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第105节

  貂蝉还是没有回答。

  郭嘉却是突然猛的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声冲貂蝉叫道,

  “我问你!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貂蝉嘴微微动了动。

  “回答我!!!”

  郭嘉的话顿时让貂蝉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再也不掩饰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大声哭喊道,

  “没错,我就是不想活了!我已经不想活了!”

  喊完之后,直接蹲在地上,抱着身子,大哭起来。

  在安静的夜晚中,两人这夸张的吵闹声,估计附近几个房间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果然,没过一会儿,毫不顾忌的唐姬就跑来敲门了,

  “郭嘉,你在干什么?貂蝉怎么了?你把她怎么样了?!”唐姬在门外用力敲着门喊道。

  “没你的事,给我回去好好睡觉!”郭嘉直接回道。

  “郭嘉,要是貂蝉有个什么,我跟你没完!貂蝉,你说句话呀,到底怎么了?”唐姬还是砰砰砰的在敲着门。

  “怎么,你怎么不去跟她说你不想活了?面对关心自己的人,就说不出口了吗?明明还有关心你的人,你就那么不负责的想死吗?!”郭嘉不理会外面的唐姬,冲貂蝉说道。

  貂蝉还是继续埋着头哭她的,郭嘉又道,

  “你要是死了,以后王允的祭日连个上香的人都没有。”

  听了这话,貂蝉猛的抬头,怒瞪着郭嘉叫道,

  “我义父都已经死了,你还想利用他来让我就范吗?!你还有没有良心了!”

  “我说的难道不是实话?!”郭嘉直接反问道。

  “我下去陪我义父也比现在要好!”貂蝉也毫不客气的跟郭嘉针锋相对。

  “你知道我今天来找你是干什么的吗?!”郭嘉忍不住说道,在任何时代,跟生气的女人讲道理都是讲不清楚的。

  “还能是来干什么的!”貂蝉不屑的回道,如果郭嘉现在改口说是来安慰她的,貂蝉可能会相信吗?

  郭嘉看着貂蝉的眼睛,大声说道,

  “我是来找你给我生个儿子的!”

  此话一出,不仅是貂蝉,连门外的唐姬都安静了下来,照现在这个发展,她还该不该继续敲下去?

  “不过是借口而已!”愣了愣之后,貂蝉还是不相信郭嘉,说穿了还不是做那事。

  “你马上就知道到底是不是借口了!”郭嘉说着,强暴的把貂蝉往床上拉去。

  貂蝉一惊,连忙道,

  “你想用孩子来控制我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近墨者黑,无论郭嘉做什么,貂蝉现在都会想到阴谋论。

  “我就是想让你知道什么叫做责任!活下去的责任!”郭嘉用力的把貂蝉摔在床上。

  嘭!外面的唐姬用力捶了一下门,大骂一声“禽兽”,然后再不敢呆下去。

  “实话告诉你,这两天文姬也正在跟我进行着同样的事。你要是争气的话,说不定还能赶在文姬之前,生一个大胖小子下来!不管是谁,先降临于世的,就是郭奕!”郭嘉对床上的貂蝉如此说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36章 疯子

  

  不得不说,貂蝉对郭嘉的某些认知还是没有错的,那就是对郭嘉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用阴谋论去好好想一想。

  郭奕是谁?貂蝉非常清楚,那是郭嘉提前给自己未来儿子取的名字!而且这个名字并不是随便的一个名字,它是有特殊意义的!郭奕这是郭嘉跟郭图还有辛家兄弟一同取的名字,同时不出意外的话,这个郭奕也是未来跟辛毗的女儿联姻的男孩儿。

  那么这么一个代表长辈关系延续的名字,不管怎么说,也应该是嫡长,也就是蔡文姬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的名字。郭嘉总不可能拿一个未来不会当家的儿子去跟辛毗联姻吧?那不是看不起别人吗!

