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脉神剑一出,天下武学皆黯淡无光,这无形剑气的神威,令人惊讶无比。
直到片刻后,萧峰只能以身法闪避,时不时还一招“亢龙有悔”,而鸠摩智步步逼近,六脉剑气延绵不绝。
“哎,怎么是这样,吐蕃国师用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少林弟子用丐帮的降龙掌法!”
“确实难看!”
“看来,还是六脉神剑更胜一筹!”
自慕容复以六脉神剑杀死李宪,六脉神剑的威名便不胫而走,此时群雄许多人都知道,天下第一剑法是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这是无敌的武功。
少林寺内部,大雄宝殿的房檐上,三个人正在观战。
正是扫地僧,玄真,剃度的萧远山,现在叫玄灭。
扫地僧感叹:“六脉神剑,不愧是天下第一剑法,不过这大轮明王修炼少林武功太多,身上大有隐患,攻他膻中穴,便可取胜!去吧,玄灭,去助你儿一臂之力!”
说罢,扫地僧对着萧远山的云门穴,就是一拍!
萧远山双目精芒一闪,整个人如同炮弹,冲天而起,嗖的掠向少林寺大门外。
眼看萧峰已然支撑不住之时,萧远山却是从而天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峰儿,我助你一臂之力!”萧远山落在地上,说道。
众人看着光头的萧远山,一下都认出,远山为峰,这是萧峰他爹!
因为两个人长得太像了。
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是他!是他!!就是他!!!”赵钱孙指着萧远山,大吼大叫道,随后眼睛一翻,竟然被吓晕过去。
他的雁门关恐惧症,在萧远山出现的时候,彻底爆发了。
萧峰看着萧远山,先是激动,又是心中一凛:当日欲杀我养父母的男子,便是这般身材,便是这般魁梧,难道真是慕容博吗?
思索间,萧峰差点中招,好在萧远山营救及时。
“峰儿,你累了,先歇息吧,看为父如何收拾这大轮明王。”萧远山道。
说话间,萧远山连连出手,直攻鸠摩智的膻中穴。
“明王,膻中穴颇痛否?”萧远山问道。
萧远山不说还好,他一说,鸠摩智膻中穴顿时剧痛无比,全身真气无法凝练,六脉神剑也松散开来。
萧远山趁势抢攻,占据上风。
鸠摩智却面色苍白,几乎要吐血,他的武学障,此刻爆发了!
就在此时,山下却传来铁蹄声阵阵,一个声音远远传来,声震天地:“姑苏慕容复,拜山!”
这短短七个字,便如同黄钟大吕,如同雷霆万钧,竟然隐隐有风雷轰鸣之声。
霎那间,鸠摩智只觉得气血一顺,真气又凝,六脉神剑陡然连环用出“少泽剑”和“关冲剑”,剑气落在在萧远山身上,饶是萧远山闪避及时,护体真气强悍,也被切开两道口子,鲜血横流。
少林寺内,扫地僧面色一变,失声道:“这这不可能,此人的武功,竟不在我之下?!”
第230章 好消息,慕容复造反了;坏消息,慕容复造反了!
慕容复!
这个名字,在当今武林,绝对是令人如雷贯耳的三个字。
不管群雄怎么说慕容复是大魔头,但能逼迫少林寺广邀中原武林同道去对付的存在,本身就是毋庸置疑的强大。
群雄不由循声往山下看去,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均是大吃一惊。
只见那少室山下,铁蹄铮铮,万马奔腾,尘土飞扬,旌旗密布,漫山遍野尽是赤红之色。
却是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那些兵马,都头裹红巾,因此遥遥看去,却是万里山河一片红。
那些旌旗,有的画着日,有的画着月,中军则是日月为旗,是一个醒目的“明”字。
先锋的骑兵,盔甲森寒,极具冲击力。
战马所过之处,大地震颤,发出犹如擂鼓之声。
后面则是延绵不绝的军队方阵,人山人海。
群雄无不目瞪口呆,心道难道是朝廷大军来到了少室山?
