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用眼角余光扫视张延山,想看看脸上的表情,却一无所获。
随即,他又补了一句,“十万两?”
第101章 价值五十万两
十万两白银,张延山依旧沉默不语,好似嫌少,不为所动。
与身家性命相比,区区一些白银,不过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更何况,在东临海多年,贪污受贿,搜刮百姓的不计其数。
银子又算的了什么?
刘明轩笑着报了个数,“二十万两白银,阁老觉得如何?”
根据大虞律法,从二品官员的岁俸,不过八十七两纹银。
但刘明轩开口便是二十万两,这得他不吃不喝,攒多少辈子才够?
知道他们贪,却没成想贪得如此多!
张延山压住心中的震惊与杀意,面色如常的摇着头。
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试试这些人的极限在哪,到底贪了多少!
还不够?
刘明轩心中一惊,这未免太过狮子大开口,他在东临海多年,也不过贪墨了三十万两。
如今拿出大半,还喂不饱,这位阁老平日里的清廉都是装的吧。
犹豫之后,他咬牙道:“三十万两白银,这总够了吧。”
三十万两白银,是他的全部家当,过后必须让官员们一起凑,事为大家办,银子不能他一个人出。
“不够!”张延山冷冷出声。
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无比寂静,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还是贺州打破沉默,凝声道:“阁老觉得,多少白银合适?”
“五十万两!”厚重的声音在夜空下响起,庞大的数目像是座大山,一下子压在所有人心头。
连贺州都忍不住皱眉,这胃口未免大的过分!
五十万两白银等同于,上万人军队数年的花销了。
见没人说话,张延山索性把话说开,给众人分析利弊,“你们做的事,够诛九族了。”
“五十万两,换在座平稳安康,诸位觉得不值?”
这么清晰的对比,值,可太值了,人一死,什么都没了。
只要还活着,还在这个位置上,白银有得是机会捞。
“就按阁老说得办!”贺州做出决定,同意规矩白银,保众人平安。
价格说定,张延山喝下一杯酒后,皱眉吩咐道:“动手吧,阿奴!”
一声令下,阿奴伸手捏住黄三的脖子,猛得发力,上三境的宗师杀个普通人,轻而易举。
跟捏死个鸡一样简单!
随着黄三的身体渐渐瘫软,众人心中松了口气。
如今连唯一的证人都死了,收供粮的事自然一笔勾销,不会再被问责。
与他们相比,张延山沉默着,一杯杯酒下肚。
他生平都未曾受过如今夜这般的耻辱,和下属假客套,换取时间。
自污收取贿赂,抹杀证人,都是为了让这些人大意麻痹,觉得这事已经过去。
只有稳住这些人,等李青玄过来,才能真正的挥舞屠刀。
这一夜,张延山喝得酩酊大醉,与一群贪官污吏,把酒言欢。
这辈子都没如此憋屈过…
一连半月,他都是如此,整日和这些人喝酒玩乐,不问收供粮的事,甚至赈灾的事都不再上心。
仿佛成了个醉生梦死的昏官。
……
而此时的李青玄,已经来到皇城内,走在长街上。
耳边叫卖声不止,店铺的掌柜站在门外,迎来送往。
街上,时不时还能看到与中原人,容貌迥异的番邦人。
大虞开国武皇帝,英姿绝世,文武双全,建国之初便将周遭的弱小番邦统统收拾了一遍。
要么臣服,要么灭国,小国迫于无奈与大虞签订藩属盟约。
承认大虞的宗主国地位,唯命是从。原本以为是件坏事,毕竟要俯首陈臣,还得每年缴纳岁供。
但真心归顺大虞后,成功建立商路,中原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等物品送往番邦。
番邦的皮草,牛羊骏马,美酒,以及众多金银器返销中原,两方都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弱小番邦发现,归顺后,居然比没臣服前,日子过得还要好,那何乐而不为呢?
反正都是给人当弟弟,给谁当不是当?
