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166节

这个吴用还是有点用处,短短时间就想出了三个主意来,就算是朱武也不得不承认,梁山大寨席军师还是吴用,朱武还是差了一些。

“那好,趁着机会,还要劳烦朱武前往东京,寻求招安之事。”宋江对朱武说道。梁山上下是能用的文人比较少,能让宋江放心的也只有吴用和朱武两人,招安之事何等重要,能够帮助宋江的只有两人。

“现在只能是希望高俅能够脱离危险。”吴用看着高俅,面色沉重,不管是怎样,最后都是建立在高俅不死的条件上,否则的话,一切都成空。

“也只能是如此。”卢垮目光中还是露出一丝绝望,他感觉到高俅或许是救不活了。

梁山水泊之外,宋军大营之中,一阵阵喊杀声震天,数万宋军在李璟的指挥下,编制已经被彻底的打乱,主要是以振威军为主干,也因为如此,才能让大军迅成军,大军云集梁山脚下,辛苦训练。

索性的是高俅倒是留下了不少的粮草,这才使得大军的训练能及时进行下去,但是每日消耗甚大,还是让李璟有些吃不消。他的训练可是与高俅的不一样,高俅根本不将训练放在心上,大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禁军也很少训练,所以在大战之中,禁军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梁山贼寇所败,连高俅都成了俘虏。

“将军,外面下雪了,恐怕外面年前的进攻方案又要做调整了。”公孙胜大袖飘飘走了进来,有些为难的说道。

“是啊!大雪纷飞,我们想要进攻梁山就很困难了。恐怕只能是暂时训练了。”李璟也点了点头,说道:“这对梁山来说,是一个绝佳的修养机会,他们俘虏了不少士兵,恐怕会趁机整顿军队,准备和我们明年决战了。”

“必定是如此。”公孙胜点了点头,微微迟疑道:“现在担心的是宋江会不会趁机前往朝廷,请求朝廷招安。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未完待续。)

正文卷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箭双雕

梁山脚下大雪纷飞,同样在汴京城也是如此,只是作为世界大都市,汴京城并没有因为一场大雪而变的萧条起来,相反,还变的十分热闹,许多文人墨客纷纷走出自己的徐地,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时候,有多少优美的诗句即将出现,也即将传遍大街酗。网

这是一个文人做主的时代,也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大街酗,到处可有文人墨客的踪迹,在他们看来,当今天下除掉奸臣当道之外,就是最繁华的时候。

只是作为朝廷的大员们,却是没有这个心情,在高层之中,高俅兵败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了出来,大清早的,就见一个个形子从府坌走了出来,朝偌大的皇宫而去,天街上灯笼无数,将整个天街都染成了白昼一样,往日这个时候,大家都会相互打个招呼,但是现在,天街上寂静无声,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垂拱殿前,蔡京低着头坐在椅子上不说话,像这样的大员,才能坐在偏殿,等候上朝,其他人也只能是坐在外面,哪里有机会。

“太师,太尉那里?”李邦彦走了过来,脸上还带着一丝悲伤,谁也不知道他心中到底是在想着什么,或许还很庆幸也说不准。

“兵败了。”蔡京不在意的瞟了李邦彦一眼,说道:“连他自己都被宋江俘虏了,数万大军死伤无数,呵呵,这是我大宋建国以来最大的耻辱。”

“是,是。”李邦彦点了点头,心中却是不屑,高俅是什么人物,也能掌管十万大军?那才是天大的笑话呢。只是他这个时候来的目的并非如此,只是低声说道:“下官听说宿元景准备上书,请官家招安梁山贼寇。王黼等人也都赞同。”

“招安?以前若是想招安倒是没什么,但是现在想招安恐怕是不成了。我大宋十万大军进攻梁山,却是遭到了惨败,这个时候招安,岂不是像天下说明我大宋无能吗?日后还会有更多的贼寇揭竿而起,那个时候,就会天下大乱,什么时候招安都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在我们战败之后招安。”蔡京不屑的说道。

当今皇帝是害怕麻烦,但是更加重视脸面,被一群贼寇打的落花流水,最后还会被迫招安,这是何等的耻辱,宿元景虽然有些清名,但实际上却不懂得天子,王黼等人更是愚蠢了,居然想更宿元景联合在一起,还提招安的事情,那些清流焉能同意。

“十万大军每日所耗甚大,而且兵灾一起,生灵涂炭,圣人治理天下,仁慈为主。絮以为,这个时候若是能招安梁山,不仅仅是梁山之幸,也是我朝廷之幸。”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却见一个锦袍年轻人走了进来,不是郓王赵楷又是谁。

“殿下所言甚是,若是能化兵戈为玉帛,天下太平,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一个面色和善的老者连连点头,他穿着一身紫色的官袍,望着赵楷脸上还露出一丝赞许之色,他正是殿前太尉宿元景,他和高俅两人分掌禁军,一个掌管殿前司,一个掌管侍卫司,宿元景也是赵佶的心腹大臣之一,一向和蔡京、童贯等人为敌。

“书生之见,真是笑话。”蔡京听了之后,嘴角露出一丝不屑之色,这个宿元景虽然有些贤能,可惜的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到了不为个人转移的地步,就算是要招安,也是要等击败梁山贼寇之后,才能提到招安的事情。否则的话,这个时候大宋的脸面望哪里放?