正诧异间,那些军队竟然就在少室山脚下布防,有的垒砌土台,有的布置盾车,有的放置投石机和床弩,延绵的军阵,竟然将少室山四面合围。
这一下,所有人都面色骇然,只觉得心惊肉跳。
若这些士兵合围进攻,少室山上的武林群雄,根本是插翅难飞,无法下山。
甚至少林寺能不能防住对方的进攻,都是一个问题。
萧峰身边的契丹武士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
“是河北禁军吗?”
“河北禁军早没了,看上去是西军?”
“不太像,怎么还有西夏的铁鹞子?”
“明?这到底是什么来路?”
这些契丹武士,都是耶律洪基的本部,是辽国的精锐铁骑,他们最懂行军打仗,一看对方的布置,就感觉头大。
“是我相公的雄兵!”李清露微微一笑道,“他果然是来了!”
看着这千军万马,李清露想起在西夏的时候,慕容复对自己说的话。
那时候,慕容复虽然只是一江湖豪杰,却敢谈笑杀王侯,放眼望天下。
如今,慕容复果然闯出了好大的事业,搅得这世界天翻地覆啊!
众人各自愣神间,却见一行骑兵奔腾着上山。
为首的,正是慕容复!
慕容复的身边,还有天山童姥,灵秀禅师,慕容飞,司空玄等人。
一行人在百余名骑兵的保护下,上得少室山来。
“属下参见教主,教主千秋万代,光照日月!”鸠摩智上前迎接道,“多谢教主助我一臂之力,不然我刚才就要走火入魔了。”
却是慕容复的感知范围远超常人,数里之外的动静,都可以听出端倪,一里范围之内的情况,更能有所感应。
是以鸠摩智有走火入魔之厄,慕容复便以声音助他,一声“拜山”,却是打开了鸠摩智的玄关阻塞之处,延缓了鸠摩智的走火入魔。
这也是慕容复和扫地僧无形之中的斗法。
扫地僧以萧远山为棋子,攻鸠摩智的弱点,而慕容复遥遥一声,便消除了鸠摩智的弱点,让鸠摩智真正意义上击败萧远山父子,达成了此生最高光的战绩。
这无形之中的较量,显然是慕容复更胜一筹。
“辛苦你了。”慕容复笑了笑,“明王能够先后击败萧峰和萧远山,武功之高,也是旷古绝今。”
“与慕容教主相比,不过是米珠之华罢了。”鸠摩智谦虚道,“看来教主进展的颇为顺利?”
慕容复道:“是很顺利,问鼎天下之日,不远矣!”
说罢,慕容复看向李清露,见李清露风韵如旧,媚眼如丝,不由狠狠一硬以示尊重,说道:“娘子,好久不见。”
“相公。”李清露道,“我在西夏无事,所以特地来找你,想陪着你一起打江山。”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为夫自然是求之不得。”慕容复说着,翻身下马,看向群雄,点点头道,“看来中原武林的高手,都在这里了,很不错,省的我一个个去找了!”
慕容复来到少室山,率领了千军万马,把少室山团团包围。
与鸠摩智几人的谈话,又动不动是什么“问鼎江山”之类的话。
好消息是,这些罪证,可以实锤慕容复就是一个大反贼!
他不是要造反,而是已经在造反的路上了!
但是坏消息却是,慕容复真的造反了!
而且是天字第一号大反贼,兵强马壮的过了头,大家好像打不过他
论单打独斗,没人敢说自己是慕容复的对手,论行军布阵,慕容复指挥兵马合围了少室山,而群雄却都是乌合之众,若跟这样的精锐大军硬碰硬,那不过是鸡蛋碰石头。
看着慕容复身边高手如云,山下旌旗连营,群雄不由自主屏住呼吸,再无人敢叫什么魔头,要保卫什么大宋了。
神山上人面容抽搐,后悔为了几本七十二绝技这个浑水,不由看向玄慈,很想对玄慈说一句:收手吧,玄慈,外面全是慕容复的兵马!
