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3节

  “好,一万斤钱货,五百石粮秣,还有足够大军北上高句丽的船只”

  李贤笑着补充道:“我会向北海相请缨,一路礼送你们出境”。

  这就是“护送”的另外一种说法了。

  管亥微微颌首,却又摇头说道:“你不过是一个小小游缴,哪里能凑出这么的粮秣?我该怎么相信你?”

  李贤大笑:“你别无选择”。

  管亥脸色急变,半晌之后才咬牙说道:“也罢,我暂且信你一回,如果你胆敢骗我,我管亥在此立誓,一定把你介亭上下人丁杀的鸡犬不留!”

  李贤的语气也冷漠起来:“我李贤不是吓大的,信不信我全在于你。”

  说罢,李贤转身打马离开,适才口头达成的协议一拍两散!

  管亥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把李贤喊回来,毕竟一万斤钱货的事情干系重大。

  一不小心,三万人马就会分崩离析。

  李贤虽然走了,可他给管亥指出的路子却让黄巾军的渠帅陷入了沉思。

  钱货换米粟的交易到底要不要进行下去?

  李贤刚走没多久,又有哨探来报,说在另外一个方向发现三千名官军。

  管亥心烦意乱,一个李贤就够他头疼的了,怎么又冒出来一支官军?

  有了这两支人马,都昌城无论如何也是攻不下了。

  不止是管亥想到了这一点,其余的贼寇也想到了。

  一时之间,贼寇大营中弥漫着一股低迷的气息。

  李贤并没有离开的太远,他麾下的两千人马距离管亥的大营不过三里。

  “报,大喜,都昌北门、西门同时出现官军的旗帜,我们的援军来了!”

  两股官军同时来援的消息让都昌城内的人马信心倍增,长期以来坚持在城头抵御贼寇的孔融更是惊喜过度。

  “来的是谁?”

  “一部人马由太史慈头前带路,看模样应该是平原相刘备,另一路人马打着李字旗号,来路不明”

  贼军三番两次攻上城头的时候,孔融其实已经绝望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都昌城能够坚持多久。

  粮秣虽然充足,然而防御的器械却消耗殆尽,而守军更是人人带伤,无奈之下,城内的青壮轮番上阵,等到后来,连壮硕的妇人都帮着运送器械。

  要不是军民一心,都昌早就破了。

  即便如此,可孔融明白,按照城下贼军的攻击强度,也许再用几个时辰,郡城就将易手了。

  哪曾想,绝境之下,忽然柳暗花明。

  先是贼寇后继乏力,借着便是官军来援。

  一定还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不然的话,穷凶极恶的贼寇断然不会轻易放弃。

  城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孔融有些好奇。

  贼军虽然没有撤走,但是,都昌城内的守军都明白,管亥已经是强弩之末。

  地狱般的二十天终于熬了过去,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都昌城内的军民几乎是用一己之力抵挡住了三四万贼军的轮番袭击。

  孔融虽然不熟战阵,可每一次都坚守在城头,他的存在,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守军的信心。

  如果换做另外一名主将,说不定都昌早已经易手了。

  

第84章 张飞冲阵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孔融在心中暗下决心,不管来人是谁,他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对方回报。()

  都昌西门外,刘备打马而立,身后的三千名军卒已经严阵以待,只等他一声令下便挥军杀出。

  对面的贼寇不见慌乱,他们在各自头目的指挥下变换战阵,前军作后军,后军做前军。

  刀盾手、弓箭手在前,长枪兵紧随其后,一旦官军来袭,黄巾军便可从容抵挡。

  刘备叹了口气,道:“管亥确实有一手,这伙贼军不容小觑”。

  关羽冷晒:“土鸡瓦狗尔”。

  张飞大笑:“大哥,我的长矛早已经饥渴难耐了”。

  唯有太史慈较为理智,他说道:“如果我所料不差,对面的人马应该是管亥的嫡系,也是其最精锐的部众”。

  听说是贼寇精锐,反而激起了张飞的好斗心,他跃跃欲试,道“大哥,我去冲他一阵?”

  关羽虽未开口,可眸中腾起的战意却将他的意图表露的一清二楚。

  战?冲杀一阵?

  在辎重营那边厮杀的再激烈,都昌的守军看不到,孔融也瞧不见,可如果就在城下厮杀呢?

  起码可以让城头的守军看到他刘备确确实实在努力救援,进而让孔融感恩戴德。

  寒冬腊月的,刘备辛辛苦苦为的不就是名跟利吗?

  倘若能够谋求利益最大化,何乐而不为?

  刘备只是稍一犹豫,便下了决心:“也罢,去试试他们的斤两,记住,不可恋战!”

