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距离,却是远远超过了两丈,全程飞行回旋了五十米的距离,只是并不持久。
但这已经是近乎唐传奇里面的飞剑了。
童姥,李秋水,无崖子三人看的是目瞪口呆,都觉得不可思议。
即便是当年的逍遥子,也没有此般绝技。
慕容复显然是青出于蓝胜于蓝,陆地真仙之称,可谓是实至名归。
“我的气剑可以强行脱离而出,犹如飞剑一般,只是难以持久。”慕容复失望道,“我总算明白逍遥子祖师的感觉,只喝池中水,永远养不长啊!”
童姥道:“你已经是获得了极大的造化,难道你还真要长生不死吗?”
慕容复道:“没当皇帝的时候,我一心一意当皇帝,当了皇帝,就想长生不死。当年的秦始皇,汉武帝,乃至于唐太宗,都有求仙问道之事,欲求个长生不老。他们是失败了,不过我觉得,我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你可真贪心。”李秋水笑道,“不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要真得了道,可得带我们一起升天。”
说着,李秋水给慕容复抛了一个媚眼。
无崖子虽然已经看淡了,他和李秋水夫妻感情破裂,离婚多年,形同陌路。
不过看着自己前妻居然对外孙女婿抛媚眼,无崖子还是很不满,心想:秋水妹,到底是水性杨花,喜欢美少年。幸亏慕容复是外孙女婿啊
“那是自然,一个人孤零零的成仙,那可就太寂寥了。就像是嫦娥奔月,广寒宫里只有兔爷陪着她,不免寂寞嫦娥舒广袖。”慕容复道,“我要成仙的话,自然要是一家人一起飞升,就像传说中的淮南王一样,鸡犬升天。”
童姥道:“说的好像你一定能成仙似的,葛洪一本神仙传,误了多少痴心人啊!”
慕容复严肃道:“这也是我为什么去长春谷的缘故,行云.咳咳,师伯,你出身的那个长春谷,或许是上古仙人的洞天福地,因而才有种种玄奇之处,这也是逍遥子祖师为何去长春谷的原因。我们逍遥派的缘法,或许就在长春谷之中。”
“长春谷,确实很玄妙。”童姥道,“不过我对长生没什么执念,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豁达一点吧!我真正的目的,是想救我的族人,还有师父。”
“走吧,去科学院,那里有我为祖师爷准备的诸多大礼包。”慕容复道。
大明科学院和大明武学院现在共用一个办公场所,就在紫金山下,守备森严,高手如云,堪称是龙潭虎穴。
实际上,在天龙这样的世界里,科学和武学是不分家的。
既然内力和真气是客观的存在,那么存在即合理,就不能绕开。
得用科学的思维,去研究这些武学上的奥秘,推动武学的进步。
而武学的神奇,也可以做到许多普通工匠和科学家难以完成的东西,拉动科学的进步。
一手神功,一手科学,既有神功,也有科学,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所以将来的大明王朝,很可能就是一个真气朋克的世界,真气和科技融合,弄出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来。
慕容复左边是天山童姥,右边是李秋水,逍遥三仙联袂而行,这让无崖子觉得怪怪的。
无崖子有些纳闷,心想:我也是逍遥派的一份子,还是前掌门,怎么画风和他们不一致?
一行人先来到武学院。
武学院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里面陈列着各种武功秘籍,对于武学院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是完全公开的。
神功诸如:北冥神功,小无相功,易筋经,神足经,神照经,龙象般若功,罗汉伏魔功,长春功,无上瑜伽密乘.
招式诸如:六脉神剑,斗转星移,乾坤大挪移,少林七十二绝技,火焰刀,天山六阳掌,降龙十八掌,打狗棍法.