  可现在,郭嘉却跟貂蝉说,这个郭奕并不一定是“嫡”,而只会是“长”!郭嘉很明显的在暗示貂蝉,如果貂蝉能够生下这么一个郭奕的话,那这个郭奕就算不会是下一个“曹昂”,也会是下一个“袁绍”,而蔡文姬生的则只能是“袁术”了。

  或许貂蝉还没有任何母凭子贵的想法,但任何母亲,绝对都是望子成龙的!不知道有多少皇宫中的女人,一生中就是抱着自己儿子可能成为下一个皇帝这种信念坚持活下去的。如今貂蝉自己没什么目标,感觉生活没意义了,那郭嘉就给貂蝉一个可以奋斗的目标!

  貂蝉很聪明,所以貂蝉完全被郭嘉的所作所为给震撼到了!在貂蝉眼里,郭嘉这简直就是在玩火嘛!之所以有曹昂那样的情况。那是因为丁夫人没有子嗣。而看看如今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情况,已经斗得不可开交起来。

  那么郭嘉如今在还不知道哪个儿子更优秀的情况下。就已经打算扶长不扶嫡了,岂不是主动在挑拨家庭矛盾?!如果情况就跟袁绍和袁术兄弟那样差不多还比较好说,但要是蔡文姬的儿子本身就很优秀,又是嫡出,结果却因为出生得比较晚,那本该属于他的名字“郭奕”,还有“郭奕”享受到了一切权利都被抢走了,那未来这兄弟俩还不因此斗个你死我活吗?!

  就算最终还是蔡文姬的儿子先出生。抢到了这个“郭奕”的名字。可郭嘉如今的话,简直就是主动在培养貂蝉的斗争心理。一旦貂蝉真有了那样的想法,那么未来她的儿子就算不是嫡也不是长,貂蝉估计也不会死心的吧。

  也就是说,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郭嘉现在都是在冒着未来自己儿子会互相残杀这样巨大的风险而说出这番话来。再加上以貂蝉对郭嘉的了解,非常清楚郭嘉并没有开玩笑。郭嘉是认真的!如果她真的先于蔡文姬替郭嘉生了一个儿子,那么她的儿子就会是“郭奕”!

  “你简直就是个疯子!”貂蝉脱口说道。

  对别人狠的人,远远没有对自己狠的人要可怕,此时此刻,貂蝉对郭嘉的惊惧又上升了一个档次。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貂蝉的眼泪却是不停的往外冒。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疯狂?!为什么就不能正常一点,一定要先戳伤对方,再回过头来戳伤自己?!貂蝉还是无法理解郭嘉的内心,郭嘉这个人,仿佛就是天生带刺的一般。一定要等到先被他刺伤之后,才能发现他原来是打算拥抱自己?

  “疯子?大概吧。”

  郭嘉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他也很清楚貂蝉在想些什么。不过,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这些观念郭嘉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过。所以说,郭嘉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混乱的根源。

  郭嘉的一些超时代的观念和想法,很多都不符合如今这个时代的“国情”。可以说,最适合郭嘉的情况,那就是他只生一个儿子。要不然,以郭嘉的特殊观念,还有他抚养孩子、教导孩子的方式,最终很可能会出大乱子的!

  “那你愿不愿意为我这个大疯子生一个小疯子出来?”郭嘉压在貂蝉身上说道。

  貂蝉把头微微一偏,不跟郭嘉正面相对,

  “这种事情,还由得着我吗?”

  “呵!”郭嘉突然笑了笑,“你知道吗?我其实更喜欢你现在这样,大概这样才让我有征服的欲望吧。像之前那样,一直听听话话的,你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我又如何能够顾及得到你的感受呢?”

  貂蝉心中微微一动,突然醒悟过来,这大概就是属于她自己的气质吧。当初议论甄宓的时候,貂蝉对自己非常没有信心,这一刻才发现,她不是没有气质,而是气质这种东西,早就被她彻底舍弃了而已。貂蝉自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找不到自我,只知道服从的木偶。

  ......

