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剑已佩妥,出门便是江湖! 第134节

  几人脑海中都浮现出这个问题,思虑过后,都觉得是必死之局。

  “咚!”

  “咚!”

  “咚!”

  众人绝望之际,大地突然传来轻颤抖,厚重的马蹄声如奔雷作响,沉闷有力。

  “这种马蹄声,是军中的战马?!”齐明猛得扭头看向身后,远处烟尘四起,战马嘶鸣不绝于耳!

第196章 最好的舅舅

  大批的甲士奔袭而来,战马成群,卷起烟尘。

  领头的是位中年男子,身形魁梧,一双虎目炯炯有神,五官棱角分明,不露笑容时,整个人看着威严凶狠。

  正是当朝国舅,皇后的亲弟弟,世袭武国公的许渊!

  勒紧缰绳,战马停下,许渊翻身下马,来到虞静思面前,焦急的上下打量,“二殿下,你没事吧?”

  “舅舅!”虞静思眼眶湿润,看到这个男人,多日来被追杀的委屈,恐惧才稍有缓解。

  当父族容不下自己时,娘家舅永远是孩子最大的依靠。

  许渊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慰道:“没事就好。”

  舅舅与外甥相见,这一幕引得身后的齐明面色骤变,立马厉声呵斥,“武国公,没有陛下旨意,你怎么敢私自领兵出营的!”

  “去你娘的!”许渊破口大骂,丝毫不顾自己的国公身份,转身盯着三人,眼中杀意流转。

  “你杀我外甥,难道还要我这个做舅舅的眼睁睁看着不管吗?!”

  齐明神色逐渐冷冽,沉声警告,“你可想清楚了,杀人是陛下的圣谕!”

  许渊沉默,刚刚得到这个消息时,他也心中震惊。即便多年来妹妹与这个外甥不得宠爱,但却小心翼翼,从不犯任何事。

  他也想不明白,为何皇帝还要赶尽杀绝。

  子无错,父却杀子,简直是亘古未闻的事!

  “齐明,你不过一个阉奴,也配拿陛下来压本国公吗!”

  “敢追杀我外甥,今日你们谁也走不脱!”

  许渊越说便越怒火中烧,他望着将几人团团围住的甲士们,愤而下令,“都愣着干嘛,给老子放箭扎死他们!!”

  这次前来,许渊带了三千精锐铁骑,剑州军营中的将士,论勇猛作战仅次于草原边军。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这里的十万大军,只知武国公许渊,对于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可没什么概念。

  军令如山,主将下令,三千甲士拿出背在身后的强弓劲弩,弯弓搭箭,精准的对着几人。

  这一幕,即便是大宗师境,面对如此多的甲士围攻,也绝无生还的可能,齐明顿时被惊得大喝,“我奉陛下旨意而来,谁敢!!”

  “你们难道都要造反吗!”

  “哼,造反,本国公是否造反,还轮不到你一个阉奴来问责!”许渊目光冷冽,心中没有任何惧怕,哪怕对方搬出皇帝。

  “放箭!”

  见舅舅态度如此强硬,虞静思立马出声阻止,“且慢!”

  甲士们停下动作,他上前几步,凝望着齐明等人,“齐公公,你回去替我问父皇一句,孩儿无错,为何死罪!”

  紧张的局面缓和,齐明扫视面前的甲士,目光跳动,最终还是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他冲虞静思弯腰一拜,“殿下的话,奴才一定带到!”

  随后便领着吴柳二人缓缓退去。

  “二殿下,让他们走,只怕是放虎归山!”

  虞静思扭头看向舅舅许渊,神情柔和,眼中有些愧疚。

  “舅舅,静思已经拖累你了,如果杀了他们,那此事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你,还有我们都会成为叛贼乱臣的。”

  “唉,你的性子还是如此温和。”许渊忍不住叹息,自己的这个外甥哪都好,就是人不够狠辣。

  其实这不是什么坏事,但生在权力争斗最为残酷的皇家,这就是一种罪!

  即便你不争,别人也会把你当做对手,杀死以绝后患。

  这个道理,直到此刻他还是不明白…

  回到剑州军营中,许渊设宴款待,营帐内,他举起酒杯,望着李青玄与老剑客。

  “多谢二位慨然相助,出手搭救,我敬两位!”

  李青玄也端着酒杯,回应道:“国公客气了,我与静思本就是好友,出手是应该的。”

  二人互相客套,老剑客则是一言不发,看着面前的酒肉两眼放光,拼命的狂吃。

  酒过三巡,许渊放下酒杯,眼中满是担忧之色。

  他也不瞒着几人,将眼前的局势明说,“今日之事会变成怎样的结果,全凭陛下决断,弄不好咱们都得变成乱臣贼子!”

  此话一出,除了老剑客,几人表情都变得格外凝重。

  无论是谁,只要被打上叛贼的罪名,那这辈子都别想安生,会被朝廷无休止的追杀,不死不休。

  反叛这种事,在历朝历代都是诛九族的大罪!

  “都是我一人之错,牵连了大家。”

  听到这话,许渊无奈的摇摇头,望着这个“不争气”的外甥,沉声道:“静思,你怎得到现在还说这种话,有何意义?”

  “舅舅说这些,就是想问你心中是怎么想的。如果咱们都成了叛贼,你当如何?”

