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国家越富强,皇帝当的才有滋味嘛。不然看周天子的食谱,吃的那都是什么烂东西啊!我给周天子一盘咸菜滚豆腐,他都得说他这个天子不及吾!”
感受过后世的优渥生活,也是慕容复执着于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这个时代,连照相机都没有,以至于他和他的老婆们的很多战斗,都只能用大脑回忆,不能事后与老婆一起复盘,可真是遗憾。
北宋算是生活方式很完善了,但是慕容复的嘴也早被味精养刁了,他现在不在意吃,因为吃什么都觉得寡淡无味。
而且现在蜡烛再明亮,和电灯泡相比,也逊色太多。
清朝的皇帝爱下江南,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品质不如盐商,因为当时没有冷链技术,好东西运送到京城,也都烂掉了。
只有生产力进步,皇帝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造福自己,进而顺便造福百姓,这也是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嘛!
“逍遥子老师”童姥的脸色,却阴郁起来,幽幽道,“我正想和你说此事。巫辰叔叔与为敌,是你的大威胁,你杀了他,我不介意。可是逍遥子老师入魔的问题,确实也是我们逍遥派的责任。长春谷之中,都是我的族人,现在逍遥子老师暂时自困,但与其说是阵法困住了他,不如说是他的良知困住了他。一旦逍遥子老师的良知消散,他势必会脱困而出,我长春一族就完了!”
“若他突破长春谷,来到这红尘之中大开杀戒,那才是尸山血海,白骨森森!”
童姥忧心忡忡。
慕容复却云淡风轻。
因为后世没有传说有一个“混世人魔出山,江湖顿时笼罩在血雨腥风”这种的故事,说明逍遥子自控能力其实很强,估计到死,都自囚在长春泉。
“不要怕!等我统一天下之后,我们便去找祖师爷,拯救这位入魔的祖师爷。”慕容复道,“什么魔不魔的,我觉得,只要拳头砸的够狠,够硬,魔也会被净化!而且我们云集天下的人才,武学,未必不能做到彻底的佛道合一。其实扫地妖僧已经完成了一部分了,那本《神照经》,确实是神乎其神,死去好几个时辰,居然还有复苏的可能,可真能苟啊!”
“逍遥子老师的修为,不是巫辰可比的,否则巫辰也不会迟迟不敢去长春谷了。”童姥道,“我这次返老还童之后,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为大宗师。我希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别怕,他有神功,我有科学。”慕容复笑道。
“科学?”
“等建国之后,我会令冯阿三督造五百门火炮,火炮布置在长春谷之中,如果发现逍遥子老师太强的话,那就向他开炮!”慕容复一脸慈悲道,“我们逍遥派一向是师慈徒孝,他是我的师祖,师祖他老人家如果无药可救,我也只能五百火炮齐发,让他尝一尝炮弹的味道。”
童姥一时无语。
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火炮,但想来也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居然布置五百个去对付逍遥子,慕容复这个徒孙可真是够孝顺。
不过想到慕容复如此无耻,连这种事都敢干,童姥便料定逍遥子败定了,心里也松了口气。
三日后。
一月七日,慕容复整军备战,蓄势待发。
“明军威武!”
“燕王万岁!”
在阅兵之后,慕容复召来童贯。
“童贯,现在有你一个立功的机会,神山上人在太原有大量内应,我令你带领五千兵马,与他拿下太原。太原是战略重地,一旦落在我们手中,北方就稳了。”慕容复道。
“是,燕王殿下,奴婢一定不负燕王殿下所托!”童贯大喜道,“太原城,奴婢一定拿下。”
“去吧!我敬你一杯。”
“不敢,应该是奴婢敬燕王殿下一杯!”
童贯很快展现出人情世故方面的本领,敬酒敬的圆滑如意,不仅给慕容复敬酒,给童姥等人,也一并敬酒。
只能说,不愧是六贼之一,长袖善舞,圆滑世故。
随后,慕容复亲自率军,前往大名府。
他这一路上,却是攻城拔寨,不断收编大宋北方的禁军,各地的城镇,几乎是不堪一击。
每占领一地,慕容复就招降纳叛,有苏辙等人出面说明,官员们见朝廷宰执大臣都投降了,也果断投了。
毕竟,你再牛牛不过小苏学士啊!
何况,还有生死符。
慕容复都不得不弄出一个《生死符花名册》,因为被他种生死符的人太多,他得记录下来,以免人家到期了,慕容复都忘了给解药。
慕容复的记忆力固然是过目不忘,可是大人物总是容易遗忘小人物,这是社会的客观规律,慕容复也违背不得。
有少数要为大宋殉国的,慕容复也果断采取铁血手腕,满足他们的愿望。
不仅是送他们一人殉国,而是全家送去殉国,喜欢殉国,那就好好殉国。
同时,慕容复还发动当地或者附近的明教弟子,监督地方官,整备厢军,建立起对慕容复的税收体系,当地基本维持原状。
这也是慕容复当明教教主最重要的意义,明教弟子百万,散在神州,这样的群雄基础,起码省去了慕容复几代人的打拼。
大约七日后,慕容复一路扩军至三万,已经远远可以看见大名府。
只是大名府却是城门紧闭,一副守城的架势。
慕容复有些惊讶,失笑道:“这一路来,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没想到这大名府守将是个人才,居然察觉我们是敌非友,立刻进行防御。有点意思!”
第247章 武功是天龙的第一生产力!