  前线,寿张,

  鲍信死后,曹操终于痛定思痛,改变了自己的作战方式,不再一味的追求来一场大胜,用以激励全体兖州军民的士气,而是采取稳扎稳打,甚至于可以说是龟缩防守的方式来应对青州黄巾军的进攻。

  这仿佛就是历史上三国后期司马懿跟诸葛亮交手的翻版,曹操很清楚青州黄巾军的粮草有限,久攻不下之时,必然只能无奈退兵,因为青州黄巾军拖不起啊,要不然可就本末倒置了。青州黄巾军出来打仗,不就是为了能让家里的老小吃得上饭吗?如今那一百多万妇孺已经能够吃得上饭了,总不能又因为他们在前线战事僵持,消耗过多粮草,反而让家里人再次饿肚子吧。

  就像郭嘉当初说的那样,从根本利益上来看,青州黄巾军没有夺天下之志,只求一口饭吃,为了温饱而打仗,那么如今他们取得了温饱,在扩张势力方面肯定就不如当初那么拼命了。想要守住青州黄巾军的进攻,那很容易;不过现在想要把他们彻底从兖州赶走的话,那就非常困难了!

  因此,就像郭嘉给曹操的信中所说的那样,这个时候,想办法招降青州黄巾军才是最好的选择!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曹操才会坚定的龟缩防守,一来不要太得罪青州黄巾军了,方便以后谈话招降;二来,如果成功收编的话,如今青州黄巾军的损失,可就同样是他曹操的损失了啊!

  不过曹操的所作所为,显然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当初鲍信等人请曹操来当兖州牧,可不是让曹操不作为的。要是曹操不能把青州黄巾军赶出兖州的话,不说那些士族,就连普通人都不会服曹操的管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37章 戏志才到前线

  

  结果看看现在,鲍信死了,曹操像个缩头乌龟一样,不敢再打了。那么最好的结果,不外乎就是曹操守住了寿张,制止住了青州黄巾军的扩张。这离把青州黄巾军赶出兖州,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而且青州黄巾军如今就在旁边立足,黄巾军那是什么?那可是黄巾贼!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更别说旁边睡的直接就是一个贼,随时都可能来抢掠自己,乃至杀害自己了!因此,就算曹操能够抵御住青州黄巾军的进攻,只要曹操没能把青州黄巾军彻底赶出兖州,兖州上下都会睡不着安稳觉,都会继续指责曹操。

  曹操初掌兖州,威信不够,公信力也不够,这也是曹操之前设奇兵想来一场大胜的原因之一。不过在鲍信死后,曹操却是突然看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胜”绝对要比“输了”好上许多!

  曹操现在还一直都在寿张抵御青州黄巾军,所以无论他是怎么当缩头乌龟,无论他受到了多么巨大的谴责,遭受了多么严重的压力,兖州上下也绝对不可能对他曹操怎么样的。因为大不了曹操拍屁股不干了,直接带兵回东郡去了,那么兖州境内又会有一大片地方要遭受青州黄巾军的肆掠了。

  因此,只要曹操守住了寿张,那他就守住了兖州上下的心理底线。如果贸然出兵,却再次输了的话,曹操反而才真的可能呆不下去了。

  曹操觉得,为什么鲍信会死?那是因为他曹操被虚名蒙蔽了双眼。一来就想要在兖州上下心目中赢得一个大好名声。这种错误,明明应该是袁绍犯的。如今竟然也犯在了他曹操身上。要不管别人怎么骂,都采取最有利的选择,这才应该是他曹操的作风啊!

  比如所谓的战略性撤退,甚至根本就是故意战败而选择诱敌深入的计策,在实施过程中,永远都会被本方一部分乃至很大一部分人看作是无能,没用,丢脸。窝囊。难道也要因为这些人的看法而放弃那本该是最佳的选择方案?