“莫非太师以为这辰争还能打下去不成?高太尉可是在梁山手中啊!”宿元景不紧不慢的说道。高俅的生死与宿元景半点关系都没有,但是若是这句话从蔡京口中说出来,高俅和蔡京之间的关系恐怕立刻会闹翻。

“一切自有官家乾纲独断,不过,梁山贼寇想要接受朝廷招安,就必须先放了高太尉,至于能不能为朝廷所招安,那也看梁山贼寇的态度如何了。”蔡京是何等人物,岂会上宿元景的当,当下平静的说道:“若是连高太尉都不能放,朝廷如何断定梁山贼寇的诚意?宿太尉既然如此大仁大义,不如请宿太尉前往梁山走一遭,招安梁山贼寇,如何?”

“你。”宿元景面色一变,梁山贼寇连朝廷十万大军都敢反抗,连高俅都敢抓,自己这个太尉又能逃到哪里去?

“怎么?元景想要招安梁山贼寇?”这个时候大殿上响着一个温和的声音,宛若春风,却见赵佶缓缓而来,身后杨戬和梁师成两人陪伴左右,赵佶面带笑容,哪怕是自己的心腹重臣被敌人所擒拿,赵佶脸上还是没有任何担心的模样。

“陛下,臣以为现在国库空虚不能轻启战端,加上太尉落入敌人之手,这个时候若是强行进攻梁山贼寇,恐怕会危及太尉的性命,还是暂缓进攻,应以招安为先。”宿元景不敢怠慢,赶紧说道。

“哼!”蔡京听了之后,面色阴沉,却是没有说话。

“陛下,就算是招安也必须要先打一仗再说,这个时候招安,将我大宋威严置于何地,十万大军连一个梁山贼寇都没有收拾下来,朝廷还要为某个人的性命束手束脚,那朝廷的威严何在,恐怕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起兵造反,等到自己支撑不住的时候,就请求朝廷招安,这天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臣以为,为了朝廷的尊严,为了我大宋江山,立刻命令李璟十五天内必须解决梁山。”一个不满的声音传来,却是王黼那义正言辞的声音。

蔡京听了先是一愣,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不过他老奸巨猾一下子就猜到其中的问题,面色苍白,用愤怒的眼神望着王黼,这个家伙让李璟进攻梁山,一方面是逼迫梁山贼寇杀了高俅,而半个月内平定梁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后又能借口杀了李璟,一举两得,借刀杀人,又是何等的阴险。(未完待续。)

正文卷 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议招安

“陛下,高太尉对陛下忠心耿耿,若是为贼寇所害,朝廷,朝廷如此模样,恐怕有些不妥当,老臣以为可以让宿太尉走一遭梁山,招安梁山贼寇。”蔡京是何等的老奸巨猾,瞬间就想清楚这里面的勾当,不管日后如何,先就痹身的利益,不能让高俅和李璟两人落到王黼的算计之中。

宿元景听了之后,先是一愣,迟疑了一阵之后,方出言说道:“老臣愿意走一遭梁山,说梁山上下来降,老臣相信,梁山贼寇心怀忠义,老臣前往,晓以大义,宋江以下必定会必定来东京觐见天子。”不管蔡京心中有什么算计,但只要只能招降梁山贼寇,不妄动兵戈,节省朝廷的粮草,宿元景都愿意前往走一遭。

“李璟上书说高俅被射伤,也不知道伤势如此,宿卿前往,可以带上御医,给高俅医治一番。”赵佶到底是对身边的臣子不错,就算是不想让梁山贼寇得逞,可是言语之中却没有任何表现,只是对身边的宿元景说道。宿元景心中虽然不愿意,但这个时候也不敢反对,只能是应了下来,只有王黼面色阴沉。

“官家,既然朝廷准备招安宋江,那梁山边上的数万大军就不必存在了,臣听说李璟以振威军为骨干,将数万大军编入振威军中,若是加上振威军自己的编制,将会有十万之众,臣以为,立刻命令李璟削减编制,将当初高太尉所带去的数万大军,返回朝廷。若梁山贼寇真的归顺朝廷,李璟的振威军也大可不必存在,还是做一个振威镖局的好。”王黼想到了什么赶紧说道。

