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474节

“谁都知道李甫大人辞职已经成了定局,耶律大石远在西北,政事堂只有三个人,最起码也要增加一个人,原以为这个人是大人,但是现在看来,陛下是另有算计啊!”对面的中年人一脸的郁闷。

“王大人,你父亲王老大人难道没有上奏过陛下,让一个商人来做大学士,这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钟中看着眼前的王穆,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王穆的到来,所谓什么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李甫这个首辅大臣离职,就意味首辅大臣缺少,能有此资格的也是赵鼎和王璞两人,王璞资格较老,在朝中门生故吏比较多,而赵鼎却是皇上的岳丈,很早就跟在李璟身边,熟悉李璟的心思,让赵鼎做首辅大臣也是说的过去的。

“没有。”王穆一阵苦恼,皱着眉头说道:“不过听说陛下在此之前曾经召赵鼎大人商议的,不知道是不是赵鼎的建议。”

“不会的,赵鼎是文官,更加鄙视那些商贾之士,让他开口说话,日后那些文官们还不知道怎么说他呢b个决定恐怕是陛下乾纲独断,不过,陛下没有一步到位,只是让他做了一个行走,大概也是害怕朝中众人反对。”钟中这个时候也冷静下来。望着地上的汝窑瓷杯,心中一阵惋惜。

“大概是先试探一番,或者看看老大人和那个商人谁的本事高一些,谁就能成为麒麟阁大学士,老大人难道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王穆笑道:“就算陛下在背后支持他,但朝中文武大臣们都不愿意支持他,其他的读书人恐怕也不会支持他的。”

“只要政事堂的大学士不支持,想来他在政事堂也不会立足的,王大人,可对?”钟中认真的看了王穆一眼。

“老大人,现在政事堂的格局,相信老大人肯定看的清楚的,无论是赵鼎赵大人也好,或者是耶律大人也好、张孝纯大人也好,有两个人肯定是站在陛下这边的,赵鼎大人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只要陛下坚持,赵鼎大人是不会反对的,耶律大石乃是契丹人,他只能是听从陛下的命令,至于张孝纯大人,嘿嘿,治理国事倒是可以,但若是算其他的事情,能力就差了一些了。”王穆笑嘻嘻的说道。

“想要通过此事,恐怕也需要老大人成为首辅大人才能决定吧!”钟中看着王穆的一眼,这个王穆今天来见自己不就是为了此事的吗?王璞想做首辅大臣,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可是王璞年纪大了一些,这一点不符合李璟的用人标准,甚至就算是自己,也是为了安抚前朝大臣,才会让自己做了麒麟阁行走。

“不,不,任命何人为首辅,那是陛下的权力,谁也不能改变,朝中大臣也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建议一番而已。但是让一个商人成为麒麟阁大学士,那就是整个读书人的事情。”王穆赶紧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钟中顿时迟疑了,难道这个家伙见自己不是为了自己的老子,钟中目光闪烁,猛得想到了什么,忽然笑道:“呵呵,王大人好手段啊,听说王大人这次来京师,就是来接替汴京府尹的职务来的,看样子一个汴京府尹的职务,王大人还看不上眼啊!”钟中很快就明白王穆的意思,感情这杏不是为了帮助他的老子,而是为了他自己来的,不仅仅想做一个汴京府尹,而且还想做一个麒麟阁行走,父子两人同时入麒麟阁,传扬出去,也算是一段佳话。

“一个汴京府尹算什么,听上去很威风,但在府尹上面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不进麒麟阁,不入政事堂,实际上什么都不是,只能是成为众人出气的对象。”王穆目光闪烁,最后感叹道。

钟中点点头,在外面,府尹算是大官了,可是在汴京城不一样,府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地位尴尬的很,稍微有点什么事情,却不能发挥半点作用,品级上虽然是与尚书平级,可是手中的权力却没有尚书大,在排班的时候,仍然是站在尚书的后面,权力太小,王穆谋求麒麟阁行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件事情关键要看陛下,不过,这件事情也不是可能发生。”钟中想了想,靠近王穆,在他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王穆连连点头,很快就苦笑道:“老大人真是好手段,只是此事涉及到令孙,若是陛下震怒,恐怕连老大人都会跟着后面倒霉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更何况,此事一旦爆发,陛下面对的不仅仅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全天下的读书人。”钟中笑道:“不管怎么样,最后的结果都很简单,曹璟教子无方,焉能成为麒麟阁行走,汴京府尹权力较小,一旦案件涉及到王公大臣,朝廷勋贵,一个汴京府尹根本就不能震慑满朝文武,最好能将汴京府尹的品级提高,成为麒麟阁行走。王大人以为如何?”

