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448节

“怎么了。王后,二娘。”李璟脸上微微有一丝尴尬,好像男子在外面乱来,被自己的老婆逮个正着一样,哪怕李璟乃是一国之主,这个时候也难免有些下不了台的时候。

“王上,西夏紧急军情传来,却送不进畅春园,杜卿无奈之下,只得让妾身来见王上了。”兰蔻皱了皱眉头,扫了周围的帝姬、嫔妃一眼,眉头微微皱了皱,闪烁着一丝厌恶之色。

“还不与我退下。”相比较兰蔻,柴二娘脸色更差,这些都是狐媚妖精,居然敢魅惑君王,若不是给李璟面子,早就将这些家伙君斩杀。

“不能进畅春园?”李璟面色一愣,望着杜兴。

“王上,臣昨天就来畅春园三趟,可是李公公说王上正在休息,不易打扰。”杜兴赶紧解释道:“只是事情比较紧急,臣无奈之下,只得去通知麒麟阁和军机处,赵大人和公孙大人昨天下午来求见王上,也为李公公所阻拦,所以,臣只能是禀报了王后。”

“什么事情?”李璟面色阴沉。

“武安侯在西夏大开杀戒,以西夏百姓为刀枪,强行进攻克夷门,克夷门虽然危在旦夕,但是西夏百姓宛若干柴,随时都会爆发内乱,胡骑虽然护卫粮道,但西夏百姓群起而攻之,能不能护住粮道暂且不说,但是西夏局势必定会恶化。”柴二娘忍不椎道。

“快回去。”李璟赶紧说道,这件事情影响是很大,可以想象这段时间,西夏的局势将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李乔远在西夏,一个人肯定是掌握不了西夏的局势。

“是。”兰蔻和柴二娘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喜色,虽然李璟这段时间留宿畅春园,宫中众女虽然不会说什么,但也担心李璟沉迷于女色,耽误了国事。索性的是,李璟还是知道轻重的,一听见重要消息,毫不犹豫的离了女色。

“那个叫做李廷墨的人呢?杀了。”李璟一边走一边说道:“阻挠暗卫来见本王,到底是想干什么?真的忠心吗?真是该死的东西,延迟了一天的时间。”

“妾身已经将他杀了。”柴二娘微微有些不安的说道。

李璟一愣,最后点点头,说道:“杀的好,这样的狗东西,就该杀。”

“哎!妹妹杀的还是早了一些,一个内侍居然敢阻拦暗卫指挥使、政事堂的大学士、军机处大学士,胆子实在太大,要么此人猖狂,仗着服侍王上,所以不将满朝文武放在眼中,二来就是背后另有算计。”兰蔻微微有些惋惜道。

“恩,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杜兴,派人去查,看看这背后可是有人捣鬼。”李璟笑了一声,他自认为一个内侍绝对不会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放肆的。让杜兴去查,也只是给兰蔻一个套下而已。至于能不能查到什么东西,李璟并不在乎,他现在只是担心西夏的情况。弄不好,自己在登基前还要御驾亲征一次。

“族长,李廷墨被杀了,李璟从畅春园里出来了,这个家伙,还真是厉害,面对如此多的美女,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可惜了那李廷墨,就这样被杀了。”李霄府中,李汉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微微感到一丝惋惜的说道。

“李廷墨被杀?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杀了他,我们这边的线索就断了。已经耽误了李璟一天的时间,西夏局势一天一个样,能耽误他一天的时间已经很不错了。”李霄曳说道:“接触李廷墨的人都解决了吗?李璟的暗卫可不简单啊!”

“都已经解决了,更不要说李廷墨是柴二娘让人杀的,啧啧,这个柴氏还真是够狠的,当惩在畅春园门外解决的,连李璟都不知道。”李汉忍不椎道。

“既然都解决了,那就最好了,就算事后暗卫调查起来,也只是证明此事背后有人,但到底是谁,却不知道。”李霄这才松了一口气,至于李廷墨为谁所杀,他并不在意一个小人物的死。只要此人不会影响自己后续的计划就可以了。

正文卷 第八百八十九章 雷厉风行

“西夏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书房之中,李璟面色不好看,手中的情报都在书桌上,说道:“西夏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原以为杀了嵬名察哥之后,西夏就再也没有抵挡的兵马了,现在又出现一个籍辣思义,将几十万大军阻挡在克夷门,寸步不能前进,眼下怎么办?”

