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50节

  河内张扬不明白李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想了许久也想不明白,正纠结的时候,荆州使者来了。

  对方的来意,张扬心知肚明,他笑道:“刘景升兵多将广,难道也怕李贤吗?”

  “张使君此言差异,李贤虽强,荆州却不畏惧,反倒是张使君,身处四战之地,早晚面临刀兵之祸!”

  张扬嗤之以鼻:“妖言惑众,休拿大话诈我!”

  “既然如此,张使君保重,在下告辞了”,说罢,荆州使者抱拳作揖,抽身离去。

  张扬目结舌,他只是习惯性地拿捏了几句,荆州使者就要走?

  这不符合常理呀!

  不行,绝不能让荆州使者离开,李贤的强大,早已经让张扬心惊胆战。

  若是惹恼了刘表,河内拿什么来抵挡李贤?

  袁绍尚在的时候,张扬并没有迫在眉睫的感觉,可是,袁绍战死之后,张扬方才意识到,只要李贤愿意,青州大军随时可以开赴河内!

  河内是张扬的河内!

  张扬绝不能容忍任何人将其夺走。

  想到这里,张扬急忙前行几步,抱拳道:“尊使留步,是在下失言了”。

  荆州使者回转过身,嘴里道:“使君何出此言?”

  张扬知道,自己刚才将对方得罪的狠了。

  也罢,谁让河内弱小呢?这时候低头就是了,“李贤狼子野心,河内愿与荆州共进退”。

  “使君想明白了?”

  张扬深深颌首:“想明白了”。

  荆州使者这才说道:“李贤虽强,却只是一介寒门,只要各地联起手来,李贤绝无活路”。

  张扬不无期待地说道:“兖州那里,不知刘使君有何打算?”

  “刘使君有意与曹孟德联手,共同解决李贤”

  张扬大喜,“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河内与冀州相邻,荆州使者打算套取一些情报:“临行之前,我听说李贤已经抽身归返,河内可有青州军的动向?”

  张扬急忙颌首:“青州军夺取冀州四城之后再无动静,我已派人密切关注,一有情报,即刻报来”。

  “击杀袁绍之后,李贤手中已经有四万兵马,他想做什么?”

  “琢磨不透”

  “难道是坐山观虎斗?”

  “有这可能”

  荆州使者冷笑:“李贤也不怕夜长梦多,冀州可是个好地方,辽东公孙度早就垂涎万分了”。

  张扬眉开眼笑:“我倒是希望公孙度与李贤反目成仇,这样的话,青州军便不会前来滋扰了”。

  荆州使者不置可否,他摸清张扬的态度之后便心中有数。

  刘、曹、张三家联盟即将成行,具体的盟约细则有待进一步商议。

  与此同时,一支规模极大的商队出现在庐江。

  商队是李贤的商队,常年来,靠着独特的海货、甘醇的高粱酒,李贤牟取了不少银钱。

  李、孙联姻后,李氏商队在庐江畅行无阻,便是税收都格外优惠。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这一日,一伙悍匪陡然出现,劫了货物。

  随行的护卫虽然竭力抵抗,可是,耐不住人多势众。

  谁是幕后主使?

  商队的货物价值数千贯,可是,这种价值很难引起李贤的关注。

  丢了货物,护卫难逃其咎,他们将所有的责任推到了河盗身上。

  开什么玩笑?

  长江流域最大的河盗锦帆贼甘宁已经降了李贤,谁还敢与李贤作对?

  如果说,第一支商队被劫只是偶然,那么,后来又发生的两次事情就令人恼怒了。

  徐州、孙策都派出了兵丁护送,可是,河盗还是得手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有内应!

  消息传出,甘宁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水军驻扎在广陵的时候,尚且平安无事,现在,大军移驻朐山,庐江就冒出个河盗。

  甘宁觉得有必要揪出罪魁祸首,“步鹫,庐江出了这事,孙策一定会给我们一个交待,不过,我会向使君建议,由你查出真相”。

  步鹫应诺:“得令”。

  庐江郡,孙策正忙着征讨荆州,没想到竟然冒出商队被劫的事情。

  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就算傻子也知道,其中必有缘故,说不定是有人故意挑拨李贤与孙策的关系!

  有了这种考虑之后,孙策知道自己必须给出一个交待。

  步鹫南下之后,孙策很快便得了消息,他让麾下兵马竭力配合,务必要查出真相。

  步鹫是临淮淮阴人士,他在甘宁麾下如鱼得水,奇袭涿郡一役更是立下不小的功勋。

  此番,授命查出商队遇袭的真相,步鹫不敢有半点大意,“魏由,你带几个弟兄过河通禀一声,便说我奉命前来调查商队遇袭一事,并无他意”。

  “喏!”