但这些年,由于皇帝久不上朝,北莽日渐做大,已经能与大虞分庭抗礼。
两国在战场上杀伐不断,互有胜负。
相比外患,如今的朝堂更严重的是内忧,地方,包括京中官员,贪污成风。
内阁中枢一家独大,在朝堂上说一不二,但内阁同样派系林立,彼此不和。
甚至连东临海赈灾的事,都得阁老亲自前往。
因为,朝堂上没有可用之人了啊,或者说是没有能完全信任,且能把事情做好的人。
面对这种情形,虽说有张延山在苦苦支撑,勉强维持着将要崩溃的大局。
但他终究老了,又撑得了多久,又能扶着这个风雨飘摇的皇朝走多远呢?
历朝历代,一个强大的皇朝覆灭,往往不是亡于外患,而是从内部腐朽开始。
纵观史书,中原诸朝,皆亡于自己人手里。
是朝堂上的那些朱紫贵,功高盖主的武将勋贵,也或者是大权在握的宦官。
他们在摆弄权力时,排除异己,派系争斗,最终敲响皇朝的丧钟!
对于这些事,李青玄一个江湖人不清楚。
他找了个面摊坐下,点了碗葱花面后,打听道:“老兄,麻烦问一句,皇宫的门在哪个方向?”
煮面的是位中年汉子,他上下打量李青玄,一件黑色玄衣,看着朴素异常,并不是达官显贵。
“小兄弟,你是外地人吧?”
“是,第一次来皇城。”
证实了心中猜想,汉子解释道:“那你进不去皇城。”
“那里把守森严,平日里,除了勋贵大臣们,寻常人只有皇帝召见,才能进去。”
摸着胸口的信物玉佩,李青玄淡然一笑,“老兄你指个方向,进不进得去,我去看看再说。”
看他坚持,汉子不再多言,为其指路,“穿过这条街,往右去,走半个时辰就能看到大虞门了。”
还得走半个时辰,李青玄有些诧异。
京城很大,而皇城周遭是不允许从商的,避免百姓靠近,冲撞了大臣勋贵们。
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李青玄顺着大汉指得路,走了半个时辰后,终于来到大虞门前。
第102章 风波
大虞门,乃皇城正门,朱红漆的大门,高宽皆有数丈,可供双马并行,阔气至极。
红墙黄瓦,每一处建造,细节都是按最高规格的。
李青玄刚刚靠近门前,侍卫便迎了上来,伸手阻拦,冷着脸道:“皇城禁内,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奉阁老的命,我找内阁的李寅。”李青玄举起手里的玉佩,放到几人眼前。
谁知,侍卫们只是扫了一眼,就推搡着他道:“放肆,居然敢南充阁老!”
……
李青玄被说懵了,玉佩是张延山亲自取下的,怎么可能有假?
“你们再好好看看?”
“不必了,定然是假的!”侍卫冷声道。
他们压根不认识信物,在认知中,阁老是何人,玉佩又是贴身之物,怎么可能会给个普通人?
光看衣着打扮,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能认识阁老。
肯定是骗子!
“快走,骗到皇宫来了,你小子不要命了?”有位年长侍卫,上前推搡着,语重心长道。
他真把李青玄当成了骗子。
“我真没骗你们啊!”李青玄皱着眉,没成想拿着信物,还能被拒之门外。
侍卫驱赶,可李青玄就是不走,不听解释,两方人马在大虞门外对峙,吵闹声愈发大了起来。
“再不知好歹,我们可就要动手了!”
“这…”李青玄面色渐渐冷了下来,“我不想跟你们打,但我也不怕!”
“咚咚咚!”
远处,一辆奢华的马车缓缓驶来,停在宫门前。
“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把门打开,我要进宫!”
车帘被掀开,里面探出个头,满脸横肉,肥头大耳,是个颇有福相的胖子。
“我等拜见世子爷!”侍卫们立马单膝跪地,纷纷见礼。
来人是靖安侯的独子李如武,正儿八经世袭罔替的勋贵。
昔年,太祖武皇帝开国之时,封了二王十八侯!
两位异姓王,十八位武勋侯爷,这些人把控着大虞军队,权势滔天。
但历经数代帝王,发生了许多变故,勋贵爵位一代代传下来,早就不如先前有威望。
但这一代的靖安侯,与北莽将领争霸沙场,屡立战功,所以权势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