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慕容复只想复国 第215节

  后世的明教教主张无忌便是如此,又是去海外迎金毛狮王,又是在少林寺和三渡打生打死,在江湖上混的是风生水起,但是在明教军中的影响力,却仅仅依靠和徐达常遇春的私交。

  最后,反而是朱元璋接收了军心民望,把张无忌给架空了。

  慕容复吸取这个教训,本人去北方,就让王青青在南方冒充自己。

  王青青可是他亲妈,也就他慕容复这么一个儿子,慕容复自然不担心王青青会出现什么问题。

  而王青青潜藏在燕子坞多年,苦练凌波微步和还施水阁的诸多武学,武功本就不差。

  何况,慕容复都把绝世武功向手下开放,自然也对亲娘共享了,王青青要什么武功,慕容复就给提供什么武功。

  因此,王青青也学习了诸多神功,只是没有散功去练北冥神功,而是学习了小无相功。

  毕竟秋水妹的状态,实在让每个女人都心动。

  短短的时间,王青青武功大进,甚至斗转星移都学了个七八分,冒充慕容复,那是绰绰有余。

  毕竟,明教历代教主,武功高过王青青者,也着实少之又少。

  “黄裳是吧?给你一个机会投降。”王青青喝退手下,亲自上前道。

  “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黄裳道。

  “乱臣贼子?大宋都已经亡了!现在是我们明教的天下,你才是乱臣贼子。废话真多,也罢,我得亲自出手,拿下你了!”说着,王青青身形一闪,施展凌波微步,闪向黄裳。

  黄裳反应居然极快,立刻用天王托塔的架势招架。

  “佛门武学?有趣!”王青青谈笑间,却是虚晃一枪,等人出现的时候,已经在黄裳的背后,点住了黄裳的穴道。

  于是,黄裳被俘。

  “叉下去,看管起来!”王青青下令。

  “教主神威盖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千秋万代,文成武德!”

  明教弟子们见教主一招便制住了强敌,纷纷叫好。

  片刻后,王青青坐堂,对众部将说:“泉州有市舶司,长期对外贸易,是大宋财赋重地,我们最好全须全尾的占据泉州,获得对外贸易的控制权,这样财政就能大幅度提高。不过,听说泉州有个蒲氏,这个蒲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直接灭门吧!”

  慕容复曾经专门交代,泉州一定要控制住,以后建立“南洋水师”“北洋水师”“东洋水师”“西洋水师”就得从泉州开始,不过泉州有一个蒲氏,是色目贼人,禽兽之家,一定要将之灭门。

  说起蒲氏的时候,慕容复难掩痛恨之色,王青青便以为蒲氏得罪了自己儿子,牢记此事在心中。

  她儿子说要把蒲氏灭门,那蒲氏一只鸡,都别想活下来。

  北方。

  慕容复任命司空玄为大名府留守,自己则带着少许人马,返回他忠诚的东京城。

  他依靠东京,大名府,太原三处战略要地,派兵四处出击,收服各地。

  一个半月的光景,北方各州,大部分也落入慕容复的手中,甚至到了后面,都是传檄而定。

  政治就是这样,当自己表现出优势后,不用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打,很多地方的头面人物,都会及时站队,免得负隅顽抗被清算。

  还是“谁赢,他们帮谁”的逻辑。

  而一个半月的时间,慕容复在北方扩军十万,在南方扩军十五万,虽然精兵很少,但也已经有了二十五万大军,贯通南北,漕运重新链接,从南方运来的粮食等货物,大大稳定了东京的民心。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天下已然不再姓赵,而是姓慕容。

  更有一个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慕容燕经过慕容复的持续灌溉,终于怀孕了。

  慕容燕怀孕不易,怀孕后对自己的身体就宝贝起来,死活不愿意和慕容复再尝试,生怕影响孩子。

  好在有小孟后代替,诸多后宫佳丽,不管是赵煦的,还是神宗的,都是任慕容复采撷。

  慕容复便只好每天睡着赵煦的龙床,玩弄赵煦的老婆,甚至有时候还穿着赵煦的衣服,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

  不过,从皇宫密藏之中找到了《熙陵幸小周后图》后,慕容复就勃然大怒,甚至当着这幅画,来临幸小孟后,为秋水妹报仇。

  小周后,可是秋水妹的祖母。

  秋水妹,是王语嫣的外祖母。

  宋太宗竟然敢侮辱小周后,那么慕容复这个明太祖侮辱一下宋朝的后妃佳丽,也实属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这一天,慕容复正在皇宫之中欣赏大宋皇家歌舞团的歌舞。

  他打仗那么久,自然要享受享受了!

