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329节

“王黼?”赵佶面色一愣,很快就变的阴沉起来,冷哼哼的说道:“你去告诉陈东,就说他的忠心朕知道了,回头朕自会有赏赐给他。”说着就急急忙忙的朝不远处的政事堂走去。他心中充斥着怒火,随时都能爆发出来。

“李璟都占领关中了,马上都要打到洛阳了,是不是他兵临城下的时候,你们才让朕知道此事?”大殿之中,响起了赵佶的咆哮声。他一向都是以风流儒雅而自称,向往道家生活,以道君皇帝自居,清净而无为,对待下面的大臣很好,但是没有想到,这次居然被众人欺骗了,若不是王贵妃不经意中露出一点口风,恐怕自己还不知道此事。

梁师成等人脸色苍白,瞒着赵佶的确是不应该,但众人也不想因为此事而让赵佶责罚,想了想众人都将目光望着王黼,王黼却是面有恐惧之色,当初他认为这只是一件新,李璟大军与京兆府隔着一条黄河,想要进入关中是何等的困难,等到李乔真的率领大军进入关中的时候,王黼又害怕因为自己的事情,造成眼下的局面,更加建议不敢告诉赵佶,实际上这种欺瞒赵佶的事情,王黼等人经常做,只是这一次没想到赵佶的反应居然如此之大。

“陛下前些日子在紫霄宫闭关清修,臣等不敢将此事告诉陛下,就怕影响陛下清修。”王黼眼珠转动,赶紧说道。他心中一阵懊恼,这些家伙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初决定瞒着赵佶的时候,他只是一个提议而已,最后做出决定的还不是大家吗?这个时候众人都将目光望着自己,分明是告诉赵佶,瞒着皇帝陛下,那就是死罪。

“王大人是怕因为自己的官位,才不敢朕出关吧!”赵佶面色阴沉,冷森森的望着王黼,王黼是他的心腹重臣,他一向很欣赏,许多大事都交给他来做。没想到这个时候,他居然敢隐瞒自己,着实该死。

“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啊!陛下,臣以为愿意李璟不过是跳梁小丑一样的人物,臣等出手就已经是看得起他了,哪里还需要陛下出手,这不是跌了身份吗?只是没有想到关中有些士绅居然和李璟内外勾结,让李璟轻松夺取了关中。”王黼痛哭流涕,要多凄惨就多凄惨。

按照他对赵佶的了解,丢失关中并不算什么大事,没见到田虎占据河东路多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赵佶最不喜欢的就是自己等人欺瞒对方。

“军国重事就应该立刻来禀报朕的,为何你拖到现在?”赵佶心中不满还是冷哼道。

王黼听了之后,心中一喜,知道自己只要解释过后,赵佶肯定会原谅自己,他正待说话,忽然身边传来一个声音,却见钟中出言说道:“臣以为此事怪不得王大人,王大人一开始准备告诉陛下,只是接到消息已经是深夜了,王大人当天夜里找梁大人商议一番之后,决定第二天,先找政事堂的几位商议之后,看看能不能在不打扰参悟天地之机的情况下解决此事,没想到李璟阴险狡诈,早早的就收买了京兆府的官员,这才朝艇不及防,让李贼得逞。”

“嗯!”赵佶冷哼了一声,扫了王黼一眼,说道:“没想到你连夜还找了梁师成商议,看在你大半夜还去敲门的份上,先起来说话吧!”

王黼听了心中一喜,感激的朝钟中望了一眼,没想到平日里自己讨厌的人,在这个时候还会帮助自己说话,倒是让自己没想到。

“陛下,王大人和梁大人就是邻居,两家在院墙开了一个小门,进出方便的很,打个招呼也不见得辛苦。”钟中笑呵呵的说道。

“对,对,这样商议事情倒是方便的很。”王黼也强笑道。他并不知道钟中这个时候说此事是什么意思,但潜意识中感觉到一丝不妙。

“哦,是吗?”赵佶听了之后,看了下面的王黼,又看了站在一边的梁师成,目光闪烁,却是游离不定,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整个大殿内的气氛陡然变的凝重起来,梁师成面色苍白,额头上流出冷汗,王黼也好像是想到了什么,浑身颤抖,望着旁边的钟中,双目中闪烁着一丝绝望和狠毒之色,而钟中却是面色平静,好像是说了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情一样。

“眼下李璟之事如何解决?你们有什么建议,关中虽然残破,但是关中乃是前朝龙兴之地,落入李璟之手,李璟实力会增加许多。”赵佶摆了摆手,看也不看王黼,而是望着吴敏等人,等待着众人的回复。众人却是看的分明,赵佶若是教训王黼一顿也就算,现在连申斥都没有,足以说明赵佶对王黼已经失去了宠幸了。王黼也感觉到那双眸子之中的平静和冷漠,心中顿时一阵凄凉。

就是一边的梁师成也是如此,他知道赵佶最讨厌的就是内外勾结,虽然以前朝中也有传闻,但不像今日这样,两家直接在院墙上开了一个小门,足见两人的关系是如何的紧密,赵佶焉能忍受?

