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永昌 第543节

  说九州有他们,是九州之幸!

  而大字报的落款,清清楚楚的写着陈胜二字……

  短暂的安静之后,城中再次爆发出了一阵更加强烈的欢呼声。

  几乎要将整个金陵城都掀过来!

  这场大捷,是不是前无古人,百姓们真的不知道。

  就是那些学富五车的读书人,恐怕都得去翻一翻史书之后,才敢断言此次大捷是不是前无古人。

  但朱雀军区此番大胜所享受到的待遇,却是连红衣军团都不曾享受过的顶级待遇!

  这在让所有人都知道白起、孔、王贲等等汉军战将之时……

  也在所有人的心头,都种下了一颗对外征战的种子。

  跟外人打就是英雄!

  跟外人打就是正义!

  陈胜外王内圣的主张,借此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而金陵这一幕,还并不是特例。

  提前半月返回的陈胜,早就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一切。

  在捷报传开的第一时间,各州各郡各县都张贴出了大字报,宣告这次空前的胜利!

  大汉的宣传机器也在第一时间之内,开到了极致,到处都是宣传边军将士的活动……

  举国同庆!

  ……

  白起、一战成名!

  威震南疆、名传九州!

第五百零七章 革新

  白起伫立在双峰山上,面无表情的俯览着一个个万人坑。

  冰凉的雨丝落在精铁甲叶上,激起蒙蒙的水雾,衬托着他越发雄壮的身姿,宛若一尊铁铸的镇墓兽!

  孔穿雨急行而至,恭敬的垂首双手奉上一个卷轴:“参谋长,兵部八百里加急送来嘉奖令,请审阅!”

  白起双手接过卷轴,解开封漆,一点一点的打开慢慢浏览,就见上边对他们这一战的战果大加赞赏,并对所有参战将士都进行了嘉奖,例如升迁、授勋、奖赏等等,且每一项奖赏份量都极重……

  看到后边,卷轴之中忽然飘出一张一尺见方的纸张。

  白起伸手借助这张写满黑字的白字,余光在纸上一瞥,目光瞬间就被纸张上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再一看纸张下方的落款:‘陈胜’。

  “啪。”

  白起如弃敝履的将写满各种实质嘉奖的卷轴,重重塞进了孔怀中,像捧着什么沉重的宝物那样,珍而重之的双手捧起这张文书,一字一句的慢慢审阅。

  好一会儿,他才将手中的纸张,交与一旁想看又不敢逾越,心痒得抓耳挠腮的孔。

  看完这张大字报,他心中莫名的想起了昔日在金陵初见陛下之时,陛下勉励自己的那一番话。

  ‘华夏未来五百年之太平,皆在我等之手,若我大汉两百万带甲之士为利剑,那我希望你能做一名持剑人,挥不世之剑、立旷世之功,开万世太平之基!’

  心头回响着这样的声音,再看那数十个万人坑……

  白起忽然就觉得,这数十个万人坑也不过如此。

  既不雄伟、也不壮观。

  更不足以慰生平。

  “参、参谋长!”

  孔激动得语无伦次、口不择言:“陛下当真将这张嘉奖令,传遍了九州?”

  白起没有答,这样浅显的问题,也不需要他答,他只是重重的拍了拍孔的肩头,目光顺着下方那数十个万人坑,望向更南方的十万大山:“老夫以为,对百越人的谋划,还须得再斟酌斟酌……”

  “对对对!”

  孔如梦初醒,心潮澎湃的连连点头:“必须斟酌、往死里斟酌!”

  就像是心胸突然开阔。

  二人心头的南疆舆图,突然就从目之所及的南疆,一下子拔高到了囊括所有百越之地在内的……南疆!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

  “嘭、嘭、嘭……”

  排列成一排的十尊滑膛炮先后炸响,炮弹精准的命中了一里地外立着的诸多砖墙标靶。

  有的炮弹落到砖墙标靶之上,就化作一团火光轰然炸开。

  有的炮弹落到砖墙标靶之上,却直愣愣的砖墙砸出一个大窟窿。

  陈胜眼神好,隔着一里地都能看清楚,脱把的炮弹仅仅只有三枚。

  身披甲胄的蒙恬站在帝座旁,指着那些标靶,向陈胜解释道:“陛下请看,冒火光的就是火药炮弹,砸塌砖墙的就是实心炮弹。”

  “火药炮弹的杀伤力看似不及实心炮弹威力大,但火药炮弹一炸一大片,乃是与敌交战之时,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击溃敌军士气的不二神器!”

  “而实心炮弹的杀伤力看似不及火药炮弹杀伤面积大,但实心炮弹穿透力强,简易的营寨、夯土墙,在实心炮弹面前就如同纸糊一样的,乃是攻坚的最强神器……”

  陈胜认真的评估着两种炮弹的威力,一声不吭的任由这厮瑟瑟的跟他解说,心头还默默的给蒙毅点了个赞:好家伙儿,论坑哥,你小子绝对是专业的!

