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519节

仔细想象,赵鼎等人都是李璟的父辈甚至是爷爷辈,又能辅佐李璟多少年,这个时候,他恐怕需要的是培养继任者,朝中能有此作为的人很少,能被李璟看上眼的人更少,遴选人才是帝国的重中之重,难怪李璟到现在还没有前往军中,主持北伐之事。

“既然你有自己的打算,那为父就不说什么了,这次进京,见过陛下之后,我就回江都。”虞祺点点头,说道:“不管日后陛下如何安排你,都要勤于王事。”

“孩儿明白。”虞允文点点头。正说的时候,他发现远葱一个内侍走了过来,内侍在酒楼内四处看了一眼,终于看见虞允文,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澳之色。

“虞先生,陛下说了,请先生参加今年的科举。这段时间,就不要四处走动了,多看看书。”内侍低声说道。

“参加今年的科举?”虞允文面色一动。

“这个,陛下是这么说的。”内侍看着虞允文相貌极为不俗,想了想,低声说道:“先生,小人听陛下对赵相说,哪里有宰辅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出身的,现在可以,以后就不行了。先生,这可是陛下的原话。”

虞允文还没有反应过来,身边的虞祺却是面色大喜,右手忍不淄出一枚金币,塞入内侍的袖管里,拱手说道:“多谢公公提醒,虞祺多谢了。”

内侍原本只是想交好一下虞允文这个后起之秀,没想到看见一道金光没入自己的袖管里,心中更是高兴,连连摆手说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虞先生,小人告辞了。”

“陛下高瞻远瞩,非我等能比拟的。”虞允文却是一声长叹,目光中闪烁着一丝希冀⊥算李璟是造反起家的又如何,最起码,他是一个明君,就冲着这一点,就值得自己去效命。

“这位兄弟,莫非这次你也是来参加科举的?”李易在一边看的分明,他扫了远去的内侍一眼,笑呵呵的上前拱手说道。

“在下虞允文,这次正是来京参加科举的。”虞允文已经决定参加科举,看见李易等人,倒是有些亲切。

“既然同是参加本届科举,那就是同年了,虞贤弟不如和我等一道,大家谈诗论词也是好的。世伯可否?”李易朝虞祺拱手说道。

“允文,多和这些年兄们接触一番也好的。为父先回府了。”虞祺笑呵呵的拍了自己儿子的肩膀说道。一个好汉三个帮,日后虞允文想要走的更远一些,就需要更多的人帮助,同窗同年之情就是最好的纽带。虞祺也看的出来,李易、胡铨等人为人都还不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结交对象。

正文卷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北伐

武英殿内,一个硕大的河北地图出现在众人面前,虽然是军事会议,但是政事堂的几个大学士也纷纷到场,这是关系到大唐王朝明年能不能一统天下的大事,众人都不敢怠慢,近卫军已经封锁了整个武英殿,套之下,无数士兵驻守,足见此次会议的重要性。

在大殿一侧的墙壁上悬挂着江山社稷图,上面表明了唐、金、宋三方示意图,从这上面可以看的出来的,黄河以南、长江以北,除掉鲁地之外,都已经是大唐的领土,在河北大地上,并州及其以北的草原部分也是李璟所有,天下之大,李璟已经占据三分之一还要多。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璟,军中粮草可曾准备妥当?”李璟身披盔甲望着曹璟说道。

“臣已经准备妥当,分别藏于太原、洛阳和汴京,方便军粮转运,军粮足够五十万大军支撑半年以上,半年之后,若是战争还没有结束,可以调动存量,也能支撑两个月,在大军征战的时候,臣会派人南下购买江南的粮食,虽然耗费多一些,筹措大军三个月的粮食还是可以的,这样一来,臣可以凑够支撑五十万大军约一年的粮食,这还不算秋收之后朝廷能得到的粮食。”曹璟赶紧出列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曹璟虽然出身不行,但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凑够近一年的粮草,足见他的手段不凡。赵鼎等人这个时候甚至很庆幸,当初同意曹璟进入政事堂的决定,若曹璟仅仅只是一个户部尚书,绝对不会这么轻松的理清这里面的奥妙,下面办事的人效率也不会如此之高。