正文卷 第六百三十七章 挖祖坟

“立刻抽调禁军,挑选领军将领,前往关中,镇压李乔;其二,加封张迪,命令宿太尉为主将,张迪为副将,领军十万,进攻涉县,威胁河东路,其三,以太师为帅,枢密使为副帅,郭药师为幽州第一将,率领大军进攻幽州。”钟中老而弥坚,大声说道。

“无耻。”王黼在一边听的分明,忍不啄中一阵咒骂,这些计策分明就是当初大家想出来的计策,现在从钟中口中说出来,就是成了他的计策了,这让他心中十分郁闷,可惜的是,这句话却是不好说出来,自己已经得罪了赵佶,这个时候说出来,只是找罪受。

其余的吴敏、李纲等人脸色不好看,钟中这个老东西实在是可恶的很,原本是大伙的意思,现在却成了钟中自己的意见。

“何人可以为将?”赵佶点了点头,赞许的望着钟中一眼,他最喜欢,能帮助自己解决麻烦的人了,就好像是蔡京一样,他明明知道蔡京老奸巨猾,可仍然相信蔡京,就是因为蔡京能够帮他解决许多问题,能够维持自己奢侈的生活。

“臣等以为姚平仲可以为将。”说话的是杨戬,梁师成明摆着要倒霉了,这个时候,若是不加以利用,这岂是杨戬的为人?

“姚平仲乃是西军猛将,久在关中、河湟一带,对关中地形十分熟悉,臣等都已经姚平仲可以为将,抽调禁军十万人,进入关中,可以解决李乔。”李纲也赶紧说道。

“臣等商议,号召关中豪强、士绅一起抵挡李贼,李贼在河东路均田地,导致民间民怨沸腾,天下有识之士反对者不计其数,关中一带也是如此,臣等以为,对于李璟的到来,关中那些豪强士绅们肯定是不会欢迎的。”钟中赶紧说道。

这才是他真正的想法,李璟的土地政策注定着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就算是有终南会的人支持,但是终南会内部也不是如同铁板一样,也是有人有其他想法的,这些人岂会愿意将土地分出去给李璟。

“嗯。”赵佶点了点头,说道:“只要能击败李璟,册封官爵都是可以的。但是关中绝对不能丢失,让姚平仲不必来京师,让他直接去洛阳,准备在洛阳接管大军,在一个月内,平定李乔。关中虽然不如当年一样富饶,但是不要忘记了,关中连接巴蜀,一旦李璟占据巴蜀之地,就有了足够的粮草补充点,顺江而下,就会占据整个江南。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赵佶话音一落,众人顿时打了一个冷战,一开始以为李璟占据关中,主要是因为他想占据大义的份,但是现在看来,李璟心思之大,让人不寒而栗。

“陛下,是不是应该禁止粮草流往河东路?”李纲出言说道。

仔细算了一下,现在李璟军队大约有四十万人,凭借河东一地,想要养这么多军队,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不是有草原和大量的钱财支撑,恐怕李璟早就垮了,这个时候,对李璟实行粮草禁运,也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众人听了之后,面色一亮,纷纷点头,只有钟中在一边曳,他知道这些事情只能是表面工作,朝廷是能对李璟实行粮草禁运,可实际上,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实现,任何时候,都是有硕鼠存在,江南、湖北甚至蜀中那些地方,有不少的富户家中钱粮无数,只要李璟给予足够多的金钱,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粮草运往河东路。

别人不知道,他郑家不也是在经营着粮草生意吗?这些世家大族却不缺乏的就是眼光,知道李璟现在缺的是什么,就是粮草,李纲所谓的禁运,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越是禁运,就是代表着粮草将会产生巨大的利润,更是有许多人铤而走险,贩卖粮草。世家大族底蕴深厚,岂会不做?

“那就禁运,不能让一粒粮食流往河东路。”赵佶咬牙切齿的说道,若是可以的话,他宁愿将整个河东路毁掉,也不能让李璟得到一粒粮食。

“是。”李纲赶紧应道。

“还有其他的事情吗?”赵佶扫了众人一眼,说道:“要知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金人、西夏人乃至王庆都是可以利用的,李璟此人野心勃勃,在河东路自立为王,建宗庙,号称乃是前朝李氏之后,妖言惑众,罪大恶极,传旨下去,断其祖脉,灭其王气。”

“不可,不可。”李纲闻言面色大变,忍不住出言说道:“陛下,挖先人坟茔乃是有违陛下仁德之名,李璟不过是一个恤而已,待陛下将其擒拿之后,再抄家灭族也不迟啊!”所谓的断其祖脉,灭其王气。实际上就是挖人家的祖坟,这些人都认为,一个人能当皇帝或者是当大官,就是因为他的祖先埋葬的地方乃是龙脉之上,所以后代子孙有人能当皇帝。所以一般的有人造反,皇帝就喜欢挖别人的祖坟,以为这样就能断了对方的根基。