这些东西,都陈列在武学院之中。
此外,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都被朝廷收缴而来,存入武学院之中。
有许多冷门的功夫,比如什么“五斗米神功”,也是应有尽有。
慕容复已然开始了自己当初对鸠摩智说的大工程,那就是融汇天下武学,创出一门完美的神功。
不过有资格进入武学院的人,少之又少。
童姥,无崖子,李秋水自然是可以随便进入,所有武学,都可以浏览。
此外,还有四大研究僧。
来自吐蕃的研究僧,大轮明王鸠摩智。
来自少林的研究僧:灵秀禅师,玄澄方丈,斗酒僧陈真。
还有慕容复任命的武学研究员黄裳,萧远山两人。
慕容复创立的武协,也在民间遴选和培养人才,也许将来这武学院之中,还会有什么王重阳之流。
天下的英杰,都要为慕容复所用,为慕容复贡献智慧。
当然,慕容复本人也会经常来到武学院,和大家一起讨论研究,整个武学院的氛围,就像是一个学术中心。
鸠摩智,是天龙第一做题家。
说实话,论做题之优秀,慕容复都没见过比鸠摩智强的人,他是用深蓝取巧,鸠摩智是硬靠自己做题。
鸠摩智几个月就能把小无相功练到大成,步入武学新天地,要是丁春秋知道了,恐怕得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都活在狗身上了。
甚至得到易筋经后,鸠摩智没有勘破我相,人相,也能强行练成易筋经,强行做题。
要不是走火入魔,小智很可能就变成天龙第一人了。
灵秀禅师,也是绝顶高手,精通少林洗髓经,拥有不俗的智慧。
玄澄方丈,如今武功已然恢复许多,他是少林二百年来第一武僧,其武学天赋,自然是出类拔萃,十分罕见。
斗酒僧陈真,是《九阳神功》的作者,创造力十分惊人。
黄裳是《九阴真经》的作者,看佛教典籍和道教典籍,都能自己领悟上乘武学,此等天赋,用来研究武学,简直就是人尽其才。
萧远山也在少林图书馆研究了多年,如今消除走火入魔的隐患,武功大进,来到武学院之后,与高人们比邻而居,天天研讨,武学修为与日俱增,也是一个合格的研究员。
就这几个月的时间,众人就改进了不少武学的修炼方法,优化了很多出招的方式,比如删除了一些大技能的前摇,简化了许多繁琐的武功招式。
整个天龙的武学,都在众人的努力下,更加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当然,这么先进的生产力,只会掌握在慕容复的手中。
这是皇权的排他性。
皇权,可不允许有别的威胁到自己的力量存在,必须永远领先。
只是大清选择愚弄百姓,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
慕容复的大明却选择拉高整个世界的水平,然后不断使得高阶的东西专业化,精英化,以这种方式,来变相的淘汰大部分普通人,维持统治结构。
而普通人之中的精英,也会为慕容复所用。
就像后世阿麦利卡的华尔街之流,外面的人才不管多优秀,都得挤进来,为华尔街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因为,找不到比这待遇更好的地方。
大明也同理,若能进入武学院,那真是一个高手毕生梦想的实现,毕竟他们苦苦追求的神功,在这里俯首皆是,而且不断进化,完善。
此刻,鸠摩智等人正在讨论。
“内力是在体内的运行方式,一旦外放,则为真气。”鸠摩智道,“小僧以为,内力是一个人精气神三花之中提炼出来的,但每个人的精气神三花不一样,这也是有的人修炼很一般的内功,十年却能修炼出二十年精纯内力,有的人修炼上乘内功,一年都修炼不出一年内力的缘故,甚至入门都无法入门。是因为人和人之间的精气神有差别。”
“不然,我以为这也与气血有关,我早年学的内功远不如易筋经,甚至不如袈裟伏魔功,但是我年轻时候气血充盈,所以所向无敌,内力浑厚”萧远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后来修炼了更上乘的内功,但是因为气血衰败,进步不尽如人意,就连玄慈那个妖僧,也快赶上我六成的功力了。”
原来这一众高手,正在讨论内力的本质是什么。
他们的研究,已经是十分深入了。
“大家正在研究啊!”慕容复笑道。
众人这才察觉慕容复的到来,实在是因为慕容复气息笼罩之处,只要他不主动出声,显示身形,别人就完全感应不到他和他附近的动静。
他仿佛与天地融合为一体,这正是天人合一的气象。
“参见皇上!”