  真正能够成事的人,那必定要能够承受得住舆论,承受得住压力。而且之后曹操招降青州黄巾军的行为,必然还会承受更大的舆论谴责和更大的内部压力,但为了利益的最大化,曹操只能是咬着牙挺过去了!

  “志才?!你怎么跑过来了?你不知道你的身体不适合这样长途跋涉的乱跑吗,有什么话找人带个话过来就行了呀!”这一日戏志才的到来。绝对是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还不清楚戏志才是为何而来,但不用说曹操也猜得到,必然是为了他的大业!戏志才能够像这样不要命了的做事,让曹操又是感动,又是心疼。

  美女是需要疼的,人才同样也是需要疼的。或许曹操在人才和美女之间的取舍不一定能够说得清楚。但那也是因为美女和人才都是分不同种类和不同等级的。曹操可能会因为一个大美女而放弃一个小人才,但如果美女和人才是属于同一个等级的话,那曹操应该会舍美女而取人才!

  也是因此,郭嘉到曹营以后,曹操哪怕一次貂蝉都没有提起过。废话。曹操又不是傻子,要是他真的乱来的话。以后还有几个人敢放心投奔他啊。所以看曹操找的通常都是一些寡妇,是打败杀死敌人之后的“战利品”。

  比如赤壁之战时曹操如果想招降周瑜,那他就绝对不会去打小乔的主意;至于大乔的话,那就有些不好说了。曹操这个人啊,就爱打这些擦边球。

  回到现场,戏志才开口说道,

  “咳咳,主公,因为事关重大,所以我不得不亲自过来详细谈一谈。”

  “哦?”曹操心中一动,以戏志才的脚程来看,应该不会是大本营出了什么事,“难道是关于青州黄巾的?”

  “一点没错,咳咳。”戏志才点了点头,直接说道,“主公,或许会让人有些吃惊,但我还是要说,如今我们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招降青州黄巾军!”

  “哈哈!”听了戏志才的话,曹操却是乐出了声来。

  戏志才理解错了曹操的反应,顿时脸上一正,认真的叫道,

  “主公!我可不是在说笑!咳咳!”

  “我知道,我知道,志才你不要激动,你先看看这个。”曹操连忙把桌上的一卷竹简递到了戏志才手中。

  戏志才略带疑惑的拿起竹简一看,顿时瞳孔一缩,因为上面就简单的写了几个大字——招降青州黄巾!居然有人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戏志才连忙看向落款,情不自禁的就叫出了声来,

  “郭奉孝?!”

  “没错,奉孝快马加鞭的送来这封书信,志才你速度比较慢,所以正好早了你两天。”曹操笑着解释道,他知道以郭嘉跟戏志才的关系,绝对不会有什么交流,特别如果戏志才提前知道郭嘉的这封书信的话,以他的高傲,戏志才也绝对不会专门跑过来了。所以,郭嘉和戏志才这一次只能说是想到了一块儿去。

  而且曹操也故意强调了郭嘉快马加鞭,而戏志才脚步较慢,就是在说他们是不分先后的想出来的,免得这两个家伙又会为了这点小事而争吵。

  “志才,你看看,其实你跟奉孝不但性格相近,想法也差不多,只要好好相处,应该能够成为朋友的。”曹操趁机又想缓和郭嘉跟戏志才之间的关系,不过曹操显然做了无用功,

  “主公,我们还是说正事吧!咳咳!”戏志才沉着脸说道。

  曹操知道无法勉强,只能跳过这个话题,说道,

  “志才你也是来的正好,奉孝就只写了这么几个字,具体到底该如何,还是要请志才帮忙解答一二。”

  这当然是曹操客气的话了,其实郭嘉的所作所为,难道还能瞒得住曹操和戏志才吗?就算曹操真的一时间没有想到,这前线可还有荀彧呢!在曹操和戏志才眼里,郭嘉这根本就是当婊子又立牌坊嘛!

