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剑已佩妥,出门便是江湖! 第100节

  “阁老把答案都送来了,我要是都记不住考不好,岂不是真成了废物。”李青玄无奈笑道。

  “铛!”

  “铛!”

  “铛!”

  儒家每逢大典敲响的巨钟传来声音,提醒学子们秋闱开始了!

  “该动身了!”李青玄起身,打了盆水洗干净脸后,便朝着书院的大广场走去。

  那里地方开阔,能容纳足够多的人,所以作为秋闱第一试的考场。

  紫衣背着书箱跟在身后,像个乖巧的小书童,随侍在侧。

  广场上,人头攒动,站满了人,都是来参加秋闱的学子。

  虽然上山的时候,男女都有,但此刻真正考试时,都是男子打扮。

  有些事不能摆在明面上,像紫衣这种女书童,在外人面前是不能着女装的。

  “你准备的怎么样了?”肩膀被人拍动,李青玄转身,正是叶景。

  他双手空空如也,身旁也没有书童帮忙提着书箱,表情格外轻松。

  “你啥都不带,一会怎么考核?”

  “考核?我不用考核啊!”叶景无良一笑,昨夜的事情记忆犹新,他今天就是专门来气李青玄的。

  “我师尊跟儒家打过招呼了,免考,直接来听学!”

  作为能与三教圣人齐名的剑道圣人,陆无涯的话还是挺好使的。

  剑圣首徒来听学,多个位置的事,还能顺带挣陆无涯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行了,你这个不考核的,就一边去吧!”李青玄没好气道。

  见他吃瘪,叶景畅快的大笑,二人经常斗嘴,但每次都是他输。

  能赢一次的情况,可不多见。

  “铛!”钟声再次响起,一道浑厚的声音席卷扩散开来。

  “请诸位学子抽签落座,秋闱第一试即将开始!”

  李青玄排了许久的队,拿到竹签,上面写着黄字九十八!

  这次考核的座位,分为天地玄黄四个区域,这其中还挺有讲究。

  按照学子的文学底蕴来排分,比如像李青玄这种剑修,白鹿书院通过了解,他几乎没多过什么儒家经典,就放在最差的黄字区。

  像先前在嘉陵江上遇见的,文州王家公子,那可是书香门第,赫赫有名的大才子,理所应当的就在天字区域。

  将学子分为三六九等,但令人不爽的是,考核的题目是一样的,这无非就是多此一举,眼看人低。

  “请学子落座,考核开始!”

  李青玄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后,旁边的人与他打招呼道:“昨日的事,多谢兄台了!”

  “咱们认识吗?”看着面前陌生的脸,李青玄满脸疑惑。

  男人解释道:“昨日那李如武羞辱我,多谢兄台仗义出言!”

  赵成龙神情真挚,由衷感谢。

  如果不是李青玄,他可能就忍不住,会替父亲惹出祸端。

  “无妨,我本来就看那家伙不舒服,即便没有你的事,我也忍不住想骂他的!”李青玄摆了摆手,最开始他出声,本就是为了让自己心中舒畅。

  “哼,昨日不是书院有人帮你,你还能像个没事人在这坐着?”

  突然响起的冷哼声打断二人的交谈,李如武冷着脸,站在一旁。

【 / 壹玖 ㈣ 8 Э ② ч 0 九贰】

  好巧不巧,他的位置也在李青玄身旁。

  三个卧龙凤雏算是凑在了一块。

  “晦气,居然跟你坐一块!”李青玄不悦的说了一句,随后便转过身,用屁股对着他。

  李如武被气得浑身颤抖,怒道:“你就猖狂吧,我看等会考核开始你还怎么猖狂!”

第144章 时局

  “坐!”

  广场的前方,矗立着一座高台,中年男人缓缓走来,青袍随风鼓动,神情严肃,正是大儒苏言行。

  这可是当代儒圣的首徒,由他来监考秋闱第一试,也足以说明儒家对这次大考的看重。

  随着苏言行的一声“坐”应考的学子们纷纷落座。

  然后众多书院的弟子,手捧问卷,腰系香炉,来到应考的学子面前,将香炉问卷放在桌上。

  至此,儒家秋闱正式开始!

  打开洁白的纸张,上面空空如也,一个字都没有。

  这奇异的景象,瞬间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没有字,让我们考什么?”

  “题目呢?”

  ……

  听着耳边嘈杂的声音,苏言行低喝道:“肃静!”

  然后他大手一挥,清气流转,众人的纸张上面,一个个字才渐渐隐现。

  作为这次的监考官和出题者,为了保证绝对的隐蔽,苏言行才想了这么个办法。

  考核的前一刻,才在纸上出题,相比往年,更加的严格慎重。

  李青玄盯着纸上的题目,“问朝廷若与北莽全面开战,是战与不战。”

  “战,若败当如何,不战,北莽全军南下,又当如何?”

