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34节

  青州军来了,两百步,一百步,五十步,近了,更近了。

  三千名兵卒在陈武的统领下瞬间冲来。

  鞠义振臂高呼:“儿郎们,富贵荣华只在今日!”

  留给青州军的时间着实有限,城外,冀州军的数量足足是他们的两倍,一旦壕桥铺设完毕,青州军便要谋划退军一事,否则的话,袁绍会很高兴地动用数倍兵力将其剿杀。

  冲锋,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撕裂袁军战阵,这样的话,才有可能取得大胜。

  城头,李贤屏住呼吸,陈到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陈武能否达成预定目标?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

  冀州中军所在,袁绍怒发冲冠:“三五千兵马竟让五百军断了壕桥,废物,真是一帮废物”。

  “主公息怒,当务之急是修缮壕桥,增派援军,否则的话,单靠先登一营人马,压根撑不了多久”

  袁绍心中明白,冀州军名义上还有两千兵马,可是,真正能征善战的兵马只有先登一营,其余兵马打打顺风仗尚且可以,逆风仗,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够撑多久。

  牙齿咬的咯咯作响,袁绍嘴里道:“李贤小贼着实可恨,如果能够擒获他,我一定要把他扒皮抽筋!”

  许攸皱起眉头,道:“使君稍安勿躁,我冀州军兵多将广,李贤绝不是我们的对手”。

  “三千五百兵马,李贤小瞧了我们!”

  “青州军开门出击,此乃一举两得之举”

  “何解?”

  “其一,李贤需要将之前出城的那伙人马接入城中,久战必疲,再拖下去,青州军可能连退都退不走;其二,进一步扩大战果,我方器械已然折损大半,这时候出城的兵马一定不会放过剩下的部分”

  “这该如何是好?”

  “只能让先登营死守待援了”

  袁绍叹了口气,让军校依样传达军令。

  城下,先登营已经与出城的青州军混战起来。

  为防误伤,青州军、冀州军都没有使用长弓。

  敌我混杂的情况下,贸然使用长弓,最大的可能就是形成误伤。

  李贤与袁绍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受困于各种因素,一场十多万人的大战竟然演变成这副模样,便是袁绍都觉得很是意外。

  这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

  白耳军冲入敌阵之后,奋勇杀敌,一身气力消耗大半,紧要关头,若非陈武来援,白耳军的伤亡数字定会攀升一倍。

  精锐对精锐,白耳军对上先登营,颇有些针尖对麦芒的感觉。

  唯一不同的是,白耳军有帮手,先登营没有帮手。

  在袁绍痛惜不已的目光中,一名名先登死士倒下了,而白耳军已经深入战阵。

  “壕桥还有多久才能修好?”

  “半刻钟”

  “太慢了,谁能加快速度,重重有赏!”

  “喏!”

  厮杀到现在,城墙上下,到处都有敌我双方混战的身影,袁绍阴沉着脸,他一言不发,冷冷地注视着胶着的战场。

  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袁绍很不满意。

  其实也不怪袁绍恼怒,这么多人马派了出去,可却仅仅取得了一个不败不胜的局面,甚至连先登营都有覆灭之忧,这搁到谁头上都难堪的很。

  要是结合之前失利的战事,那就更是令人恼怒了。

  冀州军总共折损了五千多人马,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要知道,冀州虽然号称二十万大军,可是,真正上阵厮杀的兵马只有九万人,战死五千,等于折损了半成兵马,而青州军付出了什么代价?不过千余人!

  悬殊的战损比例一直让袁术压抑不一,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场大胜!

  可是,战况如此,如何改变?

  这时候,先登营八百军卒只剩下五百人,鞠义厮杀在最前方,左右两侧,军卒人人带伤。

  在这样下去,先登营真有可能全军覆没。

  危急关头,一阵“隆隆”地马蹄声出现了。

  袁绍脸色大变:“谁的骑军”。

  传令小校大喜过望:“使君,是三公子的人马!”

  袁绍松了口气,“袁尚何在?”