大宋的强干弱枝,真的给慕容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慕容复之所以能够一路直扑东京,就是因为沿途的州县兵马甚少,虚弱不堪。
而慕容复占据东京后,整个京畿路,便都被慕容复派人火速控制。
京畿路一百三十万人,其中一百万在东京,附近的地区,自然是望风而降,绝无抵抗之力。
包括来到河北东路也是,一路畅通无阻,简直是降维打击一般。
慕容复大军所到之处,地方往往猝不及防,迅速被攻克。
然后慕容复的“叫门宰相”苏辙等人安抚当地官员,很快就让这些地方纷纷改弦易辙,变成了新朝所属。
没想到,到了大名府,慕容复却吃了闭门羹。
这大名府居然早有防备,进行了守城的布置。
虽然没什么用便是了。
此刻,大名府城楼上,大名府转运使裴世通,大名府留守,安抚使赵烨,守将丘道元等人,都看着那位名叫宗泽的赵州县令。
丘道元道:“如汝霖兄所言,这果然不是我大宋的兵,竟然真是敌军,真是不可思议啊!”
他们的官职,都远在宗泽之上,可是却六神无主,心惊肉跳。
原来宗泽正在外地州县公干,亲眼看到慕容复的军队攻城拔寨,招降纳叛,便趁乱跑到大名府报信。
宗泽也很难相信,河北东路这种大宋的核心地带,居然被人攻打,而且看样子,对面还不是辽军。
难不成大宋内部有军头造反?不可能啊!
大宋的军队分散在地方上,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空饷吃起码五六成,士兵又多是贩夫走卒,不是职业军人,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去造反呢?
虽然宗泽心中疑惑,但还是快马加鞭来到大名府报信。
一开始,大名府的高层根本不信宗泽的话,直到慕容复的大军远远逼近,他们才察觉不对,且宗泽说了一句很有说服力的话:
“我大宋的军队,哪有这么强的?你看这些人,打着陌生的旗号,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居然没有掉队的,这样的军容,能是我大宋军队有的吗?一定是外敌无疑。”
这一下,三位高官都被说服。
是啊,大宋军队有多烂他们是知道的,对方太强了,那妥妥不是宋军。
于是,在丘道元和赵烨的支持下,宗泽协助丘道元布置防御,虽然宗泽只会纸上谈判,但是照着兵书的方法,加上大名府本来就城墙坚固,守军也有几千人,居然防御的像模像样。
只是看着敌人兵临城下的气势,几位大名府的首脑,还是冷汗都下来了。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反贼了,莫非是辽国全面入侵了?
他妈的辽国,竟然撕毁澶渊之盟,一点契约精神都没得!
“辽国距离我河北甚近,对方军容如此之盛,一定是辽军无疑!”裴世通咬牙切齿道,“辽主背信弃义,我们和大辽可是兄弟之国啊!”
由不得裴世通不悲愤。
他们河北当初是对抗辽军的前线,河北禁军也是大宋禁军之中最精锐的,可是自从澶渊之盟后,辽国一直遵守承诺,压根没有侵略大宋的意思。
河北便松弛起来,出于对辽国的信任,他们这些官僚也勾结武将,大家一起愉快的吃空饷,骗朝廷的经费。
那可真是“你不拿,转运使怎么拿,转运使不拿,留守怎么拿,留守不拿,宰相怎么拿,大伙还怎么进步?”。
而且黄河总是改道,也确实冲走了部分禁军,所以他们平账也平的很顺利。
本来以为如此丰亨豫大的太平盛世可以再维持百年的光景,谁知道辽国竟然真的入侵了。
裴世通心中大骂:契丹狗误我,亏我对你们契丹人如此信任,你们居然做出这种事,真是禽兽啊!咦,我要不要投了契丹人呢?
“不是契丹兵,这些兵马的盔甲军装,都是我宋军的制式,其中骑兵都是党项人的制式。”宗泽极目远眺道,“真是奇怪,难道是我宋军有人勾结西贼?莫非是西军?可西军也只会结硬寨,打呆仗,哪里有什么精锐的野战军?”
“对方的旗号是‘明’,你们可知这‘明’是什么吗?”赵烨问道。
众人皆摇头。
丘道元问道:“汝霖,眼下怎么办?我们大名府这点兵马,真能挡住对方吗?”
丘道元是个酒囊饭袋,他也知道自己是,所以很有自知之明,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
他发现宗泽似乎有些能耐,十分机警,此时让宗泽担任他的副手,实际上却是大部分事情都听取宗泽的意见。
除了宗泽要求城中富户出钱出人这一条,被丘道元给否定了。
开玩笑,大名府许多富户和东京都有关系,上达天听的,那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据守城池,然后向京城求援。”宗泽道,“先问一问对方是什么来路。”
片刻后。
慕容复的大军压境,来到了大名府的城墙下。
大名府的军民,都十分紧张,他们承平日久,实在没有打仗的经验,便连据城而守,也觉得心虚。
宗泽看着密密麻麻,军容整齐划一的明军,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支军队的身上,竟然有一种开国时才有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魄。
这是辽,宋,夏三国皆不具备的。
“你们是哪里的人马?!”宗泽大声问道。
慕容复挥挥手,叫来了自己的“叫门宰相”团队。
苏辙,吕大防等人,现在都是“叫门宰相”。
这些人,都是大宋的高级官僚,树大根深,门生故吏甚多,慕容复离开东京的时候,就把他们也带上。
倒也不是折腾这几个老人家,而是没有他们的干预,慕容复任命的首辅和次辅才能更好的展开工作。
而且他们门生故吏多,朝中认识他们的人也多,他们去叫门,很多时候,都能直接骗开城门。
而打下一地后,有他们的榜样,许多官僚也可以迅速投降。
慕容复杀了赵煦,没有“叫门天子”,不过他有“叫门宰相”,也是一样的。
苏辙已经麻木了,面无表情的问道:“燕王殿下,是要骗开城门吗?”
慕容复道:“尽量骗,骗不动就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