  他念叨着题目,皱紧眉头,出乎所有人预料,这第一题考的居然不是儒家经典,而是时局。

  张延山送来的答案完全没用,案不对题。

  不仅是他疑惑,看到这题目的所有学子,都面色凝重,显然也没想到会是这种题。

  “战,当战,我煌煌天朝,岂能惧怕那荒远之地的蛮夷!”

  在李青玄左手边,赵成龙神情激动,他是习武之人,打小便苦读兵书,渴望有一天沙场建功,以此重振门楣。

  右手边的李如武则犹犹豫豫了半天,最后摇着头,在纸上写着什么。

  李青玄沉默了好一会,也在纸上写着答案,既然小抄没用,那就遵从本心,按照心里所想来做答。

  半日的时间悄然而过,学子们退场,答卷被收起送到书院最深处,那里早早等候着众多儒家星宿,阅卷评解。

  苏言行端坐在首位上,品茶等待,等足够惊艳的答卷。

  “苏师兄,你看看这个,文州王家公子的!”一旁,有星宿递来张答卷,让他审阅。

  文州王家公子说的是,战则当战,若胜当高歌猛进,彻底荡清边境祸患。

  若败不敌,当由我儒家修持降表,教化蛮夷,授予我天朝礼仪规制,保我儒家香火传承永存!

  苏言行扫了一眼,便将答卷丢在桌子上,沉默不语。

  “怎么,师兄觉得不好?”

  那位递答卷的星宿,神情疑惑,文州公子的答案极其标准。无论胜负,都保证了儒家的传承不绝。

  可谓是对儒家来说最好的答案!

  苏言行不屑一顾,冷漠道:“不过是投机取巧罢了!这人知道我属于传承派,所以字里行间,都倾向于保儒家传承不灭!”

  “可我今年改题的初衷,是希望替百姓寻找真正的有才之人!还说什么教化北莽,两朝乃是世仇,说这话岂不可笑?”

  “圣人言,为天下计,为百姓计,这些人读书真是读的狗肚子里了。倘若北莽真的南下,中原大地将会瞬间化为焦土,还有何天下,有何百姓!”

  苏言行字字珠玑,对于儒家传承高于一切的传承派来说,这番话是极其激进的。

  在场的传承派星宿们面面相觑,沉默着不敢出声。

  “那这人不给过?”

  “过了吧,不然师尊会不高兴的。”苏言行摆了摆手,虽然言语间对这位王家公子的答案不喜,但依旧给了过。

  这时,原本气势汹汹要来质问为何改题的张延山,听到里面的对话,突然就沉默了。

  他走了进来,众人纷纷起身拜见,“见过师叔!”

  “言行,你刚刚的话…是发自内心的?”张延山问道。

  他是朝廷的内阁首辅,对如今的局势最为清楚。

  大虞天下表面上繁华依旧,百姓安居乐业,可实际上内忧外患,根烂掉了,边境的北莽威胁一日大过一日。

  皇朝已经走到了风雨飘摇的末路了!

  将来两个皇朝之间必定会爆发惊天动地的大战,而张延山就是坚定的主战派。

  刚刚苏言行的一番话,无疑是偏向他的。要知道二人,向来看不对眼很久了,在儒家内部争吵的次数,数都数不清。

  “我只为百姓,心中只想不愧对读了多年的圣人书。”苏言行面无表情,依旧没什么好脸色。

  “师叔,师兄,答卷看得差不多了,大致分为三类!”

  “死战派,明哲保身派,以及中间派!”

  三种答案,代表了这些学子们的态度,将来的那场大战,毫无疑问死战派才是抵御北莽的中坚力量。

  “死战派有多少人?”张延山忍不住询问。

  “几乎占据半数!”

  “好啊好啊!”他内心欣慰,有这么多人心向死战,那这个天下或许还有救。

  “对了,李青玄的答案是什么?”

  审阅黄字区的星宿,连忙翻找,随后把答卷递了过来。

  张延山接过一看,上面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如有重若千钧般的力量。

  “如家国有难,我辈剑修必定死战不退!”

  “家国在,人与剑便在!剑断人死,方才家国灭!”

  “哈哈哈…”张延山看得大笑,笑得眼泪直流,连连道:“好啊,好一句剑断人死,方才家国灭!”

  “李青玄,没给你师父,给天下剑修丢人!”

  苏言行神色微微动容,听到这个名字时,他就想起了那日对他出言不逊的年轻人。

  一人一剑,孤身登上白鹿书院,桀骜到了极点。

首节上一节100/1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