“李大人莫非还认为李璟会承认你这个老师不成?莫非你以后还能做太傅不成?”杨戬阴森森的说道。赵佶听了,也用异样的眼神望着李纲。

李纲面色涨的通红,嘴唇气的直哆嗦,忍不椎道:“陛下,臣所言秉持公心,绝对没有其他的心思,臣与李璟早已断了师生之情,这点陛下是知道的,臣岂会为李贼说话。”李纲不知道说什么好,自从收了李璟为徒之后,李纲就已经后悔,没想到到现在了,还有人借此攻讦自己,让他有苦说不出。

“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就交给李卿去办吧!”赵佶面色阴沉,平静的说道,声音之中充斥着一丝冰冷和无情。

“老臣遵旨。”李纲叹了口气,只能是应了下来。

赵佶见李纲已经应了下来,脸色方才好了许多,对一边的吴敏、钟中等人说道:“征讨李璟乃是朝廷的大事,军队、粮草、器械都要准备妥当,任何衙门不能有丝毫懈怠。”

“臣遵旨。”众人哪里敢不答应,纷纷点头称是。一崇波这才平息下来,真正倒霉乃是王黼,不久之后,赵佶一道圣旨下来,免了王黼所有官爵,连带梁师成也失宠。

正文卷 第六百三十八章 杀妻灭子

“王黼一去,太子殿下的位置就等于稳定下来了。”东宫,钟中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花白胡须颤抖,这次除掉王黼是他最得意的一笔。

赵桓也连连点头,他知道朝廷之中有许多人都看不上自己,比如杨戬,比如王黼,这个王黼实在是过分的很,经常主张撤换太子,另外俩王赵楷为太子,这次总算是吃了大亏,只是又想到了梁师成,叹息道:“太傅可惜了,实际上太傅对寡人还是很照顾的。”这些年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差,赵桓看的一清二楚,若不是梁师成,恐怕自己这个太子之位早就为赵佶给换掉了,毕竟杨戬也是看中了赵楷。

钟中眉头不经意间皱了皱,身为太子,作为下一任皇帝,钟中很喜欢赵桓能够亲君子,远小人。梁师成或许在一些问题上帮助了赵桓,但是他奸臣的身份是不能改变的,作为太子,不应该亲近这种人。钟中扫了另外一边,很快就将心中的一点想法抛之脑后。

郑观音亲自捧着一碗香茗走了过来,她挺着肚子,模样十分辛苦,让人看着怜惜。钟中看了对方一眼,目光不经意间朝下面的一个年轻人扫了一眼。他叫郑望之,彭城人,乃是崇宁五年的进士,现在户部做一个户曹。

“太子殿下贤明,娘娘身怀王子,子嗣绵延,可维持江山万万年。”郑望之摸着胡须笑呵呵的说道。

“郑大人说笑了,就算本宫生的是一个男孩,未来的太子也不是本宫这孩子。”郑观音笑呵呵的说道:“本宫只希望腹中胎儿长大成人之后,能为殿下效力就可以了。”

钟中听了忍不族了皱眉头,面色凝重,却是不说话,赵桓看的分明,心中微微一愣,忍不椎道:“老大人好像有心事?”

“这个?老臣心中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钟中忍不椎道,只是双目中闪烁的寒光说明,这件事情已经考虑了很久了。

“郑卿说笑了,本宫能够今日,郑卿功劳甚大,有什么不能说的。”赵桓不在意的说道。王黼倒下之后,就意味着赵楷那边少了一个巨大的助力,这将是赵桓的机会,赵桓又岂会轻易放弃,对于出力很多的钟中,赵桓还是很感动的。

“殿下,您认为您的太子之位真的稳定下来了吗?老臣认为还没有。”钟中忍不椎道:“殿下可知道前朝的肃宗皇帝,他做太子的时间丝毫不下于殿下,这其中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危险,玄宗皇帝的猜忌,让肃宗皇帝终日惶恐,甚至,甚至连太子妃都给废了。”

赵桓先是一愣,很快就面色涨的通红,死死望着钟中,他原以为钟中只是说唐明皇猜忌自己儿子的事情,但是最后才知道,钟中说的是韦妃,当年李林甫诬陷太子和韦坚两人阴谋造反,玄宗皇帝处死了韦坚,肃宗为了保自己的太子之位,就将韦妃赶出了东宫。

“殿下,现在不就是这样的吗?”钟中面色平静,说道:“李璟造反,声势浩大,他与殿下是连襟,您说官家现在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毕竟李璟的造反与其他人造反不一样,他只是称王,甚至进入关中,也只是打着河湟招讨使的名义,没有明显与大宋决裂,您说官家心中会怎么想,是不是李璟决定拥立太子即位了?”

首节上一节329/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