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要紧,比起武功,少林寺更出名的是它是佛教的禅宗祖庭。
达摩祖师曾经在少林寺面壁,收徒。
于是少林寺就开始转型,发展为一家集宗教香火,旅游餐饮,武校办学为一体的商业集团。
确实发展的很成功。
少林寺武校,驰名天下!
虽然七十二绝技很多门派都会,但是论正宗,也比不过“少林正宗”这四个字的金字招牌。
现在去各处城市的富人区,那里的保镖或者保安,十有八九就是少林武校毕业的。
旅游和香火,少林寺也搞得风生水起。
明教并不是霸道的一神教,也没有唯我独尊,允许别的健康的宗教进行发展,毕竟老百姓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
只是明教自己宣传所有神佛都是明尊的化身,别的宗教,也都默认,没人敢反驳。
而少林寺发展最好的,居然是餐饮业。
少林寺大厨房,成为天下名厨出身的地方,少林武功和做菜结合起来,迸发出非同一般的效果。
比如“般若馒头”,就是少林寺的大厨用般若掌的掌力揉面,做出的馒头韧性十足,很有嚼劲,却也很容易吞咽,正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符合般若掌的特点。
而少林寺最出名的是“少林佛跳墙”,这道菜甚至连慕容复都很喜欢吃,皇宫之中经常吃,因此是大明权贵和富豪们的最爱。
当年,少林寺被慕容复逼迫,吐出了土地,献出了财产。
但是正如灵秀禅师的判断,只要少林的招牌还在,只要新朝不灭掉少林寺,少林寺的前途依旧会光明。
玄慈方丈虽然还是反派,但是影响已经慢慢消除了。
江湖之中的老一辈都已经退隐,或者老死,新一代的年轻人只知武林至尊是当今皇帝,哪里知道带头大哥是哪根葱。
虽然听过玄慈和叶二娘的恶行,但已经像听故事一样,没有切身的感受了。
灵秀禅师在武学院待了三十年,一身武功深不可测,不见得在当年扫地妖僧之下。
只是他心也累了,需要退隐。
他这次带来的两个徒弟,也都发展的不错。
玄澄的武功早就恢复了,不仅如此,十年之前,玄澄就进入大宗师的境界,如今无限接近于无上大宗师。
在武学院之中,玄澄是最重要的研究僧,《无觉禅功》就是他主编的佛门武学精要,糅合了天下佛门武学的优点,融会贯通。
另一个徒弟,便是玄珠。
这玄珠,便是过去的虚竹。
当年玄珠得知自己身世,眼见父亲玄慈和母亲叶二娘惨死,虽然心如刀绞,却也知道他们是罪有应得。
尤其是叶二娘,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百死莫赎。
好在灵秀禅师慈悲为怀,收虚竹为徒,为他取了玄珠的法号,让他“为父母恕罪,念经”。
虚竹遂变成玄珠,潜心修佛法,十年之间,乃成一代高僧。
玄珠念佛十年,却明悟“佛法难离世间法,天道终是人间道”的道理,开始学习医术,普度众生。
他母亲叶二娘残害儿徒,他就专门学儿科,成为一代儿科圣手,四处免费行医,终成世人称颂的一代高僧。
玄珠虽然身有武功,却忘记了武功这回事,只记得自己是一个医者,是一个僧人。
他救人无数,地位很高,无数富豪向他布施,他都拿去救济穷人,自己始终是一身破烂袈裟,吃的是粗茶淡饭。
虽然如此,他却收获了极大的幸福,心性自足,是真正的高僧典范。
当年的小和尚虚竹,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好和尚,当好一个和尚,而他现在,确实是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世人都知道他的身世,但无人会怪罪他,反而都夸他是好和尚,是高僧。
“参见圣人.”
灵秀禅师师徒正要行礼,慕容复没管玄澄和玄珠,一动不动,一道无形真气便扶起了灵秀禅师。
看着眉毛都白了的灵秀禅师,慕容复笑道:“你都这么老了,就不用向朕行礼了。”
“多谢圣人。”灵秀禅师道,“圣人啊,老衲已经老了,思维也不够敏捷,在武学院也没什么用处了。老衲想要辞去一切职位,安心去长春功养老。”
慕容复看着左右,笑道:“没想到长春谷这么受欢迎,很多老朋友都想去呢!”
慕容明道:“父皇,长春谷这样的洞天福地,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所在,外面想进长春谷的人要挤破头呢!”
长春谷的名声早就传出去了,外界许多老人,都想进入长春谷,再也没有比长春谷更适合颐养天年的地方了。
只可惜,长春谷不算太大,名额有限,除非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或者和慕容复的关系很好,否则一般人,还真没资格进长春谷。
灵秀禅师是有资格的,慕容复看着苍老的灵秀禅师,感慨道:“三十一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朕还是能想起光明顶初见禅师你的时候,你在当初,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哎,许多人都老了,老了啊!朕允许你去长春谷养老,不过你的职位,你可以推荐一个人继承。”
“那自然是玄澄了,玄澄可以接过老衲的位置。”灵秀禅师向慕容复推荐了玄澄。
“玄澄,你就接过这些重任吧!”慕容复说着,又看向玄珠,说道,“玄珠,你这些年的事迹,朕也听说了,你慈悲为怀,终成一代高僧。想来你父母在九泉之下知道此事,也会感到欣慰。你娘无恶不作,应该堕入阿鼻地狱,你却救人无数,积攒了许多功德,颇有佛门目连救母的风范。不错,不错!”