  明知今日乃是火炮交于兵部后的第一次试射,蒙毅都愣是没将他乃是火炮技术的发起人和参与人的事情,告诉给他亲大哥。

  待到蒙恬洋洋洒洒的解说完毕之后,陈胜才不疾不徐的开口道:“蒙卿,依你看来,直接将火炮给各军区列装,派专人教导各军将官用炮、操炮,还是另外训练一支火炮部队,待其训练有素之后,再统一分配到各军区直接投入战斗?”

  蒙恬略做沉吟,便抱拳回道:“回禀陛下,火炮铸造不易、产量极低,炮弹的运输、保管以及使用,又都是精细活计,若不经训练直接列装,空暴殄天物、收效甚微,若是前方将士操作不慎,还易引发火药之灾,徒伤财害命。”

  “末将以为,还是先由军部挑选精锐训练火炮部队,待其成型之后,再统一配备给各军区!”

  “正逢当前南疆战事战熄,北疆、西线战事引而不发,我们正好趁此机会训练火炮部队。”

  “另,末将私以为,似火炮这等可以对小规模作战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大杀器,需要前线将官及时革新战术指挥思维,方能发挥其最大威力,否则,纵然是将成建制的火炮部队交到各大战区的军事主官手中,也不过只是给各大战区添置了一支弓箭手,甚至还有累赘之嫌!”

  “是以末将建议,在稷下学宫兵学院内,增添火炮科,令各军区自信挑选优秀的军官,入稷下学宫革新兵法战术!”

  蒙恬的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显然是提前就做过功课的。

  陈胜倾听着他的述说,心下慢慢收起了调侃之意。

  “革新……”

  他低声呢喃着这两个字,心头莫名有些的感慨,笑着拱手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蒙卿今日就给我上了一课!”

  蒙恬吓得不顾甲胄在身,强行一揖到底,避开了他的拱手礼:“这本就是末将分内之事,当不得陛下夸赞!”

  “不必过分自谦!”

  陈胜伸手扶起他,肯定的说:“好就是好、差就是差,若做得好都不加以表扬、那么做得差也就不应苛责!”

  蒙恬连忙再揖手:“陛下谬赞,末将愧不敢当!”

  陈胜拍了拍他的肩头,大笑道:“好了,都说了莫要太过自谦……此事你既已有了决断,那便全权交由你来安排,包括火炮科的教案编撰工作,也劳烦蒙卿多费心了。”

  蒙恬:“啊这……”

  他还待说话,陈胜却已经转头招呼另一侧的蒙毅,提桶跑路……不,是起驾回宫。

  到登上马车时,陈胜心里还在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蒙恬方才所说的“革新”二字……

  许久,他才轻声呼唤道:“蒙毅。”

  蒙毅的声音从车窗外传来:“微臣在。”

  陈胜:“看看日程表,还有没有什么紧急的待办之事。”

  派往邯丹打前站的皇后仪仗,日前传回抵达的讯息了。

  也就是火炮试射的事耽搁了,否则他昨日就已经去邯丹了。

  蒙毅回道:“回陛下,已无有紧要之事,只是……”

  所谓的紧要之事,就是只能由陈胜亲自处理的政务。

  陈胜:“何事吞吞吐吐?”

  蒙毅压低了声音回道:“陛下,王翦在宫门外求见。”

  陈胜:“不见!”

  蒙毅声音压得更低了:“他于宫门外行大礼,陛下不召见他,他便不起……”

  陈胜拧起眉头,眼神中浮现起丝丝缕缕不耐之色,但旋即他便慢慢的闭起了双眼,轻声道:“召他入晏清殿!”

  蒙毅:“唯!”

  ……

  王翦立在晏清殿下,专注得打量着这座大汉帝国的最高庙堂,亦可以说是大汉帝国的心脏。

  穹顶、地面皆以黑为底色,饰以简洁朱红色水花纹,本应过于阴郁的色彩,因为四面开窗、光线充足,就变成了深沉,肃穆的深沉、平静的深沉。

  加上殿内没有任何多余的陈设,放眼看去就只有一根根巨大的梁柱,给人一种十分空旷、宽广的视觉。

  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呼之欲出的威严。

  人置身殿下自然而然就生出一股渺小之感、仿佛是一人在面对整个大汉帝国的强大威严!

  这种感官,令王翦又想到了曾经的春秋宫……

  无论何时都有编钟大乐,无论何时都有美姬献舞,仿佛一团热烈的火焰、跳跃的火焰。

  所有人都沉浸在那火焰中,肆意的享受着世间的一切。

  所有人都以为,安乐的日子就这样,永远都没有尽头。

  ‘还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王翦心中长叹道。

  适时,一道不轻不重的脚步声,跨入大殿。

  王翦心头一跳,连忙垂下头颅。

  然后余光就见到一道身着玄色龙纹袍的卓然身影,徐徐从身边经过,径直走向上方帝座。

  王翦再不犹豫,双膝一曲就要跪地,却发现双膝之下有一股柔和的力量托着自己,根本跪不下去,只能张口道:“罪将王翦,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翦啊!”

  陈胜一步一步的登上帝座,头也不回的淡淡开口道。

  王翦连忙揖手:“罪将在!”

首节上一节543/6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