  郭嘉是那种只知道一句“招安”,又不想具体方式,不切实际,纸上谈兵的家伙吗?绝对不是!那他之所以没说,显然是因为这个具体方法不好细说,郭嘉不想因为这种事受人谴责,不想得罪某些人,于是干脆就写了一个无字天书出来。记得好像有本书叫《男人除了性之外还想什么》,结果两百多页全是空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38章 赵云的反对

  

  所以,带着这样的思维:郭嘉为什么在信上什么都没说?那是因为他不好明说。什么事不好明说?好了,就算一开始想不到,现在也能想到了。

  怪不得这么大的事郭嘉也敢直接简单的送一封信过来了,原来是自信别人压根就抓不到他的马脚啊!郭嘉说不定都能去当发散性思维的导师了,或者准确的说是诱人犯罪的顾问,因为前者学生想通了关键那是导师的功劳,而后者罪犯想出了手段那顾问是铁定要撇清关系的!

  而且现在,戏志才专门为了招降青州黄巾军的事,亲自跑到前线来找曹操,也就是说,如今这件事,已经坐定在戏志才身上了,而且戏志才也是不屑于做郭嘉那种遮遮掩掩的行为,戏志才必然是要主动,乃至用尽全力去推动这一切!

  那么到时候所有的矛头,绝对会集中在戏志才身上,甚至说不定那些权贵们对戏志才的怨恨还会在对曹操之上呢!而且以戏志才和曹操对郭嘉的了解,以郭嘉那种厚脸皮的程度,到时候,不说跳出来帮忙了,估计郭嘉还会假惺惺的站到对面去,做出一副为权贵着想,想尽办法的在为他们争取利益的模样吧。

  “首先,我们表面以屯田为由开垦荒地,实则直接抢占如今那些空着的耕地,把这些好的土地分发给青州黄巾的那些老弱妇孺们,咳咳,并且给他们提供耕牛、工具、幼苗等,直接就能投入生产。足以维持生计。至于黄巾军那三十万军队,只需抽其精锐。剩下的杂兵则真的让他们去屯田开垦荒地。”

  很明显,戏志才思想虽然极端,但办法还是挺全面的,而不是让曹操直接去和那些世家大族们对上。所谓的屯田,在如今这个时候,就是个转移矛盾的说法而已,让不知情的人以为曹操就是这样养活所有青州黄巾的,实则是用了世家大族现成的耕地。

  毕竟新开垦的土地。产量肯定不会高,而且还会很费劳动力,想要青州黄巾放心投降,想要他们安居乐业,那必然要提供给他们足够好的生活。并且一来就要见得到效果,而不会让人觉得是空头支票,所以只能给青州黄巾好的耕地。至少是那种老弱妇孺都能正常耕作的田地!

  然后三十万大军也不是那么好养的,关键其战斗力也只有十万而已,那么,把精锐抽出来,剩下的,则作为预备兵。真的安排他们去屯田,而这些人相比起老弱妇孺,多少更有些力气,也才有那个能力去开荒屯田。虽然一开始产量可能不会高,但自给自足应该够了。既能做给其他人看。又能借此养兵,还能勉强算是不荒废训练。必要的时候随时都能转换成拥有战斗力的部队。这已经算是一种军屯的雏形了。

  “然后第二,这些青州黄巾的家眷,一定要在整个兖州分散开来!咳咳,一者,这样占有的土地也能分散一些,不会让矛盾过于集中,让那些人虽然有所怨言,但还能够接受;二者,也是防止青州黄巾会再次生事,不仅是这些家属们可能会生事的问题,因为人分散开了,不容易再聚到一起了,那些被收编的黄巾军有所顾忌,也不可能再叛变了;三者,也能让兖州各地的老百姓们亲眼看看,这些所谓的黄巾贼,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凶恶之徒,咳咳,正常情况下也都是遵纪守法甚至是可怜的良民。如此,也能逐渐消解大家的误会,慢慢的就没有人会在乎这些人曾经的黄巾贼身份了。那么我们招降黄巾军的行为,也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首节上一节105/2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