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尊降世,圣火熊熊!”
“拯救苍生,天地大同!”
“世道黑暗,帝王昏庸!”
“幸有慕容,执剑屠龙!”
“教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教教众的士气,一下满格,他们的口号,也再无顾忌,山呼万岁。
这一刻,这些明教教众所组成的红巾军,无所畏惧,因为他们的教主,真的是明尊在世,真的是纵横无敌。
信仰的力量加持,让他们的战斗力,获得了一次质的飞跃。
东京红巾军,可以用了!
而原本有再度倒戈想法的禁军们,也失去了倒戈的念头,见到这犹如妖魔的慕容复,只能服从,也唯有服从。
政治站队的奥妙,是政客要证明自己是一个赢家,而强大,就是一赢家必备的品质。
慕容复展现出一人镇一城的强大,引发的震动,是跨时代的。
此刻,慕容倾城!
汴梁尽为慕容倾心!
可谓是一人倾城,满城倾心!
“无上大宗师!这就是无上大宗师吗?这就是武学至高境界吗?真是亘古未有之强。”
慕容燕面色潮红,简直恨不能立刻让慕容复狠狠蹂躏自己,她已经是当世少有的强者,而慕容复强的让她心服口服,激发了她潜藏的慕强属性,想为慕容复生孩子的念头,那是越来越强烈了。
慕容复召来部众,让他们接收俘虏,同时用生死符控制住这万余禁军的军官,这万余禁军,尽归慕容复所有。
别看这万余禁军被慕容复一人打破胆,但比之三十年后的禁军,也算是精锐了。
三十年后,经过著名的金国昏德公,被行牵羊礼的羞耻宋帝,皇后妃子女儿为金人调戏侍寝的绿帽至尊,鼓弄花石纲的大艺术家,大宋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的英明统治,名将折彦直率领东京十二万拼凑起来的禁军,在黄河渡口阻截完颜宗翰的一万大军。
完颜宗翰见宋军人数众多,不敢贸然渡河,命令士兵通宵达旦的敲鼓,震慑对面的十二万宋军。
于是,金人敲了一夜鼓,就把宋军十二万人吓得肝胆俱裂,名将折彦直弃军而逃,十二万宋军一哄而散,彼此践踏,落荒而逃,为完颜宗翰留下了一地的粮草辎重。
完颜宗翰在风中凌乱,只觉得莫名其妙,他想了十天十夜,都没想明白:我都没用力,宋朝十二万大军怎么就灰飞烟灭了?
对比现在。
这一万禁军,面对慕容复一人,不仅不落荒而逃,还胆敢与慕容复一人正面对抗,直到慕容复杀了几百人,他们才彻底崩溃。
比之三十年后的宋军,这确实是精锐了。
也算是大宋军队的上限了!
只能说,只要你肯比烂,就肯定有人比你更烂。
慕容复也不指望这样的兵打天下,他只是要他们维护治安,当自己的仆从军。
东京虽然太过城市化,但慕容复也实在不是什么大魔王,在这里的统治阶级肯配合的情况下,慕容复还是秉承一定的人道主义的。
怎么着,他也比女真人更加文明。
随着这一万禁军投降,就像滚雪球一样,城内的禁军,官吏也纷纷投降。
范纯仁等人这边,却感受到了森森的寒意。
他们成为一国宰执,可以说他们不是什么好人,但却都是聪明人。
当慕容复展现出如斯力量之后,他们便意识到,时代变了!
现在大宋的文人,为什么有所谓的文人风骨?
因为大宋若不是朝廷被逼得急了,是不会杀士大夫的。
哪怕是宋徽宗,也只是把苏轼等人的名字写在元党人碑上,让他们遗臭万年,最严重的惩罚,不过是流放,虽然流放岭南也等于死刑。
但整体来说,文人的待遇极好,知道皇帝不会杀自己,所以才有文人风骨。
为什么五代十国的时候,没有文人风骨?
因为五代十国的时候,各种军头林立,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五代十国时,文人没有武力,若敢有什么风骨,是真会被杀掉的。
所以五代十国的文人,没什么风骨,就以冯道为例,自号“极乐老人”,曾经侍奉过四姓朝廷,给六个皇帝当过宰相,那都不是三朝元老了,那是十朝元老。
总结起来那就是:谁是县长无所谓,我就想当县长夫人。
文人就像某些女人,越尊重他们,他们越是跋扈,越把自己当回事。
越是杀他们如猪狗,则他们马上就没有了风骨,变成人尽可夫的妓女,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
此刻,范纯仁等人从慕容复身上,看到了五代十国武夫当道的影子。
而且,慕容复可比五代十国的武夫们可怕多了。
五代十国的武夫们,可没有一人匹敌千军的武功。
慕容复一个人便掌握了相当于千军万马的暴力。
而武功是可以被别人学习的,所以将来肯定也有人能够掌握这样的暴力。
文人们其实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世界的底层逻辑永远是暴力。
暴力是一切规则的基石,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大宋的皇帝和这些士大夫们,之所以拼命的打压武将,玩重文轻武的那一套,就是害怕武夫们以暴力制定规则。
当这些武夫拥有了如此暴力之后,文人所期望的盛世,便要烟消云散了。
想到这里,吕大防等拥有卓远见识的文臣,不禁悲从心来。
他们看着慕容复,已然知晓,文人的时代,结束了。
此刻,见慕容复朝宣化门而来,群臣之中的蔡京看着众臣,用脚在泥地上画了一个“董”字,然后立刻一个滑跪,跪倒在慕容复面前,朗声道:
“明公神威盖世,古今第一。虽西楚霸王之勇,关云长之力,亦不及明公万一。”
“在下蔡京,福建莆田人士,今日见明公伟岸英姿,便知道明公的面相,是紫气东来,贵不可言,我愿追随明公,为明公驱策。”
第218章 慕容教主抵达了他忠诚的大宋皇宫!