  张飞大喜:“大哥,你就瞧好吧”。

  说罢,张飞便领本部八百兵马径自出阵,直往贼寇军阵而去。

  两军相距不过几百步,张飞正欲骂阵斗将,哪曾想对面贼军裨将正窝了一肚子火,眼瞧着张飞来犯,顿时勃然大怒:“放箭!”

  黄巾军弓手顿时弯弓搭箭,兜头便是一阵箭雨。

  张飞“呀呀”咆哮,却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跟贼寇讲道理吧。

  好在平原军步卒人人都有一支圆盾,盾牌不大,但在这关键时刻却可以派上用场。

  “咄咄咄”,绝大多数的箭矢要么落空,要么插到了盾牌之上,只有寥寥几支穿过缝隙,伤到了军卒。

  不得不说,刘备训练兵卒还是颇有一套的,即便是中箭受伤,平原军也极少有人脱离战阵。

  伤势轻些的军卒,咬紧牙关,紧紧地跟着大部人马,依旧往前冲锋,伤势重些的,他们不哭不闹,只是待在原地,等候友军的救援。

  三轮箭矢过后,狂怒暴躁的张飞终于冲到了贼人阵前,他大声咆哮,道:“啊呔,吃你张爷爷一矛!”

  对面贼寇躲之不及,只得拿起盾牌硬顶了这一击。

  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盾破,人亡。

  “啊呀呀!”张飞手腕蓦然发力,竟然把贼寇的尸首高高地扬了气力。

  官军士气大振,贼寇为之胆寒。

  短短的一瞬间,张飞几乎是用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局。

  八百名平原军卒宛若下山猛虎,凶狠地冲进了贼军的阵列之中。

  然而,管亥麾下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

  杀了一个,立刻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贼寇涌到前头。

  张飞矛出如电,刺死了一名又一名贼寇,可对面黄巾军的战阵依旧没有丝毫溃退的迹象。

  “天公护我,必斩官贼!”黄巾部众大声传唱着太平道的战歌。

  类似于精神麻醉效果的战歌激起了贼寇残存的战斗力,面对数量不多的官军,他们终于露出了凶狠的獠牙。

  对付乌龟壳一般的都昌城,黄巾军早已经憋屈了这么些时日,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一个能够近战厮杀的对手,贼寇们都卯足了气力。

  “杀他娘的!”

  “杀贼!”

  两方人马同时发出冲天的呐喊声。

  从表面上看,张飞的兵马层层推进,一直杀的贼寇退了又退。

  可如果你仔细琢磨,你就会发现,张飞已经把贼寇的军阵冲出了一个“凹”形。

  一旦两翼贼寇及时包抄,张飞极其部众就要面对三面夹击。

  情况不妙呀。

  管亥麾下兵马的精锐程度还是超出了刘备的想象。

  名利再重要,那也不如张飞的命来的重要!

  刘备很明白,只要张飞在,以后名利双收的机会多了是,可若是张飞折损了呢?

  即便从孔融处讨得更多的好处,刘备也不会有半点喜色。

  人与物,孰轻孰重,刘备分的很清楚。

  有人在,才有可能,人若是不在了,空有名利,却也只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长久不得。

  如今,眼瞧着张飞渐渐进入了贼人的陷阱,刘备当即下令:“二弟,你速速去把三弟引回来,不能让他中了贼人的奸计”。

  关羽是个聪明人,有些话根本不用说的多明白他就理解的很清楚。

  得了刘备吩咐,他当即一夹马腹,拖着青龙偃月刀便往前冲去。

  在关羽身后,八百步卒不快不慢,紧随其后。

  眼见张飞入瓮,贼将本以为已经得计,正要收拢口袋,将其干掉,哪知道官军主将竟然有所警觉,又派出一路人马。

  与大开大合、横冲直撞的猛张飞不同,关羽刀势刁钻,往往一击毙命。

  瞅见关羽来援,张飞不喜反怒,“二哥,又是你!”

  关羽淡然锊须:“不是我还能是谁?你回首往左右瞧瞧便知道了”。

  张飞依言施为,这一看之后他顿时脸色大变,“呔,好奸诈的贼子!”

  张飞只是喜于阵前厮杀,可不代表他是个蠢货,贼军的口袋阵他如何看不明白?

  之前只不过是当局者迷罢了,如今关羽这么一提点,他当即恍然大悟。

  关羽这才说道:“不要恋战了,退回去吧”。

  张飞羞愤交加,适才若不是关羽来援,他岂不是会陷入贼军重围,即便他武艺非凡,可以杀出重围,可他身后的兵马怎么办?

  要知道这些兵马可都是刘备的心头肉呀,折损过多,岂不是凭白折损自家实力?

  “退!”

  关羽跟张飞一心撤离,途中贼寇再无拦阻之力。

  这伙官军不好对付。

  贼将略一沉思便下了决断,他们退便退了,不能再追击了。

  

首节上一节53/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