鸠摩智等人不敢怠慢,纷纷行礼。
他们对慕容复是心服口服。
当初,他们见到慕容复竟然真的把所有神功都开放的时候,他们内心的震撼,那是三观粉碎级别的。
他们也从中受益良多。
比之过去武林门派和高手的敝帚自珍,慕容复可谓是气魄极大,胸怀超古越今。
要知道,后世的郭靖和黄蓉受益于九阴真经甚多,但居然没有把九阴真经传给弟子,甚至是儿子和女儿。
这就是潜意识里的敝帚自珍。
若说是九阴真经太过凶险,那真是扯犊子,郭靖黄蓉练九阴真经的时候,也不是什么高手,何况学习了全真心法,再练九阴真经,就是事半功倍。
梅超风和陈玄风瞎几把练,也练出了不小的成果。
而被郭靖黄蓉解析后的速成九阴真经对人的提升,那可是把周芷若瞬间从二流的峨眉弟子,给拉到了光明使者的高度。
甚至周芷若实战表现超过光明使者,可以和玄冥二老斗得数百招,轻功让韦一笑震惊,手指一拂,范瑶手腕就一阵酸麻。
这等恐怖的提升,正是九阴真经的强大之处,但是郭靖黄蓉受限于传统思维,却没有广为传授,直到国破家亡之事,才藏在倚天剑和屠龙刀之中,也是浪费。
慕容复却丝毫不敝帚自珍,因为他深信只有天下的精英们一起研究,才能不断进步,不断超越。
易筋经在当前可能是神功,但是被研究透彻后,在百年后,不过是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罢了。
这正是:我与天地共进步,我多高,天地便有多高!
除了格局大,鸠摩智等人与慕容复交流之后,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学究天人。
他们见慕容复,犹如蚍蜉见青天,犹如蝼蚁观沧海,只觉得慕容复深不可测,无穷无量。
感受到慕容复之恐怖,他们再无什么心思,只是沉迷于武学的研发,不可自拔。
“免礼,平身!”慕容复道,“朕此番前来,是通知你们,我们可以去长春谷了。”
第269章 提兵十万去大理,给岳父送温暖!
片刻后,一行人来到科学院。
科学院的院长,由慕容复最器重的冯阿三担任。
这就看出分别了。
康广陵,苟读等人,偏于文科生和艺术生,慕容复其实对他们看重程度一般。
薛慕华,石清露有着真正可以做事的手艺,慕容复就比较看重。
他让薛慕华负责军医系统,而石清露,也不再伺候花花草草,而是研究农学。
比起那些纯粹观赏的花花草草,慕容复更看重的是庄稼。
中华文明的底色是农耕文明,种田是很重要的。
而慕容复最看重的,就是冯阿三。
因为这冯阿三确实是一位神级工匠,很有工作热情,而且肯学习,肯吃苦。
他学习了《明尊三藏》之中的许多物理知识之后,渐渐向科学家转型,而且慕容复还为他专门研发了《天工真气》,这是一门专门给顶级工匠使用的内功。
需要的内力不多,也是六脉神剑的原理,只是把真气压缩为更加细小的丝线,可以切金断玉,辅助工匠进行极为精细的操作。
冯阿三甚至以此,制造出一台非常袖珍的蒸汽机,更加明了蒸汽机的原理。
以后等慕容复占据东南亚,有了橡胶,就可以打造蒸汽机,然后从澳洲运高品质铁矿回国,修铁路,造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