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491节

  太史慈麾下军将正在磨砺军士,忽而,一名军校狂奔而至。

  太史慈不解:“何事如此惊慌?”

  那军校深深吸了一口热气,稳了稳身子,嘴中道:“回将军,探马来报,城北十里处发现贼骑踪迹!”

  “嗯?”太史慈眉头一皱,对麾下部将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之后,嘴里朗声说道:“贼骑欲往何处去?”

  挥袖擦了擦满头的大汗,军校不确定的说道:“贼骑来去如风,从不滞留一地,他们欲往何处,小人不得而知”。

  “哼”,太史慈表情冷冽,道:“区区五百人而已,若不能将其聚而歼之,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说罢,太史慈不慌不忙地站起了身子,嘴里道:“这几日都昌城许进不许出,严防奸细入城”。

  “喏!”

  “使君已经让赵子龙北上相助,骑军不日将至,诸位有何高见?”

  周昌环顾四周,道:“将军,贼子长途跋涉,肯定疲惫不堪,要是我方主动出击,趁他立足未稳之际,狠狠的打他一家伙,说不定能收到奇效。”

  太史慈欣然一笑,不否认也不认同,又把目光投向了郑方,经过片刻的思考,郑方已经理清了来龙去脉,结合城中的防备情况,他却沉声说道:“周将军所言不差,可那贼军绝非等闲,他们远道而来,肯定有了万全的准备,再者,都昌城防虽日夜加固,可也经不起几路大军的连番攻击,若我所料不差,一旦贼骑瞥到空档,袁绍的大军一定会倾巢而动,青州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袁绍若是动了,只怕曹操也不会坐视不理……”

  剩下的几句话虽然没有说出口,可其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贼将能够无声无息地潜入青州,这说明贼骑早有准备,明面上,贼人不过五百人,可是,谁也不知道袁绍的后续人马什么时候会开赴而来。

  若是出城偷袭,那就要做好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准备。

  淡淡的笑了笑,太史慈嘴中道:“先生老成持重,是为稳重之道,周昌冲劲不减,是为诡道!可如今城外只有这一路人马,若是此时不出城杀他个措手不及,等他们聚齐了人马,再想出城可就是难上加难了!”

  太史慈的意思也很明白: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的意思还是狠狠的****一家伙!

  太史慈的话音刚落,周昌前行一步,颌了颌嘴,正欲开口相赞,可当他瞥到郑方的脸色之后,不愿生事的他也就禁口不言,顿足不动了。就在屋内诸人默然不语,摇头苦思的功夫,那一直慎口不言的宗元却出言说道:“这也简单,将军可将手中战力最强的两千老卒集中起来埋伏到城外,伺机杀他个措手不及,若能讨个便宜,大军群起攻之;若是没有机会,军力尚在,伺机退回便是。”

  这简单的几十个字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把太史慈浇了个酣快淋漓,只见他哈哈大笑一声,一揖到底,嘴中道:“就依先生所言。”

  行了一礼之后,太史慈冷然喝到:“周昌听令,立刻召集两千老卒,出城潜伏!战机稍纵即逝,如有点牟迟到者,斩!”

  周昌单膝着地,抱拳喝到:“卑职得令!”

  夹谷岭地处都昌城北,离附近的几条大河颇近,这一日,在那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儿的树林子里头,销声匿迹的潜伏着不少人马,天气酷热,闷在林中又不敢大声喧哗,也亏得这两千老卒都是青州军里的百战精锐,要不然他们早哗变崩盘、造反乘凉去了。

  在一处地势稍高的陡坡上,太史慈盘膝而坐,此时他瞪着一双大眼,紧紧的盯着身前不远的地方:周昌三翻身趴倒在地,只见他扒开层层落叶将耳朵贴近地面聆听了片刻,忽地跳起身来,嘴中道:“将军,贼骑来了!”

  太史慈诧异的瞥了瞥周昌,嘴中道:“果真来了?”

  周昌嘿然一笑,得意的扬了扬眉毛,嘴里道:“千真万确,俺在山里打猎练就的本事,三里之内,鸡飞狗跳我都能听个清楚!”

  太史慈盘算了半晌,又问道:“你确定只有五百人马?”