“粮草若是不够,让吕师囊前往占城去买,占城稻虽然不好吃,但是吃饱还是没有问题的,那边的米也不值钱,可以多买一些。”李璟笑呵呵的说道:“以后我们可以攻占这个地方,让当地的人都给我们种粮食,这样中原就不会有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了。”

“陛下圣明。”众人听了顿时笑了起来,李璟虽然说了,但却无人放在心上,占城虽然有占城水稻,但是让一国的百姓给中原人种水稻,输送粮食,这样的事情还真的没有人做过。

却不知道李璟心中实际上早就有这种想法,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为中原输送大量的物资,粮食、经济作物,甚至掠夺人口、黄金等等,这些都是李璟准备做的事情,只是现在中原还没有平定,这些也只是想想而已。

“粮草既然准备好了,那剩下的事情就是将军们的事情了≤璟将粮草分布在太原、洛阳和汴京三处,这样最好,我大军无论是从什么地方进攻,都能就近获得粮草。”李璟取过一边的金竹杖,指着地图上的三处说道:“这次进攻金国,就是要用雷霆之势,一举攻克河北,最起码也要将金人赶过长城去,让他们回到白山黑水之间,继续过着野人的生活。”

“请陛下下令。”三军将士听了之后,心中激情澎湃,恨不得恨不得现在就跃马疆场,真的如同李璟所说的那样,将金人赶回东北老家去。

“想要进攻金人,首先就要考虑我们的大后方,南宋虽然被我们打残了的,可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我们在进攻金人的时候,南宋肯定会出兵帮助的,不管出兵的规模大小,但总是一个麻烦事情,韩世忠驻守新野,打造水师,岳飞驻守江都,抵挡来自南方的进攻,对于南方,我们的方法是守,相信二十万大军足够抵挡南宋的进攻。”李璟手中的竹杖在长江边画了一下。

“陛下,不如让李乔将军抓紧时间占据巴蜀之地,从巴蜀沿江而下,威胁南宋,甚至消灭南宋,就南宋那几个歪瓜裂枣的军队,如何是我们大唐的对手?”呼延灼大声说道。他崇尚的是进攻,最好能两线作战是最好的,在他看来,大唐粮草充足,军中士气高昂,击败南宋轻而易举。

“不可。”公孙胜赶紧说道:“陛下,虽然我等有实力两面作战,但是臣认为还是先击败金人,然后南下才是正理,两面作战,就要将我大唐军队抽调一空,万一,这要是有一个万一当如何是好?”

“公孙先生太心翼翼了,大唐雄踞八方,谁敢在这个时候来闹事,长江有林冲将军和韩世忠将军驻守,难道还有人能突破两人的防线不成?”呼延灼笑呵呵的说道:“除掉金人是我大唐的对手之外,谁能抵挡我大唐一击?我们兵分三路,金人首尾不能相顾,难道还有兵马来进攻我大唐腹地不成?陛下,巴蜀兵马十万,仅仅是收复巴蜀,坐镇当地,显然是浪费,不如令李乔将军分兵东进,攻略荆襄,韩世忠将军领军一部或许能平定荆襄。南宋的那点兵力,如何是我大唐的对手。”众将听了面有思索之色,仔细想想,呼延灼说的也未必没有道理。

“呼延将军勇猛,朕看在眼中,但统一天下毕竟是大事,对付一个金人或者南宋,我们力量绰绰有余,但同时两面开战,影响较大,一不心,全盘皆输。”李璟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计划,岳家军没有倒塌之前,他是不会贸然两线作战。谁知道赵构这个家伙,会不会脑子一灵光,再将岳飞派出来,到时候岳飞领着十万大军北伐,自己后背恐怕都会受到影响。