  看着舞女们摇曳的身姿,慕容复只能心说,皇帝的快乐,果然是一般人想象不到啊!

  “义父!”慕容飞走进来,春风满面的对慕容复说,“梁师成传来的消息,西军八万人,已经进入京畿路,快到朱仙镇了。”

  慕容飞这段时间体会到了什么叫“睁眼看世界”,赵氏的宗女品质都很高,还有甜水巷培养的花魁伺候他,慕容飞只觉得自己从前的舔狗行径是多么可笑,如今却是无比幸福,春风满面。

  不过他比较克制,龙象般若功又大大强健了他的身体,让他依旧是钢筋铁骨,不会被春色消磨。

  说起来,慕容飞还是很佩服自己义父慕容复,如此荒淫无道,居然每日神采飞扬,器宇轩昂。

  “很好。”慕容复笑道,“我们用一招请君入瓮,让西军暂时驻扎朱仙镇,以赵煦的名义发布金牌,召西军诸将入京!就说来皇宫领赏,不要着甲!”

第250章 我是来面圣的!

  朱仙镇。

  看着朱仙镇的残壁断垣,种师道等人确信,京畿路一定进行了一次坚壁清野的行动。

  看来,辽军果然攻打了开封。

  只是,怎么不见辽军的踪迹呢?

  此番随梁师成前来勤王的西军将领,主要有种师道,折可世,刘法等将领,共率八万西军。

  他们之所以勤王来的这么快,主要是有两点原因。

  一,是皇帝的圣旨和枢密院的命令都是真实有效的,他们远在秦凤路,自然不可能知道慕容复在东京发动了“11东京之变”,不知道东京已经变天了,只道是朝廷真有危难。

  虽然西夏也在入侵,但西夏国力有限,不可能真正灭掉大宋,而大辽才是天下第一强国,有灭宋的可能性。

  两害相较取其轻,所以暂时先勤王保驾,打退辽兵,才是第一要务。

  只要朝廷无恙,西军就等于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可以有反攻的力量,若朝廷没有了,西军就是无源之水。

  西军将门也都明白这一点,所以匀出八万宝贵的野战军,不惜让秦凤路陷入巨大危险之中,也要先保住东京。

  二,是梁师成不是孤身前来,而是带来了大量的金银绢帛,并且鼓励种师中在秦凤路坚守,甚至提出游击战法。

  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以小股部队,袭扰西夏,并且发动当地百姓,使西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不要说,这一套还真有效,当地人和西夏是世仇,虽然李秋水率领的西夏大军攻城略地很容易,但是西夏本身军事能力很一般,迅速陷入了治安战的泥潭之中,就像一只脚陷进了沼泽里,不胜其烦,无法寸进。

  西夏国主李乾顺,本欲学曹孟德屠徐州,来个狠活,但被李秋水阻止。

  秋水曰:“此乃慕容复之子民,慕容复爱民如子,若行屠戮之事,岂不闻晋王李察哥之事乎?”

  乾顺曰:“母后不是慕容复对手?”

  秋水曰:“武林至尊,姑苏慕容,横扫寰宇,当世无敌。我如何是那冤家的对手?况且积累民怨,只会令大夏国举步维艰。”