  狠狠的跺了一下脚,周昌斩钉截铁地说道:“我确定。”

  望着远处绿油油的树林还有那条宽阔的官道,太史慈皱眉道:“对方五百人马,我方有两千人马,有心算无心之下肯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可要是对方有了防备,发现了我们埋伏的蛛丝马迹,只怕这仗就不易打了,两条腿的总归是跑不过四条腿的!”

  周昌生怕自家将军转了心思,趁着郑方不在的功夫,嘴里连声说道:“将军多虑了,有心算无心,即便他一万大军又如何?再者,我青州男儿多悍勇,战场厮杀,一个顶仨!将军,不如趁他不防,我且带上骑军,狠狠地冲他一家伙?”

  也就是周昌才敢这么说,谁不知道青州的两百骑军是太史慈的近卫?

  如果没有太史慈的允许,这两百骑军谁也动不得。

  换做他人,太史慈早大嘴巴招呼了,但对上周昌,他却和颜瑞色的说道:“周将军勇气可嘉,但那二百马卒是我骑军之根本,不可轻易葬送,传我军令,马嘴笼口不动,马蹄布匹不除,大军潜伏不动,违令者立斩无赦!”

  “得令!”不消片刻功夫,这森然的军令便传遍了左右两军,盛夏时节,林间树密叶盛,几千人马践踏踩过的痕迹在青州军特意的掩盖下,不仔细观察,还真难以发现。

  夹谷岭往北三里的官道上,冀州大将文丑正带着五百精骑快马加鞭地往都昌而来。

  这几日,冀州骑军在青州翻云覆雨,着实自在的很。

  可是,文丑却一直觉得不甚满意:没能取得一场酣快淋漓的大胜,老是东躲西藏,很是不爽。

  进击都昌,为的就是刺探出城中虚实。

  若是城防空虚,文丑定会鼓动袁绍大军南下,一举夺取青州。

  明晃晃的太阳下,长途跋涉的冀州军满头大汗,又累又渴,他们胯下的马匹也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

  文丑强打起精神,他握枪在手,不敢有半分大意。

  骑军距离埋伏地点越来越近了,陡坡后的林子里,周昌摩拳擦掌的说道:“将军,咱们杀出去吧?”

  太史慈心跳加速,面色充血,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么一个机会。

  只要成功了,定然可以以除心头之恨!

  不过,这次伏击的可是正儿八经的骑军,不是先前可以比拟的,想罢,太史慈嘴里说道:“先等等,等他们奔到城门口,戒心大减的时候,我们再从后方杀出!”

  周昌点头颌首,嘴中欢快的说道:“城内城外里应外合,杀他个片甲不留!”

  “好个片甲不留!”太史慈咧嘴笑道。

  又等了有一炷香的功夫,哨探来报,说骑军已经抵达城下。

  太史慈眸子闪出一道红光,嘴里冷声说道:传我军令,大军开拨,紧紧咬住这股骑军,万不可跑脱了他们。

  “喏!”

  几千人马在树林里哗啦啦的前行着,也是天助人威,本来晴朗无比的天空竟然忽然吹起了遮天蔽日的大风,黑压压的云头一片一片的压了上来,竟盖过了青州军急行军的声音。

  三里路的距离转瞬既至,太史慈的两千老卒虽憋在林中,但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之下,赶个三里当然不在话下,离着几百步的距离,太史慈已经可以望见前方的五百骑。

  文丑压根没想到一伙敌军早已经潜伏在城外,他弯弓搭箭,一箭射到了城楼中央的字匾上。

  “噗!”

  巨大的力道、精准的箭术引得一阵叫好声。

  文丑大为自豪,他放声咆哮:“我乃河北文丑,谁敢出城与我一战?”

  贼子好生嚣张,太史慈眼中寒光一闪,右臂嗖地高嘎高举起,凄厉的呼喝盖过了一切声响:青州军听令,这次贼军远道而来,骄狂之致,就让我们给他个永生难忘的教训吧!杀了他们!

  就是这五百骑军在青州引得鸡飞狗跳,着实可恨!

