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综武,开启大航海时代 第10节

  五六百的力工不断的忙上忙下,码头上一处属于赵家的临时仓库,箱子摆的密密麻麻的,等待待会儿装车运送到【龙雀山庄】。

  突然之间,不知是不是力工力气用尽,一个榆木箱子掉在地上,侧翻,里面的白银像雪一样铺在大地上,在眼光下闪闪发亮。

  热闹的码头突然之间变得很安静,即使一根针掉在地上估计都听得到,不管是力工,还是衙役,齐刷刷的转过头,眼睛死死的盯着银子,眼睛里也只剩下银子。

  人群因为银子变得骚动,野心像草一样疯涨,很想不管不顾的跑过去,强一把银子。

  “牛二。”一个袒胸露乳的壮汉推着身边的力工,吞着口水,眼睛有些放光。

  “牛大,这是赵家的银子,不是那么好抢的。”牛二还是有一些理智,对赵家有些了解。

  “牛大,牛二,这口箱子是银子,那么其它箱子呢?怪不得这箱子死沉死沉的,原来装的都是银子啊。”脸上一道狰狞的刀疤汉子张三有些蠢蠢欲动。

  “抢一把银子,我们再也不用去做力工啦,买房,买两亩薄地,再买一头牛。”

  “张三,做人要感恩,你当初脸上被泼皮砍了一刀,重伤垂死,要不是赵家,你早就没命。”牛二试着劝解。赵家是积善之家,时常救济百姓,牛二不想赵家出事。

  “这一口箱子大概是一万两白银,那么多箱子,估计得有几千万两白银。”

  “冲啊,抢银子,我们这么多人,一人抢一点。”

  “对,法不责众。”

  “再说,赵家不缺这点钱。”

  面对那么多的银子,相信很少会有人保持理智,时不时有人蛊惑,想浑水摸鱼。

  “福伯。”赵平安示意。

  只见福伯一拳接着一拳,一道道拳影如漫天大雨,顷刻间,砸在率先冲过的几十个力工肚子上,轻描淡写。

  “青竹,刀。”

  赵平安手持横刀,大步走来,只见简简单单的一劈,一道十丈长的青铜刀气闪过,璀璨的刀光比太阳还要耀眼,让人睁不开眼睛,大青石铺成的码头,形成了一条三十丈长的沟壑,宽约半尺,深约一丈,刀气凝而不散。

  “我是【龙雀山庄】的庄主赵平安,今天惊扰大家,多有得罪。稍后在场的每个人都可以领十两白银,压压惊。另外,过此线者,勿以言之不预,后果自行承担。青竹,回家调集一千龙雀卫。”说罢,赵平安手持横刀插在地上,静静的站立一旁,闭目养神。

  “诺,少爷。”青竹听后,翻身骑着大黄,向山庄疾驰而去。

  躁动喧闹的人群渐渐的安静下来,面面相觑,赵平安的话语如同一盆凉水,浇的众人透心凉,瞬间恢复理智。

  想起刚才头脑一热,冲动做出的决定,不禁感到十分庆幸,有种劫后余生之感。

  赵家可是豪强之家,拥有高强的武力,又是天家贵胄,刚才要是一窝蜂的去抢银子,全部杀光他们,估计不费吹灰之力。

  码头血流成河,事后苦主告上衙门也没用,因为这事儿他们不占理。

  冲动是魔鬼!

  嗯,还有十两银子可拿,得够他们干上三四个月,拿个安慰奖也不错,众人寻思着,只是眼中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第17章 龙雀卫威震福州城

  轰隆隆

  福州城东门大街,震耳欲聋的声音不断从远方传来。

  慢慢地,只见一只千人大军汹涌而来,四人为一排,个个身材壮硕,手脚粗大,身穿泛着幽光的千锤百炼锻造而成的铁甲,左手手持精钢为材料的盾牌,立于胸前,一颗颗尖刺透着寒光,右臂与身体大约成三十度夹角,手持精良横刀,快步而来。

  整齐的脚步踩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面,咚咚作响,就像踩在人们的心里,畏惧感油然而生。

  行人如织的街面迅速空无一人,空荡荡的,躲在两旁店铺酒楼里的百姓,小心翼翼的趴着窗户上,向外瞧着,瑟瑟发抖,生怕是兵乱。

  青竹坐在大黄狗上,手持三丈高的旗杆,上面飘扬的代表【龙雀山庄】赵家的黑色旗帜,一脸肃然的位于队伍最前方,身旁跟着装备齐全的典韦,迅速穿街而过。

  “为首的那位不是青竹姑娘吗?”

