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278节

  李贤吁了口气,太史慈、徐盛如此乐观他倒是没有想到,不过,这二人深谙军务,又在青州多年,他们的感觉应该不会错。

  正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关头,外头忽然有军卒来报,说吕布使者求见。

  李贤心神一动,当即笑道:“若有吕布相助,胜算如何?”

  太史慈大笑:“吕布主力肯定要对付曹操,不可能抽调出大部人马助阵,不过,就算是一支偏师,高览也不敢也丝毫大意,不是我夸海口,若有吕布相助,高览不动则已,一动必败”。

  李贤微微颌首,“文向,你以为如何?”

  徐盛手指敲着木案,发出有韵律的声响,“吕布穷兵黩武,势不长久,不过,在这时候若是能够利用一番,高览不足为惧”。

  李贤心中有谱,他朗声喝道:“来人呐,让吕布使者进来吧”。

  “喏!”

  没多久,一名身材瘦小,双臂过膝的男子进门拜见。

  “奋武将军帐下张拜见李使君”

  李贤没听说过这个人物,他礼貌地虚扶了一把,嘴里道:“张使原来是客,先喝上一倍水酒暖暖身子”。

  张一撩袖袍,盘膝坐下,爽朗地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李贤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不羁的作派,一时之间有了片刻的愣神。

  那张已经端起酒碗,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咕咕咕”一碗酒水下肚,张陶醉地打了个酒嗝,“好酒”。

  太史慈、徐盛怒上心头,这厮好生无礼,都说吕布帐下多是武将,除了陈宫之外,鲜有拿得出手的文臣谋士,今日一见方知传言非虚。

  想想看,如果李贤与吕布之间不是盟友关系,就凭张这肆意妄为的态度,李贤已经可以将其驱逐出去了。

  张似乎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之处,他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好几次,太史慈都已经怒上眉梢,打算喝斥这厮,却被李贤以眼神制止了。

  见惯了低眉顺眼的使者,偶然遇到这般作态的,李贤也有了几分好奇心。

  这厮到底有何仰仗?难道他就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吗?

  不知道过了多久,张终于满意地伸了个懒腰。

  太史慈脸都绿了,便是好脾气的徐盛都觉得怒火中烧。

  这厮旁若无人地吃了半柱香的时间,自始至终,李贤、太史慈、徐盛都没有交流一句。

  无言的沉默过后一定是电闪雷鸣。

  李贤吁了口气,他好整以暇地笑道:“张使可曾吃饱了?需要再添些肉食吗?”

  张咧嘴笑道:“多谢使君,不必了,我已经吃饱了”。

  “嗯,张使胃口绝佳,如果还缺些酒肉,待会儿我会送人送到你的住处”

  “哈哈,在下先行谢过了”

  是故作不羁?还是性情如此?

  都到这时候,张还是没打算开口,李贤心中不爽,明明是吕布出使相求,如果他按耐不住出口问询,倒是会显得自己迫不及待。

  后世里见惯了各种谈判伎俩,李贤忽而咧嘴笑道:“天色渐晚,张使若是无事,还请早些休息吧,长途跋涉,很是辛苦”。

  张看了看外头高挂的日头,不禁一阵腹诽。

  堂堂的青、徐两州刺史,扯起谎来竟然连眼皮都不眨。

  这才刚过了午时而已,怎么就成了“天色渐晚”了?

  开口逐客也不是不可以,起码给个像样的理由吧!

  若是就这么灰溜溜地退走了,那张的一世英名岂不是毁于一旦?

  不成,必须留下来!

  张素有急智,他在太史慈状似喷火的目光中,气定神闲地说道:“李使君在徐州击退曹操,很是为温侯出了一口恶气,这一次,温侯让我带上这份礼单,以表谢意”。

  娘的,送礼不是一开始就送的吗?非要等到酒足饭饱之后才见真章?搞的好像徐州会短缺了张的吃食一样!

  太史慈已经懒得去看了,他闭目假寐,以免待会儿忍不住冲上去将张痛揍一顿。

  李贤接过礼单之后看也不看便收入袖中,嘴里道:“温侯倒是有心了”。

  张颌首笑道:“温侯听说河北名将高览领军两万正在黄河以北,气势很是嚣张,不知可有此事?”

  李贤不置可否:“不错,去年淳于琼来犯,我将他教训了一通,如今这高览是来复仇的”。

  “喔,说来也巧,临行之前我听说扬州袁术也打算出兵徐州,不知使君可有耳闻?”

  这厮说来说去无非是想告诉李贤,青州、徐州局势险恶,离不开吕布出手相助罢了!

  既然已经看破了张的心思,李贤便直剌剌地说道:“区区袁术何足挂齿?便是河北高览,我视之犹若土鸡瓦狗尔!”

  太史慈闻言神情俱爽,真是痛快,面对张这样的家伙,就得直截了当。

  李贤已经把话说到了这地步,在太史慈、徐盛看来,张应该知难而退,哪知道这家伙竟然置若罔闻,依旧说道:“使君还不知道吧,袁本初刚刚又胜了一阵,公孙瓒时日不多了”。

  徐盛、太史慈四目相对,俱是骇然。

  虽说公孙瓒的败亡是早晚的事情,可如果没有他在辽东牵制袁绍,一旦袁本初腾出手来,青州可就真的危险了。

  难道说,高览之所以按兵不动,便是想等到大军聚齐,一道南下?

  不对呀,若是公孙瓒败了,为何不见鹰使来报?

  是鹰使出了问题,还是说张在说谎?

