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584节

“你说的可是高丽?”李璟目光闪烁,一下子就知道公孙胜所说的地方,也只有高丽才会有这样的可能性,只是高丽的战斗力真的很低吗?他将目光望向一边的杜兴,说道:“杜兴,高丽的情况,你这边搜集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的话,大体的情况已经收集了不少,因为时间比较短,具体的情况正在搜集之中。”杜兴赶紧说道:“现在高丽当朝的是王楷在位,只是因为其年幼,现在的高丽政权实际上是掌握在他的外祖父,朝鲜国公李资谦手中,李资谦此人精通武事,有韬略,高丽国中军国重事都由李资谦掌握,庆源李氏在朝中威望甚高,王楷实际上十分不满,双方的关系紧张,暗卫分析认为,不久之后,王楷肯定会和李资谦决裂,双方或许会有战争爆发。”

李璟点点头,高丽这是一个奇怪的国家,一向是以中原为宗主国,但因为国力微弱,幽时候,不仅仅和中原和睦,也和东北强大的邻居结盟,前面的辽国,到后来的大清就是如此。

“朕登基到现在,高丽可曾派人前来觐见过?”李璟目光闪烁,扫了众人一眼说道。

“回陛下的话,并未派人前来,听说赵构登基的时候,高丽曾经派人前往。”张孝纯心中一叹,李璟既然这么询问,就有可能出兵征讨高丽。

“高丽兵马多少?”赵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转身对杜兴询问道:“暗卫神通广大,监察内外,相信高丽有兵马多少,暗卫肯定能查的出来的。”这下连李璟也注意起来,兵马多少才是最关键的。

“这个回陛下的话,高丽常备军大约四万五千人,各州县府的兵马多是作为预备军存在的,大约有五万人,不过,在地方上,高丽还分了一品、二品、三品军队之分,一品军队可以算是预备军,二品、三品只能算是最差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数量很多,加起来有数十万之多,真正大唐要对付的就是皇城兵马、常备军和预备军,大约有十四五万人。”杜兴赶紧将暗卫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众人听了顿时紧张起来,若是有数万人马,大唐出动数万人马也就差不多了,但有十几万人马,还有几十万民兵,那数量就大了许多,想要对付这些人,大唐就要出动更多的人马,林冲所说的数万人马,显然是一句笑话。

赵鼎等人脸上顿时露出笑容,且不说那几十万大军,就算十几万大军,也不是数万大军能够解决的,若是出动十几万大军,那就有些伤筋动骨的了。

“高丽这么大的地方,却只有十几万正规军,分散到每个地方,也没有多少嘛。”高宠笑呵呵的说道:“我们只要进攻一地,是进攻的地方,敌人是防御的一方,十几万大军不可能一下子就扑上来,调动大军也是有时间先后的,我们可以各个击破。”

“高丽和金人的关系如何?在双方边境可曾布下军队?”朱武却询问道。

众将双眼一亮,若双方之间的关系紧张,高丽必定会在边境布下重兵,这才是众将梦寐以求的机会,就算是李璟,刚刚熄灭的雄心瞬间又生出萌芽。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K朝。”李璟摆了摆手,打断了杜兴和朱武的对话,说道:“政事堂、军机处的人留下来,杜兴,你也留下来。”李璟终于做出了决定,有些事情不适合在这样的大朝会下讨论,仅仅只是留下来了核心人员讨论。

但不管怎么样,朝帜文武大臣们都知道,李璟在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现在剩下的只是商讨出兵的事宜,大唐在平静了数月之后,或许即将对高丽用兵,这个消息不知道对大唐来说,是好还是坏』过,李璟一向都是战无不胜的存在,众人的信心还是蛮大的。

正文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转移社会矛盾

御书房中,李璟等人站在一副地图面前,地图显得比较崭新,上面的内容也显得比较简洁一些,这是高丽的地图,是暗卫经过多年的辛苦而制作出来的。

“时间比较紧,得到的消息并不多,但相对于将军们来说,可以使用了。”李璟满意的点点点头,大唐大军战无不胜,这些暗卫们起了很大的作用。

“要进行高丽,只能是从登州出发,率领水师,臣的意思,不建议从其他的地方进攻,直接杀入开京。”公孙胜指着面前的地图,说道:“陛下,您看,开城乃是高丽王都所在,周围一马平川,靠近大海,而高丽的兵马多集中在北方,王都附近常备兵马不过万余人,就算加上二品、三品之类的兵马,也不过十几万人,我们真正的对手就是这万人常备军,一击必中,夺泉城,就能使得高丽群龙无首。”

李璟点点头,众将双眼一亮,谁都不愿意在敌人的国家停留很长时间,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大唐需要的是一击而中,夺取大量的粮食,甚至还有钱财,然后才撤走。