  如此,西夏国主慑于慕容复的威胁,又觉得如果真行屠城之事,确实会激起更大规模的民间的反抗情绪,便连好不容易占据的环庆路,也会丢失。

  只能在治安战里苦熬,打起烂仗来。

  而李秋水也以锻炼李乾顺的原因,开始摆烂。

  西军诸将见朝廷居然如此慷慨,发钱到位,秦凤路暂时也不至于沦陷,勤王的意见便占据主流。

  于是,西军八万人开拨勤王,留八万和西夏对峙。

  一个月的时间,西军急速行军,来到了朱仙镇。

  但是却不见辽军踪迹。

  正当种师道等人惊讶之际,却见一支仪仗队敲锣打鼓到了,为首的是一名叫张彪的宦官,带着大量的财宝和酒肉,还有皇帝的圣旨和金牌。

  张彪宣读圣旨,大致内容是辽军已经被东京军民万众一心打退,更有嵩山少林寺僧兵支援,少林高僧武功盖世,格毙辽国南院大王,迫使辽主耶律洪基退兵。

  中原百姓,踊跃勤王,辽主耶律洪基一如当年耶律德光,灰溜溜班师回朝。

  不过西军千里勤王,忠心可嘉,人人有赏,并且赏赐酒肉,以犒劳士兵。

  种师道等将,请卸甲去开封皇宫面圣,官家另有重赏。

  “张大官,西夏全面入侵,西夏妖后李秋水势不可挡,环庆路已经失守,秦凤路也岌岌可危。”种师道说道,“此事我当禀报官家,请官家支援西军,驰援秦凤路,收服环庆路,打退西贼。”

  这一路上,梁师成已经向西军众将说明,太皇太后高氏已崩,如今皇帝赵煦亲政,现在是赵煦做主。

  是以他们不对皇帝发号施令感到惊讶。

  “好说,好说!”张彪道,“官家早知此事,打退辽兵后,便想打败西贼,一雪国耻。这次西贼和辽国同时入侵,辽国甚至不惜撕毁澶渊之盟,想来是互相勾结。可惜我大宋军民团结,却让契丹无计可施。”

  种师道连连称是。

  当下,西军诸多将领,都随着梁师成和张彪等人,前往东京。

  而西军八万大军,则留在朱仙镇领赏。

  士兵们长途跋涉,却不用打仗,就能拿钱,还有酒肉吃,那是非常美滋滋。

  既无外敌,诸将又都入宫去了,西军的低级军官便和士兵们痛饮美酒,整个西军,火速的军纪散漫起来。

  这支大宋最精锐的禁军,真实水平便是如此,与西夏实乃是菜鸡互啄,实在算不得是什么一流强军。

  所以后来趁辽国病,要辽国命,却被辽国耶律大石给打崩,后来面对金军,也只有在山地作战能打出战绩,一到平原上,也是被金军打的雪崩。

  西军最终在太原城下,全丧于金军之手,种师中殉国。

  后来南宋建立,其实是军队重新建制,西军习气越少的南宋军队,战斗力便越强,可见西军实在不是什么好榜样。

  只是如今天下,群弱逐鹿,菜鸡互啄,不需要自己多强,只需要对手更加垃圾便能取胜。

  这也是慕容复敢于带着新扩的禁军四处出击的原因,因为没有最菜,只有更菜。

  慕容复之所以扩军才十万,除了他精挑细选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宋军空饷吃的荡气回肠,账面数据和实际数据出入巨大。

  越是占领大宋,越是对大宋深入了解,慕容复便知道,北宋经历靖康之耻,那真是一点也不冤枉。

  整个国家文恬武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已久。

  种师道一路上但见到处残檐断壁,是坚壁清野的痕迹,还有大量的马蹄印,车辙,不过东京城墙却完好,只是有刚刚修缮的痕迹,这似乎都在证明辽军曾经围城。

  但是种师道却皱起眉头,觉得这些痕迹有些刻意,怪怪的。

  只是他的想象力,还是想不到东京城已经易主。

  等进入东京城,整东京城都是门窗紧闭,街上没什么人,只有禁军在巡逻。

  张彪解释道:“辽军刚刚退却,东京还在戒严之中,甚至进行了宵禁。官家认为此事是奇耻大辱,要引以为戒,重振大宋武德。”

  种师道嘴上说是是是,心里却想,大宋的祖宗之法不变,武德怎么可能昌盛?

  想着,一行人来到皇宫,种师道等西军将领下马,他们也确实没有着甲,毕竟札甲沉重,不到战场,这些人将领也不爱全副武装。

  进入皇宫,但见皇宫井然有序,种师道等人低着头,不敢四处张望,一路被带到了紫宸殿。

  张彪道:“各位稍等,官家稍后就到。”

  种师道等人肃然,准备行君臣之礼,并且琢磨该如何打动皇帝,争取更多军费和粮草器械。

  突然间,一群殿前卫士进入紫宸殿之中,为首的二人,正是鸠摩智和萧远山。

首节上一节215/4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