  “三公子即刻就到”

  “好,好,好”,袁绍连连颌首,这时候,能够多添一份力量,胜算便多大一分。

  须臾,袁尚拍马赶来:“父亲,孩儿有罪”。

  袁绍哼了一声,道:“何罪之有?”

  “大军行迹匆匆,未能布置妥当,以至涿郡城失守”

  “哼,滚起来,念你初犯,此次准你戴罪立功”

  袁尚大喜:“多谢父亲!”

  “暂且留在我身边待命吧”

  “喏!”

  “轰隆隆”,壕桥修缮完毕。

  青州军虽然竭力破坏,但是,却还是阻挡不了壕桥的搭建。

  袁军士卒兴高采烈:“使君,壕桥已成”。

  “还愣着干什么?杀过去啊!”

  “高览何在”

  “末将在”

  “我准你戴罪立功,只要夺下高唐城,前事一笔勾销,我会在你的功绩薄上好好地记上一笔”

  高览记得起来:“为使君效死!”

  “去吧”

  “杀,杀,杀!”

  高览带领大军抽身离去。

  袁尚着急上火:“父亲,我呢?”

  “不急,暂且用不到你”

  袁尚心急如焚,“什么时候才需要我?”

  “闭嘴,再敢嗦,那就滚回冀州去”

  袁尚再不敢言。

  城下,鞠义的先登营人人带伤,他们承受着三倍于己的夹击。

  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再强壮的汉子也也会疲劳。

  袁尚的出现恰到好处,数千兵马,愣是为先登营增添了不少士气。

  哪怕是死,先登营也要死的轰轰烈烈,这就是先登营的信条。

  等到壕桥搭建完毕,先登营彻底欢呼起来。

  “援军至矣!”

  “壕桥成坦途,青州军必退!”

  “杀,杀,杀!”

  先登营筋疲力尽,可还是奋起余勇,施要击退青州军。

  城头,李贤见势不妙,只得遗憾地鸣金收兵。

  “叮叮叮”,清脆的金锣响起。

  虽然未能毕其功于一役,歼灭先登营,可是,出城的兵马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器械焚烧殆尽,先期抵达的两千柄袁军伤亡殆尽,短期内难以再战。

  陈武、陈到早已经合兵一处,听得退兵锣响,他们不再恋战,急令军卒退却。

  青州军打算抽身而退,鞠义岂能袖手旁观?

  “冲过去,夺取城门!”

  青州军边退边战,速度缓慢,而鞠义的先登营好像牛皮糖一般紧紧地黏在后头。

  两百步开外,高览统领大军已经冲了过来。

  无奈之下,陈到、陈武亲自殿后。

  “放箭!”情况紧急,必须加以阻挡,否则的话,一旦袁军趁势夺城,李贤可就弄巧成拙了。

  “风,大风!”

  歇了好一阵子,弓手全都恢复了气力,他们将目标放到了护城河两侧。

  “嗡嗡嗡”,箭矢不要钱一般倾泻而下。

  饶是袁军防护得当,准备周全,却还是有人中箭身亡。

  “冲,快冲,只要冲到城下,守军的箭矢就没用了”,高览歇斯底里,他已经是败军之将,这一次好不容易得到了洗刷耻辱的机会,必须加以珍惜!

  青州军箭如雨下,竭力阻挡,可是,高览还是追上了陈到!

  这可如何是好?

  关闭城门?

  城门附近还有数百军卒未曾入城,连陈到、陈武两员大将都未曾退却,谁也不敢贸然下令。

  “使君,袁军已至,可否关闭城门?”

  李贤深吁一口气,似笑非笑:“不,传令下去,让白耳军即刻入城,陈到、陈武不得有误”。

  “可是城门……”

  “我自有应对之策”

  陈到、陈武接到军令之后不敢怠慢,他们匆忙入城,可是,冀州军也来了。

  城门没来得及关闭,大队大队的冀州军便疾冲而至。

  “速退!”

  城头,陈到、陈武一声呼哨,原本与冀州军纠缠到一处的青州军卒便急退数步。

  “蹬蹬蹬”,在冀州军反应过来之前,所有军卒都躲入了藏兵楼内。

首节上一节534/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