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第2节

  但是,当她想到肃王、天策府,脸上却不禁流露出崇敬之色:“你难道不知肃州卫里天策军的宣威将军就是女子,她所统领的八千游龙骑曾破甲七万,令西夏小国闻风丧胆。而八千游龙骑,尽是些苦命女子。”

  “岂不闻,玄甲苍云军的燕帅亦是女子之身?”

  这数年来,边境但起战事,游龙骑便是一支奇兵,每每能大破敌军,近年来斩杀震慑不知多少异国蛮夷,早被陕西兰州境内许多女子,视为偶像。

  眼前少女,正是其中之一。

  更别说还有长孙忘情那位以女子身,担任苍云军统帅,一人统辖数十万苍云玄甲,威震边境的传奇燕帅。

  而且法无禁止即可为,游龙骑的存在便说明了肃王也是愿意接纳女子从军的,只是据说沙场险恶,女子从军要比之其他三卫选拔更加严格而已。

  “哈哈哈,小丫头倒是志向高远,只是你可知宣威将军给游龙骑定下的选拔第一条件是什么?”

  旁边路人也被几人对话吸引,几个正好身穿耀武铠,背负长枪与长弓在巡逻的天策将士听到少女的话,不由停下脚步。

  “哼,本姑娘知道。”

  少女不高兴的冷哼一声,满是自信:“一刻钟内须得三石(dan)之弓拉成满月五次,再开五石之弓一次,过则录入游龙骑。”

  一石是一百二十市斤,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

  三石之弓便是三百六十斤。

  能开五石之功,最低也得需要有七八百斤的气力,放到天下各国的各大军队劲旅中,都是绝对的王牌、精锐。

  可这却只是游龙骑的入选资格。

  怎叫人不震撼?

  但,听到少女的话,那老叟和巡街的天策将士,却没有半点意外。

  如不是这超高的门槛的话,游龙骑也不会数年过去还不曾大肆扩张,陕西境内民风彪悍,游龙骑的门槛若是低了,不需多久便可扩张至十万骑。

  “我所向往的,是追随肃王殿下,希望他朝有幸,春风马蹄踏破大都,一枪跳破汴京,方可算不负这韶华!”少女持枪而立,目光灼灼,她家世代生存在大明边境,能够从军护国,于她而言死生皆可轻。

  “看来游龙骑今年,要有好苗子了!”

  几个巡逻至此的天策将士,皆朝那少女点头致意。

  算是提前祝她能如愿进入天策。

  “这少女好心性,好志气。”

  牵马少年虽为那碧玉年华的少女自信而震撼,能开五石之弓者,纵数各国军队,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精锐与神射手,可放到游龙骑却只是女子从军的最低标准。

  少女如此自信,显然是有此实力。

  可令他更为震惊的却是那几个驻足的天策军,那几人不露锋芒,可给他的感觉却无比危险。

  区区几个边境士卒,令他堂堂三品境的一流高手生出危险的感觉?

第3章 肃王朱缙振,皇帝欲巡边

  夜晚,有间客栈。

  白天的牵马少年,洗尽风尘后,露出脸色白腻,肌肤晶莹如玉,皓白如雪,风姿绰约秀丽绝俗的少女模样。

  她倚在窗边,看着街上还在巡逻的天策军,眼底的惊疑怎么也挥之不去。

  “天策,天策!”

  “我曾与虎豹搏杀,纵是那斑斓猛虎异兽也不曾令我畏惧半分,那队巡防士兵却只是看我一眼就令我遍体生寒,险些夺路而逃。一二者便当是例外了,可.”

  军中从来不乏强者,这一点少女很清楚。

  但今天从她入关到现在遇到或者遥望巡防的那些天策士兵,每一个给她的感觉都无比危险,那是只有面对江湖上武夫九品里一品境,才会有的感觉。

  天策军,人皆一品武境?

  这个念头一起,顿时令少女如猫咪遇到天敌般险些炸毛。

  武夫九品,金刚、指玄、天象。

  九品武夫以一品先天最强,二品后天大圆满次之,三品周天境再次之。

  这浩浩江湖,偌大天下。

  武夫九品下三品炼体、练气者不胜枚数,寻常懂得一些庄稼把式的练个十来年也能算是下三品的武夫,中三品开始积蓄内力、贯通奇经百脉,非有名师指点,武功传承者难有作为。

  能入上三品,即便只是如少女这般三品周天境,也都是贯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完成内力大周天的江湖高手,摘叶飞花若等闲,已可在一国之地谓之高手。

  一品先天境更须得内力圆融如意,奇经百脉俱通,内力返后天为先天真气,方可弹指间聚气数丈,伤敌于百步之外。

  再之上,金刚便要以天地元气洗练自身,成就金刚体魄,届时刀劈斧钺尽等闲,方可称之为大高手,再往上指玄便是当世宗师。

  天象则被誉为大宗师。

  动辄气动天地,举手投足具有天地之威。

  是绝世的人物。

  由此可见一品先天境,绝对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还有那书摊老者.”

  少女喟然长叹,也许那老者不认识她,可她年幼时曾跟着自己奶奶,遥遥见过那书摊老者一眼,那时的那个人何等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一人一刀,睥睨当世。

  就是大隋境内的四大圣僧,慈航静斋的当代掌门和太上长老,魔门六大高手都不曾令他青睐半眼,刀道造诣之强,堪为当世之最,也唯有岭南宋阀的宋缺可以媲美。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将会是大明百年内,最有希望以刀道证陆地神仙的巨擘。

  但如今,堂堂神刀堂的门主,往昔的刀道神话,竟沦落街头,摆摊卖字画为生?!