“陛下,臣听说现在高丽境内,王楷和李资谦关系紧张,臣看是否派人联系李资谦,若是以帮助李资谦篡夺皇位,来换仍大唐的支持,是不是好一些。”赵鼎出言道。

眼见着李璟和众将讨论,如何如何进攻,显然,这种突袭高丽的计划已经让李璟心动,既然不能改变,那就在里面分武将们的功劳,策反敌人的大将,这是文官们最喜欢干的事情,看看这高丽,皇帝比较弱嘘轻,权臣却比较厉害,庆源李氏都已经掌握了朝鲜的大权,这时候说动李资谦,可能性比较大。

“杜兴,李资谦这种人能说动吗?”李璟望着杜兴说道。若是高丽有内部人支持的话,事情就变的简单了许多。

“李资谦乃是武人,又是外戚,在高丽,李资谦的威望很高,庆源李氏乃是高丽国中望族,不过臣认为,说服他还不如说服王楷,王楷急着掌权,若是我们能帮助他除掉李资谦,相信他一定会很高兴的。高丽朝中也有不少人是反对李资谦的,比如他的亲家拓咯对自己的地位有些不满。”杜兴赶紧从一侧的书籍之中,找到关于高丽的消息。

“这个消息是什么时候传来的?”李甫看着一边的无数文书,顿时有些怀疑道。

“最近一个月的消息都在这里,李资谦上个月大寿,邀请拓咯,将他的座位安排在自己之下,拓咯回去之后率了一个心爱的瓷杯。”杜兴取出一个纸条说道:“我们那边的一个暗卫已经成功的和拓咯的一房歇的父亲搭上关系,这个消息是从他歇口中说出来的。”

“从这件新上就能看的出来拓咯和李资谦的关系并不是想象帜那么好。”张孝纯看了杜兴一眼,这些家伙也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王楷那边可有什么动静,此人的心性如何?若是一个刚烈的主,宁愿将自己的江山送给李资谦,恐怕也不会答应我们的条件。”王璞询问道。

“王楷此人倒是有些能耐,当初就反对李资谦,曾经和人联手除掉李资谦和拓咯,可惜的是,政变还没有发动,反而被李资谦击败,虽然没有被李资谦所杀,但现在仍然是幽禁在皇宫中。”杜兴又在一边资料中寻找了一番,说道:“他现在经常以佛经为伴,身边有一个叫做妙清的和尚〖派人调查过这个妙清的和尚,出身高丽西京,号称能通阴阳,擅长阴阳秘术,和高丽朝臣郑知常、金安、文公仁等人相交,这些人对妙清和尚极为尊敬。”

“又是一个妖僧。”赵鼎不屑的说道。

就算是李璟听了也点点头,一个和尚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吃斋念佛,侍奉佛祖,却参与到朝中大事来,还诡称自己擅长阴阳秘术,出入达官贵人府邸,和一些朝中大臣相交,最后更是影响天子,这样的和尚都是妖僧,国家大乱多起于这样的人。

这就和前朝的林灵素等人相似,蛊惑君王,罪大恶极,王楷居然信任一个和尚,这分明就是撒之道。

“这么说,这个妙清倒是可以接触一下,他得到王楷的信任,想来对李资谦十分不满,有李资谦在,他的野心不会得到满足,若是我们帮助王楷重新夺叁权,所付出的只是一些粮草,我相信妙清和尚一定会愿意的。”李璟笑道:“王氏建国百余年之久,在民间已经有了声望,李资谦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因为害怕王氏在高丽的声望,所以对王楷只是囚禁,而不是直接篡夺,但王楷岂会愿意让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影响,两者相互争夺那是肯定的。联系王楷,若是王楷不愿意,我们在联系李资谦,告诉他,我们只要需要粮食,三十万石粮食就可以了。谁给我们粮食,我们就帮助谁当这个高丽国王。”

“不知道派何人出使高丽?”赵鼎赶紧询问道。

“王穆去吧!”李璟扫了王璞一眼,心中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让王穆去看看,不过,虽然首先出使的是文官,诸位将军们也要开始准备了,韩世忠的水师就不要留在荆襄一带了,让他回江都,沿海北上,准备从登州出兵高丽,我们的人马也不要太多,五万人就可以了,以吴玠为征东大将军,高宠为前部先锋,李大牛、武松、呼延敬随军而行,韩世忠率领水师护卫左右,首先要击败高丽水师,护卫粮道。”

“臣等遵旨。”众将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吴玠有帅才,年纪也在众人之上,让他作为大将军,众人还是愿意的。

赵鼎等人也点点头,五万大军加上水师也不过七万人而已,若是能得到三十万石粮草,还是值得的,更不要说,这些士兵前往敌国,所得到的肯定不是三十万石,攻陷开京获得的粮食就不止这个数。至于其他的金银财宝就更不要说了。文官们也不想反对这样的好事。

李璟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固然是夺取粮食、钱财,更重要的是要转移社会矛盾,让世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对外战争上来。