  魏由便是商队的负责人,货物三番两次出事,他却平安无事。

  “记得,要将地形打探清楚了再回来报于我知晓。嗯,再找当地土人,将河盗数目,头目,行止,一一查明,不可轻忽。”

  魏由应道:“将军放心,属下必不辱命。”

  步鹫点头目送魏由出去。

  魏由去了一日不到便飞鸽传书,裁成细长条的帛布上密密麻麻写着商队遇劫的各个环节,详细得让步鹫对魏由简直是刮目相看。其实以魏由的能力根本无从查出到底是谁泄漏了商队运送路线之事。只是魏由知道,既然商队发生了意外,那么买家韩氏肯定逃不脱干系。

  得到步鹫的许可之后,魏由决定到韩府一试。

  韩氏见魏由找上了门,丝毫不予理会。

  早前韩氏与商队所定的合契数额高达万金,谁知第一批货便被河盗劫得一干二净。韩氏以未见到货物为由,拒绝结清尾款。

  虽然合契上并未说韩氏负责运送,可是魏由坚持是韩氏里出了内鬼,谁曾想韩氏竟然嗤之以鼻。

  韩氏嚣张自有嚣张的本钱,中郎将韩当便是韩氏之人。

  不过,魏由也毫不含糊,他一定要韩府掌事的告知查探进度,否则的话便要报与孙策知晓。

  一开始,韩府不予理会,这是,这一日,魏由居然怀了一把短刀进韩府,吓坏了韩府的管家韩成。

  韩成道:“魏兄何必如此呢!”

  魏由道:“韩兄,我受将军之命彻查此事,至今为止一筹莫展。与其蒙羞而死,不如今天借你们个地方,让我自裁吧。”

  韩成心道:不过一介武夫罢了,也知道蒙羞?不过他心里虽然这么说,脸上却还是堆笑,道:“魏兄啊,你我相识一场,你看我像是不尽力的人么?你这么一来,实在让我也很难向家主交代。”

  魏由道:“那便一起死?黄泉路上也好有个伴。如何?”

  韩成心道:你还真赖上了……

  干笑几声,韩成开动脑筋,琢磨着如何稳住魏由,忽而,家仆来报,说是有人找魏由。

  魏由也吃了一惊,怎么找自己的人居然到了韩府?

  难道是步鹫?

  等到了后门见到了来人,魏由的嘴张得更大了。来人居然是丁氏的管家丁戚。当初魏由受命卖货,韩、丁两家开出的价格相差无几,价格倒还是丁氏高些。只是魏由收了韩氏的贿赂,卖给了韩氏。此时他见丁戚前来,不禁有些心虚。

  丁奉素来与韩当步合,孙策调解多次也未能如愿。

  丁戚自从上次的大买卖输给了韩氏,回去之后被丁奉一顿好骂,一度头也抬不起来。自从得知商队被劫,丁戚高兴了好久。只是要想将功赎罪,恐怕还得将李贤这个客人从韩氏手里抢过来。

  丁戚请魏由喝花酒。

  两人喝了几杯花酒,丁戚见魏由有些酒意了,便摒退歌女乐妓,对魏由道:“我听说魏兄为了那批货的事,天天往韩府跑。”

  魏由满目赤红,道:“丁管家的消息倒也灵通。”

  丁戚一声冷笑。

  魏由疑道:“丁管家这是什么意思?”

  丁戚冷笑道:“我这是笑你傻呢。”

  魏由大怒,就要拔刀相向,被丁戚一把抱住。

  丁戚道:“魏兄弟也是聪明人,怎么就看不出来呢!兄弟我这是替你着急啊!”

  魏由冷静下来,心想:反正吃了他的酒,且听他一言。

  丁戚见魏由听他细说,当下低声道:“魏兄弟啊,商队的货物可不是小数,这路上也不曾张扬,谁知道你们走的哪条路?怎么就被劫了呢?”

  魏由长长叹了口气,抓起一条鸡腿放在嘴里大嚼。

  丁戚道:“小弟替兄弟打听了。”

  魏由登时直了眼,看着丁戚。

  丁戚道:“这事其实是韩氏的内鬼,故意串通了河盗……”

  魏由猛地一拍桌子,恨声道:“我说这小子怎么看我总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原来是这里算计大爷呢!”

  丁戚道:“你去找他他定然不认帐。不过小弟这里可是有证据的。”魏由道:“丁兄弟说来听听,若是属实,必有厚报。”

  丁戚早有准备,从随身包袱里取出一卷竹简。

  魏由展开竹简,头片上烙着一个“韩”字,仔细一看居然是流水账目。

  丁戚手指落在紧紧相邻的两片竹简上,道:“魏兄你看,这注明了是徐州的货。”

  魏由点了点头。

  丁戚继续道:“这又注明的是从下邳运来的货物。”

  魏由又点了点头。

  丁戚道:“我丁氏也走下邳这条路”。

  魏由酒醒了大半,“这又如何?”

  “魏兄愿意相信也好,不愿相信也罢,兄弟言尽于此!”

  魏由其实已经确定了,就是韩氏搞的鬼。

  丁戚见大功基本告成,又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只有十来片串成,塞在魏由手里。

  魏由一看,居然是南门附近一栋二层小楼的房地契,心跳顿时快了不少。丁戚道:“只要你把买铁的合契与我们签了,这就是你的。你我兄弟,我再送你五个女奴,各个都是国色天香。如何?”

首节上一节550/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