“老大人好手段。一举两得,厉害,厉害。”王穆忍不住鼓掌说道。他不得不承认,钟中这个老狐狸,能从前朝活到现在,还能身居高位,不仅仅是运气的问题,更重要是对方心够狠,为了权力,连自己的孙子都可以卖掉,达到击败自己对手的目的,这样的人只能为友,绝对不能为敌。

“哈哈,过奖,过奖,此事得快些进行,陛下不久之后就要收复鲁地,到时候,还要用上曹璟,若是这个时候不将他按下去,一旦陛下收复鲁地成功,曹璟主持后方钱粮,也是有功劳的,到时候,恐怕我们就阻挡不住了。”钟中想了想说道。

“下官现在就去。”王穆赶紧说道。涉及到自己的前程,王穆也不敢怠慢,赶紧告辞而去。

正文卷 第九百四十五章 坑爹

汴京城早就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虽然北面仍然有金人的骚扰,但是一方面黄河进入丰水期,黄河沿岸有水师巡视,二来李璟手下兵马众多,多是精锐,现在西夏都已经落入李璟之手,试问天下还有谁是李璟对手。

朱雀大街上早就是摩肩擦踵,李璟与其他皇帝不一样,以前朱雀大街中间是御街,也只有皇帝陛下,或者是科举的时候新科状元跨马游街的时候才能行走,现在李璟很干脆的废除这一点,偌大的朱雀大街任何人都能行走,甚至连可恶的城门税都免除了,偌大的汴京城,商人无数,市井变的更加繁荣。

“陛下,前面不远就是临川侯府了。”杜兴领着几个侍卫,护卫着李璟,行走在大街上,指着远处的一处府鄣道。

“曹璟就是谨慎,堂堂的户部尚书,朝中三品大员,宗外城也就算了,连个府鄄弄在巷子里,也不怕别人笑话。”李璟望着远处的府邸,微微皱了皱眉头,满朝文武,虽然有不少宗外城的,但是像曹璟这样,家财万贯,堂堂的三品大员,还宗外城的,也只有曹璟一个人,甚至连杜兴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也都宗内城。

“陛下也不是不知道,曹大人本性就是如此,听说,他穿的衣服也是表面光鲜,实际上内衣还是缝缝补补,节省的很。”杜兴赶紧说道。

“这么续?”李璟面色一愣,这方面他还真的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杜兴这么说肯定是真实的,也只有锦衣卫才会弄的如此清楚。

“曹大人倒是节俭的很,但是曹大人的几个儿子就不一样了,和京中的纨绔子弟差不了多少,加上曹大人平日泌政务,无暇管教,花钱方面就差了一些。”杜兴想了想说道:“不过也就是如此,和其他的官宦子弟不一样,欺压良善方面倒是没有。”

“曹璟经商多年,资产不少,自家儿子花自家老子的钱,也没什么,只要不欺压良善,其他的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李璟想了想说道。

只要不违反朝廷律法,就算花钱奢侈一些,李璟虽然不提倡,但也不会反对。对于曹璟他还是比较放心的。所以才会重用曹璟。

杜兴张了张,最后还是没有什么,众人正待行走的时候,忽然一队衙役匆匆忙忙的从身边飞奔而过,前进的方向正是朝临川侯府而去。

“怎么回事?曹璟那里发生什么事情了?”李璟一愣,忍不庄问道:“什么时候汴京衙役这么厉害,居然敢去临川侯府办差?”曹璟是功臣,看着这些衙役们气势汹汹的模样,分明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才会让李璟好奇。

“陛下,现在的汴京府尹乃是王穆王大人。”杜兴苦笑道。

“哦。是他。”李璟恍然大悟,也只有王穆才会如此,王穆的女儿王璐是李璟的嫔妃,王穆这个汴京府尹就有些特殊了,所以才没有将一个三品大员放在眼中。

“不过,虽然有王娘娘在,但一个汴京府尹在朝中并不算什么,三品大员上面还有很多人,宗室、王公大臣也不知道有多少,有些时候,汴京府尹也不敢随意捉拿其他人。王穆大人敢出手,或许有其他的缘故。”杜兴想了想说道。

“汴京府尹这个位置是不大好当,能做好这个位置的人很难,不过,曹璟毕竟是朝廷的功臣,是朕的心腹,就算是有错误,也不能这样明火执仗的吧*非曹璟犯了十恶不赦之罪?”李璟迟疑道。

