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86节

  “啊~!”“将军!”

  “按照秩序上船,使君有旨,扰乱秩序者,杀无赦!”大嗓门的军士在岸边来回巡视者。

  黄忠抽刀而立,一旦发现有扰乱秩序的人,他二话不说,抽刀便砍,不多久的功夫,死在他刀下的亡魂就多了十个。

  看见那些血淋淋的人头,溃败的荆州军胆战心惊,他们老老实实的挨个爬上了船只,在船上瑟瑟发抖。

  最先登陆的那些荆州军倒了血霉,他们靠近河岸又远,距离大火又近,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那些凶悍的青州军正在他们屁股后面大肆砍杀。

  没有人愿意留下来殿后,没有敢回头与青州军决一死战。

  荆州军士气已丧,而青州军士气正旺。

  半个时辰之后,刘表在众人的劝说下,不得不起锚返航,而在岸上还留下了数千名尚未来得及登船的荆州军士。

  一切都来不及了,张绣已经带着人马围了上来。

  刘表北征的第一战,大败,丢失军士两万有余,逃回来的万余士兵心智已丧,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再战了。

  楼船重新回到了航道,刘表等人刚刚松以口气,前方却突然有军士来报,说上游飘来无数的火船。

  刘表大急,这时候荆州水师正挤在一处,前进无路,后退乏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火船疾冲而来。

  “快,快拦住他们!”

  自从蔡瑁将荆州水师断送之后,刘表好不容易才积攒出这么多战船。

  如今,再度遇袭,刘表怎能不急?

  拦阻火船?用什么拦?

  顺流而下的火船很快就把荆州的军船烧了个破破烂烂,冲天的烟雾腾空而起,荆州军淹死无数。

  大火距离楼船越来越近,刘表无奈,只好在黄忠等将的护卫下登上了小船,然后又及时的停靠在岸上。

  众人相顾无言,他们想到了蔡瑁战败的前车之鉴。

  那一年,也是一把火,葬送了数万荆州军精锐,而如今,又是两把火,烧的自己大军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难道荆州天生犯火?

  “刘景升哪里走!”不远处传来一声暴喝,吓的刘表差点跌落下马。

  黄忠大喝一声,“贼将姓甚名谁,某乃南阳黄忠,刀下不斩无名之鬼!”

  来将手挽长弓,嗖嗖嗖,接连便是三支利箭,射完连珠箭之后才听他狂笑道,“某乃张辽是也,黄忠受死!”

  黄忠心中大恨,刚才他为了救护刘表,身上已经中了一支乱箭,如今眼前又是三支连珠箭,他只好奋起全身精力,挥刀砍落了其中的两支。

  另外一支黄忠避无可避,只好硬挨了一下。

  “啊!”黄忠没想到张辽的劲道竟然这么大,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腰肢被一支箭穿了个透心凉。

  若论箭术,黄忠又何惧他人?

  只是,眼下战况紧急,根本容不得黄忠施展,否则的话,黄忠定会让张辽手忙脚乱。

  急切间,荆州军大乱。

  “汉升莫急,某来也!”文聘身着亮银甲,手中挥舞着一口磨盘大斧。

  “砰!”“砰”“砰”文聘连出三招,每一下都重重的砍在了张辽的兵刃上。

  张辽善使大枪,与文聘战的激烈。

  几十个回合下去,不分胜败。

  正在此生死攸关的时刻,张绣也赶了过来。

  “狗贼!留你狗头,来日某再来取下!”文聘察觉到刘表已经逃的够远了,冷飕飕的丢下一句大话,这才携起黄忠跑入了芦苇丛。

  “刘景升就在前面,杀呀!”

  “杀!”

  接连大败,荆州军已经吓破了胆,而青州军士气大盛,此消彼长之下,青州军杀意更盛。

  南阳,曹操怎么也没想到刘表声势浩大的进攻说败就败了。

  八万大军呀,虽说算上辅兵有夸大的成分,却也是南阳青州军的数倍。

  本以为就算刘表无能,却也可以拖住青州军几日。

  等到双方两败俱伤之时,便是曹军大获全胜之日。

  谁曾想,这一日,消息传来,刘表败了,已然逃回荆州去了。

  曹操问题之后失魂落魄,他这才明白,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坏了大事!

  若是曹军加紧行程,又怎么会让青州军得空偷袭荆州军?

  现在倒好,青州军胜了,刘表遁逃,曹操只能一人面对强敌了。

  这可如何是好?

  县,荀下了一道谁也想不到的命令将县所有的人口钱粮搬到长安!

  眼下青州军虽未赶到,但是,谁也不敢保证青州军会不会按兵不动。

  只有坚壁清野,日后青州军才无法就地补给,而曹军则可以放心的应付来犯的人马。

  反正经过数次动乱,长安城已经今非昔比,城内空下了大片的住宅。

  之前荀命人粗略的统计过,县的人口只不过八千有余,偌大的长安城,昔日可是有百万人口,区区八千,只不过是滴水入缸罢了。

  不过刚下这道命令的时候,荀攸还是提出了异议,“叔父,只怕此计会大损关陇民心!”