正文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杀一批 升一批

当王穆回到汴京的时候,李璟已经离开了京师,随心有皇贵妃柴二娘,皇妃梁红玉、皇长子秦王李定北,以申国公梁仲统帅五千近卫军护卫銮驾,出汴京,巡视江淮之间的旱灾。

“父亲。”王穆面色欢喜回到府邸,王璞身上穿着一件锦袍,躺在躺椅上,享受着春日的阳光,显得格外的舒适,看见王穆前来,也就是指着一边的躺椅,让自己的儿子坐了下来。

“怎么,陛下让你回京,你就高兴了?”王璞淡淡的看了自己儿子一眼,说道:“每逢大事要静心,已经说了多少次了,当初陛下疡张择端,而不疡你,就是因为你办事太过操切了。”

“孩儿明白了。”王穆赶紧说道自雅王璞的样子,也靠在躺椅上,整个人都变轻松了许多。

“你可知道陛下这次让你回京所谓何事?”王璞询问道。

“孩儿听说了,陛下准备对高丽用兵,只是想派人前往高丽联系一下高丽王王楷,看看能不能得到王楷的支持,获然些粮食。”王穆赶紧说道:“这件事情,孩儿在路上已经听说了,陛下准备用兵。”

“嘿嘿,你说的只是一个方面,让你回来,主要是准备让你进政事堂的,就算不是大学士,但最起码也是一个行走。”王璞笑道:“老夫已经老了,年初的时候,钟中死了,这个老家伙,贪恋权位多年,庇护郑家多年,这一次总算是死了,他死了之后,下一个就是轮到老夫了,陛下虽然没有让老夫告老,但人要识相,老夫当年不过是教书的,得陛下信赖,位居台阁之上,自己的孙女更是成了皇妃,为皇室生儿育女,延绵子嗣,现在也该是退位让贤的时候了。”

“父亲,陛下还是很念旧情的。”王穆听了心中十分高兴,作为文官,谁不想成为政事堂帜一员,那才是文官最巅峰的地方,只是想到这一切还是因为自己父亲的告老而来,让王穆心情极为复杂,不知道说什么好。

“陛下是很念旧情,但是我们这些做臣子却不能如此,老夫已经老了,恐怕也没几年活头的了,趁着陛下还念旧情,就将你推上去,延续我王家的辉煌。”王璞看的很清楚,自己只要不想退,李璟绝对不会让自己退的,就像钟中就是如此,坟头上的树都有数丈高了,还在政事堂,老眼昏花,李璟也没有让他离开,做一世君臣,自己想来也是可以的,但是王璞却很老实,圣眷总是有用完的时候,总得给后人留下点什么。

“孩儿知道了。”王穆点点头,自己进入政事堂,恐怕地位还在曹璟之下,说话一点分量都没有,但政事堂就是政事堂,这是文臣最巅峰所在,进入熬资料,也比外面当一个大员强。

“这次去高丽,一定要心,无论是李资谦也好,或者是拓咯也好,甚至妙清、王楷这些人也好,都不见得容易对付,你这次去主要是试探,做一个态度,或者说是看看高丽国内的动静,为大军进攻高丽做好准备。千万不能肆意妄为,更是不能临时改变主意。”王璞有些担心的望着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老奸巨猾相比,王穆更是有些急功近利,联合王楷是既定的政策,王璞担心王穆突然会改变李璟的方针,会联合李资谦。

“父亲,李资谦虽然没有称王,但囚禁君王,显然是有称王之心,只是担心高丽人的反应,这个时候,若是我们出兵,李资谦必定会同意支付我们粮草,然后顺势灭了高丽王室,让他登基称王。陛下为何要支持王楷呢?”王穆进京之前,也是做了一番工作的。

“说你愚蠢,你还真的不行,朝中对这次出兵的数量严格控制,想要覆灭高丽,非大军二十万不可,朝中哪里有那么多的粮草支撑,出兵八万人已经是极致了,灭了高丽王室,李资谦不会和我们的合作的,他要稳定高丽局势,只能是将高丽人的仇恨都推到我们身上,他会彻底的倒向金人,和朝廷对抗;但是帮助王楷不一样了,我们是他的救星,虽然支付了一点粮食,但能够恢复统治,他还是愿意的。”王璞扫了自己的儿子一眼,说道:“更重要的是,王楷信任妖僧妙清,这是撒之道,这次去的时候,你可以和妙清多交往一些,有此人在,可以为我们下次彻底的吞并高丽打好基础。”

王璞到底说经验丰富,老奸巨猾,一下子就看出了其帜奥秘所在,李璟支持王楷,而不支持李资谦这个权臣,还是很有眼光的。

“原来如此,多谢父亲提醒的。”王穆面色微红,赶紧说道。若不是王璞提醒,去了高丽之后,他还真的会和李资谦接触一番。若是如此,恐怕是坏了李璟的大事。

“等你回来的时候,陛下大概也也巡视归来了。”王璞苦笑道:“自古以来,都是臣子为陛下分忧的,但在我们大唐,却是陛下为臣子分忧的,若是没有陛下,今年恐怕是南宋大举反攻的一年,现在的南宋已经自顾不暇了。”

首节上一节584/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