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99节

  青州军渡海而来,只有寥寥数十骑人马,这点人手自然承担不了追击大军的使命。

  只有将釜山当作诱饵,吸引新罗人围攻,这样的话才能达到最终的战略目的。

  若是堵上城门,新罗王知难而退的话,那甘宁千里迢迢的赶来,岂不是白费心思?

  仅仅杀伤千余军卒,这可不是李贤想要的效果。

  于是,城门内的尸体全部被挪开,地面上重新洒满了铁蒺藜。

  实践证明,从青州带到此处的铁家伙确实有用。

  不管是人还是马,要想打此经过,那就得留下性命!

  洞开的城门像一只致命的毒蛇,喷出了剧毒的蛇芯。

  陡然看去,一切好像唾手可得,只要冲过去,战事就结束了。

  可是,真的这么简单吗?

  新罗人疯狂狰狞的面庞越来越清晰,城头的甘宁却冷静的过分,到了这时候,已经是图穷匕见,各显其能的时候了。

  之前鼓捣出的毒气坛、石灰粉尽数登场。

  新罗王打马立在了一百五十步之外,他身后有数百名精锐的骑卒护佑,然而,更多的人马却是直直地往城池冲去。

  看着一往无前的架势,仿佛要硬生生把城墙撞垮一般。

  千军万马奔腾的局面地动山摇,若不是有甘宁亲自坐镇,若不是之前刚刚打过一次不小的胜仗,说不定城头的守军在这股滔天的杀气面前已经吓破了胆。

  一百二十步、一百步,近了,更近了!

  甘宁双眸微微眯起,寒光乍现,只听他一声令下:“放箭!”

  原本躲在墙垛之后的兵卒搭弓上箭,“嗖嗖嗖”,射出了手中夺命的弓矢。

  这一次的抛射出乎意料地密集,因为甘宁把全部的射手都集中在这第一波的打击上。

  惨叫声、马嘶声、斥骂声不绝于耳。

  奔驰的骑卒中箭倒毙,无助的马匹惊恐地逃亡。

  只是一次齐射,新罗人就付出了五百多人的伤亡。

  沟涧再度填满了尸首,不过他们的躯体倒是为后续人马铺就了一片坦途。

  后来者就这么纵马踏过尸首,冲入了城墙的死角。

  新罗人各级的官吏大声喝斥起来,于是,更加密集的箭矢直往城头而去。

  若是守军还在引弓搭箭,这数千支利矢足以给青州军带来巨大的杀伤力。

  最恐怖的是,密密麻麻、连绵不绝的新罗人不断地奔驰而来,他们箭如飞蝗,完全没有停歇的迹象。

  现在,被压着打的成了青州军。

  新罗军弓手众多,在新罗王的提点下,他们完全豁出了性命。

  没人在乎弓箭的磨损,就仿佛没人在意弓手的性命一样。

  好在甘宁对此早有预料,他麾下的守军在齐射完毕之后全都躲在了铁盾、女墙之后,“叮叮咚咚”,箭矢穿在盾牌上发出不绝于耳地声响,然而,收效甚微。

  除了极少数倒霉至极的家伙,早有防备的的青州军并没有付出太大的伤亡。

  百步开外,新罗王皱起了眉头,城头的箭雨完全停滞了,这是出乎意料的事情,谁也想不到守卒竟然放弃了反击。

  难道说,城内的守军丧失了反击的**?亦或者他们是被新罗的阵势吓怕了?

  不,绝不会这么简单。

  新罗王咬牙切齿,他倒要看看,堡内的汉军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

  城下的新罗军考虑的没有那么深远,他们眼见城头没有任何的反击措施,一时间欢呼嚎叫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以为守军完蛋了。

  可是,就在众人咆哮着往城门冲去的时候。

  一个个黝黑发亮的坛子从城头抛下。

  新罗人从未见过这种阵仗,难道说守军没了滚木擂石,所以拿酒坛来充数?

  只是酒坛虽重,可又能给人带来多大的杀伤呢?

  这是在开玩笑吗?

  有的新罗人已经哄笑起来。

  汉人黔驴技穷,破城就在当下!