呼延灼虽然有心立功,想着两面作战,自己能够独当一面,但听了李璟这么一说,顿时将心中的念想抛在一边,静静的等候李璟的决定。

“首先是北部草原,这些年金人为了遏制我们的骑兵,在草原上兴风作浪,若不是伯颜坐镇草原,恐怕草原已经不在朕手中,草原兵马不能妄动,但抽调五万骑兵加入北部骑兵军团,共计十三万骑兵,由伯颜统领东进幽州,萧巍哥取代伯颜,坐镇草原,震慑草原。”李璟指着北部的草原说道。征战金人岂能没有骑兵,李璟将动用手中大部分骑兵,以应付金人的铁骑。

正文卷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赵桓之恨

“四路大军,伯颜为北路军总管,领军十三万入幽州,以雷霆之势直接杀入幽州,第二路军,种师道将军为西路军总管,领太原军五万,出井陉关攻略河北;第三路,吴玠将军领军五万出鲁地,北上德州等地,主要的目标是进攻完颜宗翰,不过,相信完颜宗翰的兵马不会在鲁地纠缠太久,他的主要力量仍然放在河北等地,只要我大军一起围攻,金人没有太多的兵力抵挡三路大军的进攻,至于朕,领御林军十五万,过黄河,进攻大名府,四路大军最后汇合在幽州城下。”李璟手中的竹杖在地图上扫过,说道:“四月初八殿试结束,朕亲自领军北上,进攻大名府,在此之前,所有大军立刻发起进攻,旧能的吸引金人注意力。”

殿试需要李璟在现场,对于这次科举,李璟相当重视,只能是亲自举行,而且,中军最后出发,也是为了能迷惑金人,好方便李璟在最关键的时候,对敌人发起进攻。虽然如此一来,其他三路大军压力会稍微大一些,但总体结果来说,决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请陛下下令。”众人纷纷应道。

“中军李大牛、高宠、朱武率领所部随军而行,朱武为军师,李甫帐前听令,其余诸将统帅本部将校,武学延一份为四,分赴四军,随大军而行,公孙胜负责调配武学延。”李璟想了想,决定还是将这些武学中即将毕业的延带着,一方面增加延们行军打仗的能力,二来也能弥补自己身边将校的不足。

“西路军种师道将军为主将,武松为副将;东路军吴玠为主将、梁仲副将,吴璘将军为前锋。其余将军率领御林军马,随中军行动。”李璟想了想,还是将军中的将领大概的分配了一下,真正的主力还是中路军,直接进攻大名府,杀入幽州。

“陛下,若是中途碰见义军当如何是好?”种师道又询问道。

“能收服自然是好事,若是不能收服,全部歼灭,这些人虽然为抵挡金人进攻立下了功劳,但若不臣服朝廷,等我们解决了金人,他们必定会啸聚山林,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既然如此,还不如一起解决了,真正为汉人考虑,声明大义的人必定会跟随朝廷大军一起,收复河北,对于那些心怀野心的人,不会甘心放弃自己的军队,这样的人,我们收复了河北,这些家伙也会继续闹事。”李璟不在意的说道。

任何人都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力,尤其是那些在河北坚持了许久的义军,手中掌握了军队,岂会甘心放弃自己的一切,甘愿当一个普通的将军,听从他人调遣?