  “我…”虞静思欲言又止,他大概能猜出舅舅想让他做什么,但是多年来苦读的圣贤书,此刻犹如桎梏,将他死死锁住。

  “舅舅,如今天下安定,不能为了静思一人,搅得百姓不得安宁啊!”

  “砰!”许渊重重的拍着桌子,面色冷冽的让人可怕,他怒其不争道:“静思,你还看不明白吗?!”

  “反与不反,只在陛下一念之间,如若他下旨处死我们,难道你就束手待毙吗?”

  “舅舅在剑州军营中有十万大军,而大虞诸军,唯有草原边军方能镇压。但那里的军队有北莽军队牵制,是不可能入主中原平乱的,你明白吗!”

  “只要你点头,舅舅我愿意拼上性命,与你奋力一搏,失败了,我与你同去黄泉路。”

  “倘若成功,舅舅会亲手把你送上那至尊位置,阻挡你王者路上的一切人或事,我都会替你摆平!”

  许渊没有任何隐瞒,将心中想说的话全盘托出,舅舅当成这样,也是让人没话说了。

  愿意赌上荣耀,性命,自己的一切为外甥铺路。

  虞静思端着酒杯,举棋不定,心中依旧犹豫不决。

  如果赐死的旨意来了,那造反就是他们唯一的路。

  否则就只能等死!

  老实说,今日的局面若是换成三皇子来,只怕已经在谋划何时出兵了!

  沉默了许久,虞静思无奈一叹,“等父皇的旨意过来,再做决定吧!”

第197章 皇朝局势

  皇城,大虞皇宫内。

  “欺天了,真是欺天了!!”

  虞千秋坐在寝宫的床上,听着身旁陆炳的禀报,心中的怒火难以压抑。

  他许渊凭什么敢如此大胆,私自带兵出营,阻止内廷的公公办事。

  如果不是自己的皇恩盛宠,武国公家的门楣早就破败腐朽,哪还有今日在军中掌权的盛况。

  “陆炳,传朕旨意,快,让人去剑州军营赐死许渊,如果他敢抗旨不遵,那就派大军镇压!”

  陆炳看着被愤怒冲昏头脑,不顾一切的皇帝,低声提醒,“陛下,剑州军营有十万大军,如若引起哗变的话…”

  “你是让朕忍受这奇耻大辱吗!”虞千秋猛得转头,怒目圆睁,恶狠狠的瞪着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仆。

  如果换做旁人刚刚这样说话,此刻已经人头落地,被皇帝这样盯着,陆炳也不敢再多言,转身离开传达旨意。

  殿门外,一道身影急匆匆的闯了进来,二人擦肩而过。

  “陆公公,你在这等会!”

  看着来人,陆炳心中松了口气,急忙道:“张阁老,快去劝劝陛下吧!”

  张延山点点头,快步来到皇帝面前,“微臣叩见陛下!”

  虞千秋盯着他,冷笑出声,“阁老过来,是为了剑州的事?”

  “没错,臣请陛下三思!”

  “哼,你还真是朕的好阁老,什么事都瞒不过你!”

  内阁首辅统管朝政,但这次的事,其实算皇家的家事,张延山这也要发声,令他心中极其的不舒服。

  但想起如今的天下,之所以能安稳,都是张延山的功劳,虞千秋还是耐着性子问,“说说吧,你觉得这事该如何处置?”

  张延山心中顿时松了口气,皇帝既然如此说,那就说明事情还有转圜的可能。

  “禀陛下,武国公私自带兵出营,确属大罪,无可饶恕,但如今多事之秋,北莽虽与朝廷和谈立誓,可这种东西根本没有约束力。”

  “如若有一天,北莽撕毁盟约,再次叩关,朝中能战统帅,非武国公莫属,所以臣请陛下三思,为了大虞,也为了万千百姓!”

  不得不说,张延山能位居内阁首辅,确实很有本事,来劝诫的话几乎一针见血,说进了皇帝心中。

  虽然许渊做的事,死一万次都不为过,可与祖宗基业比起来,孰轻孰重,虞千秋还是能分辨的清。

  如今的大虞,将星不明,武国公许渊是位合格的统帅,曾经与北莽多次交战,胜多负少。

  这样的人如果处死,等北莽再次南下时,只怕大虞真得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话虽如此,可虞千秋心中依旧不悦,冷声道:“那照你的意思,朕得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忍气吞声?”

  为了让皇帝心中平息怒火,张延山说了个折中的办法,“罚肯定是要罚的,就请陛下降旨,罚武国公俸禄三年,以做小惩大诫。”

  “仅仅只是罚俸?”虞千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对于朝廷勋贵来说,罚点银子,跟没处罚一样。

  “陛下,以后还得用武国公,现在不该把关系弄得太僵。”

  “至于二殿下,也请陛下开恩,让他留在剑州军营即可。”

  虞千秋陷入沉思,在心中盘算许久后,才无力的摆摆手,“就按你说,你亲自去办吧。”

  “臣遵陛下旨意!”随着张延山离开,空旷的大殿只剩皇帝一人。

  他无神的望着前方,心中苦闷,觉得悲哀,作为虞家子孙,皇朝的主人,也得在某些事上妥协。

  遥想当年太祖立国时,将星璀璨,武臣云集,哪个不是横扫天下的名将。

  谁若是敢反太祖,必定是死无葬身之地!

  可数百年过后,皇朝传到他手中,因为没有将军,不得不宽恕许渊,简直是耻辱!

  “唉,千秋愧对列祖列宗啊!”

首节上一节134/1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