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42节

  主动开口纳粮?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要知道之前周博府可是连堡门都不愿意打开的。

  这老小子在搞什么鬼?胡庸不惮用最大的恶意来揣度对方。

  对于周博府态度的转变,李贤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他笑道:“堡主真是仁义,放心,所有的粮秣我都用银钱来购买,价格比市价高出一成,不知周堡主意下如何?”

  周博府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听说有愿意出钱买粮的官军,便是之前孔北海出兵讨伐张饶的时候,他用的也是征集的名义。

  什么叫征集?就是朝廷为了应付突发状况、剿灭匪患,强行征集粮秣钱粮。

  之前周博府对李贤多加防范,就是怕他领军入堡,肆虐劫掠。

  现在,听其言,观其人,李贤行事完全没有官差的那种咄咄逼人。

  以此来看,倒是显得周博府以小人知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李贤不简单!周博府心中对李贤的评价又增加了几分,他嘴上却说道:“游缴太过客气了,你能跋涉数百里前来仗义施援,我们都昌百姓很是感激,我周博府虽然碍于俗事,无法亲自领兵杀往都昌,可我相信,只要有游缴这等豪杰,黄巾必破!不过是些许粮秣罢了,算是我进献给游缴的。”

  胡庸瞪大了眼睛,这厮真的变了,给钱都不要,他想要什么?

  银钱在李贤手中倒是无足轻重,他更愿意拿它们来换些紧缺的米粟,不过,眼下既然周博府不愿意收钱,那就给他更有诱惑力的东西吧。

  在这盗贼并起,乱象渐显的年月,还有什么比武器显得更有诱惑?

  剿灭张饶的那一次大战,介亭兵勇足足收缴了两千杆木枪,三百柄刀具,另有一百副弓箭,甲胄十具。

  弓箭、道具、甲胄这些东西李贤都打算留下,可那两千杆木枪却有些无足轻重了。

  能够拿它们来置换些粮秣应该是不错的主意。

  李贤手指木车,嘴里道:“那里有我缴获的武器,堡主可以挑一些。”

  周博府眼前一亮,他没想到李贤竟然能够想出这种折衷的主意。

  对于偏安一隅的土财主来说,些许银钱根本算不了什么。

  可这些武器就不一样了,无论是枪杆,还是枪头这都是稀罕品。

  周家堡的青壮虽然也装备了不少武器,可还是有不少缺额。

  倘若把木枪取回去,想必阖堡上下绝对会喜出望外。

  “哈哈,游缴真是爽快,就这么定了!”周博府没有故作扭捏,利落地应诺下来。

  达成了初步交易迹象,李贤与周博府相谈甚欢。

  到后来,李贤婉拒了周博府邀请大军入堡休整的好意,执意扎营堡外。

  不过,周博府还是让乡民送来了酒肉。

  只可惜,周家堡内也没有太多的粮秣,除了留给自家乡民食用的六十石粮食之外,周博府只能拿出二十石,再多,堡民就要饿肚子了。

  二十石粮食,即便省吃俭用,介亭的官军也坚持不了三天。

  周博府本想挤出更多的粮食,却被李贤拒绝了。

  针对周博府的不解,李贤笑道:“周堡主如此仁义,我李贤感激不已,可是,我虽然是官军,却不能仗着剿匪的名义让你们陷入无粮的困境,那样的话,我与流寇有什么区别?”

  周博府很是感动,“可是,没有足够的粮秣,将士们如何专心杀敌?”

  李贤自信满满地笑了起来:“周堡主有所不知,我打算在这里休整一番之后便去另外几个村堡转一转。”

  这就是挨家挨户敲竹杆的意思呀,周博府恍然大悟,嘴里道:“以游缴的本领,讨要些粮秣易如反掌,可如果这时候贼寇大肆攻城的话又该如何是好?”

  周博府是怕李贤在路上耽搁久了,误了救援的机会。

  李贤却道:“周堡主宽心,孔北海不是莽撞之人,只要他闭门不出,依仗都昌城池之坚,贼军奈何不了他,再说了,如果管亥真的有把握破城,又哪里会等到现在?”

  听上去是这么个理儿,周博府不是不知兵事的书生,之前只不过是当局者迷,太过担忧,忘了这一茬。

  眼下李贤这么一提点,周博府当即醍醐灌顶,“受教了!”

  自始至终,徐庶都没有插言。

  一个合格的谋士应该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目前的这种情况,李贤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根本不需要徐庶再费心了。

  当天夜里,介亭兵勇在周家堡外休整了一夜。

  新年已经过去,出征在外的官兵难免有些想家。

  从介亭开拨的日子算起,官军离乡已经有半个多月了。

  不知家中是否一切安好?

  临行前采购的年货是否够用?

  相对于以往,今年介亭兵勇的家中都过上了一个难得的肥年。

  为了让军卒安心杀敌,没有后顾之忧,李贤特意提前预发了三个月的薪酬。

  有了月俸,兵勇们的家人自然喜出望外,他们念叨着游缴的好处。

  新年的时候,乡老在拜祭天地的时候还不忘祷告,乞求上天护佑介亭乡勇,让他们百战百胜,平安回家。

  等到李贤连胜数场,阵斩张饶的消息传回介亭的时候,李贤的人马已经到了周家堡。

  睡在柔软的虎皮上,李贤思绪万千,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赶到都昌城下。

  家喻户晓的孔融、大耳刘备、东莱太史慈、悍匪管亥都将粉墨登场,而他李贤,再也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真正的参与者!