蔡京是个没什么节操的人,所以他打算第一个投降。
但是他又怕群臣鄙视他,毕竟他高低也是个文人,以后大概率还要在文人圈子里混。
所以,他用脚在地上写了一个“董”字。
文人都是深谙历史知识的,群臣一看,便知道这“董”字,说的是董卓。
如今慕容复,与当年的董卓,何等相似!
当初,如果王允等汉室忠臣直接和董卓对抗,自不免被董卓所杀,董卓一介西凉武夫,可没有不杀士大夫的习惯。
但他们潜伏在董卓身边,说动吕布,一起刺杀董卓,却最终把董卓和整个董家都送入地狱。
蔡京这意思,明显是把慕容复比喻为董卓,把自己比喻成王允,身在董营心在汉。
能不能做到暂且不说,这至少是说服自己,为自己挽尊的一个绝妙借口,能把自己因为软弱和恐惧而投降的行为,洗白成和王允一样,是潜伏下来,以图大事。
群臣一看这个“董”字,心中便均想,这蔡京人品低劣,不过才思敏捷,居然找到了这么好的投降借口,我们也可以用这个借口嘛!
蔡京却不知道,慕容复如今的身体已经是人体极限,视线清晰,他的小动作,却是难逃慕容复的法眼。
“蔡京是吧?你还有个弟弟叫蔡卞是吧?”慕容复问道。
“是,阿弟,速来,明公点你呢!”蔡京连忙对人群的弟弟蔡卞说。
蔡卞不情不愿的走上前来,想到慕容复杀人如麻的暴行,只能跪拜道:“蔡卞参见明公。”
慕容复道:“蔡卞你娶了王安石的女儿,对吧?”
“是。我是临川先生的女婿。”蔡卞道。
“那我们便是一家人了。”慕容复道。
蔡卞茫然:我怎么就和你这个天字第一号大反贼是一家人了?
慕容复道:“我母族便是琅琊王氏,王安石也是琅琊王氏,双方有远亲关系,所以王安石勉强算是我家亲戚。你们两个,也算是我家亲戚。”
天下琅琊王氏多了去了,要这么论亲戚,那真是远亲不如近邻了。
不过,慕容复现在才是主宰东京的人,甚至有可能以后主宰大宋。
蔡京自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拍马屁道:“明公原来不仅是皇室贵胄,身负大燕国传承,更是有琅琊王氏的血统,难怪如此清俊文雅,令人为之心折啊!”
慕容复哈哈笑道:“蔡京,你很会说话嘛!不过,你刚才用脚在地上写了一个‘董’字,是什么意思?”
蔡京冷汗淋漓,心中惊恐万分,暗道:不是吧,离那么远,你都能看见?
慕容复笑道:“让我猜一猜,这个‘董’字,自然说的是东汉末年的太师董卓了。董卓自西凉起兵,一介武夫,趁十常侍之乱,强行入京救驾,挟持天子,废立皇帝,成为汉贼。”
“这么一说,我还挺像董卓的!我也是武夫入京,飞扬跋扈,杀人如麻,将来说不得也要废立皇帝!啧啧,真像啊!”
“甚至我也有义子”
慕容复说着,看向慕容飞,问道:“飞儿,要学吕布吗?”
慕容飞道:“义父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策马定乾坤,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天日之表。也只有汉高祖,唐太宗那样的英雄,才能与义父相提并论。这奸贼竟然把义父比拟为董卓,真是其心可诛!让孩儿杀了他!”
“孩儿对义父忠心耿耿,吕布之流,孩儿怎屑为之?”
慕容复笑道:“不必动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说罢,看向一脸呆滞,满身大汗的蔡京,冷笑道:“我义子就在这里,你们大可以学王允嘛!”
“不敢,不敢”蔡京面如死灰,瘫软在地,痛苦充斥他的内心。
早知道,他就不写那个“董”字了。
“你确实是其心可诛,我本来该把你千刀万剐的,但是你弟弟娶了王安石的女婿,你便是我的亲戚,看在亲戚的面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慕容复说着,虚空对着前方的茶杯一抓,茶杯之中的茶水,便汇聚成一条细细的水龙,被慕容复汲取在手中,化为一粒粒生死符。
这一幕,再次看呆范纯仁等人。
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是神耶?是鬼哉?
亦或是妖,是魔?!
嗖,嗖,嗖!
慕容复将生死符打入蔡京的体内,蔡京顿时又痛又痒,满地打滚,如此杀鸡儆猴的手段,看的众大臣面色苍白。
慕容复折磨了蔡京半盏茶功夫,才为蔡京止痒,然后说道:“你体内被我种下我道家无上秘法生死符,这生死符.”
慕容复详细说明了生死符的用处。
蔡京心惊肉跳,也只能谢恩:“多谢明公不杀之恩。”
“我知道你们都有些小聪明,但我劝你们好自为之,不要再耍这样的小聪明。你们都是体面的大臣,我本来想给你们体面的,可是你们却耍这样的小聪明。蔡京的行为,让我看到了你们这些文臣的不可信。”慕容复冷冷道,“既然你们不要体面,那就不体面了,因为蔡京的缘故,我只能给你们都种下生死符了!”
说罢,慕容复也不迟疑,给这些大臣纷纷种下了生死符,无一例外,让他们饱尝了生死符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