  然而,随着酒坛落地,“嘭”地一声闷响,一阵刺鼻、浓郁的味道扑鼻而来。

  方圆十步之内的新罗人一时不慎,闻到了坛内的气体,有的人当即抽搐嚎叫着跌落下马。

  陡然的变故惊住了附近的新罗人。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汉人会妖法?要不然好端端的新罗汉子为何会如此痛苦。

  “小心这酒坛,有古怪”,有灵醒些的家伙提醒着同伴。

  可是,事发突然,新罗人根本难以作出有效的避让手段。

  更要命的是,一个接一个的酒坛从天而降。

  这一次,新罗人惊恐地躲避开来,他们想远离这噬魂夺命的家伙。

  井然有序的队列在毒气坛的袭击下渐渐陷入了慌乱之中。

  当有心人发现只要躲避到墙脚就可以避开古怪酒坛的杀伤范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马躲到了城下。

  殊不知,真正的噩梦才刚刚降临。

  在新罗人还没有缓过气来的时候,一勺勺白色的粉末从天而降。

  新罗人原本抬头张望着,当即让石灰洒了个结结实实。

  石灰落到眼睛,又带起了一片鬼哭狼嚎之声。

  “眼睛,我的眼睛!”

  “快,躲开这粉末”

  不过,一切已经来不及了,新罗大军后续的兵马依旧源源不断地奔赴开来,前军根本无路可退,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城门就在眼前,只要冲过去,只要冲入城内,汉人的阴谋诡计就成了泡影。

  突厥的前军人马是这么想的,新罗王也是这么想的。

  虽然,汉人鼓捣出种种匪夷所思的手段,彻底震惊了骄傲的新罗王,可他早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要是在这时候下达退军的命令,阵亡的部众就白死了,所有的筹划也就功亏一篑了。

  这时候,大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一千之数。

  新罗王的心在滴血,他狠的咬牙切齿,恨不得屠尽所有汉人。

  然而,这一次,城头万箭齐发,严防死守,新罗军若想入城,须得付出极大的代价。

  即便有少数新罗军卒成功入城,面对数倍于己的守军,他们也很难占据上风。

  新罗王阴沉着脸,他已经派出了所有兵马,不成功便成仁!

  临来之前,谁也没想到汉人竟然会将釜山经营的固若成汤。

  早知如此,新罗王说什么也不来趟这浑水。

  现在倒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的话,新罗王将成为一个笑柄。

  思来想去,也许唯一高兴的人就是管亥。

  谁都明白,汉军跨海而来,目标一定是管亥。

  新罗王自己跳出来与汉人厮杀,黄巾军自然喜闻乐见。

  新罗军激战正酣之际,管亥也没有停下。

  临阵对敌,讲究知己知彼,只可惜,管亥对来者知之甚少。

  长久以来偏安一隅,管亥完全摸不清甘宁的来路。

  有心琢磨清楚再行攻城,可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新罗人的攻势看上去声势浩大,其实却难以持久。

  一旦新罗人气力衰竭,那就是青州军反攻之时。

  黄巾军必须在那之前取得战果!

  “攻城!”

  管亥爱护军力,虽说时间仓促,可他还是使人砍伐了树木,制作了建议的云梯、撞门锤。

  盾牌不够,那就用木板来充数。

  临时钉制的木板粗制滥造,可是,新鲜的板料却足以应付城头的箭矢。

  东门守军看到的就一副滑稽的场面:一大群黑白相间的军卒正缓步而来。

  黑的是树皮,白的是树身,军卒的身体全被它们遮住了。

  

第641章 大战

  

  咚咚,战鼓声声催人奋进。【】

  管亥目光如电,他身着重甲,挺身而立。

  大队大队的黄巾军卒越过中军,往东城而去。

  类似的厮杀,黄巾军早已经体验了无数次,他们无惧死亡。

  只不过,这一次对手不再是蛮人,而是同根同种的汉人。

  汉人的军队!

  除了公孙度的辽东军,管亥已经好久未曾看到其余的汉军了。

  异地相逢,没有怀念,只有无尽的杀意。

  城头,步骛闻讯而来。

  相对于新罗王而言,管亥才是一个真正值得尊重的对手。

  青州军跋涉千里,为的就是他。

  新罗军兵力虽多,却都是乌合之众,而黄巾军却截然相反,他们的军卒都是百战精兵。

  六年的时间,足以让一群农夫变成彻头彻尾的屠夫。

  管亥并不是虔诚的黄巾信徒,他加入黄巾,只不过是为了活下去。

  同样,黄巾军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在夹缝中努力拼杀。

  高句丽、百济、辽东,放眼望去皆是仇敌。

首节上一节599/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