“王上,征西大军劳师动众,到现在还没有攻下西夏,大军每日损耗严重,臣以为这个时候不如暂时休兵,等明年再战。”钟中赶紧说道。

“不可。”公孙胜赶紧说道:“克夷门是兴庆府的外围,只要攻下了克夷门就是一马平川,更不要说,耶律大人这个时候恐怕已经聚集了兵马,从西面进攻西夏,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是因为此事,暂时停止进攻西夏,恐怕我们以前所做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而金人和南宋都在休养生息,明年肯定会有动作,若是等到明年再战,恐怕我们要面对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西夏,而是三路大军了。”

“军中粮草不足,又当如何是好?”钟中忍不状对道。

“这个时候距离秋收已经不远,臣看过了,今年的收成还不错,绝对能支撑大军继续征战。”公孙胜继续说道。兴庆府就在眼前,这个时候休兵罢战让公孙胜如何甘心。

“眼下不是粮草的问题,军中就算是缺少粮草,臣等四下凑一下,必定能凑出一部分粮草来,支撑征西大军自然是没有问题,臣只是担心的是武安侯。”赵鼎忍不椎道:“西夏百姓也是百姓,日后也是王上的子民,这个时候捕捉西夏百姓去进攻克夷门,凶狠残暴,已经引起了西夏百姓的不满,若是如此下去,克夷门还没有被攻破,整个西夏百姓都已经造反了。还请王上明察,另邀将接管西夏战争。”

“王上,武安侯功勋卓越,但是此人嗜杀,臣以为不能为三军之主,请王上另邀将。”钟中出言说道:“西夏百姓日后也要归附王化,臣以为可以以仁义礼仪教导西夏百姓,让西夏人心甘情愿的为王上所用,刀枪不能解决问题。武安侯到底是一介武夫,只知道攻略四方,却不知道马上只能是打天下,而不是治理天下,对付这些西夏人,必须以仁义来感化对方,天长日久,才能为王上所用。武安侯如今杀人无数,整个西夏人都会厌恶武安侯,连带着对我大唐也没有任何好处,日后想要再行征伐,恐怕是困难重重,还请王上另选名将征讨西夏。”

李璟目光闪烁,有些不耐烦,忍不椎道:“郑大人,现在局势如此,你认为何人可以征讨西夏?莫非还要派一个文官为主将不成?不要认为任何人都是诸葛亮,就算是诸葛亮也是有打败仗的时候,这征伐天下的事情,还是需要武将来做,文官们治理天下,准备大军征讨的粮草就可以了。”文官领军出征,古往今来也不是没有,但是真正能取得胜利的文官很少,赵宋一朝多是文官领军,到了明朝中后期也是如此,却不知道,适合战场的只有武将,文官做主帅,简直就是笑话。

“王上,种师道乃是西夏的仇敌,多年以来,一直应付西夏的战争,臣以为不如让种师道试试看。”李甫平静的说道。他是文人,但更是李氏的族人,赵鼎等人的想法他是知道的,就是想着借此事将李乔拉下马来,最起码也要给武将们一个好看。

“西夏局势当如何是好?”李璟敲了敲桌子,也没有答应,也没有否定对方,只是皱着眉头询问道。让谁领军作战,李璟没有什么,只是如何解决眼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西夏局势就好像是一堆干柴,稍不留神,就会化成熊熊大火,将整个西夏都点燃了,连带着李璟也会吃亏。

“臣以为,可以仿效当年宋太祖灭蜀例。”赵鼎想了想说道。

“蜀国懦弱无能,故此能以怀柔之法对待蜀国,但是西夏国却不一样,西夏人骁勇善战,就算用怀柔的方法恐怕也没有用。”李甫想了想说道,实际上,却是委婉的反对赵鼎的想法。

“无论是西夏人也好,或者是契丹人也好,乃至金人也好,他们都是异族人,异族人最崇拜的是强者,既然是强者,那就要用强者的手段来。”李璟冷森森的说道:“不是李乔杀人,而是杀的人少了,要是本王哪里需要那样杀人的,凡是敢于反抗本王的人,都是死罪。”

“王上。”众人面色一愣,忍不着大了嘴巴。

“传旨,两天后登基称帝,三天后近卫军四万人离开汴京,梁仲留守京师,种师道领军五万坐镇荥阳,呼延灼领军四万坐镇洛阳,吴玠领军三万坐镇井陉关,栾廷玉为太原主将,萧巍哥继续坐镇云州。”李璟取了一边的朱笔,飞快的写了一封圣旨。

“传旨,册封王世子李定北为秦王,朕征讨西夏之日,监国¤麟阁大学士除赵懂外,其余辅佐秦王,处理朝政¤麟阁大学士赵鼎随军而行。”李璟又取了一个锦盒来,将圣旨放入其中,招过杜兴,说道:“将此旨意放入奉先殿,若朕真的遭遇不测,麒麟阁辅政大臣可以拆开锦盒,辅佐新主登基。”

“陛下。”李甫等人都被李璟的雷厉风行所惊呆了,没想到李璟在登基之前,就下达这样的旨意,册封李定北为秦王,这是李璟诸子之中唯一册封的亲王,实际上也奠定了太子之位,所谓的锦盒内遗诏,大概也只是做个样子而已。

“怎么,两天后不是黄道吉日吗?”李璟看了公孙胜一眼,说道:“朕记得钦天监送来的时间,后天也是黄道吉日吧!”