  这还不是令少女最震撼的。

  最让她感到震动的是,虽然白天书摊老者也就是白天羽,提起神刀堂被灭、自己败亡,虽有一点不甘,却无有恨意。

  反而对那个曾经击败了他,诛灭神刀堂的人充满了敬意。

  “听说明日便是天策选拔,也不知会是何等景象?”

  白天那个背负着红缨长枪的少女的那一番话,浮现在少女的心头,‘从军行大义、持枪护家国’,此方谓真正的侠者。

  “还有,肃王”

  少女在窗沿望着天上明月,仿佛像是看到了那个背对众生,不可一世的少年王爷,未满二十便可匹敌三大陆地神仙联手。

  这是何等的天赋才情?

  与之相比,所谓的邪王石之轩也好,大隋禅宗的天僧、地尼也罢,都不过尔尔之辈。

  “明日,也许便能见到那位肃王了。”

  少女辗转反侧,直至夜深,才缓缓睡去。

  肃王府。

  此地是兰州境内戒备最森严之所,被外界誉为飞蝇亦难掩踪。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能担当肃王府护卫之职的,最次都需要凌驾于武道九品之上的金刚境,王府护卫司内更不乏指玄和天象镇守。

  真正意义上的龙潭虎穴。

  这几年间不是没有不怕死的闯过肃王府。

  连天象境都来了不止一个。

  至于结果

  嘉峪关乱葬岗的花开的挺鲜艳的。

  王府,会客厅。

  朱缙振端坐首位,左右两边分别坐着陕西军政重臣。

  这一幕若是发生在朱缙振承袭王位之前,只要消息走漏,传到京畿那些朝臣耳中,甚至其他王府的耳朵里,多少都得参一本结党营私,甚至直接扣意图谋反的罪名。

  可,朱缙振毕竟不同。

  一个活着的陆地神仙,在兰州拥兵百万的大明第一王侯,就算消息传到了朝廷,也不会有人敢非议半个字。

  因为,敢胡乱参奏构陷朱缙振的,全死了。

  几年间一个内阁阁老,几个朝中从一品到四、五品官员血淋淋的教训,让那些御史和喜欢嘴炮的言官朝臣,终于懂得什么叫做祸从口出。

  护龙山庄的铁胆神候朱无视,有监管朝臣的权利。

  可问问他,敢不敢将手伸到兰州境内,敢不敢在朝堂对肃王所行诸事多舌半句?

  东厂权倾朝野,霍乱朝纲,充当着皇帝的白手套,亦对朱缙振讳莫如深,从不敢胡言乱语。

  兰州知府沈冰,起身行了一礼,道:“王爷,皇帝陛下半月前明发圣旨,巡视大明九边,我等该如何以对?”

  虽然沈冰是朝廷任命的兰州知府,但自肃王朱缙振承袭王位以来,所做的种种利国利民之举,五年前率军击退蒙辽两国扣边,护得这大明安宁之日起,便彻底收服了沈冰的心。

  于他而言,庙堂高远,纵使是皇帝也不能体恤百姓,更不能给兰州百姓带来这恍若人间盛景的生活。

  因此,皇帝出巡,他非但没有半点开心。

  反而忧心忡忡。

  担心皇帝巡视边关的时候,他们王爷会被皇帝所忌惮。

  甚至是……

  “朝廷之上,东厂与护龙山庄互相倾轧,文官集团掣肘皇权,皇帝已是自顾不暇,他不敢吧?”陕西都指挥使杨青义迟疑道。

  他听出了沈冰弦外之音,却不看好。

  朝堂倾轧,已成常态。

  东厂和护龙山庄、锦衣卫、六扇门互相掣肘,还有文官集团、各方武林势力牵涉其中,皇帝的麻烦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纵使皇帝有心想要对付他们,也得先解决掉朝堂的麻烦。

  朱缙振端着茶碗,清茗淡香,很合他的口味,听到两人对话,淡笑着摇摇头:“皇帝照例巡视九边,纵有试探之意,却也只能多加安抚。想动肃王府,他现在还不够。”

第4章 肃王府的底蕴

  陕西行都司,下辖十二卫,拥兵数十万。

  还有朱缙振新手大礼包开出来的二十万天策、十万苍云军,总计百万大军。

  再加上陕西三边之重,即便皇帝想要动朱缙振,也得掂量掂量。

  遑论,朱缙振还是天下皆知的最年轻的陆地剑仙。

  一人一剑击退三个陆地神仙联手的惊世战绩在前,除非朱厚照能够笼络超过四个陆地神仙,否则决然是不敢轻动的。

  天策大统领李承恩闻言,赞同的点点头:“王爷说的不错,我大明传至这一代,皇帝的权利已经没有太祖和太宗,乃至仁宣时一语令天下的威势。如今时局混乱,朝堂不稳,当今陛下也称得是贤明之君,他纵使再如何忌惮,也不可能急着对付我们,否则大辽与蒙元再度联手,谁人以抗?”

  当今皇帝朱厚照,绝对不是建文皇帝朱允那种白痴,否则也不可能在朝堂各部互相倾轧,各方势力掣肘的情况下,还能如鱼得水的平衡护龙山庄、东厂和文官集团,不至引火烧身。

  他不可能不清楚,一旦动了肃王府,就等于是自断双臂。

  届时没了肃王府的威慑和阻拦,蒙辽两国必然卷土重来。

首节上一节2/1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