  荀微笑,“不然,只是让他们暂时离家,又不是永远待在长安城,只要渡过危机,他们还是可以回来的”。

  “可是叔父~~”荀攸还想再劝。

  “公达莫忧,百姓的物品,我会使人登记造册,绝不容人妄动,但凡强掳百姓财产者,立斩无赦!”荀早就想到了种种的预防措施,他不但要借此机会断绝到荆州军的补给,甚至还要一举收复关陇之地的民心!

  董卓以来,凉州军暴虐凶残,只要兖州军略施小计,便可尽收民心。

  荀环视四周,道:“你们以为如何?”

  “此计釜底抽薪,肯定大大出乎李贤意料,计是好计,只是一定要严令士卒,不可有侵扰百姓之举!”

  “那是自然,我会让子恒将军亲自巡视,发现一个斩一个,发现一双斩一双!”

  “如此以来方才妥当”

  “你们若是不放心,自然也可以跟随子恒将军一同巡视”

  曹操出征南阳,兖州、河东自然要留人看守,这是他的老巢所在,不容有失。

  荀定下迁徙之计,虽然有些劳民伤财,却也不是全无用处。

  毕竟,曹军主力已经尽数南下,万一青州军抽调兵马来犯,兖州只能严防死守。

  说到底,兖州军力还是有些不足。

  军力为何不足?

  这又要归咎于粮秣不多上面了。

  粮秣?

  南阳有的是!

  于是,曹操南阳一行势在必得,否则的话,兖州便陷入无军key、无粮可食的死循环。

  秋冬接替,正是农闲的时候,战事开启,李贤决定征召军卒。

  幽州、冀州不同青州,他们不熟悉李贤的政策。

  因而,为了收买人心,李贤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命人在河北诸城贴出了大量的招兵告示。

  上面的各项政策非常诱人,比如说:一人当兵,全家免税;一户出粮,来日三倍还之。

  就是说,假若现在河北的百姓为汉军提供了一斗的军粮,那么来日李贤就要还给那户人家三斗的粮食。

  这一条,有点儿商鞅变法,取信与河北百姓的意思。

  其实,李贤并不缺粮秣,他只是想通过此举取信于民,让百姓信服自己。

  空有疆域而无民心,毫无用处。

  吞并河北数郡之后,太史慈一直严控军卒,防止他们触犯军法,可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时间一长,难免有人心存侥幸。

  几日前,便有军士强掳百姓,太史慈核查之后,亲手砍下了那几个军士的脑袋,然后又去受害的农户家里赔礼道歉。

  掌管数万兵马的都尉亲自道歉,这让百姓惶恐不安。

  不过,闲暇之于,百姓开始思量。

  这伙兵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倒是难得的精兵。

  击败刘表之后,摆在李贤面前的有两条路,其一便是攻!趁着曹军主力南下之际,力所能及的占据地盘,收拢百姓;其二自然就是守了,曹军长途跋涉,兵力补给困难,相对于四面撒网,处处用兵的方式,只要守住南阳,对于曹军而言便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下邳,李贤高居上首。

  陈宫低声汇报军情:“使君,据暗营来报,曹操的五万大军已经往南阳而来,只需要半个时日就可以直扑宛城”。

  刘表败退之后,曹操没了指望,只能大举进犯,试图一举破城。

  “喔?你有何计?”

  “臧霸臧将军一直叫嚷着要荡平兖州,长此以往,只怕士气不振”

  “是我疏忽了,没有向他们讲明白当今的局势。不过依你之见,开阳军如何?”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该让他们出马了”

  “计将安出?”

  “曹操南下,兖州必然空虚,如今河北已定,可使开阳军、玄甲军共击兖州,必要时,子龙将军也可出马”

  “嗯,也罢,是该然他们动一动了!”

  定下决断之后,李贤没有刚愎自用,他唤来徐庶等人,又与他们敲定细则之后,方才下令大军出击。

  玄甲军、开阳军两军合计两万有余,算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只要他们稳扎稳打,曹军断不可敌。

  翌日,臧霸、徐和告别李贤,领军出击。

  大军进展迅速,没几日便进入兖州境内。

  由于主力南下之故,青州军几乎无人能敌。

  潼关,关陇之地的咽喉所在。荀面色凝重,他没想到汉军竟然在几天之内就攻进了兖州,更没想到刘表竟然败了,而且败的莫名其妙。

  几年前,李贤不过是一个县尉,如今竟有如此强军,哎呀呀,当初就应该不计代价杀了他!

  南阳郡,曹操闻听战报,勃然大怒,,片刻之后他忽然招手唤道“来人”。

  “大将军有何吩咐?”

  “有什么新的消息传过来吗?”

  “就在刚才,几个商贾回报说他们在附近发现了青州军马”

  “哼?故技重施吗?我可不是刘表!”曹操心中不敢怠慢,嘴里道:“可曾探明是何人属下?”

首节上一节586/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