  “对,还有那个大个子,好像是赵家的典韦教头。”

  “那这后面跟着应该是【龙雀山庄】的庄丁。”

  “赵家是发生什么事情,需要出动一千庄丁。”

  “赵家不会造反吧。”

  “放你娘的臭屁,赵哥儿身为太祖后裔,怎么可能造反?”

  “就是,赵哥儿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和反贼扯上关系?”

  “那个方向是码头吧,难道码头出事了?”

  “我姑妈家的表姐的二姨夫的表姑是【龙雀山庄】的厨娘,听说这些庄丁每日三餐,餐餐有肉。”

  “是真的,听说少庄主,为了让庄丁习武,不惜违背祖训,传下太祖长拳三十二式。”

  “好羡慕,少庄主好大方。要是我也能成为赵家的庄丁该多好。”

  “就你,跟个瘦猴似的。”

  “那些庄丁都是选自赵家的佃户或者帮工,家生子。”

  看见不是乱军,是赵家庄丁,躲藏的百姓这才拍拍胸口,打开门走出来,纷纷议论着。

  ……

  一石居,醉仙居,菊下楼并称福州城三大高档酒楼。

  菊下楼以美食闻名,醉仙居以美酒为称雄,一石居的茶为个中翘楚。

  一石居,三楼

  “小姐,包三爷,发生大事,你们过来看。”

  听着逐渐临近的大队行进脚步声,阿朱好奇的打开窗户,向远方眺望而去,一条黑色的长龙沿着东门大街蜿蜒而行,声势浩荡。

  “阿朱,发什么事情。”王语嫣轻声慢语。

  只见她身穿缕金挑线纱裙,鹅蛋脸,半扎披发,几缕头发在脑后盘成圈环发髻,其余头发柔顺地披散下来,从两边耳侧留两缕细发垂于胸前,像是画中走出的仙子,静静的端坐在桌案几旁,樱桃小口缓缓地品尝着一石居新近采摘的碧螺春茶。

  见实在拗不过阿朱,王语嫣轻柔的放下茶杯,踱步到窗前,望着眼前的一幕,不由得感到一些惊讶。

  “说他们要去哪儿?”阿朱感到疑惑,敢在城内出动大军,可不是小事,莫不是倭寇上岸?

  “你看看那个旗帜,龙雀旗,根据‘琅玉洞’《武林摘要》中记载,应该是属于【龙雀山庄】赵家。”

  王语嫣冷静分析道,她出身于八大世家之一琅王氏,姑苏王氏一支,在‘曼陀山庄’长大,拥有七窍玲珑心,自小读遍‘琅玉洞’珍藏的所有典籍,精通百家武学,见多识广,人们称之为“武林活宝典”。

  听闻福州城福威镖局灭门事件,在阿朱的撺掇下,和包三爷他们来福州城散散心,顺便见识江湖武林。

  “店小二。”包三爷右手使劲儿拍打着案几,十分不满的喊道,想找人问一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是不是《僻邪剑谱》被人找到,他们少爷还没到呢!

  “来啦,来啦,客官,有什么需要您吩咐。”灰色粗布短衣的店小二听道呼喊声,疾步走来,弯腰行礼,恭顺的问道。

  “这外面闹哄哄的,出了什么事情,给我们讲一下。”包三爷抓住店小二的衣襟,将他提留起来,恶狠狠,暴躁的询问。

  “客,客官,是这样的,今天是赵家船队回港的日子,力工搬运货物时候,不小心打翻箱子,洒的满地都是白银,有人数了数,一万两呢,据说总共有三千口箱子,那可就是三千万两白银。”

  店小二也是满脸震撼,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银子,他就是十辈子也花不完啊,紧接着想起了什么,遗憾说道:“听说赵公子给现场每个人发十两白银呢,我今天要是在哪儿就好。”

  “非也,非也。哪有那么多银子,我看都是以讹传讹,顶多一百万两。”包三爷嗤之以鼻,作为慕容家的四大家臣,掌管慕容家部分产业,他不觉得海外贸易能赚那么多的白银。

  ……

  于此同时,醉仙楼二楼

  “无情,他们是武者军团,是不是?”