  青州军嗷嗷叫着冲出了树林,手持刀戬,恶狠狠的杀向不知所措的冀州军。

  步卒杀了出去,太史慈的身边只剩下五百弓箭手,这时他们张弓搭建,寒光闪闪的箭枝借着风势狠狠的抛向百步开外的冀州骑军。

  文丑只顾着防备城头袭击,哪想到身后也有敌军、

  大意之下,骑军硬生生受了一轮箭雨。

  “快,躲开,躲开!”

  骑军待在原地等于等死,必须加快马速,离开此地,只有跑起来,骑军才有活下的希望。

  文丑大吼大叫,他击落了三支箭,然而,不远处,一队队装备齐全的步卒正疾冲而来。

  一旦让这帮步卒黏上,骑军再想离开的话就难了。

  骑军机动性虽强,可是,一旦停下来,再想加速逃离,期间有一个过程。

  冀州军明白,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了,所有人再也顾不得爱惜马力,他们用力抽打着马腹,试图加速逃离,然而,“吱嘎嘎”,城门大开,城内又杀出一支人马。

  前后俱是敌军,留给文丑的时间不多了。

  “快,快离开此地!”

  文丑肠子都要悔青了,早知道如此,他绝不会冒险前来。

  现在倒好,四面都是埋伏。

  短短几个呼吸的功夫,就有三十多名骑军中箭落马。

  在这种地方落马,其实已经可以宣告死亡。

  顾不上伤卒了,带领大部人马离开才是要紧事。

  文丑心中悔恨不已,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军阵中横冲直撞。

  太史慈亲率两百骑军围拢上来,“我乃东莱太史慈,前方何人?”

  文丑精神一振,他听说过太史慈的名头,知道此人是青州地位最高之人,只要将其擒获,说不定可以扭转乾坤。

  “某乃文丑是也!”

  太史慈只见面前这军将脸色凶恶,奇丑无比,但是武艺却高强的很。

  “哼,且吃我一枪!”

  “来得好!”

  双方都抱着擒贼先擒王的想法,两人挑枪便战。

  “铿铿铿”,电光火石间,二人便对拼了几十个回合。

  文丑在冀州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大将,生平罕见对手,然而,今日,太史慈却让文丑明白,世间多豪杰!

  若不是军情紧急,说不定文丑会生出在此大战三百个回合的想法,不过,此时,文丑明白,一旦他受困于此,身后的五百骑卒必然难逃全军覆没的惨况。

  此番南下,可是文丑自告奋勇而来。

  五百骑军都是从冀州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万万不能一战折损!

  身畔,到处是激烈的厮杀声。

  “杀,杀,杀!”

  “拦住他们!”

  一方想逃,一方想拦,双方在小心的战场内血肉相撞。

  冀州骑军都是精锐,他们仰仗马匹的高度,居高临下,很是厉害,而出城的青州军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人多势众,死死地缠住了这支骑军。

  文丑这数百骑之所以能在青州逍遥这么久,却是因为一直未曾遇到厉害的对手。

  本以为青州军不过寥寥,谁曾想,到了这都昌城,竟然遇到这么大一个惊喜。

  这时候,文丑悔的肠子都青了。

  骑军陷入近战,机动性无法施展,长此以往,全军覆没是难免的事情。

  不成,绝不能如此!

  迟迟拿不下太史慈,文丑明白,须得逃离此处了,绝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否则的话,一切就真的完了。

  

第533章 无处可逃

  

  残阳如血,已然到了酉时,炽热的日头依旧没有消停的迹象。()

  从冀州骑军抵达都昌城,时间已经过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

  志得意满的文丑箭射城匾,狂妄挑衅,谁曾想,太史慈早已经埋伏在城外。

  两千名精锐老卒对上五百骑军,却是青州军渐渐占据上风。

  没了令人生畏的马速,骑军也不过是骑在马上的军卒而已。

  冀州军在文丑的统领下誓死搏杀,无人请降,可是,四处涌来的青州军实在是太多了。

  城内城外里应外合,足足有四千多名青州军参与剿杀行动。

  双方军士的比例已经达到了悬殊的十比一,也就是说,一名冀州军往往要应对十名敌人。

  毕竟是血肉之躯,一开始,冀州军尚且悍勇无匹,不曾畏惧,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数倍于己的敌卒围攻下,冀州军渐渐感觉到疲惫,他们挥舞兵器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首节上一节491/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