  营外传来军卒们大声喧闹的声音,他们借酒消愁,舒缓着长久以来的压力。

  古时候又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夜深人静的时候,除了男女两人在床上“啪啪啪”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娱乐活动,而介亭的兵勇们连“啪啪啪”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只能围着篝火,吹牛打屁,借以打发时间。

  李贤不是发明家,鼓捣不出太多的娱乐活动,只能希望忙碌起来的兵卒们会发泄掉剩余的精力。

  

第67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背对着初生的朝阳,介亭的官军再度拔营出征。()

  周博府领着亲族护送了十里,他与李贤接触的时间虽然不多,可两人却相谈甚欢。

  李贤的博学****让周博府刮目相看,而周博府的老辣也时不时令李贤惊叹。

  从某种意义上说,周博府与李贤都有一些相同之处,正是这些共性才让饶命相谈甚欢,引为知己。

  周博府憎恨流寇,性情磊落,而李贤同样视黄巾如蝗虫,杀伐果断。

  甫一开始接触,可能少不了针尖对麦芒,可仔细了解之后,周博府与李贤总是会相视一笑。

  在黄巾肆虐的都昌,周博府能够以一己之力支撑一座乡堡,可谓有勇有谋。

  李贤生平最佩服这样的人。

  况且,在介亭官军最需要粮秣的时候,周博府能够自愿交出米粮,这份豪爽就值得结交。

  有了周家堡的二十石粮食,起码三五天之内大军不需要担心饿肚子了。

  这几天的时间,足够李贤做很多事情。

  根据附近流民的叙述,在前往都昌的路上,还有三个乡堡。

  与周家堡比起来,剩下的三个乡堡规模更大。

  如何从乡堡手中搞出更多的粮秣,这是徐庶考虑的事情。

  李贤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寇。

  越靠近都昌,流寇劫掠肆虐的可能性越大。

  毕竟,管亥虽然是黄巾贼的渠帅,可是他却不能完全掌握麾下的人马。

  太平道的大旗一竖,前来依附的牛鬼蛇神多如牛毛,管亥下力气收编整顿了一番,可却收效甚微。

  良莠不齐的部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令人头疼。

  可是,面对前来投奔的流寇,管亥总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吧?

  劫掠来的粮秣越来越少了,而出外“就食”的部众收获也越来越少。

  据麾下回禀,都昌方圆百里之内,除了四座乡堡之外,再也没有一座可供大军补给的村寨了。

  冷冰冰的一句话包含着一个血腥的事实:百里之内的村庄一扫而空,即便乡民侥幸未死,没有粮秣的他们也绝对活不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管亥骑虎难下,兵寇都昌原本是一个奇招,本以为可以轻易拿下郡城,那样的话,太平道就有了东山再起的本钱,而麾下南征北战十多年的部众也可以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哪知道,孔融孔北海虽然不知兵事,可却把郡城修得又高又厚,管亥指挥流寇攻打了十多次,全都无功而返。

  其实,若不是几年前张饶把孔融打的大败而归,缺乏安全感的孔融也绝不会把郡城修成这样,而一个回合便死在管亥刀下的宗宝让孔融明白,斗将单挑,城内没有人是管亥的对手!

  这样的情况下,孔融决定采取最窝囊的守城方式,龟速不出。

  哪怕黄巾贼激将、骂战,孔融依旧闭门不战。

  真要是被贼兵骂的很了,孔融便使人大吼一声:“你要战,那便战,休得嗦,杀上城头才是本事!”

  管亥听得目眦欲裂,可却又无可奈何。

  攻城的器械准备了很多,攻城的人手也宽裕的很,可是,每一次攻城都只有一个结局,败。

  一开始,流寇还颇有战意,他们觉得拿下都昌轻而易举,可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官军依旧据城坚守,而城下流寇的尸首已经超过了两千具。

  已经有流寇传言,说管亥在保存实力,为的就是排除异己,借刀杀人,借助官军这把刀消灭那些不服者。

  管亥宰了几十个传播流言的倒霉鬼,可传言却依旧没有止歇的迹象。

  都说流言止于智者,可流寇当中只有夯货、蠢材,却缺乏聪明人,他们不相信承诺,反而对诋毁深信不疑。

  管亥知道,再不拼命就真的来不及了。

  大家都说管亥在保存实力,可是谁知道管亥一直在防备官军。

  不管是北方的袁绍,还是南方的陶谦都有实力前来救援,他们两家人马兵多将广,真要是挥兵来援,到时候就是一个大麻烦。

  僵持到这个时候还攻而不下,管亥已经没有退路了。

  要么放手一搏,要么引军退却。

  折损的攻城器械还在抢修当中,为了这最强一击,管亥决定让麾下部众有一个念想。

  什么念想?

  男人最喜欢的是什么?

  无非是女人!

  之前,管亥一直不准麾下兵马大肆劫掠女子,可这一次,强攻在即,他再也顾不了什么了。

  只要能够攻下都昌,什么都好说……

  离开周家堡,介亭兵勇行了三十多里,终于见到了另外一个乡堡。

  这座乡堡的情况与周家堡不同,官军到来的时候,一伙贼寇正围着村堡强攻猛打。

  堡墙上的乡民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用垒石,用沸水反击,可堡下的贼军却宛若蝗虫一般,前赴后继,仿佛把生死置之度外。

  真的是这样吗?

  流寇自然怕死,能够活着,谁也不想暴尸荒外。

  可现在大家别无选择,除了城高池深的都昌城之外,只有这几座乡堡里有女人,有粮秣了。

首节上一节42/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