慕容复说着,又道:“因此,朕打算送你一个小礼物!”
玄珠不悲不喜,问道:“不知圣人打算送贫僧什么礼物?”
“朕送你一家医院,就你以师父灵秀禅师的名字命名,叫灵秀医院。”慕容复道,“你就到这家医院当院长,继续普度众生吧!”
“多谢圣人!”玄珠衷心的感谢。
看着这一个个的故事,慕容复也露出了笑容。
他慕容复,成为了统治八荒六合的大帝。
萧峰,一生致力于民族大融合,为契丹人汉化,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段誉,成为南越国的好国王,幸福美满。
虚竹,也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成为一代高僧。
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未来啊!
第297章 炎黄盛世,大明风华!
今天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各路藩属国的国王,朝中的封疆大吏,都纷纷来觐见慕容复。
比如辽东都督府的新都督王精义。
王精义,就是原本的完颜吴乞买,完颜阿骨打的弟弟。
完颜阿骨打改名王精忠后,一辈子都是最坚定的皇汉,还代表大明,彻底埋葬了倭国。
现在的倭国,已经没有倭人,都是汉人移民,被改为三个行省。
而王精忠,也一辈子精忠报国,最后老死在了倭国。
老死之前,他还心心念念镇压倭国的乱党,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精忠死后,慕容复为了表彰他,追封他为“辽王”。
这只是个追封的王爵,是个尊荣,不具备现实的政治意义。
辽东,是不可能分封给人的。
毕竟他帮慕容复干脏活干的不错,直接把慕容复最讨厌的那个民族,从地球上的抹去,这是多大的功德啊!
“圣人,臣也请裁撤辽东都督府,辽东都督府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老态毕露的王精义,也很识时务,主动交权。
他哥哥王精忠死后,他便继承了成国公的爵位和辽东大都督的位置。
他的战争能力远不如王精忠,但现在大明也不需要什么战争能力了。
王精义很聪明的协助大明,完成了对女真人的汉化。
甚至包括原本渤海国遗民,奚人的汉化,也是王精义配合完成的。
现在,随着萧峰交权,松漠都督府解散,王精义也知道,自己这个封疆大吏,是干不长远了。
与其等朝廷帮他体面,不如自己主动体面。
“辽东都督府的历史使命,是完成了,裁撤掉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慕容复道,“成国公,你是想发挥余热,还是去养老呢?”
王精义道:“臣已经老了,如今这个天下,已经是臣这种老人反应不过来的了,很多新东西,臣都感觉很茫然。”
现场许多老臣纷纷点头。
时代变化的太快了,他们很迷茫。
火车刚诞生的时候,就让他们吓了一跳。
后来的电报,更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无法理解。
现在大明皇宫璀璨如白昼的灯泡,也让他们看不懂。
慕容复稳坐钓鱼台,驾驭风火雷电之力,让这个世界狂飙猛进。
可年轻时候活在旧时代的这些老臣,是真的感觉不适用这个时代。
王精义从辽东来到南京,就是一路乘坐火车过来的,沿途他看到了大明的强盛,各种新事物冲击他的三观,让他身心俱疲。
“那朕给你一个长春谷的名额,你去长春谷养老吧!”慕容复笑道。
王精义连忙谢恩。
其后,西王李乾顺觐见。
李乾顺现在也才六十岁出头,还精神奕奕。
在巴拉特建国后,他这个婆罗门当的很爽,据说擦屁股,都要美貌的少女帮他擦。
用的还是黄金马桶。
不过也因为生活过于优渥,李乾顺也变成一个三百斤的大胖子,走路都喘气,需要人搀扶。
这大胖子毕竟是岳父,慕容复也不好让他行礼,安排他入座。
而看着强盛的大明,李乾顺也感慨万千,他又想起他和慕容复初见的那个下午。
其实他原本是夏王,但是后来他得知慕容复搞出一个汽车,是顶级工匠手搓出来的,车牌号是夏0001。
李乾顺便很聪明的把夏王的称号,改成了西王。
夏,这显然是慕容复才能用的字。
夏0001,就是华夏第一人的意思。
之后的皇帝的车牌号,都是夏0002开始排。
然后,就是周王慕容飞,缅王方腊,南王陈怀云等藩王觐见。
这些人,都被慕容复分封到了国外。
比如慕容飞,也在巴拉特建国,成为世袭罔替的婆罗门。
方腊则是缅王,也就是后世缅甸那里,靠开采翡翠,卖给大明,关起门来过日子,并且替大明看着东南亚诸多蛮夷。
陈怀云则被分封在宋洲,垄断了许多优质铁矿,他是和宋王赵佶,安乐公刘俊一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