曹璟生性谨慎,就算儿子败家,也不会荒唐到一定地步,让汴京城的衙役如此光明正大的来上门捉拿。分明是不将曹璟这个临川侯放在眼中。这也能看出曹璟在朝中的威望并不高☆璟治下,官官相护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如此将一个侯爷不放在眼中,李璟心中还是有些不满的。

“或许王穆大人准备做一个强项令也不可。咦!陛下被押送的是王大人的长子曹瑞。”杜兴正待说话,忽然看见那队衙役押送着一个男子走了过来,他认得那个男子正是曹璟的长子曹瑞,顿时有些惊讶了。

“曹瑞?就是那个花天酒地的家伙?他犯了什么错?”李璟不在意的说道。这犯了错误,就要收到处罚的,就算是功臣之后也是如此。

“这个据臣所知,曹瑞倒是没有犯什么错误,就是和人在酒楼上打了一架而已,想来,汴京府就是用这个理由将其羁押的。”杜兴想了想,说道:“前日,曹瑞在酒楼上喝酒,碰见了郑大人的孙子郑光桥,两人发生了一些口角,最后打了起来。两人打架也就算了,只是伤了旁边喝酒的一个国子监学生,臣怀疑是因为此事吧!大概是那苦主找上汴京府了。”

“打架?为何要打架?”李璟皱了皱眉头,隐约之间,他感觉到这里面有些问题,但又说不出来,但原本去见曹璟的心思就淡了许多,一个人连自己的儿子都管教不好,如何能做大事呢?

“不过是因为临川侯的身份而已。这个在市面上常有议论,只是没想到曹瑞喝了点酒后,脾气就控制不住了。”杜兴赶紧说道。

“儿子为自己的父亲打抱不平,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奇怪的,倒是那郑光桥,在众目睽睽之下议论朝廷大员,议论朕册封的临川侯倒是好大的胆子。”李璟冷哼了一声,说道:“走吧,今天就不要去见曹璟了,现在朕也不想见他。”

“是。”杜兴不敢怠慢,赶紧应道,心中却是暗自为曹璟感到惋惜,他知道李璟这个时候前来就是为了看看曹璟有没有能耐当这个麒麟阁行走,进入政事堂,但是现在看来,恐怕曹璟是失去了这样的机会了。

众人刚刚转弯,临川侯府门前,曹璟就现出身来,望着远处的一行人,隐隐可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面色微微一变,正待上前招呼,最后化成一声长叹,只能是跪在地上,朝着李璟的背影行了一礼。

“陛下,好像临川侯发现了陛下,正在跪送陛下。”杜兴身后,一个暗卫看的分明,赶紧说道。

李璟脚步一停,最后化成了一声长叹。

正文卷 第九百四十五章 坑爹

汴京城早就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虽然北面仍然有金人的骚扰,但是一方面黄河进入丰水期,黄河沿岸有水师巡视,二来李璟手下兵马众多,多是精锐,现在西夏都已经落入李璟之手,试问天下还有谁是李璟对手。

朱雀大街上早就是摩肩擦踵,李璟与其他皇帝不一样,以前朱雀大街中间是御街,也只有皇帝陛下,或者是科举的时候新科状元跨马游街的时候才能行走,现在李璟很干脆的废除这一点,偌大的朱雀大街任何人都能行走,甚至连可恶的城门税都免除了,偌大的汴京城,商人无数,市井变的更加繁荣。

“陛下,前面不远就是临川侯府了。”杜兴领着几个侍卫,护卫着李璟,行走在大街上,指着远处的一处府鄣道。

“曹璟就是谨慎,堂堂的户部尚书,朝中三品大员,宗外城也就算了,连个府鄄弄在巷子里,也不怕别人笑话。”李璟望着远处的府邸,微微皱了皱眉头,满朝文武,虽然有不少宗外城的,但是像曹璟这样,家财万贯,堂堂的三品大员,还宗外城的,也只有曹璟一个人,甚至连杜兴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也都宗内城。

“陛下也不是不知道,曹大人本性就是如此,听说,他穿的衣服也是表面光鲜,实际上内衣还是缝缝补补,节省的很。”杜兴赶紧说道。

“这么续?”李璟面色一愣,这方面他还真的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杜兴这么说肯定是真实的,也只有锦衣卫才会弄的如此清楚。

“曹大人倒是节俭的很,但是曹大人的几个儿子就不一样了,和京中的纨绔子弟差不了多少,加上曹大人平日泌政务,无暇管教,花钱方面就差了一些。”杜兴想了想说道:“不过也就是如此,和其他的官宦子弟不一样,欺压良善方面倒是没有。”

“曹璟经商多年,资产不少,自家儿子花自家老子的钱,也没什么,只要不欺压良善,其他的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李璟想了想说道。

首节上一节474/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