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永昌 第429节

  数十场论道,孔圣人尽皆大胜!

  他一身雄浑人道气运,就在这一场场的论道之中,越发磅礴、巍峨!

  好似通天建木般,耸立在汉地境内!

  孔圣人在广陵与几位武墨修意守门人论道之时,陈胜在金陵隔着好几百里地都感觉到了孔圣人那一身堪称可怖的人道气运!

  这也是他为何笃定孔圣人会来找自己的原因!

  孔圣人欲以九州人道气运为踏脚石,强行破开圣人境的瓶颈,重现上古人皇之姿。

  就必然绕不开他这位身负人皇气的汉王!

  无论以类似于合作的方式,诸如孔圣人入大汉为汉臣、他如儒家为第三祖、大汉独尊儒术等等。

  还是用类似于掠夺的方式,将他王道的精义吸纳到儒家之中,亦或者更直接一点,直接通过论道以他儒家精义胜过他王道精义。

  都能将他身负的王道气运,转化为孔圣人破境的助力!

  对此,陈胜是心知肚明。

  他并不反感孔圣人他们的谋划。

  甚至于他心头还更偏向于孔圣人用掠夺的方式,接过他身上的一部分气运。

  这并非是他真惧了孔圣人。

  陈胜现在勉强也算得上是九州的“高个”之一,他已经感觉到了,要想顶起九州这片天,到底有多难!

  孔圣人愿意站出来挑大梁,这是好事!

  孔圣人他老人家的主场与人品,也值得他信赖。

  与更改大汉法家为主、儒家为辅、百家齐鸣的政治文化格局,影响大汉朝未来的发展,甚至于左右华夏文明的进程相比。

  陈胜当然更倾向于用不影响大汉朝廷的方式,将自身气运转增孔圣人,助其成就人皇境!

  这或许就是思想决定格局。

  陈胜当前虽然跻身修意境,站到玄之又玄的高度上,但相比于虚无缥缈的人道气运,陈胜更关注自己治下这一千多万百姓能不能吃饱饭、穿暖衣……

  王三年的余音,便在孔圣人大杀四方的论道汉地之行中,悄然走到了尾声。

  岁末。

  陈胜循例在长宁宫大宴群臣。

  赴宴的文臣以韩非、李斯、范增三公为首,加上赶回京师述职的州郡大员、以及中枢各衙门三首官吏合共两百余人。

  赴宴的武将以暂且担任京畿防卫官的陈守为首,加上在稷下学宫中进修的各军将校军官,同样不下两百人。

  宴席之盛,从晏清殿一直排到宫门口!

  五百膳夫组成的后厨团队,连轴转的不断烹各种菜肴,源源不断送上宴席。

  并有军阵演练、文章朗诵,声乐表演、杂碎表演等等节目,引得群臣一阵阵叫好。

  在宴席规格上,或许无法与姬周春秋宫大宴奢靡无度、尽善尽美的高规格相比。

  但在热闹这一点,长宁宫大宴却要胜过春秋宫大宴十倍、百倍……

  宴会从酉时开始,一直进行到了午夜。

  席上,吴广代红衣军,向陈胜献上龙涎香十斤。

  吴芮代搏浪军,向陈胜献上白象一头。

  荆轲代斩妖司,向陈胜献上斩妖剑一口。

  陈风代特战局,向陈胜献上名剑泰阿。

  青州军使者代宋义,向陈胜献上美姬十名……

  子时一刻,跨年的清越钟声,响彻金陵城。

  群臣起身,高呼“吾王万岁、仁武万岁”。

  历时四载,以一介名不经传的商贾子弟之身,创下大汉连纵四州、威震天下,九州豪杰闻之莫不胆战心惊的煌煌之基。

  汉王陈胜之名,将作千古第一布衣君王,载入史册!

  而他们也定将随陈胜,青史名留!

  夫复何求焉!

  整齐的高呼声传出长宁宫,周边蜗居于一间间火炕大屋中守岁的百姓们,也齐齐走出温暖火炕大屋,仿佛狂欢一般的高声齐呼道“吾王万岁、仁武万岁”!

  呼声之中,尽是对陈胜的衷心感激。

  他们对于生活,本没有任何的期望。

  能活一日,算一日。

  能捱一天,算一天。

  旁人不觉得他们的性命重要。

  他们自己也不觉得他们的性命重要。

  仿佛,人生本来就是苦难。

  但现如今,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憧憬、有了期望。

  他们开始明白,人生不该只有苦难。

  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换取足够取暖的衣、足够饱腹的食!