“王大人如何知道梁山贼寇一定会接受招安呢?”蔡京不屑的说道:“官家,李璟能在高太尉战败的时候,收拢败兵,整顿兵马,有功。日后就算梁山贼寇归顺朝廷也好,李璟的十万大军就可以进攻方腊,或者是北山进攻河北乱匪,若是梁山贼寇不念天恩,仍然对抗朝廷的话,李璟的十万大军就能趁机进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梁山贼寇击败,免得梁山贼寇祸乱州县。”

“哼,陛下,十万大军在手,而且还是在梁山附近,若李璟这个时候趁机起兵造反,朝廷又拿什么来抵挡?”王黼反驳道。

“蔡学士,你怎么看?”赵佶皱了皱眉头,看了一边的中年人询问道。他叫蔡攸,是蔡京的长子,和赵佶关系很好,现在被任命为宣和殿大学士,赵佶为了和蔡京两人分开,就称呼对方为蔡学士。蔡攸和蔡京父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好,这是朝野上下人所共知的事情,这个时候,赵佶自己不乾纲独断,却将事情抛给了蔡攸,这里面的意思就让人深思了。

“陛下,事情没有解决之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生,梁山贼寇若是能诚心归顺朝廷,那自然是好事,以李璟征讨河北,宋江征讨江南就是了,若是宋江怀有其他心思,那就令李璟立刻剿灭宋江就是了。”蔡攸想了想说道。众人啧啧称奇,蔡攸这句话倒是和蔡京的意思相同,这父子二人什么时候意见一直过了。

赵佶听了之后,却是连连点头,在他看来,蔡攸这不是在符合自己的父亲,而是就这件事情表里自己的看法,不会因为自己的喜恶而有所改变,这种思想让赵佶感觉很舒服。

“既然如此,宿卿,你就去走一遭。”赵佶转身对宿元景说道:“告诉宋江,归顺朝廷,以前的罪过既往不咎,若是胆敢违抗,命令李璟立刻进攻,拿下梁山。”

“是。”宿元景得意的看了蔡京一眼。虽然不知道蔡京为什么会支持自己,但是他知道,蔡京是绝对不会支持招安的,否则的话李璟的十万大军必定会遭受裁撤,这是不符合蔡京的布局的。

“太子呢?”赵佶扫了众人一眼,却现太子赵桓还没有出现,顿时微微有些不满。

“回陛下的话,太子昨夜偶感风寒,已经告假。”吴敏赶紧说道。

赵佶嗯了一声,目光望着赵楷说道:“难得郓王有一片仁慈之心,不错,不错。”

赵楷听了之后心中欢喜,正待说话,却见赵佶缓缓出了大殿,赵楷一下子呆呆的望着赵佶的背影不知道说什么,他怎么感觉到刚才赵佶刚才并不是在夸赞自己,他望着身边的大臣一眼,见这些人各个脸上都露出一丝奇异的笑容来。

“殿下,刚才那话,哎!”杨戬走到赵楷身边,低声说道:“相对于大宋的脸面,莫说是一个太尉,就算是太子又能如何,不照样是想抛弃就能抛弃的吗?所谓的仁慈之心,可不是针对梁山贼寇的,殿下这次可是错了。”

赵楷听了之后浑身冷,他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现在想起来,才知道杨戬说的有道理,十万大军都被梁山贼寇击败了,这个时候朝廷跑过去招安,看上去是朝廷占据了上风,但是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为梁山所逼。

“可是,太师?”赵楷忍不椎道。

“他是为王黼所逼,高俅和李璟两个人一个都不能死,所以才会支持宿元景。”杨戬曳说道:“更何况,宿元景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李璟已经掌握十万大军,在梁山脚下虎视眈眈,就想着拿下宋江的级过年呢?又怎么可能答应大军撤离呢?”

“可恶。”赵楷这个时候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合着真正愚蠢的人是自己,还以为里自己的一片仁慈之心,会让朝中的文武大臣都认同自己,没想到,大家实际上都知道这里面的问题,就是自己还傻乎乎的在皇帝面前表现开来,还不知道这个时候赵佶对自己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太傅,眼下该如何是好?”赵楷忍不庄问道。

“招安肯定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若是李璟的进攻失败,那个时候,再招安,必定能成功,梁山贼寇可不是一个傻子。”杨戬曳说道:“待李璟兵败之后,殿下主动提出来,前往梁山招安,一方面,殿下可以因此加深在陛下心中的芋,第二,梁山贼寇勇猛非常,允文允武者甚多,若是为殿下招安,必定会紧随殿下身后,这样一来,殿下手中也是有一只强悍的力量,这些贼寇胆大包天,但是手上的本事也不简单,殿下若是用的好,未必不能成就大事。”

首节上一节166/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