  都昌与辽东之间一直采用黑鹰通信的方式,不过,这种法子耗时耗力,除非有要紧大事,否则的话绝不轻易动用。

  黑鹰原本便是飞禽中的王者,能够将其驯服收为己用,这已经是低概率的事情了。

  李贤多方重金招募,也不过寻了一个鹰使罢了。

  厅堂之间,顿时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张神情不变,似乎一切尽在掌握。

  恰在此时,李贤忽而笑道:“哈哈,若是公孙瓒败亡,那我便在青州整军备战,与袁本初决一雌雄!”

  “使君所言甚是!”

  “袁本初又有何惧,咱青州军何曾怕过谁!”

  太史慈与徐盛对李贤所言颇为赞赏。

  张颇为意外,他没想到李贤麾下竟然全是一帮战争狂人,而且就连袁绍这等人物都不放在眼中。

  就算青州军无一败绩,那也不应该狂妄自大到这种程度吧?

  要知道,袁绍麾下的河北军将近十万,而李贤麾下不过有五万大军而已。

  真要是到了袁绍倾巢而出的那一天,李贤还能像今日这般镇定自若吗?

  一开始,张便摆出一副狂士模样,他想试探出李贤的胸襟与城府,如今,两者都试了出来,可张自己却没谱了。

  李贤压根不按套路出牌,这该如何是好?

  

第347章 能屈能伸的聪明人

  

  偌大的厅堂内只有“噼里啪啦”炭火燃烧的声音,饶是张素有辩才,这时候也不禁有了片刻失神。()

  张此番前来确实担负着特殊的使命,不过,谈判的时候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是惯例。

  通过河北的袁绍来向李贤施压,进而转变己方有求于人的不利态势,这是张的辩术。

  可谁能够想到,李贤压根不吃这一套。

  大汉朝势力最为强盛的袁绍竟然也吓不倒李贤,这厮是真的无所畏惧,还是另有打算?

  这样僵持下去,李贤绝不会让步,那张便难以达成目的。

  灰溜溜无功而返?这可不是张的风格。

  吕布占据兖州之后,穷兵黩武,治下百姓无心生产,不少流民抛家弃院,逃到了临近的郡县。

  一年多的时间,吕布麾下数万兵马一直在坐吃山空,眼瞅着开春便要与曹军召开决战,要是在这时候短缺了军粮,那岂不是坏了大事?

  张出使的目的便是说服李贤出借一些粮秣,为此,哪怕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可以忍受的。

  无论在何时何地,真正有实力的人都足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在眼高于顶的吕布眼中,无一败绩的李贤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盟友,于是,如何讨要粮秣就成了关键。

  强行讨取显然是不可能的,青州不缺银钱,又产军械,除了军力之外,吕布想不出自己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因而,此番吕布的底线是出兵协助李贤驱逐高览,进而换取一些粮秣,想法是好的,可谁知道李贤竟是这副“我是吓大的”模样,袁绍又如何?公孙瓒败了又怎样?河北军真要是厉害那就来“打我呀”!

  张准备的很多说辞一时之间都排不上用场,局面有些冷场。

  太史慈、徐盛对视一眼,心情极佳,李贤三言两句便制住了张的嚣张气焰,这让他们出了一口恶气。

  近年来,随着青州军取得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哪方人马使者见了李贤不得客客气气的?

  偏偏今日的张却嚣张跋扈,很是让人不爽。

  之前,为了牵制曹操,青州已经对吕布多有资助了,在太史慈、徐盛看来,吕布应该感恩戴德才是……

  眼见气氛尴尬,李贤正要出言转移话题,这时候,张忽然长身而立,施礼道:“刚才是我莽撞了,竟想用袁本初来恐吓使君,却忘了使君南征北战,未曾一败,麾下更有太史将军、徐文向将军这等猛将,便是对上河北军也无所畏惧”。

  呀,这是什么情况?

  刚才还一副咄咄逼人,你非我不行的模样,怎么转眼间就成了差点跪舔的路子?

  李贤也就罢了,数年下来,他早就炼就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功夫,即便他心中翻江倒海一般,可这时候却还能保持镇定,然而,太史慈却差了些,这时候,他险些被一口酒水呛住,正干咳出声。

  徐盛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任谁见到张这副前倨后恭的模样都会觉得反差太大。

  世上还有如此人物,真是令人惊叹。

  不过,对李贤而言,这马屁拍的……还真是舒服啊!

  既然张已经服软,那李贤也就没必要再故弄玄虚了,他强忍住心中的波澜,故作谦逊道:“张使谬赞了,温侯吕奉先勇不可挡,冠绝天下,我仰慕已久,不如他多矣”。

  有戏!看模样李贤是吃软不吃硬。

  自以为把到了李贤的脉搏,张完全放下了名士作派,他笑道:“曹阿瞒,虎狼之辈也,温侯多次说过,如果不是使君出手相援,兖州绝不会有今日之局势,温侯本想当面酬谢,只是一直苦无机会,不能与使君相见,此番,为表心意,温侯特意让我带来一具宝甲,赠与使君,还请使君笑纳”。

  说罢,张击掌唤人。

  没有李贤的许可,主厅外边的守卫是不会任人出入的。

  这时候,张毫无恶意,李贤也没必要露怯,他微微颌首,外头的卫卒便放人而入。

  从随行的护卫手中接过锦盒,张亲手将其递到李贤身前。

  盒内,一个色泽内敛的内甲摆放其中。

  穿越前,李贤听惯了各式各样的宝甲称呼,然而,像今日这般见到实物,却还是第一次。

  之前,匠工营的总管梁益曾经表示过为李贤制作内甲防身的意图,当时李贤觉得没有必要,便回绝了。

首节上一节278/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