  他们也能像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样,昂首挺胸、堂堂正正的去活!

  而这一切改变,都是陈胜给他们的……

  陈胜端坐在晏清殿上方,静静的聆听着他们中气十足的高呼,听着他们笑。

  欢腾的声音,就像是一汪清净温暖的温泉。

  洗去了他身上四载南征北战的血污。

  洗去了他心中四载呕心沥血的疲惫。

  他端起浆水,一口饮尽,低低的呢喃了一句:“值了!”

  ……

  姬周王三年就此落下帷幕。

  大汉仁武一年……始登场!

第五卷 四海归一,万象更新

第四百一十三章 远交近攻

  仁武元年,三月初八。

  十万犬戎偏师,自河西走廊入侵雍州,雍州牧嬴政急召并州十五万雍州军,回援雍州。

  持续了大半年的并州争夺战,以韩信大获全胜、太平道入主并州告终。

  ……

  三日后。

  金陵,长宁宫。

  陈胜高居晏清殿上,凝视着案上方才送至的并州急报,面沉如水的一手敲击王案沉思许久,徐徐开口道:“拟旨。”

  居于王座右下方的侍从长蒙毅听言,连忙提笔饱沾浓墨,静候旨意。

  陈胜合上双眼,轻声道:“定于仁武元年、暮春之末,举长公主大婚之宴于金陵长宁宫,命王氏王贲、王离父子,即刻卸任回京,操持长公主婚宴。”

  蒙毅不作思索,一字一句将圣旨落雨玄底七龙纹的锦缎之上,待墨迹干涸之后,呈于王案之上请陈胜审阅。

  陈胜阅览一遍之后,取出汉王大印,加盖于圣旨之上。

  蒙毅取回圣旨,躬身退出晏清殿,前往侍从室完善圣旨手续。

  陈胜轻点王案,沉吟片刻后,再度开口道:“来人。”

  殿门外值守的谒者快步入内。

  陈胜:“传左相李斯、大司农范增、典客陈平、特战局陈风,即刻入殿晋见。”

  谒者领命,躬身快步退出晏清殿。

  少顷,四人应诏,匆匆赶至晏清殿,作揖齐声道:“下臣(末将)拜见大王,吾王万岁万岁万岁岁。”

  陈胜拿起王案前上的绢布,“这是今日刚收到的并州急报,诸位大人看看吧!”

  先一步去而复返的蒙毅躬身上前,双手接过陈胜手中的绢布,走下王座,交给李斯。

  李斯张开绢布,快速浏览了一遍后,面露思索的将绢布转交给范增。

  范增浏览了一遍后,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上方的陈胜,而后同样面沉如水的将绢布交给陈平。

  一头雾水的陈平接过绢布,还未看几眼,便忍不住挑了挑眉梢,好几息后才将绢布递给陈风。

  陈风接过来瞥了一眼,便双手捧着绢布上前交还给蒙毅。

  陈胜端起茶盏浅浅的抿了一口后,不紧不慢的道:“列位,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李斯暗中看向陈平。

  范增也暗中看向陈平。

  陈风也暗中看向陈平。

  陈平安心的等待了片刻之后,才发现周围的所有人都盯着自己,只好硬着头皮一步上前,一揖到底道:“启禀大王,下臣私以为,雍州嬴政退兵,太平道与河内郡王翦再无后顾之忧,必将发不义之军,犯吾大汉边境,吾王师当早做准备,以策万全!”

  李斯与范增齐齐颔首,心道了一声:‘后生崽,有点东西嘛!’

  这二人。

  一个是老于政事的能臣干吏。

  一个是文武皆通的顶级谋士。

  对于时局的把握,都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二人方才看完急报的一瞬间,便断定了嬴政这一退,必将使九州局势再生变化!

  当然,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这样的判断,并不全是因为并州战局的变化。

  还因为,作为大汉心腹之患的太平道巨鹿本部那二十多万黄巾精锐,已经沉寂得太久了!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但太平道与他们大汉这两座庞然大物,却愣是比邻而居却相安无事了一整年!

  他们大汉按兵不动,乃是在暗中积蓄实力,坐山观虎斗!

首节上一节429/647下一节尾节目录