玄慈打算不打算收手不知道,慕容复却是不打算收手的。
此刻,慕容复看向玄慈,问道:“玄慈方丈,听说你这段时间一直在找我?我现在来到了少林寺,你还有何话可说?”
见慕容复如此势大,强的过了头,少林众僧都有缩卵之意,玄难更是小声说:“方丈,这是误会,误会!”
玄慈眼神一阵迷茫,但很快就清澈起来,拿出赵煦的衣带诏,高举起来,说道:“慕容复,你父子处心积虑在我大宋造反,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当年我本不知道你爹慕容博为何欺骗我去雁门关阻截辽国高手,现在知道你慕容氏是鲜卑胡种,谋划复国之后,便豁然开朗!”
“原来爹慕容博是想利用我们杀死辽国属珊军总教头萧远山,激发宋辽两国的大战。而你继承你爹的狼子野心,组建兵马,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老衲手中的,是当今天子所写的衣带诏,天子已经裁定,你慕容复便是反贼!各位英雄,天子衣带诏在此,诛杀乱臣贼子,人人有责!赵老爵爷,这份衣带诏你可是看过,是不是当今天子手笔?”
赵瑞看着慕容复的诸多兵马,咬牙切齿道:“这确实是天子写的衣带诏,这慕容复纠集兵马逾万,难道还不是反贼吗?鲜卑胡种,欲坏我赵宋江山,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赵瑞痛心疾首。
同时,他对庙堂的衮衮诸公也很不满,觉得那些人都在吃干饭。
怎么任凭慕容复发展出上万兵马,还在大宋腹地活动?
万一慕容复带着上万兵马,去攻打东京城怎么办?
果然自古文官靠不住啊!
少林众僧却都是面色难看。
他们实在想不到,玄慈会这么刚,平时没看出玄慈是这么刚正之人啊!
“哈哈哈哈,玄慈,你说我造反,我承认,我慕容复就是在造反。但是你侮辱我爹,你就不对了。”慕容复冷笑道,“我爹是何等聪明睿智之人,他老人家造反,那都是正儿八经的练兵,怎么会在江湖上厮混?还挑唆你们去雁门关杀害萧远山一家?”
“你们当年,不是差点被萧远山杀了吗?而且萧远山是会汉话的,你们稍微有点耐心,也不至于酿成大祸。最后你们害的萧远山家破人亡,宋辽大战爆发了吗?没有啊!而且即便宋辽大战爆发,又能如何?大宋有的是岁币,岁币一送,还怕辽国不退兵?”
“你欺负我爹慕容博已死不能反驳,一直栽赃他,但是理由和借口都太蹩脚,根本不足为信。”
“至于你手中的衣带诏,什么用都没有!因为我有圣旨!”
慕容复一番话,听的萧峰心中纠结无比。
玄慈说一切都是慕容博导致的,还说玄苦也是慕容博所杀,但是萧峰又不傻,他一看萧远山魁梧的身形,就猜出凶手很可能不是慕容博,而是自己亲爹。
而且,萧峰也实在难以想象,有人智力低下到可以认为中原群雄去杀辽国一个属珊军教头,便能引发宋辽大战,这简直就是把战争当儿戏。
而且就萧远山的武功,当年玄慈等人就是送人头,要不是萧远山心慈手软,阵亡的只会是中原群雄。
中原群雄死了,大宋朝廷才懒得管呢,死了就死了呗。
如果这就是慕容博造反的计谋的话,只能说这个计谋太惊人了,惊人的弱智!
慕容复是如此强悍,精明万分,在听香水榭把丐帮的种种事情抽丝剥茧,让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