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422节

  弱肉强食,汉人的军卒不济事,那就该双手奉上。

  汉人的男丁就该世世为奴,女子就该人人夜夜****!

  郭七的引路投靠加剧了匈奴人的**,他们认为汉人软弱,青州军徒有虚名。

  一开始,尚有匈奴军将谨慎小心,不曾参与血腥的狂欢,可是,等到后来,随着大军不断深入南下,而青州军却依旧未能阻止像样的反抗时,他们那股防患于未然的心思也越来越淡。

  就让汉人见识见识草原群狼的旗号吧,让长生天的子孙乡勇汉人的一切!

  于夫罗打定主意,此行的最终目的是大汉天子,当然了,就算走漏风声也无所谓。

  有郭家的人头前指路,匈奴骑军如履故途。

  天子会不战而逃吗?

  除非天子真的孤身逃窜,否则的话,于夫罗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捉拿到他。

  这一切的信心都建立在青州军前期所表现出来的实力上。

  倘若一开始青州军便玩命狙击,展露出非同寻常的战力,于夫罗绝不会如此淡定,说不定在付出一定的伤亡之后,他早已经抽身急退。

  汉人的财货虽好,却也得有命享用才对!

  在中原混迹多年,于夫罗早已经炼就了遇强不强,遇弱便强的本事。

  换言之,让匈奴骑军欺软怕硬还可以,可要是让他们打硬仗,那就有些力有不怠了。

  中原的花花世界已经磨光了匈奴人的棱角,他们的弓不再精准,刀不再锋利。

  万余精骑,听上去很是唬人,可是,只有于夫罗明白,他的族人已经不是初入中原时的族人了。

  数年来,正是靠着于夫罗的谨慎小心,南匈奴的族丁才发展壮大。

  这一次,冒险进入泰山郡,擒拿大汉天子,已经是数年来于夫罗所冒的最大的一个险了。

  

第472章 荏县攻防战

  

  泰山郡与平原郡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宽敞的官道从良田中央横穿而过。【】

  越过黄河后,匈奴人肆意快活,很是潇洒了几日。

  只不过,随着铁骑深入,于夫罗渐渐发现,沿途间的乡民村寨越来越少了,即便遇到村落,也往往空无一人。

  显然,匈奴入侵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乡民抛家弃院,逃难去了。

  骑军一队疾行,所带粮秣不多,正是靠着一路烧杀劫掠才坚持到现在,如果前方陡然没有村落,劫掠不到粮秣,大军吃什么?

  于夫罗很是小心,他将郭七唤到身前,不耐烦地说道:“还有多久才能抵达荏县?”

  郭七对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他缓了片刻,嘴里道:“再有二十里便可直抵荏县城外”。

  二十里?

  大军疾行的话不过一炷香的时间!

  于夫罗深吸了一口气:“刘协还在荏县吗?”

  “细作并未发现大股兵马调动的迹象,刘协应该还在城中”

  “好,若是取了荏县,夺了大汉天子,郭七,你当记首功”

  “小人万不敢当,一切只不过是份内事而已”

  于夫罗不置可否,他打了个呼哨,很快便有四名骑将狂奔而来。

  “大单于!”

  “听着,再有二十里便是荏县,我军远行,未带攻城器械,要想攻城,只有一策”,说到这里,于夫罗环顾四周。

  “单于直说便是,部族的儿郎们早已经迫不及待了”

  “好,传我军令,即刻抓捕汉人,无论男女老幼,一并擒拿”

  “单于,汉人懦弱,抓了他们又有什么用?”

  “哪来的那么多废话,我让你们去抓,你们去抓便是了,等到了荏县,你们便会明白了”

  于夫罗发怒,匈奴军将再不敢多言,他们纷纷施礼告辞离去。

  荏县,逃难的乡民百姓蜂拥而入。

  匈奴人心狠手辣,落到他们手中,生不如死!

  百里之内,只有荏县这么一座城池,再不入城可就迟了。

  短短三五日的功夫,荏县已经挤满了逃难的人群。

  城头,李贤与胡庸并肩而立。

  “主公,让某出城杀杀奴寇的威风吧”

  “不必,我已有万全之策”

  胡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凭这简陋的城墙?主公,这荏县可是比不得都昌呀”。

  “那又怎样?难道匈奴还能破城而入?”

  胡庸怒视远方,嘴里道:“让我去守南寨吧,只要有我一日,绝不让奴寇破寨而入”。

  荏县城外有两座军寨,距离城池不过三里,与荏县并呈犄角之势。

  在李贤的计划中,军寨是随时可以放弃的,太史慈、周仓的人马正在急速赶来,只要坚守一日,于夫罗的骑军将成为瓮中之鳖。

  一日?就算军寨全丢了,李贤相信,守军也可以守上三五日。

  不知何时,刘协也踏上了城头。

  此时,探马疾驰来报:“匈奴于夫罗步已至二十里外!骑军足有万人!”