  “最低都是后天二流,全身装备精良,最少得花一千金。“铁手大惊失色,说话都不利索。

  无情,铁手难以置信的望着大街上奔跑而过的黑色洪流,作为朝廷众人,知道的要比一般人都多,很清楚这只军队的战斗力。

  在东京城就驻扎着四支武者军队,棒日,天武,龙卫,神卫,几年前他们跟着神侯诸葛正我在郊外军营远远见过一次,那壮观的场面,那恐怖的战斗力,令人至今都难以忘怀。

  “朝堂上又要起风了。”无情无奈的说着,不知道他们神侯府在这股风浪中站在哪一边。

  “朝堂什么时候风平浪静过,那一天不起风浪。”铁手无所谓,只要能查案子就行。

  “待会儿给师傅回信,让神侯府尽早做好准备。”

  ……

  黑色洪流风驰电掣,从【龙雀山庄】到码头只用一刻钟时间。

  随着龙雀卫的到来,极小部分人纵有再多的野心,再多的不甘,也只能死死埋在心里,不敢表露出来。

  半个时辰后,在龙雀卫的帮助下,三千口箱子都被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马车上。

  “少爷,都安排妥当,可以启程回家。”

  福伯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没有发现问题后,驱使马车在众多龙雀卫的护卫下,一路向着山庄驶去。

  “青竹,按照我说的安排,适当传一些关于《僻邪剑谱》消息,做的隐秘些,把水搅浑。”

  “福伯,我要求的报社准备的怎么样?”

  “少爷,我们采用铅字印刷,摒弃镂板印刷,按照你的要求,现在一天可以印刷三万份报纸。”

  以前书店印刷《红楼梦》采取是大宋普遍流行的镂版印刷,所谓镂板印刷,是用梨木或枣木作底板雕刻,每版刻两页,刻好后,用刷子蘸墨,涂于版面上,然后铺上白纸,用无墨刷子刷扫。这种手工印刷方式,一人一天可以印刷二千张。

  按照赵平安的建议,印刷报纸采用铅字活字印刷术,成本更加低廉,而且效率高,印刷更容易着墨,不容易把字弄花掉。

第18章 忽闻火影忍者

  “玉燕,这三个月辛苦你了。”

  赵平安望着眼前的江玉燕,本来如玉般的白皙皮肤此时经过三个月的日晒雨淋,有点儿偏小麦色,整个人也显得憔悴,浓浓的黑眼圈,一看就是没有休息好。

  船队贸易虽然所获颇丰,但是危险也不小。

  海上风高浪急,要是遭遇暴雨天气,有迷航的危险;

  要是运气不好碰到海中凶兽,说不定会船毁人亡;

  还有就是遍布大海的海盗,他们乘着简陋的海盗船,在航线上狩猎往来贸易的船只,这是人祸,难以避免。

  就算十分幸运的到达目的地,还要被当地人吃卡拿要。

  海上贸易就是一场赌博,输了就倾家荡产,赢了就赚的盆满钵满。

  “少爷,不辛苦,跟着船队贸易四方,我觉得很有意思,能见到路上各种不同的风景,还能帮到少爷,能为少爷做些事情,玉燕很荣幸。”

  江玉燕那疲倦的眼睛此刻却放着光,那是找到人生信念,找到目标,找到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少爷,这次我们前往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东瀛,按照少爷的吩咐,用铜钱兑取白银,再把船上所有的货物按照白银结算,狠狠赚一笔,总共赚取一千万两白银。少爷真厉害!”江玉燕一脸崇拜的痴痴地看向赵平安。

  “少爷,铜钱和白银不都是钱吗?为什么用白银结算?”如意听的一脸迷糊。

  “傻瓜,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铜钱和白银都是钱,但各地兑换比例不一样。我们大宋一两银子能换一贯钱,而在东瀛一两银子只能兑换五百文。”

  赵平安看着四周迷茫的眼神,只得暂时充当老师,和他们讲讲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等。

  “还是听不懂。”

  如意听着听着,感觉怀疑人生,然来绕去,头都晕呼呼的。

  “少爷的意思是我们往东瀛运去一船铜钱,就能运会价值两船铜钱的白银。”青竹眼睛一亮,好像瞬间打通任督二脉,弄清两者之间的联系。

  “嗯,青竹悟性不错,就像每年粮食丰收的时候,稻谷的价格降得很快,歉收的时候,粮价飞涨,对不对?九州白银现阶段出产少,银子就很珍贵,而东瀛出产白银多,铜矿少,银子就不是那么贵重。这么说,如意听懂没有?”赵平安进一步解释,甚至举例说明。

  “玉燕,你给我讲讲东瀛的基本情况。”

首节上一节10/1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