随着李璟的一声令下,整个汴京城的大军顿时动了起来,一队队骑兵出了汴京城,朝周围的驻军而去,呼延灼、种师道等大将纷纷离开汴京,就是刚刚在汴京城站稳脚跟的韩世忠,也离开了妻儿,去了江都,招兵买马,建立水师。

广备攻城作各大作坊也纷纷运作起来,各种弓箭火器等等武器也运出了汴京城,当然更多的还是留在汴京,准备跟随中军进攻大名府。

潜伏在大唐境内的金狼卫、风波亭的密探们也纷纷将得到的情报传出去,各种资料显示,李璟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至于战争的对象到底是南宋或者是金人,众说纷纭,只有远在鲁地的完颜宗翰知道,李璟已经准备对大金用兵了。当下飞马将自己的推测送到会宁府,请完颜晟千万不能放走了赵桓。

而远在会宁府的完颜晟并不知道这一切,李璟派出的使者早已到达会宁,请求金国释放赵桓,并且送来了大量的财物以及完颜阇母的尸首。

“昏德公,大唐皇帝准备迎接你回中原,你可愿意?”会宁府的皇宫中,完颜晟望着跪在地上的中年男子,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堂堂的中原皇帝又能如何,现在还不是跪在自己的面前吗?

赵桓已经没有一代帝王的风范了,虽然是昏德公,实际上就是一个囚犯,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脸色憔悴,看上去哪里像一个年轻人,面容苍老,双目中还露出畏惧之色。一听见完颜晟的话,脸上露出一丝向往,忽然曳说道:“李璟,李璟贼子,不去,陛下,罪臣不敢去中原』敢去中原啊n璟会杀了我的。”

“哈哈M你这熊样,也能当中原的皇帝?”完颜晟看见赵桓的模样,顿时哈哈大笑,指着赵桓说道:“李璟想用你来离间南宋君臣,他以为朕是傻子吗?”

“陛下圣明,李璟是什么东西,这种伎俩也想瞒过陛下,还请陛下明察。”赵桓赶紧拜谢。口中厩澳之词。他算是明白了,李璟无论是不是真的迎接自己回去,或者是将自己送到南宋去,离间南宋君臣,自己都不会有好下场的,不如留在金国,弄不好还能保自己的小命,虽然在这边苦一些,但总比回到中原丢了性命强。

“陛下,南宋皇帝赵构也派来密使,请求将昏德公带回江南,还请陛下圣断。”完颜昌忽然出列说道。声音好像是一道霹雳一样,击中了心存侥幸的赵桓,没想到,自己的兄弟也来接自己回江南,若是大张旗鼓的也就算了,偏偏是来了密使这里面就是有问题了。

“陛下,大金甚好,罪臣不愿意回去,还请陛下明察。”赵桓眼珠转动,顿时大声哀嚎道,自己那个兄弟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带自己回去,恐怕就是为了杀自己,分明就是看见李璟准备利用自己祸害江南,所以才会在这个时候北上除掉自己。

“李璟,你这个该死的王八蛋,夺了朕的江山,欺了朕的女人,最后还要害自己,还有赵构,你这个白眼狼,朕好恨啊!当初的一念之仁放了你,现在却要来杀自己,可恶啊!”赵构面色狰狞,双目赤红,不停的在地上磕头。

正文卷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汉专家完颜昌

完颜晟听了之后哈哈大笑,指着赵桓说道:“当年蜀国后主刘禅曾说不思蜀的言语,现在没想到你赵宋皇帝也会说出这句话来。若是你的祖先看到今日的你,不知道会不会从陵寝中跳出来打你。”好歹当年晋朝对刘禅还是很礼遇的,哪里像自己对待宋帝这样,表面上封了公爵,但实际上,还是当做一个奴仆来对待。赵桓听了之后只能是一阵苦笑,心里一阵苦涩,若是可以,谁愿意过这种日子,只是现在自己的性命随时难保,赵桓也没有任何办法。

“陛下,赵构此人狼子野心,罪臣若是去了江南,恐怕性命难保,而且臣断定,赵构此人绝对不是李璟的对手,还请陛下明察。”赵桓为了保自己的性命大声说道:“李璟兵锋南下,他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只能狼狈逃到江南,陛下若是依靠这样的人牵制李璟,臣敢断定,赵构绝对没有这个能耐。”

首节上一节519/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