  刘协吸了口气,“于夫罗这是倾巢来犯呀,他就不怕全军覆没吗?”

  “于夫罗必须死,这些奴寇也绝不能轻饶,屠我大汉百姓,千刀万剐也难解其罪孽”

  刘协深以为然:“这些狼心狗肺的贼子,全都宰了吧”。

  为了引诱于夫罗,荏县城中只有背矛军以及李贤的亲卫营,两军合计不过九千人。

  荏县地处腹地,城防很是简陋。

  护城河早已干涸,便是城墙都显得破败不已。

  数千名民夫忙了许久才重新引来河水,只是时间仓促,城墙未能完全修缮完毕。

  连同民夫在内,满打满算不过万余人。

  背矛士虽然精锐,李贤也早有准备,但是,于夫罗可有万余精骑呀

  徐干一言不发,他不认同李贤这般冒险的行径。

  若是荏县为匈奴所破,李贤、刘协失手被擒,那才是天大的祸事!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才是徐干的处世之道。

  可是,李贤向来一言九鼎,他以天子为饵,为的就是将于夫罗一网打尽。

  胡庸守军寨,固然可以最大程度上杀伤匈奴,但是,却也有可能坏了李贤的大计。

  如果于夫罗知难而退,那李贤才是真的前功尽弃了。

  沿途间,死在匈奴兵锋之下的无辜百姓早已经有数千人,李贤绝不能容忍任何意外发生。

  “轰隆隆”,城门重重关闭,逃窜而来的乡民尽数入城。

  恰在此时,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

  尘烟遮天蔽日,在视野的尽头,一群身着皮甲的骑卒策马狂奔,正是于夫罗的前锋。

  “呜呜呜”,低沉的牛角号声响起,越来越多的匈奴人出现了。

  饶是李贤见惯了大阵仗,也不禁为匈奴人的阵势暗自惊叹。

  不愧是与大汉朝纠葛了数百年的游牧民族,确实有一套!

  不多久,于夫罗便亲临荏县城下。

  “匈奴大单于栾提于夫罗问候大汉天子,不知天子可在城中?”

  刘协久经深宫,这是他第一次遇到匈奴人。

  城下,股股膻腥味扑鼻而来,马背上的匈奴人凶神恶煞,看上去便绝非良善。

  世上怎会有如此丑陋之人?

  刘协又惊又怕,有心避而不答,但是,当着守军的面,刘协又不想坠了天子的威风,便在这时候,李贤向其低声说道:“陛下尽可斥其不守臣属之道,于夫罗奈何不得陛下!”

  得了李贤的提醒,刘协方才朗声喝道:“于夫罗,你不过是区区右贤王,安敢自称单于?孤怜悯你族人穷弊,准许尔等滞留豫州,谁曾想,尔等竟然肆意妄为,屠戮百姓,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实在是可恶至极!”

  一番话戳到了于夫罗的痛楚。

  于夫罗真不是单于!

  事情还要从数年前说起,当年,于夫罗的父亲羌渠被杀之后,于夫罗的哥哥须卜骨都侯被立为单于,于夫罗试图借助汉庭之力夺回单于之位,可是汉庭却漠不关心,无奈之下,于夫罗只得留在中原,为汉庭效力。

  须卜骨都侯死后,单于之位闲置多年,于夫罗一直未能如愿。

  属于自己的东西,历尽千辛万苦却未能得到,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汉庭!

  若是汉庭多多助力,单于之位早就是囊中之物了,须卜骨都侯算什么东西?

  希望太大,失望也就越大,于夫罗认为,是汉庭不义在先!

  这一次,抓捕刘协,就有为自己出气的原因!

  于夫罗没想到,刘协一句话就让他七窍生烟。

  小小的荏县,万余精骑定可一攻而破,破城之后,一定要除掉心头的那口恶气!

  于夫罗强忍住怒意,嘴里道:“我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考虑,一炷香之后,若不开门投降,我便攻城了”。

  李贤不以为意:“投降?白日做梦,你若敢来,李某随时恭候”。

  “你便是李贤?”

  “不错,正是某家”

  “世间传言,青州军冠绝天下,数日间,据我所见,青州军不过寥寥!”

  胡庸勃然大怒:“好个贼子,他日定取你狗头!”

  于夫罗置若罔闻。

  没有到达荏县的时候,一切都是未知数。

  刘协有没有逃掉?荏县的城防如何?城内守军有多少人?

  现在,亲眼所见,于夫罗当即松了一口气。

  荏县的城防超乎寻常的简陋,只要付出一点代价,必可一日破城!

  一炷香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首节上一节422/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