骑军吗?

  什么时候又冒出来一支骑军?

  四处张望,张鲁惊恐地看到百步开外,一伙红甲军士正从他的后方杀来。

  为了引人耳目,这伙骑军竟然是兜了一大圈,彻底避开了战阵,也完全避开了汉中军的察觉。

  这时候,张鲁身边只有六百人马!

  六百对两百,看上去汉中军占据数量优势,可是,骑卒对步卒有先天的优越性。

  一名骑军在马上往往可以对付两名敌军!

  也就是说,两百名骑军完全可以对张鲁形成威胁。

  逃?万万不能,前方激战正酣,若是主将奔逃,那肯定会使得军心涣散,益州军绝不会放过这等局面。

  既然逃不得,那便只能原地厮杀待援了。

  张鲁懊悔不已,他知道自己太托大了,不该派出所有军马。

  眼下,一伙兵马留在白水城,另外一部全都压了上去,这般紧要的关头哪敢轻易吹动退兵的号角?一个不小心就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唯有以六百亲卫死死顶住骑军的冲锋,等到那边破开盾阵之后才可以唤回人马护驾。

  然而,即便留守在张鲁身边的护卫都是精悍至极的悍卒,可他们毕竟是步卒,手中又没有什么长兵器。

  六百步卒能够挡得住骑军的冲锋吗?

  答案很快揭晓了,在雷铜的冲击下,张鲁亲卫组成的防线一触即溃,连迟滞一下锐气的目的都达不到。

  张鲁惊骇交加,他没想到这股骑军竟然强悍如斯!

  挡不住了,只有逃!

  雷铜眼疾手快,他手中大刀一闪,瞬间砍断了张字大旗,于是同时,他大声呼喝道:“张鲁已死!”

  二百骑军顿时连连应喝,“张鲁已死!”

  骑在马上玩命奔逃的郭方预惊怒交加,有心放声质疑,可身后的骑军又追的太过急迫。

  大军混战之处,刘璋知道大事已成,只要雷铜冲到了张鲁身边,不管他死不死,这场战事的结局便已经注定了。

  “张鲁已死,杀贼!”

  “张鲁已死”

  “张贼已死”……

  此起彼伏的呐喊声触动了汉中军的心弦,他们惊恐地往后军望去。

  原本张字大旗迎风飘扬的地方,一伙骑军正在那里大肆砍杀!

  难道说张鲁真的死了?

  如果没死,将旗怎么会倒下?张鲁又怎么会不见踪影?

  恐慌在蔓延……

  白水城终归还是破了,那城门耐不住三番两次的冲击,轰隆隆一声倒了下去。

  大股大股的汉中军冲入城中,与严阵以待的益州军厮杀起来。

  吴兰这时候完全豁出去了,拼杀到了现在,他早已经忘却了生死,他脑中只有一个信念,这伙混账想夺取他辛苦几十年的成果,破城屠民,那就是想断绝他吴兰的进阶之路。

  从来没听说过那一个丢城的主官还能够再平步青云的。

  夺城之恨不共戴天!

  杀,杀,杀!

  吴兰披头散发,带着一帮残兵败将,与入城的汉中军厮杀起来。

  “呜呜呜”,城外,汉中军突然吹响了号角。

  汉中大将杨昂铁青着脸,他惊恐地发现,适才意气风发的张鲁正策马狂奔而来,在他身后,是不成阵势的军马。

  怎么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顾不得夺取白水城,杨昂第一时间稳住阵脚,这时候,最要紧的却是保证己方人马不受波及,接着,便是收敛残卒。

  “哒哒哒”,张鲁纵马狂奔,终于在亲卫的保护下脱离了危险。

  杨昂满脸疑问,却不好问出声来。

  张鲁涨红了脸,半晌方才说道:“是我大意了,被刘璋的亲卫欺上前来”。

  杨昂叹了口气,谁对谁错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另外一部汉中军完全丧失了战力。

  张鲁遁逃之后,汉中军一溃千里。

  用不了多久,刘璋的益州军便会追到此处。

  杨昂叹了口气,道:“使君,退兵吧”。

  张鲁微微一怔,“这白水城不是已经破了吗?”

  “守军依旧在抵抗,偏偏我们没有时间了,刘璋不会给我们时间了”

  “若是退军,益州军不依不饶,那又该如何是好?”

  “使君宽心便是,一切有我”

  张鲁更是羞愧,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他便是罪魁祸首。

  这时候,汉中军心已乱,只能退军。

  严颜使人紧追不舍,可是,追了十多里,汉中军依旧不慌不乱,这时候,严颜只得收兵。

  此役,张鲁损兵折将,偷鸡不成蚀把米,刘璋倒是出人意料地取得了胜利。

  之前,在众人眼中,益州不过是块鱼腩罢了!

  谁曾想,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刘璋的战力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究其原因,无非是用对了军将,买对了军械,选对了军卒。

  

第680章 天子暴毙

  

  建安三年,张鲁出动三万大军意图夺取益州重镇白水城,城中守将吴兰奋不顾身,硬是拖住了汉中军主力,等到刘璋引军来援之时,益州军突然爆发的战力惊呆了所有人。

  三两日的功夫,刘璋一刻也没有闲下来,后续的辎重兵也已经赶到了白水城。

  得了补给,更换了武器,刘璋麾下的人马才渐渐恢复了几成的战力,那日厮杀,六千益州军折损了两成。

  事后清点一番,计有一千一百三十一人战死,三百八十七人身上有伤,短时间内是无法上战场的,剩余的四千多人马,也是人人带伤,只是伤势较轻,休整了一两个时日便可以恢复战力。

  相对于损失,收获也很是惊人。

  益州军当场俘获敌军两千人,杀死贼军一千一百三十人,缴获辎重无数。

  那一日,若非杨昂引军断后,汉中军的损失还会大上数倍。

  不过,张鲁虽然走了,可散落在田间村头的汉中军还有不少人,这些溃卒如果不能及时剿灭,日后为祸乡间,也是个不小的祸端。

  大军驻扎在白水城的时候,刘璋动员乡民百姓齐齐动手,一起修缮破损的城墙,督造损坏的城门,严颜与李严则兵分两路,各领一千人马围剿乱军。

  城中依然有军卒两千余人,应付可能来临的袭城还是绰绰有余的。

  益州山岭居多,百姓多结寨而居,若是贼人聚众结伙,趁人不备,大有可能破村掳寨。

  三日前,刘璋虽然已经加派人马通知各村寨加强戒备,严防贼人偷袭,可连日来,还是不断有乡民殒命。

  贼祸不除,百姓不得安宁。

  真正的豪门大族都居住在郡城大县之内,等闲流贼根本奈何不了,真正深受其害的却还是那些贫苦百姓。

  无论是吃穿住行,哪一样都需要出门劳作,乡民们无法整日整夜的坐吃山空,他们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流贼不一定会出现,可现实是残酷的。

  饿疯的了溃卒与流寇一道,手持利器,成群结伙地袭击乡民。

  益州与汉中相邻的地方,乡民深受其苦。

  李贤负责白水城以南的乱卒,严颜负责白水城以北的乱卒,两方人马各司其职,然而,益州军数目有限,负责的地域又太为广阔,总是有些狡猾的漏网之鱼兴风作浪,为祸乡间。

  经过几日的整顿修缮,白水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城防功能,只是城内乡民死伤惨重,丁口十去其三,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的。

  休养生息,那也得十年之后才能有效果。

  捕获的俘虏,刘璋并未大开杀戒,只是使人甄别过后,一一看押起来。

  算算时日,后续大军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到时候正好用上这帮兵马。

首节上一节642/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