“后天虽然是黄道吉日,只是一些礼仪还没有准备好,臣,臣担心。”公孙胜没想到李璟这么急,这登基大殿岂是儿戏,自然是要多加准备。

“只要想准备,后天自然是能准备好。”李璟不在意的说道:“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不是靠登基礼仪是不是仑,而是看皇帝能不能更好的治理天下。”

“是,臣下去之后马上催促礼部。”众人面色一愣,赶紧说道。

“那好,就这么定了。”李璟拍着大腿站了起来,众人也知道议事已经结束,赶紧纷纷退了下去。?

正文卷 第八百九十章 登基称帝

洪武元年五月初六,整个汴京城上空弥漫着喜气,今天是大唐皇帝李登基的日子,虽然在李进入汴京城的时候,众人就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日子,但真的等到事情到来的时候,众人才发现,李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耗费了数年的时间,终于走上这一步。

这一天晴空万里,天刚刚亮,东边就已经是红霞漫天,紫气弥漫。好像也是在庆祝着李这个新的帝王登基一样,将天空渲染成一片蓝色♀样好的天气,似乎也在预示着什么。

太极殿前,文官以麒麟阁大学士李甫为首,武将以军机处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公孙胜为首,文武分列两边,望着面前威严的太极殿,众人也是脸上露出复杂之色。众人跟随李从梁山脚下转战千里,杀入太原,征战草原,纵横南北,才有了今日,这里面,每行走一步,都让众人如履薄冰,生怕有踏错的地步,争夺天下,一旦踏错一步,都是有粉身碎骨的危险。

索性的是,现在总算是成功了一大部分,李占据中原,虽然两面环敌,但是暂时两个敌人还没有心思来为难李,相反,还担心李趁机出兵。

在人群之中曹瑾身上穿着三品紫色的官袍,他已经是户部尚书,从一个商人行走到现在,也不知道经历多少事情,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辛劳,才有今日。一路行来,也不知道遭受了多少人的白眼,就算是现在,也还有不少人看不上他这个商人,在这个文人掌控上层社会的地方,商人虽然赚取了许多金钱,但是地位仍然很低下,更不要说成为新生朝廷的三品大员了。最起码站在自己前面不远处的宗正李霄就看不上自己。谁让自己是他兄弟的上官呢!

“还是陛下英明神武,我曹瑾这一生做的最英明的决定就是跟随在陛下身边。”曹瑾有些洋洋得意。

宗正李霄也十分平静的站在一边,只是他的目光却是落在曹瑾身上,这个小商人,真是走了狗屎运,做了从龙之臣,这些年倒是成为户部尚书了☆真是瞎了眼,让一个商人立足朝堂之上,真是可恶。他看着一边的李汉,心帜愤怒更甚了。

李宁愿让一个商人做了尚书,却让自己的族人当侍郎,难道整个大唐都没有人了吗?等日后有机会,一定会肃清朝堂,将这些浑身上下充斥着铜臭气息的人君赶出朝堂。

他不知道的是,在后殿之中,李身着龙袍,身边的杜兴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两人此刻所讨论的也是关于他李霄的。

“这么说,那个阉货在死之前,见的是李汉府上的管家?所以你认为这是李汉故意让他阻拦朕得到外面的消息?”李身上披着一件明黄袍服,他冷哼哼的说道:“说来很奇怪,暗卫在朝中各大臣家中都是有人选,为何在宗正府和侍郎府上没有?”

杜兴微微有些尴尬,低声解释道:“回王上的话,无论是宗正府也好,或者是李侍郎府上也好,多是他们当初府上的下人,对两人忠心耿耿,暗卫想要收买很是困难⊥算是年轻人也多是家生子,两人对下人的待遇都很好,所以一时间收买不了。两位大人的府上到现在还没有多大的进展,不过臣已经让人严密监视两位大人的府邸。”

“心中无私,则天地宽。那些大臣们虽然都知道暗卫就在自己的身边,但都没有说什么,但是这两人不一样,宁愿用自己人,也不愿意让暗卫进入府邸,啧啧,真是鱼意思。”李笑呵呵的说道:“只是越是如此,朕岂会相信他们。”

首节上一节448/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